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历史试卷 - 初中二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复习卷(第1~12课)

2014-5-11 0:33:27下载本试卷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卷(第1~12课)

一、单项选择题

1、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了各项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下列关于香港回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结束了葡萄牙统治香港的历史 

C、邓小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D、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地区最早实现

3、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和平谈判代表团全权首席代表是(  )

 A、达赖喇嘛 B、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C、阿沛·阿旺晋美 D、凯墨·索安旺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包括(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⑤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抗美援朝

6、1950年,中央人政府颁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

 A、《中国土地法》          B、《中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  )

 A、解放战争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8、香港、澳门在回到祖国怀抱之前,分别沦为多少年的殖民地?(  )

A、100多年、300多年 B、100多年、400多年 C、200多年、300多年 D、200多年、400多年

9、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句诗描述的是哪座桥的宏伟气势?(  )

 A、南京长江大桥   B、关州黄河大桥   C、钱塘江大桥   D、武汉长江大桥

10、造成我国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 

C、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合同    D、偷税、偷工减料等“五毒”现象横行

11、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工业战线最为突出的是(  )

 A、钢铁工业    B、煤炭工业    C、石油工业    D、桥梁工业

1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中共八大召开 ④抗美援朝胜利 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A、②①④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⑤③   D、①②④③⑤

13、“大跃进”时所谓“放卫星”是指(  )

 A、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B、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C、编造不切实际的粮食产量       D、大办公共食堂,过共产主义的生活

14、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

15、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  )

 A、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   B、重新建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抛弃了“左”的错误思想    D、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7、中共作出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8、1982年颁布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B、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是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      D、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9、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应是(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人民公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20、20世纪70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21、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  )

 A、计划与市场的矛盾 B、急躁冒进的情绪 C、徘徊不前的状况 D、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2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指(  )

 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改革开放的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成为一个民族大家庭。我国现在的民族分布格局是(  )

A、有聚居、无杂居  B、有杂居、无聚居  C、大杂居、小聚居  D、大聚居、小杂居

24、到1965年我国在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由此你认为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行民族平等  C、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D、促进共同发展

2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A、区域内的人口和面积 B、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26、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二橡胶基地是(  )

 A、内蒙莫力达瓦   B、西藏日喀则   C、新疆吐鲁番   D、云南西双版纳

27、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

 A、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C、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D、中共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28、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③“一国两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历史条件包括(  )

 ①1949年中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②改革开放使中国得到极大的发展

 ③“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④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30、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其中红、白二色体现了(  )

 A、色彩的分明对比     B、大陆、香港社会制度迥然不同

 C、香港与祖国紧紧相连   D、“一国两制”的精神

二、材料分析题

1、“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请回答:(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主要指什么时期以来?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3)“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4)毛泽东为此建筑物的题词是什么?

(5)建此建筑物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何现实意义?

(6)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2、材料一: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

材料二: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2)材料一中,“江桥摇”分别指谁?

(3)材料二中,“雄杰”、“豺狼”分别指谁?“豺狼”是被谁消灭的?同一时期还曾经出现过哪些“豺狼”?

3、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1)材料三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2)歌曲中提到“旗帜”是指什么?

(3)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4、“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骨肉,咽着我的膏脂;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我”、“母亲”、“海狮”指什么?

(2)材料中的“我”是如何被割占的?材料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我”是何时回到母亲怀抱的?说明了什么?

(4)和“我”一样被外国侵略者割占的还有哪个地方?又是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这两个地方的回归什么意义?

(5)为了妥善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母亲”采用了哪个构想?这个构想是谁提出来的?

(6)解释这一构想的含义,并说说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复习卷(第1~12课)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CDD  6~10 DBBDB  11~15 CDCAA 

16~20 DDCCB  21~25 DACAD 26~30 DCDAD

二、材料分析题

1、(1)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爱国运动

(3)中国近代史时期。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4)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5)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意义:通凭吊先烈,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6)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要深深懂得,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凝聚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牺牲和艰苦斗争,我们应发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2、(1)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

(2)江青、张春桥、姚文元

(3)周恩来、“四人帮”(或江青反革命集团)。华国锋和叶剑英。林彪反革命集团

3、(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2)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邓小平。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深圳。

(5)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4、(1)香港、中国、英国殖民者

(2)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给英国;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强租“新界”。表达作者对祖国的思念和对侵略者的愤恨。

(3)1997年7月1日。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的增强,国际地位也提高了。

(4)澳门。1999年12月21日。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5)“一国两制”。邓小平

(6)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义制度。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