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历史试卷 - 初中二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八年级历史经济和社会生活检测题

2014-5-11 0:33:17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19课——20课)

邢台市英华学校  栾天河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把该正确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下列关于右图人物事迹的介绍,不符合史实的有  (  )

A、主张发展民办实业       B、以面粉业起家  

C、热心文化事业和慈善事业   D、创办第一家博物馆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指         (  )

A、1911年——1914年      B、1912年——1918年

C、1913年——1919年      D、1914年——1918年

3、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  )

A、凇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滇越铁路           D、京张铁路

4、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

C、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工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

5、假如你是19世纪70年代的一位驻外地的记者,要发回新闻报道,你选择(  )

A、手机             B、因特网

C、有线电报           D、电话

6、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人们能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  )

A、广播电台           B、课本

C、电影剧院           D、报纸

7、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总的来说                    (  )

A、是比较落后的         B、是比较先进的

C、重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D、内地比较发达

8、右图是你常用的工具书,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

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

A、龙门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人民教育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9、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  )

A、《定军山》          B、《难夫难妻》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歌女红牡丹》

10、废除残害女子缠足的恶习是在                    (  )

A、洋务运动以后         B、戊戌变法以后

C、辛亥革命以后         D、五四运动以后

11、下列不是交通、通讯变化带来影响的是                (  )

A、促进商品流通         B、朋友间发Email

C、便于百姓之间沟通       D、利于信息传达

12、右图这艘轮船大约建造于   (  )

A、洋务运动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13、“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这里所说的“时”是指        (  )

A、洋务运动以后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以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14、下列哪一种情况在民国建立以后不会发生               (  )

A、社会抵制政府的剪辫令,男子依然普遍留长辫

B、相互之间以“先生”“君”称呼

C、青年在照相馆留念

D、人们已经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

15、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

手段有                                (  )

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16、下列改变文化生活的成就中,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可以提供直接帮助的是 (  )

A、照相机            B、电影与照片

C、《申报》            D、课本与字典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  )

A、北洋军阀分裂,统治力量薄弱  B、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日本帝国主义贷款给中国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火车、轮船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交流

B、近代,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C、辛亥革命后开始取消“老爷”“大人”等称呼,使用“先生”“君”平等称呼

D、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创办报纸,主要给中国人看

19、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           (  )

A、鞠躬             B、握手

C、点头             D、跪拜

20、右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应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戊戌变法后

D、洋务运动后

21、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描述不准确的是           (  )

A、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

B、铁路的数量还很少

C、电影和报纸已很普及,在城市和农村都能看到

D、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2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近代”的含义是                              (  )

A、产生于近代          B、受外商企业刺激

C、是机器生产,不是手工生产   D、是半资本主义性质

23、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

关系最大的是                            (  )

A、女子停止缠足         B、男子易服

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

24、下面哪一剧照反映了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  )

    A、        B、        C、          D、

25、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的原因是             (  )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 ②军阀政府的保护 ③辛亥革命的刺激 ④帝国主义无暇东顾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辛亥革命时,人们传递信息的通讯工具有              (  )

①有线电报 ②手机 ③传真机 ④有线电话 ⑤网络

A、①③⑤            B、①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

27、下列与上海有关的史实是                     (  )

①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②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拍摄 ③《申报》创办 ④商务印书馆创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下列情景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1912年孙中山在电影院欣赏电影

B、张之洞做轮船到北京向光绪帝述职

C、慈禧太后对《申报》的某些报道甚为不满

D、清政府通过电报遥控李鸿章签定《马关条约》

29、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  )

①坐轮船、火车 ②用洗衣机 ③照相看电影 ④男子剪鞭子,女子可以不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下列措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是             (  )

A、林则徐拍电报给清政府汇报禁烟情况

B、义和团组织电影放映队到农村进行反帝宣传

C、维新派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变法思想

D、鸦片战争后,广大农村应该普遍废止缠足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张謇是晚清的状元,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但他并没有热心官场,而是以很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创办了18个企业,参加9个公司的投票。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应该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他曾呼吁说:“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150万锭之约。如果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他还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1600多万两,其中的2/3都是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然而好景不长,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归纳张謇是如何走上实业救国之路并使企业获得发展的?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发展实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3)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走下坡路,原因何在?

(4)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4年,英国人在上海修筑了吴淞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客运铁路。这条铁路的修建事先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同意,运行不久,火车又轧死了人。清政府遂以28万两白银赎回铁路,随即拆毁,将铁轨抛入大海。

材料二、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义和团揭贴

材料三、要想富,先修路。         ————当代一句流行语

请回答:(1)从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的命运和义和团的揭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铁路的什么态度?

(2)说说铁路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以后,产生了哪些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人们的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三、判断题

33、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图表分析

34、材料一、新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统计表

时间(年)

企业数

投资额

1863—1894

119家

680万元

1895—1898

74家

1432万元

  

 

材料二、                

时间

面粉厂和

机器磨坊(家)

资本

(万元)

日产

(万袋)

1911年

40

600多

4.3

1919年

120

4500

18.8

  

  

    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1911年——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材料三、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这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1)、根据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请你分析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原因。

(4)、请总结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

 参考答案:

一、1B 2D 3A  4B 5C 6D  7A 8B 9D  10C 11B 12B  13C 14D 15A 16D 17A 18D  19A 20B 21C  22C 23A 24B  25D 26B 27C  28A 29D 30C

二、31、(1)《马关条约》签定以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张謇的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2)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3)一战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国内出现了军阀混战局面。(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企业没有广阔前途,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

32、(1)反对的态度。(2)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3)由反对修路到倡导修路的变化。主要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认识到现代交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33、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伴随着欧洲工业文明的出现,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侵略扩张。英国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列强对华侵略加深,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轮船,通讯工具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相继传入中国,新闻报纸、出版事业也在中国出现。这些都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另一方面它也更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因此我们说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

四、34、(1)这是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时期,时间是甲午中日战争后。(2)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这是内因;一战时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外因。(3)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的特点。原因:一战结束,战胜的西方列强马上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再度陷入停滞状态。(4)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第一,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第二,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和轻工业部门;第三,社会性质的制约使其表现为整体水平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