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教材要点梳理及经典试题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知识梳理】
第1课 鸦片的输入和禁烟运动
一、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向中国推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但当时中国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是出超的;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根本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目的: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鸦片走私的危害
白银外流,威胁财政;贵族官僚,更加腐败;士兵吸食,军队削弱。
二、林则徐禁烟
1、林则徐禁烟措施
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命令外商,交出鸦片;整顿海防,训练水师;
收集资料,了解外国;斥责义律,封锁商馆;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2、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3、对林则徐的评价
(1)为官清廉;(2)心系国计民生,主张严禁鸦片;(3)采取了严厉的禁烟措施,表现了坚定的禁烟决心,抵抗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尊严,是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4)他从多方了解外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重要概念]
1、 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是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导致的;同时也是因为清政府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商人接触危及其统治;也有其他具体的历史原因。闭关锁国的主要影响是导致中国的日益落后。
2、 出超和入超
两国贸易,如果一个国家出口额超过进口额,称为”出超”,那么该国的外汇储备(或白银黄金)就会增加,对本国发展有利,故也称之”顺差”;反之为”入超”和”逆差”。
3、封建自然经济
指产品主要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营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在生产力落后条件下存在的一种经济形态,鸦片战争前夕,它在中国仍占统治地位,主要形式是“男耕女织”,即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和家庭手工纺织业的牢固结合。自然经济抑制社会分工,对于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大的排斥力,与外界没有或基本没有经济联系,生产和生活是孤立的、封闭的,反映在思想意识上,自然经济崇尚闭关自守,在技术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排斥科学技术和竞争。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2课 中英鸦片战争
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导火线、借口)
二、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开始的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
结束的标志: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三、经过〔分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6~1841、1)
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到达天津大沽口――《穿鼻草约》签订英军占香港岛
第二阶段:(1841、1~1842、8)
广州――厦门――定海――吴淞――镇江江面(中英议和,《南京条约》签订)
四、中国人民的抵抗
(一)爱国官兵
关天培(虎门);葛云飞(定海);陈化成(吴淞)
(二)人民群众
三元里人民自发抗击英军,取得牛栏冈大捷
五、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一)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二)《南京条约》附件
内容:英国享有(1)“领事裁判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3)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三)美、法追随英国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六、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直接影响:
政治: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
1.社会性质的变化
经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中国被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2.社会矛盾的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最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人民大众
反对本国封建统治
3.革命任务的变化 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反对本国封建统治
间接影响: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入侵。
(2)太平天国运动兴起。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更加腐败,阶级矛盾激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西方基督教宣传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对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号召力。这些正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3)新思想萌发。鸦片战争惊醒了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他们开始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七、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是清王朝的腐朽落后:处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清王朝,自然经济造成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清政府政治腐败。长期闭关锁国,不了解西方世界,对于战争的发生没有丝毫的精神及物质准备。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英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到 19 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了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科学技术领先,武器装备精良,海军实力强大,战争准备充分。
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重要概念]
1、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的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的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的权利,因而是片面的。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的附件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它与中国的贸易等待遇不能低于任任何第三国。因此,只要其它国家在中国取得特权,它就同时自动拥有这些特权,后来列强对中国都有了片面最惠国待遇,一国侵略中国,其他列强都是受益者,可以坐享其成。这样,列强互相勾结,共同侵略中国。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丧失了部分而非全部主权,即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而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的控制;“半封建”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现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开始发展壮大。
3、协定关税
海关对进出口和过境的商品征收关税。从征收目的来看,有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前者使关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后者起到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例如为保护国内汽车产业,对进口汽车曾经征收高达200%的关税。
《南京条约》规定中国的关税要同英国商定,商定的结果是中国关税全世界最低,这有利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并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4、领事裁判权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例如,英国人在中国犯罪,由英国在华的领事来裁判,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开了侵略者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恶例,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5、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在甲午战争之前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之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呢?前者列强利用他们的特权,直接向中国倾销商品;后者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争做中国债主、争夺路矿权和办厂。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资本,在经济上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例如,在华投资办厂,利用中国的廉价的劳动力的资源,以及特权,生产产品,直接在中国市场销售,比起以往的商品输出利润大得多。而且,不仅在经济方面,政治等方面列强控制中国海关。因此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比商品输出,前者危害更大。
6、 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经济第一阶段的特征是自由竞争,经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产生了垄断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称作帝国主义。他们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足以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甚至直接掌握国家政权,资本主义的扩张性使他们并不满足现状,而是促使国家采取积极扩张的对外政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因此,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列强特别富有扩张性,19世纪末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7、民主革命与民族革命
民主革命全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字面上来看就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来反对封建专制,推翻封建国家。
民族革命也叫民族解放,就是指反对外族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8、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名称 | 性质 | 任务 | 领导 | 主力 | 结果 | 前途 | 指导思想 |
旧民主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反帝 | 资产 | 人民 | 资产阶级 | 资本 | 三民主义 |
新民主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反帝 | 无产 | 人民 |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 社会 | 马克思 |
9、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革命性质的确定主要决定于革命的领导者及其纲领、对象、结果等因素的综合。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①是社会性质相同,即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革命任务相同,即反帝反封建。③是性质相同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2.其不同点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①是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②是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③是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④是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完成,社会性质没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⑤是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1、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残酷的封建剥削(军费、赔款、贪官污吏)使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双重压迫)使民族矛盾激化;
3、1845――1850年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严重;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基督教宣扬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二、洪秀全和冯云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冯云山紫荆山区传教,形成了太平天国领导核心。
三、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金田起义(1851、1、11)――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攻克武昌――定都天京(1853)
四、定都天京后的政治、军事活动
1、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土地制度――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收归圣库(国库)。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积极进步性――是太平天国的重要纲领;突出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说明历史上的农民运动发展到最高水平。
局限性――――从客观上讲,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从主观上讲,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它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因而这种平均主义也成为了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
2、推行社会改革(采取进步的妇女政策)
3、北伐和西征(1853-1855)
北伐
目的――推翻清朝的统治
领导――林凤祥、李开芳
失败原因:A、孤军深入 B、天气恶劣 C、敌人强大
西征
目的――巩固天京政权
领导――石达开
主要战绩:1855年取得湖口大捷,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第4课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1、表现: ①主要领导人进取心减退,生活腐化,脱离群众
②主要领导人争权夺势,发生内讧,天京变乱(杨秀清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影响: ①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二、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的斗争
(一)巩固政权
1、洪仁玕辅政,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一书
2、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二)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用以剿灭太平军的中外反动武装:
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1、1860年,李秀成在青浦大破“洋枪队”,取得青浦大捷
2、1860-1861年陈玉成组织进行安庆保卫战,结果被俘牺牲
3、1862年,李秀成组织上海战役,在浙江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
4、1862-1864年,进行天京保卫战,结果城破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性质)
2、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中外反运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功绩和地位)
3、它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奋斗(深远的历史影响)
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失败原因:①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具有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它失败的命运。②领导集团内的分裂,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军事战略上的失误。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经验教训:①没有正确的政党进行领导;②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提出了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达到了农民运动的最高水平,但其性质仍属旧式的农民战争,无法超越其阶级局限性。
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体现了农民阶级反抗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政府腐败统治的革命气概
第5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在中国开辟市场的矛盾。(英法美等国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与清政府的修约交涉失败
3.借口:英 “亚罗”号事件 法 “马神甫”事件
4、战争爆发和经过
第一阶段 | 1856年 | 炮击广州,二鸦片战开始 |
1857年 | 攻占广州 | |
1858年 |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天津条约》签订 | |
第二阶段 | 1859年 | 大沽口之战,中国胜利 |
1860年 |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签订 |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便利干涉中国内政)
(俄美英法)②十口通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深入内河)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⑤英法得到了巨额赔款
2、《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增加大量赔款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1、 时间:19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
2、 共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万平方公里。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 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战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 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开始从沿海扩张到内地,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冲击。
3、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重要认识]
1、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的主要理由。
理解:①从背景及西方列强的目的来看,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但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西方列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要求修改鸦片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当“修约”要求遭到拒绝后,即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成果。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②从两次鸦片战争的手段看,列强都是凭借其坚船利炮进行武力征服,同样发动了两次进攻,战争过程也有相似之处。③从战争结果看,清政府都被打败,被迫签订赔款、割地、开商埠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种种主权,这种结果很清楚地表明了是一种继续。④从侵略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第二次虽然多了一个法国,又有美俄出面调停,但实际上是以英国为主,这也说明了继续的特点。⑤从战争的影响来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理解:①《天津条约》增开的10个商埠沿中国海岸南北展开,又沿长江向内地延伸,比《南京条约》限于东南沿海的五口通商是个明显的大突破,《北京条约》则把商埠开到了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这些都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②《天津条约》准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有利于西方列强控制清政府。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更加严重的损害。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从战争的过程看:①侵略国家与签订条约国家增多。②侵略时间延长及范围扩大。鸦片战争历时两年,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持续四年之久,从沿海地区一直深入到北京。
从危害和影响来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小资料】
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余亩(350公顷),有著名景群上百处。自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雍正)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规模建设。到乾隆年间,清朝国力鼎盛,是圆明园建设的高潮,以倾国之力,空前的规模扩建圆明园,以后又经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续建,5个皇帝前后经过151年将其建成。役使无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
第5课 清政府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
一、清朝政局的变动:(原因: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况,清政府调整策略,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清政府政局出现了变化)
1、 总理衙门的建立
总理衙门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简称。
(1) 原因:
A、 清政府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认识到:对其统治直接勾成危胁的主要并非来自外国侵略者,而是来自本国的农民起义。于是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变敌视、疑忌为讨好、依赖。
B、 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对外事务是由沿海地区的地方官办理的。对此外国人极为不满,多次要求清政府设立中央一级的对外办事机构,由政府要员和他们直接交涉。为了适应这种需要,1861年设立了总理衙门,由受外国人赏识的奕任办事大臣,主持各项事务。
(2) 职权:
总理衙门的地位高于六部,权力很大(外交、通商、海关等后来扩展到经管修路、开矿、制造机械等事务)是一个专门办理同外国交涉的机构。
(3) 作用:
A、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外交和内政。它的设立标志着清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了。
B、客观上也起到了增强清同外国联系的作用。
2、西太后发动宫廷政变:1861年
(1)背景及经过:
A、政变时间:1861年正值清政权交替之际,而新帝同治年幼
B、政变目的:为垂帘听政掌握政权
C、斗争双方:八大臣与西太后
(2)影响:
A、排除了八大臣的势力,并垂帘听政,开始了她对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统治。
B、改组了军机处,任命奕为议政王,使受外国人赏识的奕等人的地位得到巩固。
3、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1)原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
(2)主要人物:曾国藩
4、顽固派和洋务派
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异同表
派 别 | 相 同 点 | 区 别 | 代 表 | |
顽固派 | 都是地主阶级中的一员,属统治阶级;
本质上都要维护封建统治。 | 对待 外国 事物 的态 度上 | 自认为“天朝大国”,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 西太后为首 |
洋务派 | 主张向西方学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矿企业。 | 中央:奕忻 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 |
西太后虽然作为顽固派的总代表,但在困境下要维持清的统治地位,不得不靠当时拥有实力,又受洋人赏识的洋务派。更何况洋务派与顽固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要维护封建统治,因此西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在此形势下,洋务派得以掀起洋务运动。
二、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1、含义:
A、“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
B、“洋务运动”指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运动。
C、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D、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
E、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自强、求富”。
2、内容:
A、 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情况表
企业名称 | 创办时间 | 地址 | 创办人 | 特点 |
安庆军械所 | 1861 | 安庆 | 曾国藩 | 近代最早的兵工厂 |
江南制造总局 | 1865 | 上海 | 曾国藩、李鸿章 | 规模最大 |
福州船政局 | 1866 | 福州马尾 | 左宗棠 | 设备最齐全 |
天津机器局 | 1867 | 天津 | 崇厚 | 北方最大的军事工业 |
B、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开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情况表
企业名称 | 创办时间 | 地址 | 创办人 | 特点 |
轮船招商局 | 1872 | 上海 | 李鸿章 |
|
开平煤矿 | 1877 | 唐山 | 李鸿章 |
|
湖北织造局 | 1888 | 广东---武昌 | 张之洞 |
|
汉阳铁厂 | 1890 | 湖北汉阳 | 张之洞 | 最大的钢铁厂 |
C、 还兴办了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D、(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
3、作用和评价
(1)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原因:洋务运动的目的虽然是“师夷长技以自强“,但运动中主要靠封建官僚地主来搞近代工业。这些官僚养肥了自己,但从西方得到的只是一些过时的机器,技术落后。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2)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派本身也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主观上并不希望离经叛道的资本主义在国内有所发展。但在洋务运动中,既然开办了大批近代企业,则必然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相应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得以出现。而且无产阶级队伍也有所壮大。因此说是“客观上”。
(3)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开办的一些企业同外国一些企业有一定的竞争力。如:湖北织造局的开办,使湖北地区每年进口的洋布减少了十多万匹。从而使外国资本主义不能独占中国工商业利润,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重要认识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军事工业:(1)政府出资兴办;
(2)产品用于武装军队;
(3)企业管理采用封建衙门式,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民用工业:(1)用大机器生产,属近代工业;
(2)创办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产品绝大部分在市场上销售,属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3)对外国资本主义扩张有抵制作用,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锻炼和培养了更多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一个折子中指出:“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这里提到的“危害甚巨”的是( )
A、中外贸易 B、鸦片 C、外国坚船利炮 D、国外先进的制度
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B、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
C、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 D、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
3、英国身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摧毁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借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C、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4、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A.魏源 B.姚莹 C.林则徐 D.曾国藩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附件
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鸦片贸易 B.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C.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D.打击封建的清王朝
7、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装备不如英军 B.清政府不了解世界
C、清军不英勇作战 D、清政府腐败无能
8、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被破坏主要表现在( )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中国海关必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9、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获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0、《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使中国失去了( )
①领土主权 ②关税主权 ③司法主权 ④领空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南京条约》中规定“关税协定”有利于英国( )
A、打开中国市场 B、控制中国内政外交
C、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D、打击清王朝
1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是( )
①反对封建主义 ②反对外来侵略 ③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实现社会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是指( )
A、中国的经济成为列强经济的附庸 B、中国政府变成了列强统治和侵略中国的工具C、中国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主权 D、外国资本主义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14、“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杀清妖”描写的情景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中 B、太平天国运动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甲午中日战争中
15.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地点是( )
A.金田 B.永安 C.东乡 D.天京
16、太平天国西征的主要目地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B.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C.断绝清政府财源 D.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17.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是在( )
A.1 853年 B.1854年 C.1855年 D.1 856年
18、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西征失败 B、天京事变 C、石达开出走 D、天京陷落
19.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B.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
C.反封建主义的农民起义 D.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远动
20、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是因为( )
A、正式建立了农民阶级政权 B、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
C、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1、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的历次农民运动均未遇到的新情况是( )
A、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C、宗教思想严重弊端 D、领导集团分裂
2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了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23、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北伐战争的失败
C、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4、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
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C、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
25、太平天国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 )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 B、达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6.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开始勾结,镇压中国革命是在(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D.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27、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的发生 B、英法实行炮舰外交
C、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英法与中国政府修约交涉失败
28、《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危害是( )
A、西方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范围扩大了 B、便利了资本输出
C、使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政府,干涉中国内政 D、便利了西方侵略者倾销商品
29、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主要体现在( )
A、外国商品大量输入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 D、资源进一步被掠夺
30.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都是由鸦片输入引起的 B.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C.英国是主要的侵略国家 D.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
31、清政府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总理衙门的设立
C、辛酉政变 D、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32、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
A、总理衙门的建立适应了外国列强的需要
B、总理衙门是专门办理同外国交涉的机构
C、总理衙门的建立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外交和内政
D、总理衙门的建立加强了清政府同外国的联系
33、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分歧在(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镇压人民反抗斗争
C、抵抗外侮,维护清朝大国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4、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的根本目的是( )
A、赶走外国侵略 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使中国富强,赶超世界先进国家
35、洋务派创办的工矿企业主要位于( )
A、黄河流域及沿海地区 B、珠江流域及沿海地区
C、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 D、淮河流域及沿海地区
3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设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之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37、洋务运动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 )
A、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B、刺激了资本主义发展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 D、瓦解了中国封建经济
38、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重军事轻经济 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D、没有大力宣传西方思想文化
39、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C、为中国资本主义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0、中国最早成立的新式学堂是( )
A、万木草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长沙时务学堂
二、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愤怒地谴责西方侵略者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却,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回答:(1)材料中的“两个强盗”分别指谁?
(2)“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
(3)雨果揭露了西方侵略者的什么暴行?
2、材料一: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三: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回答:(1)根据材料一,清朝前期统治者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他们进行了一场什么运动?在运动中他们提出了什么口号?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我国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3、马克思在1853年写的《中国革命和欧洲》一文中指出:“中国连锦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余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的是英国的大炮。……”
(1)这段引文所说的“汇成强大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斗争事件?
(2)为什么说“推动这次爆炸”的是“英国的大炮”?
(3)这次大爆炸的历史功绩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大体上源自历史上的哪一运动?这种探索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它最后的结果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这次运动在湖北的代表人物是谁?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广西南宁市〕“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166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2、〔湖北省十堰市〕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C.英国为了割占香港岛 D.英国为了挽回鸦片销毁的损失
3、〔山西省试验区〕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历史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4、〔泰州市〕《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
A.赔款2100万元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让香港岛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河北省〕清朝时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6、〔河北省〕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7、(湖北随州市)下列侵华战争中,侵略战火燃烧到清王朝统治中心的有(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8、〔湖北鄂州市〕 读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图1景观变为图2景象的是(注:图1和图2是焚毁前后的圆明园,图略。) ( )
A英法联军 B英俄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9.〔浙江省台州市〕以下关于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的爆发地 B.英国首先派驻领事的城市
C.中国近代史首先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 D.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地
10.1853年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这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 )
A.开始兴起 B.正式建立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农民政权
C.进入全盛时期 D.开始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11.〔湖北郧县〕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2、〔武汉市〕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鸦片战争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D.邓世昌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13、〔武汉市〕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是( )
①轮船招商局 ②汉阳铁厂 ③湖北织布局 ④开平煤矿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4.〔湖北黄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打开中国市场 B.维护鸦片贸易
C.割占中国领土 D.打击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15. 〔湖北黄冈〕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 )
A.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16、〔四川眉山市〕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中俄《爱珲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中英《北京条约》
17、〔江苏扬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江苏扬州〕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禁烟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19.〔江苏盐城〕19世纪60—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20.〔江苏徐州〕右面这幅图片是一场战争后留下的建筑物残迹,它记录着列强在近代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战争是(图是圆明园遗址)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 〔江苏徐州〕右面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中国第一批赴海外留学的幼童,据此判断这事发生在(图略)(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22、〔湖北省宜昌〕它曾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它曾经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它成了中华民族屈辱的标记。这里的“它”是( )
A、云冈石窟 B、承德避暑山庄 C、故宫 D、圆明园
23、〔湖北省宜昌〕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以“自强”为目的的运动是(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百日维新 D、洋务运动
24、〔河南省〕近几个月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
A 英法联军 B 俄国侵略军 C 八国联军 D 日本侵略军
25、〔河南省〕“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26.〔广西贵港〕下列农民战争中,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是
A.秦末农民战争 B.唐末农民战争
C.明末农民战 D.太平天国运动
27、〔江西广丰〕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28、〔安徽省〕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化历程,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
中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某班同学准备编排一出反映上述主题的历史课本剧。为了
增强演员的感性认识,学校资料室提供了:
A大生纱厂图片集, B《新青年》杂志,C反映清政府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求学生涯的纪录片《幼童》,D《洋务运动史话》。请你帮助担任导演的小鲁同学准确地将这些资料分派给有关演员作参考。(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
(1)小赵同学将扮演福州船政局的创办人左宗棠,你应将 分派给他;
(2)小张同学将扮演状元实业家张謇,你应将 分派给他;
(3)小李同学将扮演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你应将 分派给他;
(4)小王同学将扮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你应将 分派给他。
29、〔河南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国家禁毒委员会2004——2008年禁毒工作规划》把禁毒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禁毒宣传教育是重中之重。从2004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在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
(2)当时英国为什么要“从印度”向中国走私鸦片?
(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在“拒绝毒品,养成文明生活方式”方面,你准备怎样做?
30、〔广西南宁市〕图一 福州船政局 图二 轮船招商局 图三 “扬武号”兵船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图片概括这一事件的内容
(2)依据材料指出这一事件对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二单元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知识梳理】
第6课 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
一、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
(一)出现危机的原因:
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市场、原料产地和殖民地,中国成为他们争夺的目标。
(二)主要表现
1、东南――(1)60年代美国侵略台湾
(2)70年代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向中国政府勒索白银50万两
2、西北――阿古柏入侵新疆,成立“哲德沙尔国”,70年代初俄国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结果:1875年左宗棠1878年收复伊犁以外的新疆
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曾纪泽)收回伊犁
3、西南――1888年,英军入侵西藏
清政府派驻藏帮办大臣同英国求和,规定了哲孟雄的一段边界。
二、中法战争
1、起因:法国侵略越南,企图以此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应越南国王邀请,法军驻越,法国要求越南国王下令撤走中国在越南的军队。
(根本原因:法国要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以满足垄断资本家的需求)
2、爆发:1883年12月,法军攻击越北法军
3、经过:
第一阶段从1883年底至1884年夏,战场主要在越南北部。
第二阶段,战争扩大,战场主要在中国境内,分海战和陆战两个战场。
(1)马尾海战:
1884年夏,法国舰队从海上进攻中国,分兵两路:一支海军进攻台湾基隆港,被清守军击退。一支舰队驶入闽江口的水师基地马尾军港,目的是摧毁福建海军和福州造船厂。由于福建水师奉行李鸿章的“不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的投降政策,不准主动向法海军出击,致使福建海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困境。当法国海军发起攻击时,福建海军仓促应战,虽然爱国官兵临危不惧,奋起反击,重创敌舰。终因清政府腐败,战略指挥失误,造成海军将士死伤七百多人,福建水师覆灭,福州船厂被炸毁。马尾海战惨败是清政府执行妥协退让方针的结果。
(2)镇南关大捷。
1885年春,陆战分东、西两路在广西边境进行。1885年3月,法军从东路全力进犯镇南关,中法两国进行关系全局的决战。老将冯子材亲自部署和指挥镇南关大战。当法军直扑关前隘时,冯子材率部奋勇抵拒,在关内外中越边民配合下,奋勇杀敌,毙敌千余人,法军大败。冯子材乘胜收复谅山等地。
4、结果: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粉碎了法国利用越南为基地进攻中国的狂妄计划,导致法国茹费理内阁垮台。
·清政府以胜求和,签订《中法新约》。
电飞宰相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
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
三、《中法新约》――1885年夏(天津)
内容:(1)在中越边境开设商埠
(2)中国在广西云南修筑铁路应与法国商办
影响:法国势力深入云南广西,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
第7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的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为了掠夺市场和原料,推出所谓大陆政策;
(2)列强的默许和纵容(有利条件)
(3)朝鲜的东学党起义(契机)
(4)清政府的腐败(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不认真备战) (软弱可欺)
2、开始的标志: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不宣而战
3、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1894、7~9)
平壤战役:左宝贵指挥作战;叶志超弃城逃跑;日军占领平壤
黄海战役: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及官兵与舰同沉
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李鸿章下令其躲进威海卫军港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战役:日军分兵两路入侵,一路:渡鸭绿江攻九连城,进攻辽东。一路:从花园口登陆,占大连、旅顺(总兵徐邦道抵抗)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犯威海卫,丁汝昌请战,李鸿章不准,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4、战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重要原因:主观方面:(1)战前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不作战备;
(2)战争爆发后,李鸿章“避战求和” “避战自保”思想严重。
(3)清军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4)清军装备落后。
客观方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略强,中国相对落后。
二、中日《马关条约》
1、签订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3、订约地点:日本马关
4、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影响:①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
③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加深。
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甲午战争后的变化
战前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发展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2、原因:①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垄断组织的竞争,资本输出日益增大,加之殖民地日益成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对海外殖民地掠夺更加剧烈。②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清政府奉行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掠夺中国的野心。
3、资本输出方式: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
4、影响:①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变成它的势力范围;
2、其它帝国主义纷纷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①背景:美西战争,美国无暇东顾;美国设法插足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②内容:A、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取得的特权
B、要求在其它国家的租界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
C、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有投资权利
③实质: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利益同时达到利益均沾
④影响:A、美国在华势力膨胀;
B、标志美国对华侵略不再追随它国;
C、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正式形成;
如何评价李鸿章?
一种观点认为:李鸿章创办企业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他创办的近代海军增强了清朝的国防实力;两次对外战争求和,均与慈禧太后的态度有关,李鸿章的战争指导思想虽然是消极的,但他只是执行者;李鸿章思想上有开明的一面,看到了时代潮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他不能过分苛求。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李鸿章所办企业,均采取封建式管理,他中饱私囊。这些企业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企业,它只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他所掌握的近代化军队在两次反侵略战争中没能发挥其国防作用。是否增强国防实力主要不是看装备,而是看掌握军权的人;他迎合慈禧太后,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是千古罪人,他既是清廷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决策者;思想上与顽固派没有本质区别。
第8课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一、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19世纪40、50年代,在外国资本家经营的船坞和工厂里产生
中国无产阶级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特有的现象。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有机联系,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还有自己的特点:①身受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最强;②与农民阶级有天然联系,便于结盟;③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和组织斗争。
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产生:
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洋务派创办的一些企业的刺激和鼓励
表现:有一部分中国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
代表:1872年,陈启沅,广东南海继昌隆机器缫丝厂
2、初步发展:
时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原因: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表现: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影响和意义: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1)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2)大部分企业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3)民族工业产生发展十分艰难,其生存也遭到排挤和限制;
(4)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既矛盾又依存,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由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开始就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所以具有“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革命性的一面;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这又决定着它们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的一面。
三、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一)兴起的背景: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甲午战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政治背景)
(二)序幕----“公车上书”
(三)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
宣传维新变法的第一个刊物―――《万国公报》(后改《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
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标志维新派形成
(四)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开展
表现: 各地学会、学堂、报刊不断涌现;
“时务报”(上海)“国闻报”(天津)居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
谭嗣同在长沙办的时务学堂为变法培养人才。
第9课 戊戌变法
一、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和《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
二、保国会的成立(1898、4)――组织上的准备
三、百日维新
1、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起用维新人士;标志变法开始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变法,史称戊戌变法。从6月11日到9月21日,新政共推行了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2、变法的主要内容
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的变法诏书,主要内容有:
政治方面:提倡官民上书言事;命各省保荐人才;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设置邮政局。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等科;设立译书局;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军事方面:裁汰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3、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变法诏书的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3)有利于资产阶级参预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4)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四、戊戌政变和变法的失败
1、变法遭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和地方实力派官僚的阻挠;
2、慈禧蓄谋政变
3、戊戌政变
9月21日,慈禧囚禁光绪,杀“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五、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1、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维新派力量脆弱,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杷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注定变法会失败;(根本原因)
3、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顽固派阻挠破坏;
4、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第10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一)兴起的原因
1.根本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直接原因:洋教势力的猖獗
(二)序幕 性质变化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民间秘密的反清组织,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
1898年,冠县拳民在赵三多带领下攻打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序幕;
冠县起义后,义和团由秘密转为公开,由“反清”转为“反帝”性质发生了变化(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三)口号——扶清灭洋
如何评价这一口号?
(1)具爱国性,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有利于争取官军,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2)具局限性:
“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朝统治的警惕。
“灭洋”,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二、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1898年以前,主要活动集中在山东、河南、直隶一带,
1900年夏,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接着义和团纷纷涌入北京、天津,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义和团得到发展的原因:清政府转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由“剿灭”转为“招抚”。
清政府态度转变的原因:企图利用义和团惩治外国侵略者,用外国侵略者来削弱义和团。
清政府态度转变的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三、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一)八国联军侵华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
2、直接原因: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列强的在华势力
(二)经过
1、时间:1900年6月 头目:西摩尔
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2、抵抗侵略的主要战斗
(1)(天津――北京)廊坊狙击战
(2)(天津)收复老龙头火车站〔曹福田〕
攻打紫竹林租界〔张德成〕
(3)(北京)围攻外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3、结果:
天津、北京相继失陷,慈禧西逃,中外反运动势力联合剿杀,义和团运动失败,《辛丑条约》签订。
四、《辛丑条约》及对中国的影响
(一)内容: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二)影响:1、给中国人民啬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五、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和历史意义是什么?有何教训?
失败原因:
1.主观上: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南。
行动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没有严密的组织。
2.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历史意义:1.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功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与腐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教训:在半殖半封的中国,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胜。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19世纪70年代,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出台湾条件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2、“天将筹边尚为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该诗反映了清朝( )率军收复和建设新疆的历史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林则徐
3、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原因是( )
A、清政府腐败,执行妥协投降路线 B、法国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
C、没有优秀的将领 D、没有人民的支持
4、近代史上首先打开中国西南门户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5、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有( )
①冯子材 ②左宝贵 ③邓世昌 ④丁汝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
A、马尾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7、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为了掠夺市场和原料,推出所谓大陆政策
B、清政府没有及时从朝鲜撤军
C、中法战争中,暴露清政府的腐败
D、清政府没有作战争的准备
8、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清政府出兵朝鲜帮助镇压东学党起义
B、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C、日军围攻平壤
D、日军进攻旅顺
9、日军在甲午中日战争后,野蛮屠杀中国居民,制造了惨案的地点是( )
A、大连 B、旅顺 C、平壤 D、汉城
10、《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台湾
11、帝国主义国家在哪次战争后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2、19世纪末,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事件是( )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3、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内因是( )
①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③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④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5、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出现的新的生产力代表是( )
A、中国资产阶级 B、中国无产阶级 C、维新派 D、买办商人
1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在( )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17、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获得初步的发展
B、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救亡图存,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D、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变法诏书的颁布
19、标志着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的成立
C、《万国公报》改成《中外纪闻》 D、保国公的成立
20、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和领导戊戌变法的目的是( )
A、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B、追求资产阶级民主
C、发展近代教育 D、救亡图存
2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 )
A、保国会的成立 B、强学会的成立 C、《定国是诏》颁布 D、公车上书
22、戊戌变法的突出功绩在于(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发展了社会经济
C、促进了思想启蒙 D、推进了社会改革
23、戊戌变法的下列内容中,直接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是( )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京师设立大学堂
C、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 D、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24、戊戌变法实质上是( )
A、资本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皇帝与太后的斗争 D、知识分子与军阀势力之间的斗争
25、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26、戊戌变法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袁世凯的出卖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C、顽固派势力强大 D、所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
27、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 )
A、手工业者 B、城市平民 C、小商贩 D、贫苦农民
28、揭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序幕的是( )
A、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 B、赵三多冠县起义
C、张德成指挥战士猛攻天津紫竹林租界 D、曹福田收复老龙头火车站
29、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 B、是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C、清政府曾承认其为合法团体 D、义和团运动席卷了全国
30、清政府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的目的是( )
①扶植义和团 ②削弱义和团 ③抵抗外国侵略者 ④利用义和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①清政府的镇压 ②八国联军的镇压 ③内部派别的斗争 ④领导者的骄傲自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
A、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义和团力量单薄,比较分散 D、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3、“扶清灭洋”口号所反映的矛盾是(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西方列强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农民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
34、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农民自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B、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C、农民自觉地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D、农民自觉地反封建农民起义
35、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先后兴起,其共同的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出现统治危机
D、甲午战争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36、《辛丑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
A、《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到帝国主义的威胁
D、《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37、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中,以下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无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④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38、近代香港地区从大陆分离的一糸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④英国强租新界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39、在近代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的一次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0、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各阶级为救亡图存,进行了探索和抗争,下列事件与之相符的有( )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维新变法运动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读《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 企业数 | 资金额(万元) |
1863-1894 | 119 | 680 |
1895-1898 | 74 | 1432 |
(1)上表反映了一个什么情况?
(2)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这一情况的出现有何历史影响?
2、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新编》
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虏同群。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三:义和团各坛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扶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威。
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
――黄曾源《义和团事实》
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出义和团对待清政府和洋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原因是什么?。
(3)义和团为什么要拆电线杆和火车道?你对此不何评价?
3、19世纪末,中国社会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局面,中外的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了重大变动。根据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十九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的表现和出现危机的原因。
(2)面对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农民阶级、清王朝各采取了什么对策?
(3)综合其最后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广西贵港)引发“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 B.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2、(湖北省宜昌市)成为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黄冈)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组织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成立保国会 D.创办《万国公报》
4、(临沂)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化战争( )
A、都开始于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 B、都曾大肆屠杀中国居民
C、都由于国内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D、都使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5、(山东省淄博市)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湖北省十堰市)“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哪一位为收复新疆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
A、林则徐 B、张之洞 C、左宗棠 D、曾纪泽
7、( 宿迁市)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8(乌鲁木齐)19世纪后半期,俄国和英国侵占并私分了中国的( )
A伊犁地区B帕米尔地区C巴尔喀什湖地区D塔尔巴哈台地区
9、(鄂州市)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光绪帝软弱 B、外国势力干涉 C、顽固派阻挠 D、维新派无能
10、(鄂州市)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1、(2005,随州市)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追求民主科学 C.促进思想启蒙 D.否定君主专制
12、(新疆)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 B.发动人民群众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13、(广西南宁市)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
(2)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
(3)用史实说明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斯战争有什么关系。面对今天人类社会要解决的环保、禁毒、反恐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14、(广西贵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中英国商定。
材料二: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材料三:中法战争的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材料四: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请回答:
⑴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两个不平等条约?
⑵中法战争后,法国的侵略势力深入到我国哪一地区?
⑶从日本割占台湾到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日本割占台湾共多少年?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知识梳理】
第11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失望,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加深,得出结论:必须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1、1894年,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 纲领:驱除鞑掳(满清统治),恢复中华(民族独立国家)创立合众政府(资产阶级共和国)。
从此便把武装夺取政权作为革命首要任务。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
2、广州起义 1895年 失败 陆皓东牺牲(孙中山给予高度评价)
二、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1901-1905)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人们痛恨帝国主义,鄙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逐渐放弃依靠清政府自行改革,以致富强的幻想,开始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2、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中心:上海、东京
3、主要刊物和重要译著
刊物:上海――《苏报》 东京――《游学译编》《浙江潮》
译著:《美国独立战争》《法国革命战争史》
4、代表人物、主要论著、主要思想
代表人物 | 主要论著 | 主要思想 (核心是:革命,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共和国。) |
章炳麟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革命是“除旧布新良药”;宣传“合众共和” |
邹容 | 《革命军》 | 号召推翻清政府,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 |
陈天华 | 《猛回头》《警世钟》 | 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庭”,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
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1904)华兴会――长沙――黄兴
(1904)光复会――上海――蔡元培
四、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中国同盟会
1、条件:可能性:(1)革命思想的传播(思想条件)
(2)革命团体的建立(组织条件)
(3)革命形势的发展(时机成熟)
必要性:分散起义的先后失败
2、建立:1905年、日本东京
3、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意义: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标志着革命进入新阶段
第12课 清政府的“新政”和各地的武装起义
一、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原因:为了缓和国内人民的反抗情绪
根本目的: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
1、清政府实行“新政”
1901年,慈禧在西安发布“变法”命令,推行“新政”实行“改革”;
2、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撤军机处,设内阁,提早实行宪政
(皇族内阁――揭示清政府立宪骗局)
3、如何评价“新政”和“预备立宪”?
“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内容大体出自戊戌变法,但实质却不一样,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主观目的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②活动本质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③客观影响具有进步性,清政府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④实际作用具有背离性,在直接影响方面,它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在根本影响上,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本质的落后性。
二、各地武装起义(1907年夏——1911年春三次反清武装起义)
1、镇南关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
2、安庆、绍兴起义:1907年徐锡麟、秋瑾(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
3、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黄兴(黄花岗起义)
三、保路运动
1911年,帝国主义国家指使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法令,收回已经允许商办办的铁路,遭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反对,四川人民最为激烈,掀起了保路运动。
第13课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一、四川保路运动:
原因:清政府将铁路修主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特点:由请愿发展为武装起义
影响: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二、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背景:四川保路运动日益扩大,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镇压,造成湖北守备空虚
爆发:1911、10、10新军(革命主力)工程营奔向楚望台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
经过: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成功。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
成功原因:(1)经济基础——湖北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2)组织基础——由于各种近代学堂的设立,湖北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
(3)群众基础——人民反抗怒潮不断高涨。
(4)长期准备——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
(5)客观条件——四川保路运动。
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隐患:旧官僚立宪派混入了革命队伍,使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三、中华民国成立和清王朝覆亡——辛亥革命的高潮
(一)中华民国的成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1912年为民国元年。
2、临时政府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府(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清王朝覆亡
袁世凯武力逼宫,1912年2月12日宣统下诏退位
标志: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结束。
(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中国历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原因:1、帝国主义的支持
2、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拥护
3、革命派的妥协、退让。
五、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意义
1、革命性质: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5、对外: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再无力在中国建立稳固的殖民统治。
6、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反帝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六、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教训
1、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2、原因:
主观原因:(1)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脱离人民群众。
(3)同盟会软弱无力。
(4)没有自己的武装。
根本原因:这些原因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3、教训和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4、启示:在20世纪初的中国,要想革命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
③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
④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而且,革
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清朝皇室继续保留。这些都说明辛亥革命失败了。
认为辛亥革命胜利的理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过程,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共和国。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清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与此同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因此,辛亥革
命不仅完成了提出的任务,而且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认为辛亥革命既有它胜利的地方,又有它失败的地方的理由是:辛亥革命从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等方面看取得一定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等方面看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评价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作用。
20世纪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
辛亥革命,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为中
国的近代化立下了不朽功勋。
在政治上:结束了清朝统治,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
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在经济上: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实业的热情高涨,推动
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在社会生活上:改变了以前的一些陋习,如,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称谓,代
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
手礼,废止女子裹脚等,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文明。
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如: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先后失败就是证
明。
第14、15、16课 清朝文化
一、自然科学
1、王锡阐和《晓庵新法》
清代天文学家,写出了《晓庵新法》一书。发明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
2、吴其浚和《植物名实图考》
记载植物1700多种,对这些植物都进行了详细考订,并了附有精确插图。是一部开近代植物学先声的专著
3、李善兰、徐寿和华蘅芳
李善兰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数学家、翻译家,曾在同文馆教算学。他著的《方圆阐幽》,阐述了微积分的初步概念。他还同外国人合作,翻译了不少西方的自然科学著作。
徐寿和华蘅芳在江南制造总局以译书出名。他俩合作,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又制成木壳轮船“黄鹄号”。这是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的一项新成就。
1871年,徐寿翻译出版了《化学鉴源》6卷。在翻译过程中,为化学元素名称起了合适的中文名,至今为化学界所采用。如:“锌”、“锰”、“镁”……
4、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1905年,清政府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
他出色的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
为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
5、飞机设计师冯如
在旅美华侨的资助下,冯如经过刻苦钻研和反复实验,终于在1910年,制成一架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二、进步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
《四库全书》:乾隆年间编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一)进步思想家的出现
背景: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部分士大夫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也认识到国家的危难,要求改变现状,学习外国;
1、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龚自珍(了解)――主张抵抗侵略,敢于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预言改革之必然
3、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4、严复――《天演论》。他在《天演论》中,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宣传“优胜劣汰”,“世道必进”的社会进化理论,呼吁救亡图存,自强保种。对维新变法运动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几位进步思想家思想的对比:
共同点 | 不同点 | |||
阶级 | 译著 | 基本思想 | ||
龚自珍 (了解) | 都是清代爱国进步思想家,都主张改革现状 | 地主阶级开明思想家 | 敢于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预言改革之必然 | |
魏源 | 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 | 《海国图志》 | 学习西方军事科技、改革现状、抵抗侵略 | |
严复 |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 《天演论》 | 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
(二)新式学堂的兴办和教育改革
时间 | 代表型学校 | 课程 | 培养目标 |
洋务运动时期 | 京师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 西文 西艺 | 不在培养封建官吏为主要目标,中国教育进入近代化 |
维新变法时期 | 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京师大学堂 | 近代最早的体制 完备的高等学府 | |
20世纪初期 |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废除科举 |
三、文学和艺术
(一)清朝的小说
1、清朝小说的成就
清朝文学以小说成就最大,量多质高,最杰出的有三部名著。《红楼梦》最为著名。
2、蒲松龄《聊斋志异》
文言短篇小说集;讲狐说鬼的浪漫主义手法,揭露抨击封建社会的丑恶现实(如:礼教的束缚、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封建统治的黑暗),主张个性自由,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现实生活。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对蒲松龄的评价
3、吴敬梓《儒林外史》
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的生活,以反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为中心,揭露封建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腐败。其批判现实的精神和讽刺夸张的手法,对后世的“谴责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曹雪芹《红楼梦》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深刻地提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二)清朝的诗歌
1、清前期,取法前代,成就不大,但诗人、诗作 之多是空前的。
2、近代,诗作增添了新的内容,斥责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歌颂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龚自珍:《已亥杂诗》
(2)张维屏及诗作:《三元里》《三将军歌》
3.晚清维新运动时期
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黄遵宪成就最大――《台湾行》、《哀旅顺》、《哭威海
》
“诗界革命”:提倡写诗用新名词,写新内容,反对因袭古人。
主要诗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
(三)京剧的形成
前身为“徽调”;融合了徽、汉两个剧种,19世纪中期在北京形成。
(四)清代的绘画
1、清初期,朱耷、石涛等山水花鸟画能突破陈规、别开生面。
2、清中期,“扬州八怪”立意新奇、影响巨大;其中,郑板桥的兰竹画,尤为有名。
3、清末期,任伯年、吴昌硕――仕女花鸟画。
4、民间画:天津杨柳青(北方)
苏州桃花坞(南方)。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够拯救中国是在( )
A、兴中会成立后 B、广州起义失败后
C、同盟会成立后 D、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后
2、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兴中会成立 B、强学会成立 C、同盟会成立 D、光复会成立
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强学会 B、保国会 C、兴中会 D、同盟会
4、中国第一个具有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
5、号召“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民国’”的是( )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陆皓东
6、19世纪末20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两个中心是( )
A、上海、东京 B、广州、东京 C、上海、南京 D、天津、上海
7、章炳麟、邹容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
A、用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8、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主要是指(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从此开展了武装反清斗争
C、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领导和纲领
9、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A、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土地纲领 D、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10、孙中山革命实践的核心思想是( )
A、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救中国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既忘共和,即为民贼” 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共同目标是( )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B、废除科举制度,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C、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改革满清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12、孙中山说“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是( )
A、黄兴 B、陆皓东 C、陈天华 D、邹容
13、1911年在湖北的革命团体积极准备起义时,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 )
A、工人 B、农民 C、保路同志军 D、新军
14、中华民国纪元开始于( )
A、1898年 B、1901年 C、1911年 D、1912年
15、小军的爷爷到今年3月12日(2005年)是67周岁;他出生于( )
A、民国26年 B、民国27年 C、民国28年 D、民国29年
16、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是( )
A、维新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B、保路运动发展成为武装斗争
C、革命党人的起义总部遭到破坏 D、帝国主义“严守中立”
17、武昌起义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清朝湖北地方力量薄弱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
18、武昌起义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消灭了清政府在湖北的势力,为四川保路运动提供了条件
C、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纷纷独立,清政府陷于土崩瓦解的局面
D、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1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共同纲领》
20、中国近代史上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维新变法运动
21、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22、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是( )
A、宣统帝下诏退位 B、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
C、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南北议和
23、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是依据( )
A、这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
C、由帝国主义支持的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4、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是( )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25、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南京临时政府的涣散和软弱
C、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6、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最充分的理由是( )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B、使人民获得了民主自由的权利
C、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D、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27、辛亥革命的最后失败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最主要凶恶的敌人
②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③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④中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是行不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造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联合力量异常强大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C、民族资产阶级提不出彻底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D、资产阶级脱离人民群众
2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有( )
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②没有提出革命纲领
③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④没有广泛发动群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30、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相似之处是( )
A、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运动
B、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封建运动
C、都是农民阶级参加并成为主力的革命运动
D、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
31、以下有关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2、帝国主义选中袁世凯,让其掌权的真正目的是( )
A、袁世凯深受清政府器重 B、让其取代清政府成为它们的新工具
C、袁世凯手中握有军权 D、孙中山准备让位于袁世凯
33、清朝乾隆年间编篡的我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
A、《四库全书》 B、《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34、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
A、《聊斋志异》 B、《儒林外史》 C、《官场现行记》 D、《红楼梦》
35、1905年,被清政府任命为京张铁路工程总工程师的是( )
A、李善兰 B、徐寿 C、王锡阐 D、詹天佑
36、下列关于严复的正确说法是( )
A、严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B、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C、严复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 D、严复是生物学家,翻译了《天演论》
37、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
A、王夫之 B、魏源 C、严复 D、龚自珍
38、最为尖锐深刻批判了科举制度罪恶的一部小说是( )
A、《聊斋志异》 B、《儒林外史》 C、《官场现行记》 D、《红楼梦》
39、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
A、1898年 B、1905年 C、1911年 D、1912年
40、京剧在北京初步形成是( )
A、清朝乾隆年间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民国初年
二、综合题
1、“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国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 ----------------------------------------孙中山
回答:(1)孙中山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这段话的?
(2)材料中所预言的“民族运动”指的是后来的什么事件?
(3)这场“民族运动”的结果如何?给我们什么教训?
2、“驱除鞑掳,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回答:(1)上述材料是哪个组织的政治纲领?到2005年是这个组织成立多少周年?
(2)“建立民国”后来被阐发为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哪项内容?
(3)“驱除鞑掳”中的“鞑掳”指的是什么群体?
(4)从纲领的内容来看,该组织的政治目标是什么?
3、阅读材料:“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文资本主义其他种种主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4、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请写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典型事件各四例。并简要谈谈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受。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广西贵港)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决定创办宣传革命的刊物是( )
A.《中外纪闻》
B.《民报》 C.《时务报》 D.《国闻报》
2、(广西贵港)由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京哈铁路
B、京广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沪铁路
3、(河北省)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4、(湖北省宜昌市)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5、(黄冈)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
A.武昌、南京 B.天津、北京 C.延安、遵义 D.上海、广州
6.(江苏盐城市)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7、(江苏扬州市)下列四组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孙中山——戊戌变法 B.张 謇——实业救国
C.邓世昌——甲午战争 D.张学良——西安事变
8、(浙江省台州市)以下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重要文献。其中产生于南京的是( )①《新青年》 ②《民报》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天朝田亩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山西省)小燕同学的爷爷今年90岁,请问小燕的爷爷出生在民国哪一年( )
A民国三年
B民国四年 C民国五年 D民国六年
10、(绍兴市)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1、(宿迁市)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2、( 江苏徐州)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3、(广丰县)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袁世凯 D、黄兴
14、(荆州市)康有为称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主要因为他( )
A.编著《海国图志》,介绍外国史地 B.发起"公车上书",鼓吹变法
C.译著《天演论》,系统介绍西学 D.创办《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
15、(金华市)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反复思考“中国往何处去”。请回答:(图是孙中山)
(1)右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1911年领导了哪一重大运动?
(2)他领导的这场运动与康有为等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3)这两场运动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他们探索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6、(十堰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的道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的两次探索,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⑴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⑵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17、(潍坊市)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割阶层从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初期进行了许多重大斗争,请你举出其中的4例,并就一例进行评述。
18、(河北省)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这一学习主题,通过搜索,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
(1)图七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A、民报 B、江南制造总局 C、新青年 D、公车上书
将图7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④、属于新文化时期的是——;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如图8)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师夷长技“——( )——三民主义——( )
(3)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19、(河南省)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孙中山头像)
(1)图中人物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他是谁?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他曾经领导、建立了不少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请你列举出其中的3个。
(3)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一直能够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前列。20世纪20年代的那一件事最能说明这一点?
(4)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从他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黄石市)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以下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某些方面。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生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军械所1861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轮船招商局 1872上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汉阳铁厂1890——《中国历史》第3册53页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
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中国历史》第3册71页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劫总统的权力。——《中国历史》第3册93页
回答:①材料一反映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1分)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近代化进程中生产方式方面的什么显著变化?
②依据材料二;,简析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③据材料三的内容,分析它体现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进步?
第四单元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知识梳理】
第17课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袁世凯组阁,北洋军阀掌权;
2、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解职,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在中国建立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1895年袁世凯到天津小站练兵,1901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3年袁世凯把自己的军队更名为“北洋常备军”,至1905年共建北洋新军六镇,由此袁世凯成为北洋军阀的鼻祖;二是从地域上说,清以长江吴淞口为界,南面沿海称南洋,北面沿海称北洋。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因此,直系、皖系是北洋军阀,张作霖、阎锡山和张勋也是北洋军阀,只不过前者是嫡系,后者是旁系而已。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滇系、桂系都不是北洋军阀,当然也没有“南洋军阀”的说法,可统称南方军阀。
北洋军阀性质
北洋军阀是在清未由袁世凯创建的封建的买办的武装政治集团。袁世凯及其以后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这个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动政府。
二、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一)二次革命
1、发生原因:
①根本原因: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
②直接原因:“刺宋案”、善后大借款。
2、导火线:袁世凯罢免三省国民党籍都督。
3、时间:1913年。
4、标志:李烈钧湖口誓师讨袁,宣布独立。
5、地区:江西、南京、安徽、广东等。
6、结果:国民党内部涣散,行动不一,袁世凯诱降,各省取消独立而失败。
7、革命党人斗争方式:
二次革命前:政治上依靠约法、责任内阁制、选举、组阁等议会斗争方式,即合法斗争方式。
二次革命中:重新采用武装斗争方式,反对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8、斗争性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9、历史影响:标志着袁世凯专制统治的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责任内阁制彻底幻灭。
(二)护国运动
1、历史背景:
袁世凯复辟卖国;
(三步曲)第一步: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之后解散国会;
第二步:炮制《中华民国约法》建立独栽,终身世袭总统;
第三步:1915年12月,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皇帝,公开恢复帝制。
2、开始标志: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武力讨袁。
3、时间:1915~1916年。
4、斗争力量:广大人民;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蔡锷、李烈钧的护国军。
5、经过:
①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宣布云南独立进行护国斗争。
②各省纷纷独立。
③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
6、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在绝望中死去。但政权仍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
7、性质:旨在反对袁世凯的复辟,维护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8、结论:a.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三)护法运动
1、原因:
①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破坏共和。
②段祺瑞武力统一全国,激化了西南军阀与其的矛盾。
2、时间:1917~1918年。
3、目的: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4、实质:维护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
5、经过:a.1917年7月,孙中山首举护法大旗,滇桂军阀支持,护法军政府成立。
b.南北军阀妥协。孙中山受排挤,由广州回到上海。
6、结果:南北议和,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护法运动失败。
7、失败原因:a.西南军阀的阻挠和破坏为直接原因。
b.不能真正号召人民大众。
c.依靠军阀打军阀,缺乏革命武装,不可能成功。
思考:
想一想,为保卫辛亥革命果实,孙中山领导了哪些斗争?结局如何?
答:为保卫辛亥革命果实,孙中山领导的斗争有(1)1913年的二次革命,(2)1915—1916年的护国运动,(3)1917—1918年的护法运动。
这些斗争的结局分别是:二次革命被袁世凯武力镇压下去了:护国运动打倒了袁世凯,但政权仍落在北洋军阀手中:护法运动因滇、贵军阀的破坏半途而废。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无力,而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军阀,力量相对强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根本行不通。
第18课 民族工业短暂发展和军阀割据纷争
一、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短暂发展的原因;
(1)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海外华侨受到鼓舞,掀起了投资办厂热,这是内因
(2)1914至1918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主战场在欧洲,欧洲的英、法、德、俄、意、奥等忙于火并,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一个发展机会,这是外因。
2、发展的特点
(1)发展速度快但水平仍低。八年投资总额1.3亿元以上,超过以往40年的总和,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连同过去总资本仅2亿多元,仍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
(2)轻工业发展快而重工业发展慢,仍然摆脱不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
二、军阀的割据纷争
1、背景原因:护国运动打倒了袁世凯,但并没有动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帝国主义抛弃了共同的走狗袁世凯,又各自扶植一部分军阀充当代理人;北洋军阀也各成派系,分别投靠扶植自己的帝国主义。参加反袁的西南各省军事头目,也在某个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拥兵自固,扩大地盘,形成滇、桂等系军阀。于是,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2、军阀割据的形势
派系 | 军阀首脑 | 依靠的帝国主义 | 控制地区 | |
北洋军阀 | 直系 | 冯国璋、曹锟(直隶人) | 英、美 | 江苏、江西、 湖北 |
皖系 | 段祺瑞(安徽人) | 日本 | 安徽、山东、福建、浙江 | |
奉系 | 张作霖(奉天人) | 日本 | 东北三省 | |
西南军阀 | 滇系 | 唐继尧(云南人) | 英、美 | 云南、贵州、四川 |
桂系 | 陆荣廷(广西人) | 英、美 | 广西、广东、湖南 |
3、军阀割据纷争的影响:
军阀混战,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灾难,给社会带来巨大破坏。
三、张勋拥戴宣统复辟
1、府院之争
府-黎元洪-日←是否参加一战→院-段祺瑞-美
2、张勋复辟
(辫子军)逼走黎元洪,拥戴傅仪
3、段祺瑞讨逆,重掌实权
四、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袁世凯统治时期)
1、沙俄策动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并威胁袁世凯签订《中俄声明》,肯定了它对外蒙古的控制地位。
2、英国强行召开西拉姆会议,妄图把西藏分割出去而由它统治,并非法炮制所谓“麦克马洪线”,中国历届政府坚决反对。
3、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并胁迫袁世凯签定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思考:
民国初年的两次帝制复辟为什么都以失败告终?
答:①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坚决维护共和制度,号召人民采取武力行动反对复辟帝制;③复辟帝制违背民意,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对,形成大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和反对张勋复辟的斗争;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复辟帝制者众叛亲离。
第19课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1)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极力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2)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在文化思想上也支持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政策
2、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
3、代表人物和主要活动
人 物 | 著 作 | 基本主张 |
陈独秀 | 《敬告青年》 | 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 |
《文学革命》 | 反对贵族文学 | |
李大钊 | 《青春》 | 创立“青春的中国” |
《孔子与宪法》 | 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 |
鲁 迅 | 《狂人日记》 | 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 |
胡 适 | 《文学改良刍议》 |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愚昧;提倡科学,反对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十月革命后的新内容:宣传社会主义。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创办《每周评论》。
6、口号: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
7、意义: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8、性质:
五四爱国运动前――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开始转向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
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二、五四运动
1、历史背景(了解)
国际:①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方向。
国内:①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独裁、混战。(社会因素)
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阶级条件)
③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的宣传。(思想条件)
2、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3、过程:(以6月3日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学生的爱国运动
运动中心――北京;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后期――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登上历史舞台。
运动中心――上海;
运动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撤曹、陆、章三人职务;拒绝和约签字。
4、意义:①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
②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表现出伟大力量。(决定作用)
③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④发生在十月革命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⑤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时间是( )
A、1912年2月 B、1912年3月 C、1912年4月 D、1913年3月
2、袁世凯制造“宋案”的主要原因是( )
A.宋教仁要取代袁世凯临时大总统的位置 B.宋教仁支持孙中山
C.宋教仁力图重新组阁,限制袁世凯 D.宋教仁反对复辟
3、“宋案”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
A.权力之争 B.美日在华的矛盾
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D.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4、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放弃对他支持 B、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C、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D、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5、1913年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的原因是( )
①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 ②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袁世凯向五国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④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6、下列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指段祺瑞的是(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7、“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中“公”是指( )
A、谭嗣同 B、陆皓东 C、宋教仁 D、李大钊
8、袁世凯复辟帝制活运动的开始是( )
A、镇压“二次革命” B、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修改总统选举法
9、孙中山倡导“护法运动”的原因是( )
A、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 B、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C、袁世凯阻止国民党组阁 D、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0、护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段祺瑞势力强大 B、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冯国璋主张讲和
11、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B、蔡锷参加了三次运动
C、三次运动都是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D、都是孙中山直接参与并领导
12、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失败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因袁世凯的武力镇压而失败 B、都因滇桂军阀从中破坏而失败
C、都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失败 D、都因段祺瑞的狡诈而失败
13、1915年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原因是( )
A、迫于日本的武力威胁 B、为取得日本的借款
C、日本是中国的盟国 D、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
14、袁世凯的卖国行为有( )
①割让黑龙江以北国土 ②承认外蒙古自治 ③承认麦克马洪线 ④答应二十一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袁世凯死后,北京政府实权由哪派军阀掌握?( )
A、直系 B、奉系 C、皖系 D、桂系
16、日本怂勇中国对德宣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其目的是( )
A、帮助中国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 B、通过参战,巩固黎元洪的统治地位
C、帮助段祺瑞巩固其政治地位 D、通过贷款,在经济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17、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C、提倡文学革命 D、传播马克思主义
1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C、反对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护统治 D、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努力
19、新文化运动中,把斗争矛盾指向孔孟儒学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以此维护其反动统治 B、它阻碍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C、它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D、它不利于工业生产的发展
20、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科学”的大旗,其直接目的是( )
A、反对专制 B、反对愚昧 C、反对旧道德 D、反对旧文学
21、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2、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的传播是在(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新文化运动后期
C、五四运动之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23、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的作用是( )
A、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B、为五四运动作了组织准备
C、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D、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24、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运动 D、反帝爱国运动
26、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拒绝和约上签字”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还我青岛,誓死力争”
27、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鸦片战争 D、辛亥革命
28、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一战的推动 D、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加深
29、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革命性质改变 B、领导阶级改变 C、革命对象改变 D、革命任务改变
30、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于(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31、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要变化是( )
A、运动中心变化 B、斗争主力变化 C、斗争任务变化 D、斗争方式变化
32、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运动,这充分说明( )
A、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B、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C、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3、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作用
C、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D、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作用
34、五四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的是( )
A、工人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 D、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35、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最明显的不同点是( )
A、所处的时代 B、完成的革命任务
C、社会性质 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6、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它们( )
A、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B、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都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D、都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
37、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提出的口号得以初步实现的有( )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废除二十一条
③拒绝和约签字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38、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彻底性”是指( )
A、指斗争的坚决性而言 B、指无产阶级参与斗争而言
C、指斗争的目标而言 D、指斗争的结果而言
39、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因素的是( )
A、领导阶级 B、革命任务 C、指导思想 D、革命主力
40、1919年,身居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 )
A、公车上书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二、综合题
1、材料: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爱国之豪杰共图之。
回答:(1)上文出自谁写的哪篇文章?
(2)文中“民贼”是指谁?为什么说他忘共和?
(3)文中“共和”指什么?
(4)在“爱国之豪杰共图之”的号召下发生了什么斗争?
2、阅读材料:“反对《新青年》的人,无非是因为我们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破坏旧艺术,破坏旧宗教,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这几条罪案。
这几条罪案我们直认不讳。但是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回答:(1)材料中“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2)这两位先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哪场运动中请到中国?
(3)这两位先生的到来,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戳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
回答:(1)材料是中国哪场运动的口号?材料中洋溢着一种什么情感?
(2)“和约”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3)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烃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回答:(1)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分别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2)上术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5、某中学初二(1)班举办历史手抄报比赛,牧野同学选择了鸦片战争和五四运动两件大事作为手抄报的主要内容。为此他首先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也参与进来,写下你的答案。
(1)鸦片战争是 的开端;五四运动是 的开端。
(2)鸦片战争和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社会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新变化?
(3)鸦片战争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而五四爱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精神财富?
6、材料一: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戳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征国贼”;“废除和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
材料三:“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斗争?这次斗争具有什么性质?
2、材料二中的“和约”指的是 ;
3、材料三反映了这次斗争的什么样的结果?从这一结果中,你有何认识或启示?
你从这些学生身上应学习些什么?现在应该这样做?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广西贵港).1915年新文化运动掀起时,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 )
A、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逆流 B、清政府的卖国行径
C、南京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河南省)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辛亥革命 D、红军长征
3、(湖北宜昌)以下报刊中,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的是( )
A、《新青年》 B、《民报》 C、《申报》 D、《国闻报》
4、(黄冈)今年是新文化运动90周年纪念,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查阅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他们首选的应该是( )
①《青年杂志》 ②《民报》 ③《新青年》 ④《每周评论》 ⑤《新华日报》
A、①②⑤ B、②⑤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5、(徐州)在右图(《青年杂志》图)所示的刊物上提出过的著名口号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6、(江苏扬州)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
A、1840年鸦片战争 B、1919年巴黎和会
C、1931年九一八事变 D、1937年卢沟桥事变
7、(浙江金华)与右图所示杂志有关的一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图是:新青年杂志)( )
A、大生产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延安整风运动
8、(绍兴市)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条件,主要是因为这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
A、彻底否定儒家学说 B、高扬民主和科学大棋
C、提倡白话文写作 D、反对传统道德束缚
9、(绍兴市)在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 )
A、都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都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运动的前列 D、都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10、(随州市)在中国大地上,首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
11、(河北省)下列史实也北洋军阀统治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宁汉合流”
12、(鄂州市) 读图3,下列各项与该图相符合的是:( )
①创办人是陈独秀②民主和科学是其两大口号③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④它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图3是新青年杂志,图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淄博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中的重要事件,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请你回答:
(1) 举出三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各2人)
(2) 三次运动各有什么进步意义?
第五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国民革命时期
第20课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人运动掀起新高潮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条件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建立的思想基础)
(1)刊物如雨后春笋:
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发表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马克思列宁主义团休纷纷建立(课本128页表格)
2、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共产党建立的组织基础)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
3、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共产党建立的阶级基础)
(二)成立
1、“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时间地点:1921、7、23 上海(后转移到嘉兴南湖)
(2)主要内容:
A、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党纲
a、党的名称:
b、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c、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成立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C、意义: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D、历史的局限性:中国共产党尚在初创时期,对中国社会状况和革命性质,未能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分析,没有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
2、“二大”
(1)时间地点:1922、7 上海
(2)内容: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根本没有反帝的内容。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其中只涉及政体,没有涉及国体问题。而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明确提出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所以说是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1922年初――1923年春)
1、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2、三次罢工:
(1)香港海员工人大罢工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二七惨案”
【小资料】
共产国际
即第三国际。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第三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于莫斯科召开,宣告第三国际成立。第三国际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推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其总部设在莫斯科,凡参加第三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作为它的支部。第三国际曾先后召开过七次代表大会,领导过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在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促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各国内部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原有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斗争需要,经各国共产党一致同意,于1943年6月宣告解散
第21课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背景(了解):二七罢工失败,使工人阶级懂得,要战用强大的敌人,必须联合和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护法运动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依靠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革命不能成功,“五四”运动后,孙中山看到民众力量的伟大。
一、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1、时间地点:1923年广州
2、中共“三大”主要内容
①决定同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合作方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③合作目的:帮助国民党逐步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④合作原则: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3、局限性:没有提出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二、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合作实现的标志)
1、时间地点:1924年1月 广州
2、内容:(1)通过国民党的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
(2)组织上:同意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政治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3、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大革命开始。
三、黄埔军校的创立
1924年5月 黄埔
四、五卅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开展
(一)五卅运动
1、时间地点:1925年5月30日开始 上海
2、性 质:反帝爱国运动
(二)省港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是为了声援“五卅运动”而发起的
香港海员工人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的对照表
名称 | 时间 | 组织 领导 | 目的 | 成员、范围、规模 | 结果 |
香港 | 1922年1月13日——3月6日,历时56天 | 共产党 | 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的反帝爱国运动。 | 海员工人,由1500人增至10多万人。中断水上交通。 | 迫使英帝国主义接受增加工资等要求。取得完全胜利 |
省港 大罢 工 | 1925年6月19日—1926年10日历时16月,是中国工运史上罢工最长的一次。 | 共产党 | 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声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 | 海运、电力、印刷等10万人,广州沙面租界的各行业人员10余万人香港增至25万人,交通中断。 | 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共帝国主义以深重打击。取得重大胜利。 |
(三)农民运动的开展
①农民运动最为突出的省份是——广东
②主要领导人——彭湃
③建立组织——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
④斗争内容——减租、抗捐
⑤举办运动讲习所,培养大批农运干部
五、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1、孙中山逝世(1925)国民党分化(左派:宋庆龄、廖仲凯)
2、陈炯明进攻广州和黄埔学生军东征
3、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
第22课 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一、北伐的胜利进军
1、北伐条件
(1)革命统一战线建立;(2)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3)革命武装的建立;(4)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2、北伐的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3、北伐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北伐的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首先开赴湖南前线;
5、北伐的战场:(三个战场,主战场是两湖战场)
两湖战场(吴佩孚)广州――长沙――汀泗桥――贺胜桥――武昌(铁军)
江西战场(孙传芳)广州――九江――南昌
闽浙战场
6、冯玉祥响应北伐(陕西、河南)
7、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
(1)北伐战争是正义战争,反帝反封建是中国人民众望所归,正义之师必胜。
(2)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结果,两党齐心合力反对北洋军阀是胜利的重要原因。
(3)北伐军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4)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热情支援
二、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1、时间------北伐战争期间
2、中心------湖南
3、规模------席卷全国、轰轰烈烈
4、作用------荡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支援了北伐战争。
三、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三次)
1、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是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进军。
2、第三次武装起义组织准备充分,计划周密,取得胜利。
3、起义解放了上海,使北伐军顺利进驻上海。
四、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背景:北伐胜利,帝国主义在华势力遭到损害,竭力破坏革命,寻找新的代理人;
蒋介石害怕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叛变革命。
2、过程(三个事件)
(1)1927、4、1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上海
(2)1927、5马日事变(汪精卫、许克祥――长沙)
(3)1927、7、15“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武汉)
五、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方面: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政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主观方面: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主动放弃革命领导权,当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时,没有组织有效的反抗。
【认识】
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答:因为虽然打跨了旧的封建军阀,但却出现了新的发动势力,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任务没有完成。蒋介石集团就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总代表。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表现
1.发表《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等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主张由资产阶级来领导革命,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丢掉农民,形成了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辩护。在蒋介石紧锣密鼓准备反革命政变之时,1927年4月5日,陈独秀和汪精卫在上海发表了《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言“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这类谣言,不审自何而起。国民党最高党部全体会议之决议,已昭示全世界,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还说要同蒋介石“开诚合作,如兄弟般亲密”,并要群众“不听信任何谣言”。这个宣言,帮助了蒋介石,解除了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思想武装。
3.下令解散工人纠察队,解除农民武装。1927年6月底,汪精卫叛变革命的迹象已昭然若揭,陈独秀仍一味顺从他的要求。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前领枪弹,并经交存政府”。汪精卫诬蔑农民自卫军引起地方恐慌,陈就下令解除农民自卫军武装。
4.向汪精卫集团全面投降。1927年6月30日,陈独秀操纵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正式通过国共合作十一条决议。主要内容是:(一)承认国民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分子,虽然参加政府工作,而只是以国民党员的资格参加,不是以共产党员资格参加……(现在参加政府工作之共产党分子,为图减少政局之纠纷,可以请假)。”(二)“工农等民众团体均应受国民党党部之领导与监督,工农等民众运动之要求,应依照国民党大会与中央会议之决议案及政府公开之法令”。……(三)工农武装队均应服从政府之管理与训练。武汉现有之武装纠察队,为避免政局之纠纷与误会,可减少或编入军队。”这个决议,取消了共产党的独立性和对革命的领导权,出卖了人民政权和人民武装,是一个向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全面投降的纲领。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 ②巴黎和会 ③中共一大 ④马克思主义小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外部条件是( )
A、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B、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C、共产国际的帮助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1919年在《新青年》上,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孔子与宪法》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5、要想参观“一大”的遗址,我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①南京 ②上海 ③广州 ④嘉兴南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过程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尚未完成的工作是( )
A、明确党的性质和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B、确定党的名称和党的纲领
C、明确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性质 D、选举产生党的中央机构
7、毛泽东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其中“新”主要指( )
①中国革命有了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新型革命政党的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③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发展前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突出的贡献是( )
A、确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B、确定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C、确定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确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目标
9、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教训是( )
A、中国封建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B、单靠一个阶级的力量不能取得革命胜利
C、马克思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 D、工人阶级还没有完全觉悟,力量有够强大
10、中国共产党能够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 B、中共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国情
C、中共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 D、中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1、中国共产党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12、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是( )
A、中共“二大”召开 B、中共“三大”召开
C、国民党“一大”召开 D、北伐开始
13、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国民党要改组成的革命同盟,它包括( )
A、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B、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C、一切拥护国家统一的爱国者 D、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
14、国共两党能够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 )
A、两党的最终的奋斗目标一致 B、两党各自保持独立
C、两党的经济利益一致 D、两党在该阶段的政治纲领基本一致
1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B、新三民主义
C、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D、国民党的新党纲
16、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共产党的最低革命纲领的相同之处有( )
①都要在中国建设共产主义 ②都要反对帝国主义
③都要反对封建军阀 ④都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④
17、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国民革命运动是在( )
A、中共三大以后 B、北伐战争时期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五卅运动
18、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政治主张的根本原因是( )
A、护法运动的失败 B、坚持民主革命立场
C、共产国际的建议 D、中共的真诚帮助
19、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相比,五卅运动的特点是( )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B、建立了反帝统一战线
C、无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 D、中外反运动势力实行高压政策,镇压运动
20、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D、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21、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条件不包括(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C、中国共产党已经掌握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D、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22、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目的是( )
A、把革命从广东推向全国 B、抢夺地盘和政权
C、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D、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23、北伐战争最大的意义在于( )
A、首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掀起了中国的农民运动 D、在中国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
24、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在( )
A、湖南、湖北 B、江西、湖南 C、江西、湖北 D、江西、江苏
25、北伐战争中,被誉为“铁军”称号的是( )
A、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B、黄埔军校学生军
C、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D、叶挺独立团
26、北伐军节节胜利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国共两党合作 ②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工农群众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④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与北伐军遥相呼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27、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表现是( )
A、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已完成 D、促进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28、北伐军胜利进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作用 B、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C、冯玉祥国民革命军的配合 D、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
29、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标志是( )
A、孙中山逝世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0、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失败”主要是指( )
A、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31、国民革命时期农民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 B、受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 D、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
32、1926年7月到1927年4月,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的中心在( )
A、广东 B、湖南 C、湖北 D、上海
33、1927年,帝国主义之所以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主要基于( )
A、蒋介石野心日益膨胀 B、蒋介石和汪精卫争权夺利
C、北洋军阀的统治即将被推翻 D、陈独秀对蒋介石的妥协退让
34、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共产党员惨遭屠杀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反帝反封任务没有完成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35、领导国民革命运动的是( )
A、中国共产党 B、革命统一战线 C、中国国民党 D、广东革命政府
36、下列哪项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
A、中共缺乏革命实践经验 B、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C、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D、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37、国民革命失败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经验教训是( )
A、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 B、必须反对国民党右派对革命的背叛
C、必须反对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D、必须提出能够团结多数的革命口号
38、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军一个显著的特点是( )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39、同以往的革命运动相比,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运动的突出特点是( )
A、以革命统一战线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B、以反帝反封建为革命任务
C、以国内军阀势力为主要革命对象 D、以国内革命战争为革命手段
40、国民大革命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其因素包括( )
①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②大革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③人民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洗礼
④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 ⑤中共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阅读歌词,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于何时诞生?到2005年,她已走过了多少年的历程?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至少列举4件)
(3)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你有哪些感想?(至少说出2条,列成条文即可)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分别是什么?扼要举出1927年7月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推动下发生的五件大事,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要求,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要以五件大事分别说明)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荆州)歌曲《国民革命歌》中唱道"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歌诞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广西南宁)“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北伐战争的作战策略是( )
A、消灭吴佩孚就完成北伐任务 B、北伐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佩孚
C、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D、北伐军力量弱小,只能讨伐吴佩孚一派军阀
3、广西贵港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是( )
A.毛泽东 B.陈独秀 C.董必武 D.李大钊
4、(盐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5、(江苏扬州)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在( )
①北伐战争时期②十年内战时期
③抗日战争时期④解放战争时期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6、(浙江金华)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D、无产阶级的壮大和发展
7、(2005,随州市)在中国大地上,首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 )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
8、(2005,随州市)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的主要历史成就是( )
A.共同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主张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 D.夺取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9、(益阳)在孙中山号召下,为反对袁世凯而进行的重大斗争有( )
(1)武昌起义 (2) 二次革命(3)护国运动 (4) 护法运动
A、(1)(3) B、(2)(4) C、(1)(4) D、(2)(3)
10(益阳)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是( )
A、上海 B、天津 C、北京 D、长沙
11、(广西南宁市)历史探究题
在学习20世纪二十年代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时,同学们就“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革命才能胜利“的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请你也加入的行列:
(1)从所学的这一时期的历史中找出两个典型事例说明这一观点。
(2)选择其中一个事例提出一个你希望探究的问题(只提问题,不需解答),并说说在课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探究这一问题的资料。
第六单元
国共十年对峙和日本侵略中国
【知识梳理】
1、历史分期(1927、8、1南昌起义―――1937、7、7卢沟桥事变)
2、主要矛盾:国内的阶级矛盾即:中国人民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
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扩大和加深,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22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南昌起义
1、时间:1927、8、1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3、意义:(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是建军的开始。
二、八七会议
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目的: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4、主要内容:(1)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2)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决定在这一年秋收时发运动秋收起义。
5、意义: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失败的转折点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党的武装斗争理论开始形成。)
三、秋收起义
1、文家市决策-------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开始
2、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立新型革命军队的开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1)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2)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从此共产党有了自已的革命武装;
(3)是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从此,中国共产党在分析了中国革命国情的基础上,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四、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
1、毛泽东选择向井冈山进军的理由
(1)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附近农产品丰富;
(3)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4)群众基础好。
2、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年4月
会师双方:朱毛
结果和意义: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也使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壮大。
3、中国革命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革命的最大一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前为“赣南、闽西”)
4、井冈山精神
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奋战,百折不挠;革命乐观主义;
坚定的革命信念体现了井冈山精神的最显著特征。
5、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30年,红军第四军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当时最大的一块根据地
五、土地革命的掀起和红色政权的建立
1、土地革命必要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
土地革命政策: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废除农民借地主、富农的债务;
意义:(1)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2)广大贫农翻了身,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政权,生活有了改善。
(3)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参加红军,支援了革命战争。
2、红色政权的建立。(1)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31、11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 毛泽东 朱德
(3)第一个红色政权的首都----------------瑞金
【思考】
1、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作出了哪些努力?你有何认识?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和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能过武装斗争,以武装反抗国命党反动派的统治,并创建了人民军队;深入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在根据地,党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
(1)1927年,发动“八一”南昌起义,要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1927年,召开了“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并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在文家市作出向农村进军的决定,从些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4)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革命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型的革命军队的开始;
(5)秋收起义后,党开始在广大的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6)在根据地,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以推翻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7)在根据地,党建立了各级的红色政权,1931年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认识:
(1)党能主动地纠正革命过程中的某些错误、以加强自身建设;
(2)党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能研究我国的国情,选择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
(3)党始终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4)革命的道路是曲折。
2、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遭遇的两次最大挫折是哪两次?这两次挫折主观上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什么途经纠正了这些错误?你有何认识?
1、一次是大革命时期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土地革命时期第五次反围缫的失利;
2、大革命的失败主观主是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缫的失利主观上是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
3、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纠正了王明左倾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1942年延安整风,肃清了王明的左倾在思想上的错误;
4、认识: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可以
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纠正自身的错误。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需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不断
探索。
第23课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的主观原因(或直接原因):负责军事指挥的博古、李德把王明的左
倾错误带到根据地
2、王明的左倾错误在军事指挥上的表现:
(1)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2)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3)撤离时的逃跑主义。
二、关于红军长征:
1、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目的:---------------战略转移,北上抗日
起讫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后的主要经过:四渡赤水河------急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卢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和跳出敌人包围圈:四渡赤水河 急渡金沙江
胜利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的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3)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4)宣传了革命思想,播下了革命种子。
2、红军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
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主题是----一不怕死,二不怕苦;
最显著特征-----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雄主义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3、南方的游击战争: 陈毅、项英
三、关于遵义会议
1、时间:1935、1
2、内容:(1)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意义:(1)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悠关
的转折点
第24课 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1931)和伪满洲国政权建立(1932)
1、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的直接原因:摆脱经济危机
2、时间:1931、9、18 经过:
3、蒋介石的态度:不抵抗,命张学良的东北军撤至关内
原因: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共产党的态度:发表了抗日宣言和通电,提出要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4、结果:不到半年,东三省沦亡
5、1932年,日本扶持清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满洲国傀儡政权。
目的: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二、“一二八事变”
1、原因,日本要扩大侵略 2、地点:上海
3、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奋起抵抗,使日军三易主帅
4、结果: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日军驻留上海
第25课 抗日救亡运动
一、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
1、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再次出兵南侵,威胁平津。结果――双方签订《何梅协定》
――这是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妥协的结果。
2、日本开始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3、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作的努力
(1)九一八 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和通电,提出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2)1935年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4)1936年,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一二九”运动
(1)背景:华北局势危机
(2)领导:中国共产党
(3)时间:1935年12月9日
(4)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五省自治”
(5)意义: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6)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
二、西安事变
1、中共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何意义?
(1)随着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从民族利益方面分析:有利于团结全民族力量,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
(3)从中共方面分析:符合中共一贯的政策,即提倡和平,共同发展,促成统一战线建立,结束长期内战的形势;
(4)国民党方面来看,国民党内部分化,亲日派企图借西安事变扩大内战;
(5)人民渴望结束内战,实现全民族抗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背景------日本一步步侵略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调整政策,发表抗日宣言通电,召开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安事变爆发;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1927年8月到1937年7月在中国历史上称为(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过渡时期
2、下列不是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的是( )
A、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决定在这一年秋收时发运动秋收起义。
D、会议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3、毛泽东提出”政权从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是在(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三湾改编
4、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失败的转折点是(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文家市决策
5、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6、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立新型革命军队重要开端的是(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文家市决策 D、三湾改编
7、毛泽东提出“党领导枪”是在(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文家市决策 D、三湾改编
8、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 七会议 D、文家市决策
9、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革命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10、“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若干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没有的奇事”,这种“奇事”指的是( )
A、在大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 B、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C、在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D、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
11、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优势是( )
A、群众基础好 B、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C、附近农产品丰富 D、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1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A、是土地革命战争开始的标志 B、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3、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基本条件。”对这句话最确切的理解是( )
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农民迫切需要获得土地
C、中国革命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只有土地革命才能发展生产力
14、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建立工农武装 B、开展土地革命 C、建立人民政权 D、坚持武装斗争
15、如果让你了解20世纪30年代初农村根据地的情况,最好查阅下列哪些根据地的资料:①中央革命根据地 ②豫皖苏解放区 ③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④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⑤
16、“红色江西之旅”参观团最经济的路线是( )
A、南昌--永新三湾--井冈山--瑞金--南昌 B、南昌--井冈山--永新三湾--瑞金--南昌
C、南昌--瑞金--南昌--井冈山--永新三湾 D、南昌--永新三湾--井冈山--瑞金--南昌
17、大革命失败后,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按历史发展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文家市决策 ②秋收起义 ③“八七会议”④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18、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
A、敌人力量强大 B、红军力量薄弱
C、王明左倾错误在军事上的失败 D、华北危机的影响
1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直接原因是(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开辟新的根据地
C、北上抗日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20、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
A、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革命的中心地区的转移
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21、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在( )之后
A、四渡赤水河 B、急渡金沙江 C、强渡乌江 D、飞夺泸定桥
22、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时间是(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6年10月 D、1935年10月
23、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由于它( )
A、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B、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指挥权
C、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D、开始独立自主地动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问题
24、中国共产党纠正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军事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错误是通过( )
①遵义会议 ②瓦窑堡会议 ③、整风运动 ④八七会议 中共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④⑤
25、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张作霖没有接受日本侵略满蒙的要求 B、国民政府的退让政策
C、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 D、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遭反对
26、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
B、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C、由于东北军撤入关内,日军很快占领了沈阳城
D、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是由日本关东军炸毁的
27、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其根本原因是( )
A、幻想国际干预,避免事态扩大 B、要集中力量镇压国内人民革命
C、借以削弱地方军阀军事力量 D、慑于日本的军事压力,惧怕战争
28、在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使日军三易主帅的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9、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方针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洛川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遵义会议
3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一二九运动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1、关于一二九运动和五四运动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引起的 B、单纯的学生运动
C、推动了青年学生走向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32、掀起了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的事件是( )
A、一二九运动 B、八一宣言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33、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能一步一步侵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帝国主义急于摆脱国内危机 B、东北边防联军执行有能抵抗命令
C、国民党妥协退让 D、中国共产党力量有限,无法全力抵抗
34、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是( )
A、国民党内亲日派企图置蒋于死地 B、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C、抗日救亡运动的推运动 D、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作的努力
35、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置蒋介石于死地,在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
A、中国国民党 B、广大中国人民 C、中国共产党 D、日本帝国主义
36、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生态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对蒋介石采取支持的态度 D、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37、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D、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加剧
38、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衷心拥护主要是因为( )
A. 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 注意保护农民切身利益 D. 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
39、1931—1937年,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对国民党的政策,产生的最大成果是
A.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 B.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合作
C.加剧国民党内部分化 D.粉碎国民党的剿共政策
40、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政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加剧 B、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 D、国民党政权内部的变化
二、综合题
1、材料一:“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二:“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井冈山的茶叶甜又香啊,当年领袖毛委员啊,带领红军上井冈啊,茶树本是红军种,风里生来雨里长,茶树林中战歌响啊,军民同心打豺狼,喝了红色故乡的茶,革命传统你永不忘。”
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哪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史实?
(2)材料一表现了红军的哪些革命精神?
(3)你认为今天的井冈儿女应该怎样发扬材料二中所提到的“革命传统”?
2、江西是一片红色土地,请你写出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江西境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你从这些历史事件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3、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而在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上则确立了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请回答: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思想原则?
4、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啊,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江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回答:(1)、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歌中提到了这一历史事件过程中的很多重要的军事行动,请写出两例。
(3)、“调虎离山袭金江”有什么军事意义?
(4)、“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泽东负责军事指挥工作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5、“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请回答:
(1)材料中的“此后”是哪一事件之后?
(2)这封密令出自何人之手?发给何人?
(3)这封密令反映了国民政府在事变后怎样的态度?这一态度直接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4)接受密令者后来发动的一场“震惊中外”的事件,这一事件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阅读下列材料:
北平学生几千人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高呼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学生同反动军警展开搏斗。
(1)上述游行示威发生于何时?
(2)上述斗争后,学生采取了哪些行动?
(3)上述斗争有何影响?
(4)“一二九”时的学生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7、阅读下列材料
东北地区曾流行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请回答
(1)东北人民的“苦难十四年”开始与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当时日本在东北扶植的傀儡政权名称是什么?
(3)日本帝国主义曾疯狂侵略中国。写出你知道的“十四年”间日本侵略中国的其它史实二项。
(4)至今日本“右翼分子”仍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战争。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淮坊市)成为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是( )
A.八七会议; B.南昌起义; C.三湾改编; D.井冈山会师
2、(广丰)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广西贵港)下列会议中,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的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4、.(黄冈)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江苏盐城)毛泽东同志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6、(扬州)下列关于长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迫使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B、长征途中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D、后来红军改编,奔赴抗日战场开展敌后游击战
7、(眉山)促进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一二九运动 B、皖南事变 C、双十二事变 D、七七事变
8、(郧县)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左右江起义
9、(浙江富阳)在红军长征途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飞夺泸定桥 B、“八七”会议 C、四渡赤水 D、遵义会议
10、(浙江富阳)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四次事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
B、“一·二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
D、卢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一 · 二八”事变、“八一三”事变
11、(浙江金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12、(十堰)红军长征中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在( )
A、四渡赤水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过大雪山
13、(浙江台州)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以缅怀革命先烈带动经济发展的“红色之旅”。以下地点中________可作为缅怀中国工农红军的旅游目的地。
A.井冈山、平型关 B.遵义、台儿庄 C.平型关、台儿庄 D.井冈山、遵义
14、(宿迁)某校学生计划利用暑假组织一次“赣南红色之旅”,如他们想参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的旧址,应到( )
A、南昌 B、瑞金 C、文家市 D、井冈山
15、(随州市)随州某校三(1)班同学计划今年暑假参加一次红色旅游活动,选择了"南昌-吉安--井冈山"路线。他们参观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不仅可以欣赏沿途秀美风光,更能够瞻仰( )
①八一起义纪念馆 ②井冈山革命旧址群和烈士陵园
③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④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旧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泰州市)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小明同学暑假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遵义 B、上海 C、南昌 D、南京
17、(益阳)红色旅游是当前旅游业的热点。假如你想考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去:( )
A、南昌 B、武汉 C、井冈山 D、广州
18、(江苏徐州)以下是某同学撰写的介绍南昌起义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三处错误,见下面文字的划线部分,请你把它纠正过来。
1921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决定以城市暴动的方式武装反抗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领导这次起义的有毛泽东、贺龙、朱德、刘伯承、叶挺等。
(1) “1921年”改为____________ ________
(2)“北洋军阀”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江苏徐州)阅读下列材料
侵华日军自述
(1931年9月)18日夜,弯月挂起,高粱地黑压压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中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沟(湖)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日本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回忆
回答:
(1)这份日军的回忆录是对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哪一历史事件的回忆?
(2)这个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
(3)面对日本的挑衅,当时的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20、(临沂)《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在今后五年内,我国将在全国重点范围内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井冈山、遵义、延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点)。请你以这些景区(点)导游的身份,用最简练的语言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在这些景区(点)的重大革命事件及其深远历史意义。
(2)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卢沟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景点的游客大量增加。请回答,国家确定这些旅游景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身处红色景区,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同时也想到了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请分析指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直接原因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1、(随州市)下列是一首历史上流行歌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
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流
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
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请回答:
⑴"我"为什么从"九一八"("那个悲惨的时候")不得不到处流浪?
⑵任举两件史实反映日本在东北实行的残暴的殖民统治。
⑶该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据此谈谈你对历史(社会)事变与个人命运的认识(要求:不展开论述,限50字以内)。
22、(黄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本是一九三五年拍摄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歌词如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请回答:①国歌名称是什么?什么时间被正式定为国歌?
②歌词中“最危险的时候”的含义是什么?
③举出1935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史实。
第七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知识梳理】
历史分期 1937、7、7―――1945、8、15
三个阶段――防御阶段 1937、7、7―――1938、10
相持阶段 1938、10――――1944年初
反攻阶段 1944年初――――1945、8、15
两个战场――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两条战线――片面抗战路线(国民党正面战场――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全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敌后战场――人民战争路线)
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重要战役――平型关战役(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李宗仁)
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战役)
标志事件――“七、七”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标志
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的标志
重要会议――洛川会议 确定全面抗战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中共七大 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的前途
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一部分
第25课 神圣抗战的开始
一、爆发
卢沟桥事变(1937、7、7)――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
中国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一)背景原因:日本全面侵华,制造了“七七事变”;
蒋介石对日本的态度发生变化,表示要抗战;
中国共产党的推动
(二)过程:
1、1937、7、8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2、1937、7、17 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3、红军主力接受改编;
4、1937、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三)正式建立的标志:1937、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三、正面战场
(一)四大会战:
淞沪会战――粉碎日军的速战计划
太原会战――国共两党合作得最好的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会战结束后,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二)主要战役
平型关战役(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李宗仁)
(三)结果
国民党方面不断丧师失地,一年时间,中国丢掉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四)原因
国民党方面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害怕发动群众,只依靠正规军,和敌人打阵地战
第26课 “到敌人后方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一、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到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
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的6周内,屠杀中国平民30万以上
二、全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洛川会议
时间:1938、8 地点:洛川
内容:决定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三、敌后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翼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战的中心―――陕甘宁边区
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第27课 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
一、 日本战略方针变化
二、
1、原因:
①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②中共敌后游击战争发展,抗日根据地扩大,威胁敌后方
2、方针改变:
①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
②对共产党:集中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③对占领区:进行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3、表现:
近卫三原则(近卫文麿 ):
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
4、影响:
(1)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
1940年3月,汪精卫建立南京伪国民政府,是一个汉奸傀儡政权
(2)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二、残暴的统治
1、建立宪兵、警察、法院、监狱
2、建立各级伪政权和伪军;制造无人区
3、建立石井部队(满洲731部队)(细菌战)
三、经济掠夺(以战养战)
1、控制金融
2、掠夺工矿资源
3、掠夺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
第28课 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一、百团大战
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集中兵力,进攻敌后根据地,对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国民党蒋介石消极抗战,正面战场大溃败,汪精卫叛国抗敌,抗战前景昏暗一片。
目的: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增强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时间:1940年
指挥:彭德怀
战略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战役规模:100多个团、2000多公里的战线、1800多次战斗
战绩:毙伤俘日伪军40000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敌据点近3000个
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取得辉煌战绩,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二、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一)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困难的原因
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集中兵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2、根据地面临伪军的疯狂进攻;
3、国民党打着“曲线救国”的口号,指使国民党军队充当伪军,也展开疯狂进攻;
4、日军和伪军对根据地进行封锁。
(二)为巩固根据地采取的措施和作用
(1)经济上:中共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口号,在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思想上:开展了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军事上:在根据地采用灵活的战术,开展反“扫荡”斗争,粉碎了敌人消灭抗日根据地的企图。
关于整风运动:
1、内容:清算王明“左”倾错误,对全党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
2、方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意义: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2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局部反攻
1、时间:1944年初
2、条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失败已成定局,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也遭到沉重打击。
3、战果:把敌人压缩在一些较大城市里,使他们完全处在人民军队的包围之中。
二、中共七大
背 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也遭到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反敌人压缩在铁路沿线大城市,日本侵略者的失败已成定局,中国抗争即将取得胜利
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
中心任务: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
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团结的大会,是胜利的大会,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日本投降:
促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几件事: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苏联红军进军我东北;
八 路军和新四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攻。
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1945、8、15 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1945、9、2日本政府向同盟国递交投降书
四、抗战胜利的原因,根本原因,决定因素
原因:(1)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法西斯侵略战争;
(2)建立了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
(3)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路线,坚持打持久战的正确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抗战,成为整个搞战的中流砥柱,为夺取抗战的胜利起决定作用;
(4)华人华侨的支援;
(5)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根本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决定因素:共产党及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抗战
五、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
抵抗了日本法西斯60%以上的兵力,有力牵制了日本对太平洋及东南亚等地的进攻,有力支援了太平洋战争;中国的抗战历时最长,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毅力拖跨了日本帝国主义,最后促使它投降;中国的抗战军民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3620亿美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在反法西斯战争过程中,中国政府参加了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对构建战后的和平作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卢沟桥事变爆发
C、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一二八事变
3、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战的开始的标志,是因为当时( )
A、国民政府决定正式对日作战 B、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
C、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4、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C、国共两党达成改编军队的协议 D、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合作宣言
5、国民政府公布中共起草的《国共合作宣言》的意义有( )
①国民党开始倾向共产主义 ②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③承认了国共合作抗战 ④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④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 )
A、国共两党合作 B、国共两党军队合作
C、共产党同各界民主党派合作 D、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7、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8、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的标志是( )
A、淞沪会战的结束 B、台儿庄战役
C、中国共产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D、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
9、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10、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的主要原因是( )
A、迫于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压力
B、阻止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大侵略
C、英、美不愿日本独霸中国,积极支持国民党抗日
D、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
11、抗战初期下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一度英勇抗战,却不断丧师失地,根本原因是( )
A、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指挥 B、武器装备落后于日本
C、日军全面进攻非常猛烈 D、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12、下列哪一事件不是发生在抗战时期(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中共七大
13、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国七大 B、八七会议 C、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4、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国七大 B、八七会议 C、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5、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第一块敌后根据地是( )
A、晋察冀 B、晋绥 C、陕甘宁 D、井冈山
16、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在( )
A、晋察冀 B、陕甘宁 C、陕甘 D、延安
17、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正面阻击敌人 B、是否争取国际援助
C、是否从敌后牵制敌人 D、是否发动人民群众
18、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原因有( )
①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战线太长,兵力不足 ②国内资源紧张,物资供应不足
③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敌人后方 ④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9、1938年底,日本侵华方针有了变化,集中主要兵力进攻( )
A、中国的大中城市 B、中国的主要交通要道
C、国民党统治区 D、敌后抗日根据地
20、日本侵略者提出的“工业日本,农业中国”的方针是( )
A、“以战养战”的方针 B、殖民主义方针
C、“中日亲善”的方针 D、“共存共荣”的方针
21、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推行“以华制华”政策是指( )
A、利用汉奸建立傀儡政权 B、实施“近卫三原则”
C、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培养亡国奴 D、变中国为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
22、1938年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是( )
A、蒋介石集团内外政策发生变化 B、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D、抗日根据地面临更大困难
23、下列战役发生在抗战相持阶段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战役 D、淞沪会战
24、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 )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将日军赶出华北
C、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D、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25、百团大战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
A、破坏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线 B、粉碎了敌人的“囚笼政策”
C、取得了辉煌成绩 D、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26、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有( )
①日伪军大举进攻 ②根据地遭到封锁
③国民党曲线救国 ④根据地没有援助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7、在抗日根据地最困难时期,大生产运动搞得最热烈的是( )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陕甘宁边区 C、陕甘革命根据地 D、延安
28、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的是( )
A、大生产运动 B、整风运动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洛川会议的召开
29、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大反攻的时间是( )
A、1943 B、1944 C、1945 D、1942
30、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具体方案是( )
A、打倒蒋介石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打倒国民党建立新中国 D、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31、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的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七大 D、八七会议
32、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六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三大
33、中国抗战以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定因素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英勇抗战 B、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
C、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D、日本侵华力量相对不足
34、下列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的持久战
B、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
C、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战场
D、统一战线中呈现出既联合又斗争的局面
35、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6、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7、抗战胜利后,被日本割占50年之久回到祖国的怀抱的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东北
38、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五卅运动 D、抗日战争
39、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战的胜利,这一事实充分证明( )
A、要打败帝国主义侵略,必须先战胜国内反动统治
B、中国社会各阶级团结是战胜侵略的根本保障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
D、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要依靠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支持
40、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国内阶级矛盾 B、人民与蒋介石集团的矛盾
C、国共两党的矛盾 D、中国人民与美蒋反运动派的矛盾
二、综合题
1、材料一:
“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
武装保卫平津,武装保卫华北!
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
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中共抗日通电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之理。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蒋介石庐山谈话
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发表在什么背景之下?
(2)材料一表明了共产党什么主张?材料二表明国民党怎样的态度?
(3)生死对抗十年的国共两党面对时局,走上合作道路,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怎样的民族精神?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本党今天所提出的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即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具体的道路。”
材料二:“今天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相反地,他们把抗战看成指是政府的事,处处惧怕和限制人民参加运动,阻碍政府、军队同民众结合起来,不给人民以抗日救国的民主权利------。这种抗战可能取得局部的胜利, 然而决不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1)上述决定出自哪次会议?
(2)根据材料归纳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各自推行怎样的抗战路线?结果如何?
3、材料一:与日本旧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对比,新历史教科书更加严重地歪曲历史,试图使日本在上世纪对亚洲国家的帝国主义侵略合法化。在有关侵略历史的叙述上,新教科书将日本描述成“受害者”,大肆宣扬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自卫,力图为战犯平反,歌颂日本国民积极投身战争的献身精神。――――――摘自新浪网
材料二:2005年日本新版历史教科书送审本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文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 (新浪网)2004年1月小泉纯一郎再一次参拜供奉了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他任首相以来的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1)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在30――40年代,日本制造了哪些侵华事件?
(2)请列举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至少3件)以驳斥日本右翼分子美化侵略的观点。
(3)请你谈谈日本新历史教书掩盖罪责美化侵略这一问题的认识。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荆州市)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百团大战后 D、中共七大召开后
2、(潍坊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3、(广西贵港)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是( )
A、革命统一战线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爱国统一战线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广西贵港)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抗日战争的胜利
5、(河北省)为反对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个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本野蛮暴行的是( )
A、难忘九一八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染台儿庄
6、(江苏扬州)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在( )
①北伐战争时期②十年内战时期③抗日战争时期④解放战争时期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7、(四川眉山市)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是( )
A、依靠的抗日力量不同 B、抗战的道路不同
C、是否抗战 D、提出和执行路线的党派不同
8、(四川资阳)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领导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儿庄,歼敌2万,取得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将领是( )
A、林彪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9、(郧县)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洛川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10、(浙江富阳)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四次事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
B、“一·二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
D、卢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一 · 二八”事变、“八一三”事变
11、(浙江省金华市)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2、(宿迁市)右图是南京国民政府颁发给朱德的委任状,该委任状颁发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广西南宁市)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午战争后签定的<<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定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
(2)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
(3)用史实说明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斯战争有什么关系。面对今天人类社会要解决的环保、禁毒、反恐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14、(湖北宜昌)日本军国主义在20世纪三十年代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两次重要行动,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一页。请你用表格形式比较这两次事变的基本情况。
15、(湖北武汉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右翼团体编写的新中学历史教科书)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
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
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1)以上材料,反映了日本教科书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歪曲?
(2)材料中,日本是怎样推卸战争责任的?
(3)针对日本歪曲侵略历史的行经,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16、(江苏扬州)学史明智 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 结合材料和你对历史的学习回答:
① “和平大钟”为什么撞响66声?
② 谈谈你的感想。(要求不少于35字)
17、(随州)三 (5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60周年,资阳市一所中学八年级某班黑板报准备出一期专刊。该班一位同学提供了一篇概述日本侵华主要史实的稿件,其中有五处与史实不符。请你找出并加以更正。
1929年,为摆脱危机,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它就将富饶美丽的东北三省置于其铁蹄之下。1932年,又把战火烧到了南京,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并强迫南京国民政府签订《凇沪停战协定》。1937年,在北平制造“八.一三”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我国同胞20万被野蛮的日军杀害。。。。。。。。。。。
1945年8月15日,主要因为美军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错在————应该是——————
(2)错在————应该是——————
(3)错在————应该是——————
(4)错在————应该是——————
(5)错在————应该是——————
18、(浙江台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陈安定将军浙江黄岩(今路桥区横街马院村)人。自卢沟桥事变后,他转战大江南北,身经百战,屡建奇功。1939年5月,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行的陈安宝,在反攻南昌的战役中,突遭日军袭击,壮烈殉国。国共两党相继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同年夏,烈士灵柩运回家乡,沿途数万群众设祭,悼念抗日英雄魂归故里。
(1)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班级要刊出一期纪念陈安宝将军的黑板报,由你担任黑板报主编,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陈将军的资料?
(2)班级决定去路桥横街陈将军烈士陵园举行纪念活动,你认为选择哪一天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3)在本次纪念活动中,由你代表全班同学在陈将军墓前发言,请拟写发言提纲。
19、(绍兴市)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
今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盛大庆典。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来自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及一些国际的领导人出席了庆典。
(1)这向世人昭示了什么?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届时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某校团委将在纪念日那天举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主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筹备。
①主题活动设计有“勿忘国耻”图片展览。请你确定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典型图片(写出图片名称即可),并简要说明其内容和影响。
②主题活动要展示抗日战争不同时期的英雄事迹或抗战成果。请按要求各举一例。(写出名称即可)
③在主题活动结束语中,要求概括出以下内容,请你完成: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这一财富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重要意义?
第八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知识梳理】
历史分期:
一、共产党争取和平阶段(1945、8~~1946、6)
二、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1946、6~~1947、3)
三、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1947、3~~1947、6)
四、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1947、6~~1948、9)
五、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1948、9~~1949、1)
六、人民解放军将战争推向胜利(1949、1~~新中国成立)
第30课 全面内战爆发
一、重庆谈判
1、背景
(1)抗战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
(谁要发动内战,谁就是全国的公敌――中国民主同盟发表谈话)
(2)国民党继续实行独裁统治,阴谋发动内战,得到美帝国主义的支持;
(3)蒋介石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为了欺骗人民,把内战的责任推卸到共产党的身上,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2、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
(1)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2)为了戳穿蒋介石的假和平的阴谋。
3、时间:1945、8
4、成果和意义:
(1)签订了《双十协定》。国民党被迫承认了和平建国方针。
(2)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平的诚意,戳穿了蒋介石的阴谋,教育了人民,争取和团结了和平民主力量。
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时间:1946年初
地点:重庆
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三、全面内战爆发
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20万人进攻我中原解放区
第31课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一、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背 景:从1946年6月开始,国民党军队对各个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战略目标: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战 术:运动战
战 绩:八个月歼敌70多万,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二、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国民党重点进攻目标: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西北战场――彭德怀、贺龙率西北解放军用“蘑菇战术”
山东战场――陈毅率领华东解放军通过孟良固战役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整编七十四师
第32课 蒋家王朝的覆灭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目标:夺取中原,进行战略反攻
结 果: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作 用: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配合刘邓大军进攻: 陈庚、谢富治――――――豫陕鄂
陈毅、粟 裕――――――豫皖苏
二、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歼敌47万――――解放了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歼敌55万――――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歼敌52万――――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总共歼敌150多万,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消灭干净
三、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时 间:1949、4、21开始
战略目标: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
战 线:江苏江阴~~江西湖口
作 用:南京解放(4、23),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第18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目的:为迎接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成立新中国
时间:1949年3月
地点:西柏坡
内容:(1)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2)党的总任务: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3)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开始的转折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内容,决定了西柏坡精神的核心。
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背景:国民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准备;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人民政府。
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内容:制定《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主席,确定国旗、国歌、国都等
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国际意义――使占世界1/4的人口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使亚非拉美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基本经验: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特点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而不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但生产资料仍以私有制为主。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为中国历史上哪一时期(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的真正意图是( )
①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②欺骗人民 ③争取和平 ④建立联合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希望达到的目的是( )
A、建立一个联合政府 B、将内战的责任加于共产党
C、武力进攻解放区 D、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
4、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政治主动,表明和平诚意 B、争取国共合作,避免全面内战
C、争取政治民主,军队合法存在 D、争取民主党派,建立联合政府
5、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和会见来访的连战,这是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
又一次会晤,你认为60年前的那次会晤,最主要的目的是( )
A、迎接抗战最后胜利 B、争取国内和平
C、签订《双十协定》 D、保证人民权力
6、抗战胜利以后,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主要目的是( )
A、遏制共产党 B、在中国保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C、支持国民党专政 D、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
7、下列内容未列入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的是( )
A、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B、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等权利
D、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8、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
A、陕甘宁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上党地区 D、中原解放区
9、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作战方法是( )
A、以运动作战为主,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
B、以阵地战为主,力保解放区的每一寸土地
C、采用“蘑菇战术”同敌人周旋
D、每一场战役都要集中几倍于敌人的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10、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目标是( )
A、陕甘宁解放区和中原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和豫皖苏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和豫皖苏解放区
11、1947年,陈毅等指挥华东解放军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整编七十四师的战役是( )
A、青化砭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羊马河战役 D、沙家店战役
12、西北人民解放军在粉碎敌人重点进攻中取得的胜仗不包括( )
A、青化砭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羊马河战役 D、沙家店战役
13、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 )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时期 B、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期
C、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时期 D、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时期
14、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选择的主攻方向是( )
A、东北 B、华北 C、中原 D、华南
15、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是( )
A、孟良崮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陈庚谢富治开辟豫陕鄂解放区 D、陈毅粟裕发展豫皖苏解放区
16、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D、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17、在解放战争中,打破国民党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的事件是( )
A、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B、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淮海战役取得成功
18、以下军事行动中,为渡江战役直接奠定基础的是( )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19、邓小平参与指挥的战役是( )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孟良固战役
20、三大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1、三大战役中同时进行的两大战役是( )
A、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B、渡江战役与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与淮海战役 D、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
22、三大战役中,参加了两大战役的人民解放军是( )
A、东北人民解放军 B、华北人民解放军 C、中原解放军 D、华东解放军
231、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收复延安是在:( )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期间 B、进行战略反攻期间
C、三大战役期间 D、渡江战役胜利后
24、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
A、解放了许多城市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5、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6、三大战役从地理方位上看,从北向南依次是( )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27、渡江战役的目标是( )
A、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反攻 B、同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
C、三支大军挺进大别山 D、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解放全国人民
2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 )
A、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9、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 )
A、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B、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
C、瑞金――延安――西柏坡――南京
D、瑞金――西柏坡――南京――北京
30、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立功。”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区的作战方针正确 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31、一位革命前辈曾参加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以下战役,其中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①平型关大捷 ②徐州会战 ③孟良崮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右图所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的这天发生的最重大的事是( )
A、淮海战役取得胜利 B、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C、开始渡江作战 D、南京解放
33、国民党统治在中国大陆覆灭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国民党败逃台湾
3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蒋家王朝的灭亡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三大战役的胜利
35、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
A、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即将开始 B、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胜利在望
C、解放军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D、全国领土即将解放
36、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一届人大
37、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法宝是( )
A、民族工作 B、党的领导 C、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
3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广泛性表现得最突出的是( )
A、革命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39、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
40、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这次会议( )
A、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B、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D、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综合题
1、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谈,至为欣慰。唯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周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决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毛泽东
材料三: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渝开幕,参加会议得出国民党以外,还有中国共产党、各民族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在共产党代表的坚决斗争和人民的压力下,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1)“渝”指的是哪座城市?
(2)“周恩来先生来渝洽谈”具体指的是?
(3)蒋介石为什么邀请中共到渝洽谈?中共为什么去渝洽谈?
(4)恩来同志赴渝的结果怎样?
(5)材料三中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哪些具体内容?这些内容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为什么?
2、阅读右图
请回答:
(1)图中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2)当时进行这一军事行动具备了哪些条件?这一事件的发生,改变了当时怎样的战略态势?
(3)这一事件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请你列出与南京有关的重要史实。
1912年――
1927年――
1937年――
1949年――
4、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为此,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哪些努力?结局如何?
5、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关于中国政治前途有什么基本主张?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进行了哪些斗争?最终结果如何?
6、阅读材料:
“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请回答:
①此段材料反映什么时候的事情?“渝”指什么地方?
②毛泽东赴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③结果如何?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7、阅读材料:“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候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1)材料出自哪里? ;
(2)“内外敌人”分别指谁?
(3)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举三例即可)
(4)“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候起”分别指中国革命的什么时期?后两个时期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
8、从1948年起,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作了哪些努力?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广西南宁市)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长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广西贵港)1947年 毅指挥华东解放军全歼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整编七十四师的战役( )
A、青化砭战役 B、羊马河战役 C、孟良崮战役 D、沙家店战役
3、(广西贵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并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共同纲领》 B、《临时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宪法大纲》
4、(河北)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三大战役,给这里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西柏坡所属省区为( )
A、贵州省 B、河北省 C、陕西省 D、江西省
5、(河北)邓小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贡献是( )
A、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为建党打下基础
B、指挥百团大战,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信心
C、率军挺过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大反攻序幕
D、指挥辽沈战役,解决了东北全境
6、(宜昌)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直捣南京,结束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武汉)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 )
A、重庆谈判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8、(徐州)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盐城)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实地考证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有关史实,你认为他们应去( )
A、徐州 B.扬州 C.苏州
10(山东省淄博市)下列会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的是( )
A、瓦窑堡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1、(眉山)“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泽东为哪一英雄写的题词( )
A、张自忠 B、刘胡兰 C、董存瑞 D、左权
12、(眉山)促使南京迅速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3、(湖北省十堰市)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14、(湖北省十堰市)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跨越60年的握手。想一想,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曾在哪里举行会谈
A、延安 B、南京 C、北平 D、重庆
15、(济南)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
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绍兴)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这一握,穿越了60年的历史风雨。60年前,国共两党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福祉曾有过两次成功的“握手”,即
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宿迁)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18、(随州市)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宁汉合流 B、开罗会议
C、重庆谈判 D、政治协商会议
19、(鄂州)阅读下列材料:
国共会谈的结果已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总方向。但就今天的情形来看,要由纸上的协定变
为现实的东西,中间还横着许多严重的障碍。――摘自《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材料中“国共会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纸上的协定”是指什么文件?
②“中间还横着许多严重的障碍”,其中最严重的障碍是什么?
20、(广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1)“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是何时何地召开的?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何时召开?会议通过了哪一文献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3)请你举出一项会议通过的内容。
第九单元
过渡时期――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
【知识梳理】
关于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指的是: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期间包括:
(1)1949年――1952年底“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2)1953年――1956年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关于过渡时期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1)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2)镇压反革命;(3)土地改革;(4)没收官
僚资本和国民政府财产等;(具有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性质,而抗美援朝是民
主革命反帝斗争的继续,不是遗留下来的任务)
关于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基本解决。在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建国初期的打击投机倒把、“三反、五反”运动等是这一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第33课 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
一、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是全国领土基本得到解放的标志
――是大陆最后一个获得解放的地区
二、建国初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即三大运动:抗美援朝、镇反运动、土地改革)
(一)抗美援朝
1、背景和原因:(1)朝鲜内战爆发,美帝国主义指挥联合国军侵略朝鲜,越过“三八”
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威胁我国的安全;
(2)美帝国主义派海军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
台湾,干涉我国内政。
2、时间:1950、10―――1953、7《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3、主要经过;第一阶段――五次大规模战役,结果把美军赶到“三八线”附近
第二阶段――朝中人民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4、英雄人物:钢七连 黄继光 邱少云
5、结 束:1953年7月,美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被迫同朝中两国签订了《朝
鲜停战协定》,标志着朝中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取得了胜利。
(二)镇压反革命
1、背景和原因:(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暗藏的特务,国民党残余武装势力,不甘心失败,疯狂进行破坏活动。(2)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反革命分子活动更加猖狂。
2、时间:1950―――――1951
3、结果: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社会得到安定。
(三)土地改革
1、背景和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2、时间:1950--------------1952年底
3、方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依据这个文件,在全国分期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4、意义:(1)使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消灭了地主阶级;(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3)解放了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三大运动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34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建国初的经济形势
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是:1、工业技术低下,2、农业生产落后,3、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4、五亿多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首先,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作用: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为人民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以稳定市场物价;
3、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4、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
-意义:---------1、从1949年到1952年底,以过三年的努力,工农业生产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
2、私营经济也迅速增长,到1951年,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3、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三反”“五反”运动
1、背景和原因:(1)私营经济的增长,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欲望暴露。一些不法资本家行贿国家干部、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五毒”横行――――实质:是资产阶级向社会主义发起的进攻
(2)有些国家机关和企业的工作人员进城后,贪图享乐,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犯了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的错误。
2、时间:1951年底
3、“三反”----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五反”---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4、意义:打退了资产阶级的进攻,挽救了一批干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
第21课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总路线――“一化”: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造”: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理论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
任 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为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初步基础;(一化)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三改造)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目 的: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全国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2、时 间:1954年9月
3、任 务: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主席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4、宪法性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一)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必要性:土改以后,我国农村是个体经济的大海,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是分散、落后的,有很大的局限性。农产品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方针:政府引导,走集体化道路
3、方法:兴办农业生产合作社
4、好处:互补互足
5、过程:(由低级到高级)
时 间 | 组织形式 | 生产关系 | 成 果 |
1953年 以前 | 发展互助组为主 | 个体经营、集体劳动 (生产资料私有) | 1952年参加互助组农民占全国总农户的40% |
1953年-- 1955年底 | 办初级社为主 |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生产资料私有) | 1955年6月发展65万多个合作社,占农民总数的14% |
1956年 | 办高级社为主 | 生产资料集体所有, 按劳取酬 | 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的占全国农户的87.8% |
6、结果: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符合当时农民意愿)
(二)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式:兴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针对民族资本)
1、必要性:在国民经济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相比,是先进的经济成分,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比,却是落后的成分。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就越尖锐。因此在过渡时期不可能长期保存资本主义经济。
2、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
3、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公私合营)
4、过程:[经历了由低级(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公私合营)的发展过程]
改造方式 | 生产关系变化 | 时 间 | |
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 | 工业: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商业:经销、代销 | 1. 生产资料私有 2. 带有社会主义因素 | 1953年以前 |
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 | 个别企业公私合私 | 生产资料公私共有 | 1954年至1955年 |
全行业公私合营 | 1. 生产资料国有 2. 资本家取10年股息(5%) | 1956年 |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三大改造完成,使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五、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果)
1、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2、农业连年丰收
3、交通运输业发展
4、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开始于( )
A、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B、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的成立到( )
A、土地改革等三大运动的完成 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3、标志除台湾海岛外,全国获得解放、祖国获得空前统一的事件是( )
A、三大战役结束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4、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人民政权开展了三大运动,这三大运动不包括( )
A、抗美援朝 B、镇反运动 C、土地改革 D、“三反”“五反运动”
5、抗美援朝、镇反运动,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
A、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6、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C、实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D、满足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7、我国彻底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是在( )
A、1949、10 B、1952年底 C、1953年底 D、1956年底
8、建国初期,镇压反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人民安全 B、安定社会秩序 C、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D、扭转社会风气
9、与彭德怀有关的事件是( )
①百团大战 ②延安保卫战 ③辽沈战役 ④北平战役 ⑤抗美援朝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①③④
10、在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群体英雄人物是( )
A、邱少云 B、黄继光 C、罗盛教 D、钢七连
11、“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12、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八块浮雕,不包括( )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五卅运动 D、抗美援朝
1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于( )
A、国民政府被推翻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4、建国以后继续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是( )
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改革 ③镇压反革命 ④三反、五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农民个体所有,个体经营 B、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C、集体所有,个体经营 D、国家所有,个体经营
16、下列关于建国初我国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 B、国民政府肆意搜刮
C、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D、人口众多,资源贫乏
17、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 )
A、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 B、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C、建设大型企业,发展经济 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18、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的是( )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 B、统一财政经济,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C、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D、“三反”“五反”运动的完成
19、建国初期党和国家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首先进行的是(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统一财政经济
C、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 D、合理调整工商业
20、建国初期,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 )
A、没收官僚资本 B、打击投机倒把
C、统一财政经济 D、合理调整工商业
21、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的意义在于( )
A、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C、使国家的财政经济有了根本好转 D、打退了资产阶级向社会主义的进攻
22、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是在( )
A、1953年初 .B、1952年底 C、1953年底 D、1954年初
23、被称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的是( )
A、1950 B、1951 C、1952 D、1953
24、三反五反运动发生于( )
A、建国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5、“五反”的范围是( )
A、在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中 B、在工矿企业中
C、在私营工商业中 D、在官僚资产阶级中
26、“三反”“五反”运动的目的是( )
A、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为了打退资产阶级的进攻
C、为了争取财政经济的好转 D、为了发展生产,合理调整工商业
2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运动中,人民政府贪污处决了大贪污犯原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专员张子善的是( )
A、三反运动 B、五反运动
C、镇反运动 D、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2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 )
A、时间过长 B、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
C、工农联盟 D、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
29、下列不是我国过渡时期的三大改造的内容是( )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改造
30、建国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农民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D、农业生产共同协作的客观需要
3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开展合作化道路 B、没收资本家财产
C、进行合理调整 D、实行赎买公私合营
3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是( )
A、开展三反运动 B、开展五反运动
C、实现合作化 D、全行业公私合营
33、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到1956年)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3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C、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35、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36、之所以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根本原因是( )
A、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B、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C、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农村实行土地改革
3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重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轻工业
38、下列哪个项目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的( )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C、青藏、新藏、康藏公路相继通车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9、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①恢复国民经济 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③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④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0、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之所以超额完成,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少走了弯路 B、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C、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同时起步相互影响 D、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二、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回答:(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是何时跨过鸭绿江?
(2)他们为什么要“跨过鸭绿江”?
(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9年我国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项目 | 占全国经济的百分比 | |
工业 | 63% | |
商业 | 批发 | 67% |
零售 | 83% |
材料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 公有制经济 | 私有制经济 |
工业总产值 | 100% | 0 |
商业零售额 | 95.8% | 4.2% |
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二反映出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主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要失败。 ――摘自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际,有识之士尖锐指出: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实为中共经济上的劲敌;投机商无孔不入,无风掀起三层浪,中共对付他们也决非易举;私人资本主义会袖手旁观,见机行事,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问题棘手;工矿企业中旧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压抑着工人生产积极性……中共能否在城市站住脚,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摘自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1952年国民经济状态
项目 | 1949睥产值 | 1952年产值 | 比1949年增长 |
工农业产值 | 466亿元 | 810亿元 | 73.8% |
国民收入 | 358亿元 | 589亿元 | 57.8% |
回答:(1)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材料二指出的这些问题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共是怎样逐一解决这些问题的?
(3)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得到什么启发?
4、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三次变化,请指出中国社会性质有哪三次变化?简要说明每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潍坊市)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2、(广丰)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3、(广西贵港)“飞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在( )
A、北伐战争中 B、抗日战争中 C、解放战争中 D、抗美援朝战争中
4、(河北省)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武汉)如右图,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直接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
6、(黄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
7、(黄冈)1951年的“三反”运动( )
A、在国家机关中进行 B、在私营工商业中进行
C、在国营企业中进行 D、中共八大
8、(淄博市)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9、(郧县)与右图相关历史事件是(毛泽东与阿沛、阿旺晋美)( )
A、重庆谈判 B、土地改革 C、西藏解放 D、抗美援朝
10、(郧县)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建国初期开展的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镇压反革命运动 D、抗美援朝战争
11、(绍兴市)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 )
A、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强调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2、(随州市)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基本路线
13、(河北省)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的重要标志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建国后的土地改革
14、(鄂州)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的开始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6、(广西贵港)解放初期,有些国家机关和企业的工作人员进城后,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犯了哪些错误?针对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1951年底,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开展什么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16、(河南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举出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例子。
(3)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发展
【知识梳理】
第3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2、时间:1956年
3、内容: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增长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分析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4、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失误
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2、失误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
(1)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急于求成
表现: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左倾错误)
3、三年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1)
原因
(1)主要原因:党的“左”倾错误,轻率发动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2)自然灾害
(3)苏联撕毁合同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
1960年开始
1、调整办法:
①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
②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保证重点工程
③农村纠正共产风,城市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压缩城镇粮食供应量
2、成效
1964年,国民经济全面好转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
(1)大庆油田:实现原油和石油全部自给,结束了洋油时代
(2)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3)涌现了一批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雷锋、焦裕禄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一、历史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粉碎了四人帮,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国内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民经济恢复
2、时间:1978年
3、内容:
(1)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2)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即: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即: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
4、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二、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一)对内改革:
1、含义:
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和科技体制等)
2、改革的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改革的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改革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改革的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6、改革的进程:
先农村,后城市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
在城市――改革计划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实行按劳分配,调动工人积极性。
(二)对外开放:
1、含义:
引进外资、境外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根本目的: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过程和格局:
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沿海开放区――开放内地和边境城市
(三)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方向);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证);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四项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三、新时期的伟大成就
1、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
2、农业:
粮食、棉花产量居世界首位
解决了温饱问题
3、工业:
已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湖北葛洲坝水利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南昆铁路
4、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进入小康社会
第25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
1、一国两制:
提出: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成功运用:
港澳回归: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7.1)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12.2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中共十二大(1982年)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1987年)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目标(富强、民主、文明)
3、中共十四大(1992年)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4、中共十五大(1997年)
江泽民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论述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37课 国防建设、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的成就
一、国防建设
成就:组建空军和海军,向多兵种合成军迈进
1955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实行军衔制度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二、民族工作
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孔繁森是支援少数民族建设的代表
三、外交工作
成就:1、新中国成立以后,结束了屈辱外交,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共同倡导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4、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1979年中美建交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5、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外交进入新时期;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工作的特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对外开放。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A、实现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正确处理国内的主要矛盾 D、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2、关于1956年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社会形式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3、中共八大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实现了对官僚资本的没收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三反”“五反”运动的进行
4、我国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开始于( )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中共八大会议后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5、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正确路线制定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 D、土地改革的完成
6、中共八大指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D、人民需要与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7、中共八大决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加速社会主义改造 B、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8、中共八大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C、坚持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D、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9、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经济建设一定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C、经济建设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D、经济活动要由市场调节
10、“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突出反映了当时出现的“左”倾错误中的哪一种错误(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11、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 )
A、上层建筑的改变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B、经济政策要与广大人民的愿望一致
C、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经济发展要与人力物力资源相适应
12、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B、苏联政府撕毁合同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后果 D、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13、下列各项中,属于主观愿望超越了客观经济条件可能的是( )
A、大跃进 B、土地改革运动 C、反右斗争 D、文化大革命
14、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5、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巨大成就,其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16、我国原子能工业取得重大进展是在(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7、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始于( )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党中央恢复邓小平的职务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中共十三大召开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似之处有( )
①纠正党的“左倾”错误 ②纠正一批冤假错案
③决定党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C、废除人民公社 D、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
20、对外开放的目的是( )
A、学习外国政治制度 B、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C、尽快掌握外国先进技术 D、让世界认识中国
21、“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自己的”讲的是( )
A、改革开放的成果 B、兼顾公私利益
C、奔向小康目标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
22、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天地间荡起座座城。”歌曲歌颂的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 D、制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伟人是( )
A、周恩来、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24、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其核心是( )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5、纵贯江西的“京九铁路”建成于(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6、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成就的是( )
①上海宝山钢铁厂 ②大庆油田
③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④南京长江大桥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27、香港、澳门地区与深圳、珠海地区本质的不同是( )
A、所属国家不同 B、意识形态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文化传统不同
28、“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钓鱼岛问题
29、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3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1、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2、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33、朱德、彭德怀等被授予元帅军衔是在( )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55年
34、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式是( )
A、民主改革 B、土地改革 C、社会主义改造 D、民族区域自治
35、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自治 D、共同繁荣
36、中国、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在1954年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和平共处 B、独立自在 C、和平演变 D、求同存异
37、“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 )
A、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B、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
C、1971年联合国大会 D、1972年中美首脑会晤
3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的成就包括( )
①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实现关系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9、联合国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8年
40、联合国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改善
二、综合题
1、材料一: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二: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80年 | 5.02亿公斤 |
1981年 | 5.70亿公斤 |
1982年 | 7.15亿公斤 |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出现材料二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社会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一 “要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国家的社会生产力”,“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材料二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会议上决定:1958年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会后为了在余下的四个月的时间里完成这个任务,在全国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砍树挖煤,找矿炼钢,建起了上百万个小土高炉……1958年底,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只有800万吨。
材料三:1957-1965年主要工业品产量
钢 | 煤 | 发电 | 原油 | |
1957年 | 535万吨 | 1.3亿吨 | 193亿度 | 146万吨 |
1965年 | 1223万吨 | 2.3亿吨 | 676亿度 | 1123多万吨 |
(1)材料一总路线的宣传主要失误在哪里?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炼钢铁的危害有哪些?
(3)1957-1965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4)这其间哪一工业品产量增长最快?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阅读下列两幅图
图一 图二
回答
(1)图一和图二各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
(2)取得图一、图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从中你得到什么重要启示?
4、读下列三表,回答问题
表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
项目 | 全国总产值 | 平均每人占有量 |
国民收入 | 358亿元 | 66元 |
粮食 | 1.1亿吨 | 209公斤 |
钢 | 15.8万吨 | 0.29公斤 |
表二:1952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 |||
品种 | 1952年产量 | 比1949年增产 | 比历史最高年增产 |
钢 | 134万吨 | 750% | 46% |
煤 | 6649万吨 | 105% | 7.4% |
粮 | 1.6亿吨 | 42% | 11.3% |
棉 | 130万吨 | 193% | 53% |
工农业总产值 | 827亿元 | 77.5% | 20% |
表三:1957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 ||
品种 | 产量 | 比1952年增长 |
粮 | 1.95亿吨 | 19% |
棉 | 164万吨 | 26% |
钢 | 535万吨 | 296% |
煤 | 1.3亿吨 | 96% |
原油 | 146万吨 | 235% |
回答:(1)表一反映的是怎样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表二反映的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有何意义?
(3)表三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成就?原因是什么?
(4)三表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
5、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我们应知道,此歌是歌颂一位中国伟人的。
现请回答:
①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
②一九九二年春这位老人写下的“诗篇”,在这年成为党的什么重大决定?
③简要列举这位老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最少写出两点)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湖北荆州)"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周恩来总理的这段学说发表在( )
A、1955年万隆会议上 B、1972年中美会谈中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1972年中日会谈中
2、(湖北荆州)"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C、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3、(广西贵港)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A、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
B、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C、编制了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D、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4、(广西贵港)以下原则中,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大国协商一致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贸易公平原则 D、区域自治原则
5、(河南省)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导致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C、文化大革命动乱局面的影响 D、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
6、(安徽)右表反映的粮食产量变化发生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7、(湖北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8、(湖北宜昌)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 )
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一国两制” D、和平共处
9、(湖北武汉)“民以食为天”。我国粮食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是在:( )
A、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10、(湖北黄冈)我国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建立于( )
A、过渡时期 B、1956-1966年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1、(湖北黄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什么时候最先倡导的( )
A、1954年新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时 B、1954年周恩来来访印度、缅甸时
C、1955年周恩来出席亚非会议时 D、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
12、(江苏徐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决定实行对内改革方针,在农村主要是( )
A、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 B、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C、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江苏盐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4、(江苏扬州)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15、(山东省淄博市)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鞍山、宝山钢铁公司相继建成
②开放地区由沿海向内地,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③1992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香港地区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四川眉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内改革的目的是( )
A、冲破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的束缚
B、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
C、利用外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D、对生产关系进行发展局部调整,解放生产力
17、(四川资阳)下列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中,与工作重心转移有关的是( )
①中共“八七”会议 ②中共“八大” ③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⑤中共“十五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18、(郧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迈出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19、(湖北省十堰市)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C、能打就打,武力收复 D、武力收复为主,和平统一为辅
20、(宿迁市).明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1、(随州市)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
A、都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B、都决定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都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全面纠正"左"倾错误
D、所提出的路线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了下去
22、(益阳)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3、(益阳)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这一时期下列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尼克松总统访华 (3)中美建交
A、(1)(3)(2) B、(1)(2)(3) C、(2)(3)(1) D、(3)(1)(2)
24、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棋的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__________。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对比
(1)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历史认识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25、(山西省)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党和政府在农村开始实行以 为主的责任制。
(2)袁隆平在农业科技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3)你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26、(湖北宜昌)材料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不只一次的发生变更。一些变化可以说是向现代化进步的,……这些变化包括:公共卫生、身体保健和食品配给的进步;基础教育和现代通讯手段的推行,扩大了文化普及的范围,使更多的人掌握了文化;高水平的工业化为人们统共了更多的消费商品,从最初的保温瓶、电风扇发展到手表、自行车,随后是电视机和洗衣机,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是汽车和空调。
——摘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个60年代只有那些有粮票的人才能买到粮食或从小餐馆买上一碗米饭。其他的食品总是时不时地处于配给状态。自80年代以来,自由市场给家庭扩展烹饪食品的种类和质量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摘自《剑桥插图中国史》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作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材料一说“中国不只一次的发生变革”,请你列举出你所知道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变革。(至少举出两例)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能判断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吗?简单说明你的理由。
27、(湖北宜昌非课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必须凭借各种票证才能购买到物品。粮票、油票、煤票、豆腐票、肉票、蛋票、糖票、肥皂票、布票、棉花票、火柴票、家具票……各种票证让人眼花缭乱。如今,票证已经推出我们的生活。走进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 ——摘编自《百年中国》
材料二:以下是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中关于电视机产量的数据:
年 份 | 1979 | 1982 | 1985 | 1988 | 1995 | 1996 | 2001 | 2004 |
电视机(万台) | 1329 | 1592 | 1622 | 2485 | ||||
其中:彩色电视机(万台) | 288 | 410 | 1028 | 1314 | 2109 | 3967 | 7328.80 |
请回答: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为什么要凭借票证购买物品?
(2)材料二中,电视机尤其是彩色电视机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以上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8、(临沂)抵制和纠正“左”倾错误,是加强和提高共产党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纠正“左”倾错误的?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又犯了哪些严重的“左”倾错误?这些失误是在哪次会议上开始得到全面纠正的?
(3)在纠正上述失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树立起一面新旗帜。这面旗帜是什么?在这一旗帜指引下,祖国统一大业有何突破性进展?
(4)20世纪末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挫折,为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历史教训。这一“严重挫折”是指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 | B | D | C | A | B | D | B | C | B | A | A | C | B | B | D | C | B | D | B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B | C | A | C | B | B | C | C | C | B | B | C | A | B | C | D | B | C | B | B |
二、综合题
1、(1)英国和法国;(2)圆明园;(3)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
2、(1)闭关锁国;(2)洋务派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护清朝统治
(3)对外开放
3、(1)太平天国运动(2)鸦片战争最后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战争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残贪婪,也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也就激起了中国人民对反动统治者和侵略者的仇恨,从而引发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
(3)略
4、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张之洞。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C | B | B | D | A | A | B | A | D | B | D | A | D | A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
D | A | A | D | B | B | A | D | D | A | B | D | D |
28、(1)D;(2)A;(3)C;(4)B。
29、(1)略;(2)因为当时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是英国的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在印度有英国从事鸦片走私的东印度公司。(3)严格要求自己,不沾染毒品;同制毒、贩毒、吸毒人员作坚决斗争;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宣传有关法律知识等(言之成理即可)
30、答:事件:洋务运动。内容:创办军事企业;创办民用企业;建立近代海军
答:作用:中国近代化起步了。(或者中国开始走上近代化道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但不能答“中国近代工业兴起”)
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D | C | A | B | B | C | A | B | B | B | C | C | C | C | B | C | A | A | B | D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C | C | A | A | C | B | D | B | D | B | A | B | A | B | B | A | C | B | B | D |
二、综合题
1、(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为中国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运动提供了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1)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执行卖国政策,民族危机加深。
(2)“扶清”“灭洋”;原因: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掀起,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因此义和团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灭洋”表现了他们的反帝爱国精神;“扶清”则说明他们当时并没有反封建的决心。
(3)帝国主义利用修筑铁路,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因此人民借此发泄心中的怒火,但同时也反映出义和团的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3、(1)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纷纷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刺激了列强的野心。此时列强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了对外扩张。
(2)对策: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光绪帝一度支持变法,慈禧镇压维新派,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降服于列强。
(3)说明:这一系列活运动都相继失败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维新派改良道路行不通,农民阶级的自发斗争不能取得成功。腐败的清王朝是不能自救的。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A | C | B | B | C | C | C | A | D | C | C | D |
13、(1)答:危害: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原因:这一条款让外国资本能够合法地在中国设厂榨取利润,从而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举出两个例子即可)
(2)答:局部进攻:九一八事变。
全面进攻: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重要因素: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
(3)答:关系: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实 :A1942年,中英美苏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B中国抗战歼灭日伪军200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付出了巨大代价。(举一例即可)启示:发扬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精神;加强国际间互相支持与协作;团结就是力量等。(意思相近即可)
14、⑴《南京条约》、《北京条约》。⑵西南。⑶50。
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D | A | C | C | B | A | D | D | D | D | C | B | D | D | B | B | C | C | B | C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C | C | D | B | D | C | B | B | C | B | A | B | A | D | D | D | B | A | B | B |
二、综合题
1、(1)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变法运动失败;(2)辛亥革命;(3)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而失败;教训: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2、(1)中国同盟会;100周年;(2)民权主义;(3)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满清政府;(4)推翻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无产阶级、马克思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4、答:列强侵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感受: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只有中国共产党是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B | C | C | B | A | C | A | C | B | C | D | B | A | C |
15、(1)孙中山;辛亥革命;
(2)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从性质上讲是:资产阶级改革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人民的工具,而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制,力量弱小,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维新改良运动最后失败,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也最后失败,这些事实说明: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走不通,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也行不通。
16、(1)主观上是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维新派力量脆弱,杷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客观上是因为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顽固派阻挠破坏;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
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再无力在中国建立稳固的殖民统治;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反帝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17、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评述:从“意义”和“局限性”或“教训”等方面去评述。)
18、(1)① B ② D ③ A ④ C
(2)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或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或变法图强) 民主、科学
(3)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评分说明:该题要求考生对相关史实进行概括,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的表述不一致,但意思相符,可参照给分。若考生在概括特点时能结合社会背景因素作答,可酌情加1分)
19、(1)孙中山;三民主义。
(2)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兴中会等。(答出其中的任意3个即可得分)
(3)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或与共产党合作;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等)
(4)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等。说明:考生只要答出其中任意1点或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0、①洋务派;采用机器生产 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③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各民族自由平等;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法律意识的增强
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C | D | D | B | C | C | B | D | C | A | C | D | B | C | D | B | A | A | B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C | B | D | B | A | C | B | D | B | B | B | D | D | D | D | A | C | A | B | C |
二、综合题
1、(1)孙中山,《讨袁宣言》;(2)袁世凯,1915年他复辟帝制,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
(3)资产阶级共和国;(4)护国运动。
2、(1)民主和科学;(2)新文化运动;(3)使人们的思想解放,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1)五四运动;爱国主义。(2)《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3)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4、(1)材料一: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启迪人们研究现实问题,学习外国,改变现状;
材料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材料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2)从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5、(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新变化:①鸦片战争之后,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国外资本主义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②五四爱国运动之后,政治上: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工人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思想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3)道理:落后就要挨打。等
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民主科学;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勇于探索和创新;追求真理,敢于反抗传统;个性解放,宣扬理性等。
6、(1)五四运动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凡尔赛和约》
(3)取得了初步胜利 青年学生是革命的先锋,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和主力
学习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革命精神;学习五四青年的
追求民主科学和进步的精神
现在的我们要努力学习,锻炼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作贡献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A | A | A | C | C | B | C | B | C | C | D | C |
13、(1)洋务运动: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中选二人;
维新运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实在不行,从六君子中找二人也可,
新文化: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2)洋务: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侵略,同时引进西方科技、培训近代人才、创办近代企业等方面回答
维新: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传播角度回答即可。
新文化:从思想大解放运动、从民主和科学传播、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条
件等角度回答。
第五单元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 | C | D | D | D | C | D | A | B | B | C | C | A | D | B | D | C | B | B | D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C | D | A | A | C | C | B | A | C | C | C | B | C | B | B | A | A | B | A | B |
二、综合题
1、(1)1921年7月23日,走过了84年的历程;
(2)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南昌起义等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一心一意为人民;等。
2、(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2)“大事”及“说明”:A、召开“二大”,制定革命纲领,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纳。B、领导香港海员工人大罢工等三次大罢工,出现了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C、召开“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D、领导“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掀起了全国反帝斗争的新高潮。E、推动并参与领导北伐战争,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F、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解放上海。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C | B | B | B | B | C | B | D | A |
11、(1)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2)答:要求所提的问题具有思维价值。
例一: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又如:为什么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的道路?等等(如果设问为“为什么……”层次的问题可评)
例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又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什么历史意义?等等。(如果设问为“是什么……”层次的问题可评)
途径:复习课文,请教老师,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阅资料,考察革命遗址等。(言之合理的方法都可以,要求举出两点。)
第六单元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 | D | B | B | A | D | D | D | B | B | B | D | C | B | C | A | C | C | A | B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B | C | D | B | C | C | B | B | C | D | B | A | A | D | D | D | B | D | B | C |
二、综合题
1、 (1)土地革命时期(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艰苦奋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3)联系现实和自身的实际作答,内容观点认识积极言之成理即可。
2、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月一日成为建军节。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江西瑞金成为红色故都。
④长征的出发地。中央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
⑤1939年日军进攻南昌。面对日军施放毒气,南昌军民英勇作战。(答对其中任意3点可得满分)
启发:①发扬革命传统,敢于争先,勤奋学习,为建设家乡作贡献。
②缅怀革命先烈,树立远大理想,艰苦奋斗。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变化:由反抗国民党统治到联合国民党抗日;
原因:由于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意义:中共政策的变化,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思想原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4、(1)中国工农红这长征。(2)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急渡金沙江等(回答出两例即可)
(3)从此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4)遵义会议。
5、(1)九一八事变;(2)蒋介石,张学良;
(3)对日本侵略不予抵抗。导致东三省迅速沦亡。
(4)十年内战结束,国共合作的局面初步形成。
6、(1)1935年;(2)他们组织了南下宣传团,到工厂、农村、士兵中宣传抗日救国,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3)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4)爱国主义精神。
7、(1)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变 结束:1945年日本投降
(2)满州国 (3)1932年1月28日,日军侵略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等;(4)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A | B | C | C | A | B | C | A | D | A | B | B | D | B | A | A | C |
18、1921年改为1927年;北洋军阀改为国民党;毛泽东改为周恩来。
19、(1)九一八事变。(2)侵华日军经过精心策划,有预谋地炸毁了沈阳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事变。(3)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
20、(1)井冈山:毛泽东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遵 义: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延 安:中共“七大”的召开,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以史为鉴(或吸取历史教训)不忘国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启示:(1)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社会主义改革不能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4)改革中不能削弱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或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建设);(5)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答出其中两条即可,其它相近的表述也可得分)
21、(1)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我东北,蒋介石执行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亡。
(2)日本侵略者通过其傀儡“伪满洲国”对中国东北实行极端残暴的军事殖民统治。在“日满经济一元化”的旗号下,通过各种手段对东北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经济掠夺。对东北农村的掠夺更为残酷,霸占大量土地、抢走近2/3的粮食,日本还垄断了东北的商业和金融。等等。
(3)对家长的热爱和思念,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
类似:“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等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22、①《义勇军进行曲》1982年
②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策划华北五省自治等侵略活动;国民政府妥协退让,同日本签订《何梅协定》;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③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初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七单元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 | B | C | D | A | A | A | A | A | C | D | A | C | C | A | B | D | B | D | A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A | C | B | C | D | B | B | A | C | D | C | B | A | C | C | A | C | D | B | D |
二、综合题
1、(1)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
(2)共产党: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国民党:表示准备抗战。
(3)团结御侮、众志成城、不畏强暴、不怕牺牲。
2、(1)洛川会议;(2)路线: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结果:国民党正面战场丧失失地、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丧失;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建立了一个个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
3、(1)日本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危机,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
(2)1937年12月,占领南京后,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作战的731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等等。
(3)教科书问题的实质是日本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能否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日本右翼势力蓄意炮制的历史教科书竭力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美化侵略,甚至公然鼓吹侵略有功。这是对人类正义和良知的挑衅,是对所有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也是对日本青少年思想的毒害。(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B | B | D | D | C | B | A | B | D | A | A | C |
13、(1)危害: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原因:这一条款让外国资本能够合法地在中国设厂榨取利润,从而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举出两个例子即可)
(2)局部进攻:九一八事变。
全面进攻: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重要因素: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
(3)答:关系: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实:A、1942年,中英美苏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B、中国抗战歼灭日伪军200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付出了巨大代价。(举一例即可。)
启示:发扬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精神;加强国际间互相支持与协作;团结就是力量等。(意思相近即可)
14、
九一八事变 | 七七事变 | |
时 间 | 1931、9、18 | 1937、7、7 |
背 景 | 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下的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以摆脱危机 | 法西斯统治建立下的日本要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
借 口 | 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 | 借口演习时一士兵失踪,要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拒绝 |
国民党 的态度 | 不抵抗,把东北军撤至关内 | 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
国产党 的态度 | 发表宣言通电,提出要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 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实行全民族抗战 |
结 果 | 东三省沦亡 | 中国军队抵抗,日本增长,平津失陷 |
标 志 | 日本开始从局部侵略中国 | 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
15、(1)七七事变。
(2)把七七事变的起因归咎给中国;把事态扩大的责任也推给中国。(回答其中任意一条均可)
(3)要正视历史,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答案可以多元,只要合理均可)
16、①“和平大钟”撞响66声,是因为从1937年南京大屠杀到2003年是66周年。
② 感想:A.不忘历史,铭记历史教训,是我们奋起的动力;B.纵观几千年的人类历史,
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不是靠祈祷来赢得和平的;C.“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真正需要撞响的,应该是警世之钟,是自强之钟。(以上三个方面任一方面或其他方面谈,只要言之有理且层次清晰,都可得4分,如能联系实际且较为深刻可得1-2分)
17、(1)错在“1929年”应为“1931年”;
(2)错在“南京”应为“上海”;
(3)错在“八一三”应为“七七”;
(4)错在“20万”应为“30万”;
(5)错在“主要因为美军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应为“主要因为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
18、(1)上网查询、图书查阅、人物访谈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如选择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纪念日。(或7月7日,卢沟桥事变纪念日。等等)
(3)参考答案:①陈安宝将军英勇事迹 ②陈安宝将军爱国精神 ③联系日本美化侵略、钓鱼岛事件、东海之争、入常等现实问题 ④我们中学生的历史使命。
19、答案要点:
(1)勿忘历史,珍惜和平,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2)①图片名称: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寻找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②抗日战争的开始“平型关大捷(或台儿庄大捷);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③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这种伟大民族精神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八单元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D | A | B | A | B | D | D | D | A | C | B | B | B | C | B | C | C | C | A | B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D | A | B | B | C | C | D | C | A | D | D | D | B | A | B | C | B | C | B | A |
二、综合题
1、(1)重庆;(2)重庆谈判;(3)蒋介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中共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4)双方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5)和平建国纲领、根据民主原则整编全国军队、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等;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蒋介石公开撕毁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不断向解放区发动进攻。
2、(1)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条件:经过一年的英勇战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有利于我方。人军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3)夺取中原,展开战略反攻;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3、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1937年――日本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日本在南京制造大屠杀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4、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全国人民渴望实现民主政治;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际力量的推动。
努力:中共“七大”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抗战胜利后,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与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促使会议达成了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的决议。
结局:由于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政策,民主政治未能实现
5、(1)主张: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国民党继续保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和继续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统治。
(2)斗争: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和全面内战。
(3)结果: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民主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
6、①抗战胜利后初期或1945年8月,重庆。
②同国民党谈判,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已签订了《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就会陷于政治上被动。
7、(1)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2)内部敌人:满清统治者、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外部敌人:一切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者。(3)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3)“三年以来”:指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候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鸦片战争。
8、从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949年4月发起渡江作战,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D | C | A | B | C | D | A | A | A | B | B | B | A | D | D | D | D | C |
19、(1)1945年8月重庆谈判;《双十协定》(重庆谈判会谈纪要)
(2)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方针即定。
20、(1)1946年初;重庆。(2)1949年;《共同纲领》。
(3)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上内容学生只要答出任一点即可得分。)
第九单元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D | D | D | A | A | B | C | A | D | C | D | C | C | A | D | A | A | A | D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A | B | B | A | C | B | A | D | D | A | D | D | D | D | B | A | A | D | C | D |
二、综合题
1、(1)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2)1950年,美帝国主义指挥所谓“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了我国的安全,所以,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决定派兵援助。(3)1953年;美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前提下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2、(1)说明建国初,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战重要地位;(2)公有制占绝对主导地位;说明三大改造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质: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3、(1)恢复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是维护和巩固新生政权的先决条件。
(2)符合。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接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在华企业把它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打击投机倒把;稳定市场物价,统一财政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通过以上措施,使人民政权在城市站稳了脚根。
(3)反映出建国初,在中共领导下,经过三年努力,到1952年国发以济的恢复取得了显著成就,工农业产值和国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启发:中共接管城市,是有能力恢复发展生产,使自已站稳脚根的。
4、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中国战败,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第二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原因:中国人民进行100多年的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B | D | D | D | B | A | A | B | C | B | C | B | D | A |
15、错误:贪污、浪费、官僚主义。
运动:三反。
意义:打退了资产阶级的进攻,挽救了一批干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16、(1)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等。
说明:考生只要答出其中的任意2点或意思相近即可得分。如果引用材料中的语言作答,只要符合题意,也可酌情给分。
(2)1894年(或19世纪末),日本侵略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或甲午中日战争)。
(3)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②战后,美国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包围、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阻碍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台湾问题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说明:考生只要答出其中的任意1点或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第十单元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B | D | B | B | A | D | D | A | C | C | B | C | A | B | D | B | C | B | A | B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D | C | B | A | D | C | C | B | B | B | C | C | D | C | C | A | A | C | B | B |
二、综合题
1、(1)不真实,由于党缺乏建设经验,对国情认识不清,急于求成,发动大跃进,造成“浮夸风”泛滥。
(2)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3)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
2、(1)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2)破坏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浪费了资源。(3)主要的工业品产量都有很大增长;原因:因为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4)原油产量增长最快;原因:大庆油田建成;意义:使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3、(1)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图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一五期间,主要原因是党根据总路线的精神,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进行了工业化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主要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了改革开放。
(3)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4、(1)建国初,我国的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异常困难。原因:由于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等。
(2)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增长很大,创历史最高,国民经济好转;原因: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意义:为我国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3)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原因:1953年,根据总路线的精神,我国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进行了工业化建设。
(4)说明了建国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在持续增长。启示(略)
5、(1)改革开放;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2)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指军淮海战役;挺进大别山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A | C | A | B | B | D | A | C | C | D | C | D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
C | C | D | D | C | C | A | B | A | A | B |
24、政策回顾:(1)土地改革;(2)社会主义改造;(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对比:(1)使得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1959――1961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2)由于在农村进行了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增长很大,粮棉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历史认识: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5、(1)家庭联产承包(2)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或东方魔稻、杂交水稻、籼型水稻)(3)启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既要靠党的富民政策,又要靠科学技术。(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26、(1)向现代化不断进步;(2)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3)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7、(1)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国内物质紧缺,市场供应严重不足。(2)增长速度非常快;(3)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得到恢复的巨大发展。
28、
(1)遵义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或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整风运动清算了王明的“左”倾错误。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
(3)邓小平理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只答出其中之一不给分)
(4)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