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历史试卷 - 初中历史中考试卷 - 正文*

初中历史教材要点梳理及经典试题

2014-5-11 0:32:56下载本试卷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要点梳理及经典试题

第一单元

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知识梳理】

15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背景和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经济原因),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阶级基础),斯图亚特王朝推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二、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三、爆发的标志

1640年议会的召开

[为什么说英国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因为在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提出要限制王权,同国王发生了斗争。]

四、过程

1、内战阶段:1642年--1648年

2、共和国统治时期和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1660年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1688光荣革命

五、结束的标志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关于《权利法案》

――目的:为限制王权

意义: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据此,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

六、结果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

七、意义

1、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它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4、它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6课  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一、17、18世纪的英国、法国和荷兰的殖民扩张

英国

法国

荷兰

殖民方式

海盗式抢动;海上贸易;成立殖民贸易公司;贩买黑奴

由军人开道,对外贸易和殖民

“海上马车夫”,从事海外贸易

殖民地区

北美:13个殖民地

印度: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马德拉斯加尔各答等据点

北美:占有加拿大,建有新法兰西和路易斯安那。

印度:在印度东海岸建据点

亚洲:爪哇马六甲锡兰台湾等

非洲:好望角

北美:新尼德兰,新阿姆斯特丹

[对英、荷、法三国殖民扩张的认识]

(1)三国的殖民扩张几乎是同时进行,开始于17世纪;

(2)它们的殖民活动最初都以商业垄断公司为殖民工具;如:“东印度公司”

(3)英国和荷兰都是在削弱西班牙的基础上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

(4)三国进行殖民扩张的过程都是互相争夺的过程。

二、英国、法国、荷兰等的殖民争夺

1、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

2、17世纪英荷三次战争,结果,荷兰失败;

3、1756年-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法国战败。

[对英法七年战争的认识]

性质: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英国取得胜利的原因: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三、殖民主义的罪恶

三大罪恶:灭绝人性的屠杀;骇人听闻的掠夺;无耻的黑奴贸易

四、原始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国家原始资本积累主要历史时期

  从新航路开辟以后到19世纪初。

(二)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

  1、对本国劳动人民的掠夺和剥削。如英国的“圈地运动”;

  2、对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掠夺和剥削。早期是西班牙和葡萄牙,17世纪以后,英、法、荷兰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3、黑奴贸易。

  4、早期的商业贸易。

(三)对资本主义国家原始资本积累的认识

  1、最强有力的资本积累手段是: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

  2、原始资本积累的血腥性。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建立在对殖民地国家人民的野蛮掠夺、残酷屠杀和从事黑奴贸易等基础之上,原始资本沾满了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血和汗。

  3、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方式积累了资本,使得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17课  美国独立战争

一、背景和原因

1、经济原因(根本原因):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

2、政治原因: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初步形成统一市场,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日渐觉醒;

3、思想准备:富兰克林、杰弗逊等思想家的宣传,使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

4、群众斗争:群众性的抗英斗争不断高涨。

二、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三、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四、过程:

1、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成立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2、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3、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4、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五、美国宪法的颁布(1787年)

六、性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七、意义:

1、它推翻了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2、它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它对以后的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八、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和英勇奋战;

3、得到了法国和荷兰等国的军事援助。

九、局限性: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18课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背景和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2、理论准备: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

3、政治原因:等级制度下的法国阶级矛盾尖锐

4、国际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5、直接原因:法国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

二、导火线

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三、爆发的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四、过程

(一)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7~1792、8)

1、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确立在君主立宪政体

2、国王路易十六叛逃;国内反革命分子叛乱;普奥武装干涉,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统治,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二)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792、8~1793、6)

1、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2、反法同盟入侵法国;国内王党暴乱;1793年5月,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雅各宾派上台

(三)雅各宾派统治时期(1793、6~1794、4)

1、雅各宾派革命措施: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严惩反动分子;动员全国力量反对内外敌人。

2、由于内部矛盾,1794年7月,反罗伯斯庇尔的力量发动“热月政变”,雅各宾派统治结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

五、结束的标志

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被颠覆,法国大革命结束

六、影响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比较彻底的革命;它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

七、拿破仑帝国

(一)拿破仑上台的背景

必然性:当时法国内忧外患,政局动荡,资产阶级希望有一位强人来掌握国家权力,

偶然性:拿破仑的个人才华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二)从拿破仑上台到帝国的覆亡

1、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2、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结束)

3、1814年,欧洲反法盟军开进巴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

(三)拿破仑帝国的性质

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资产阶级军事帝国)

(四)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对内: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

对外:发动对外战争,一是与反法联盟进行的多次战争取得辉煌战绩;一是进行侵略战争,主要表现在远征俄国(1812年),大败而归。

(五)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两重性

一方面,拿破仑前期发动的对外战争有自卫性和革命性,他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秩序,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客观上有利于欧洲的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

另一方面,他后期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了各国人民。

[认识]

英法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些特点

(1)领导:资产阶级

(2)革命对象:封建势力

(3)革命主力:人民群众

(4)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5)革命方式:通过暴力革命

(6)结果: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7)进步性: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

(8)局限性:只不过是一种剥削制度取代了另一种剥削制度

(9)曲折性:英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表现出曲折复杂与长期性的特点;英国经历48年,期间有过革命力量和保王力量的斗争,出现过王朝复辟;法国则遭遇王党叛乱和反法联盟的干涉,过程更为曲折。新制度代替旧制度并不一帆风顺。

(10)妥协性: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不愿意将革命进行到底。在革命过程中,同封建势力妥协,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就是同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

19课  拉丁美洲独立革命

名称

革命对象

领导人

时间和事件

地位作用

海地革命

法国

杜桑

1804海地独立

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揭开拉美独立革命序幕

第一阶段

1810-1816

墨西哥

独立革命

西班牙

伊达尔哥

1810年9月

“多洛雷斯呼声”

动摇了西班牙的统治

第二阶段

1813-1826

南美北部

西班牙

玻利瓦尔

1816年被誉为

“南美解放者”

西属拉美基本实现独立

南美南部

和中部

西班牙

圣马丁

被尊为“祖国之父”

新兴独立国家

海地、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阿根廷、玻利维亚、葡属巴西等

胜利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2)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等起了重要作用,制定了正确的作战策略;(3)人民群众的长期艰苦奋战;(4)拉美人民互相支援、团结作战。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

A、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  B、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C、农民土地被大量圈占      D、查理一世的专横有增无减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是(   )

A、长期关闭的议会复会      B、苏格兰人民起义

C、颁布《权利法案》       D、攻占巴士底狱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

A、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      B、新贵族和自耕农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D、手工业者和市民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B、苏格兰人民起义

C、长期关闭的议会被迫恢复    D、英国内战爆发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B、英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C、1688年“光荣革命”      D、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6、1640年英国新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  )

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

C、议会组织军队与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把持了全国政权

7、当今英国的女王,名义上是英国的国家元首,但实际上她仅仅出席一些象征性的社会礼仪活动,手中并没有实权。这主要是因为她的权力受到哪个文献的限制(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法典》  D、1787年宪法

8、英国《权利法案》颁布的重要意义是(  )

A、结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C、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  D、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9、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确立的标志是:(   )

A、纳西比战役结束    B、宣布成立共和国

C、1688年宫廷政变    D、《权利法案》通过

10、下列对克伦威尔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率议会军击溃王军主力       B、共和国成立后独揽大权

C、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      D、向封建贵族妥协,发动宫廷政变

11、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  )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B、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C、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D、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共和制   B、君主专制   C、联邦制   D、君主立宪制

13、16世纪末17世纪初,荷兰、英国、法国也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并最终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

A、三国都组织了许多商业垄断公司   B、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C、正确的经济政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西班牙、葡萄牙的衰落

14、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终于战胜法国,从而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

A、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B、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C、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D、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15、18世纪有一个国家,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号称“日不落帝国”,这是哪个国家(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西班牙

16、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先后打败了(  )

①荷兰     ②西班牙     ③法国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17、17世纪荷兰对外进行殖民扩张,侵占的中国领土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海南

18、马克思揭露欧洲资产阶级“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是指(  )

A、暴力抢劫  B、贩卖黑奴  C、种族灭绝  D、不平等贸易

19、西欧殖民主义造成的后果是(  )

A、资本主义的兴起,封建主义的衰弱     

B、大西洋国家的发达,太平洋地区的贫困

C、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亚非拉贫穷落后

D、欧美经济的发展,非洲被瓜分奴役

20、18世纪中期的七年战争是(  )

A、英荷争夺殖民霸权的战争  B、英法争夺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战争

C、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  D、西欧大陆国家的争霸战争

2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的殖民高压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激起了北美人民的不满

B、北美的封建专制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美国的黑人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南方的种植园主与北方的资产阶级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22、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莱克星顿的枪声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大陆会议的召开

23、在某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我们的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发生在(  )

  A、来克星顿   B、波士顿   C、约克镇   D、萨拉托加

24、美国是当今世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但是又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请你算一下美国从诞生到2006年,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  )

  A、219年  B、213年  C、230年  D、231年

25、北美独立战争取得利的原因包括(  )

①战争的正义性 ②北美人民英勇不屈 ③国际援助 ④装备精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6、独立战争对美国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使美国赢得了独立   B、推动了拉美独立运动

C、打败了英国      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7、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  )

A、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B、资产阶级反封建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28、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

A、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B、英国政府在政治上对北美人民采取高压政策

C、北美人民的反抗情绪高涨     D、英国在加拿大建立了殖民地

29、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荷兰给予军事援助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美国独立战争的正义性       B、帮助美国摆脱英国的统治

C、报殖民争霸战争中被英国打败之仇  D、与英国争夺美市场

30、北美独立革命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独立战争是英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

B、独立战争具有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双重性质

C、独立战争的目的是要消灭奴隶制度

D、独立战争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外部障碍,也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31、北美独立战争具有民族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看,其未能完成的任务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彻底消除殖民势力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32、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

A、革命前,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殖民统治

C、革命过程中未出现反复

D、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33、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

A、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B、废除私有制 

C、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D、反对天主教会

3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当中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作了思想动员    B、法国等级制度下阶级矛盾尖锐

C、封建专制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波旁王朝出现财政危机

35、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是(  )

A、三级会议的召开        B、攻占巴士底狱

C、《人权宣言》的发表      D、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36、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最早以武力进行干涉的国家是(  )

A、英国和俄国  B、英国和普鲁士  C、奥地利和普鲁士  D、俄国和奥地利

37、法国国庆定在7月14日,是为了纪念(  )

A、法兰西共和国成立   B、攻克巴士底狱

C、发表《人权宣言》   D、瓦尔密大捷

38、最能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文件是(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的《独立宣言》

C、拿破仑颁布的《法典》 D、法国的《人权宣言》

39、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是(  )

A、封建帝国  B、资产阶级共和国  C、君主立宪制国家  D、资产阶级军事帝国

40、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反法民族运动的兴起   B、波旁王朝的复辟

C、进攻俄国的惨败     D、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反对法国

41、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的事件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吉伦特派掌权

C、雅各宾派专政    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42、造成法国君主制被推翻的事件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1792年8月10日革命   C、热月政变   D、雾月政变

43、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是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美好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这“一样东西”是

A、《法典》  B、《宅地法》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4、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从根本上说是反映了(  )

A、广大人民的善良愿望    B、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要求

C、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广大人民反对等级制度的要求

45、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这句话的基本观点是(  )

A、拿破仑的业绩人人都可以做  B、当历史需要时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C、拿破仑不是一个英雄人物   D、当时的时势造就了拿破仑这个英雄

46、英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

A、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封建专制统治与民主要求相矛盾

C、殖民压迫激起民族意识的觉醒     D、农民阶级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47、第一个获得独立的拉美国家是(  )

A、美国    B、海地    C、墨西哥    D、委瑞内拉

48、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者杯”,这是为了纪念( )

A、伊达尔哥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华盛顿

49、对拉丁美洲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革命的根本原因是殖民剥削和压迫

B、革命的对象主要是西班牙、英国和法国

C、革命的性质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此后整个西属拉丁美洲基本上实现了独立

50、与美国相比,拉美独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受欧洲革命的影响不同    B、革命中采取的方式不同

C、殖民者采取的制度不同    D、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二、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回答:

(1)上述材料引自英国的什么文件?这个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2)对英国的政体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上述材料从哪几个方面削弱了国王的权利?

2、材料: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回答:

(1)根据判断,材料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个文件?

(2)这些殖民地后来的结果怎样?

(3)这个文件的颁布有什么作用?

3、阅读材料:“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个文件?                 

(2)颁布该文件的机构是什么?              

(3)该文件的颁布有什么进步意义?                      

                                     

(4)该文件有何局限性?                     

4、先仔细观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三幅图片

图一: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图二:攻占巴士底狱  图三:路易十六死于断头台

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形势(局面)?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何时?有什么意义?

(3)图三反映的事件是何时发生的?图一与图二、图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5、有人说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侵略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这种侵略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6、阅读下列材料:

“1640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美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请回答:

(1)“旧政治制度”指什么?

(2)“新政治制度”指什么?在英、法两国分别表现为什么形式?

(3)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荆州市)大革命时期,法国社会改造的法律依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人权宣言》

2、安徽省)提出“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文献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3、(广西南宁市)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国家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而不是妇女运动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英国历史上哪一部法律文件?(  )

A、《宅地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商法典》

4、(潍坊市)“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转向大西洋和西北欧——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文中的“新大国”是指(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5、广丰县)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的封建君主是(  )

A、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   B、詹姆士二世、查理二世

C、路易十六、查理二世    D、查理一世、路易十六

6、(广西贵港市)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收复前占据台湾的殖民国家是(  )

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日本

7、(广西贵港市)下列文件属于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颁布的是(  )

A、《法典》  B、《惩治嫌疑犯条例》  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

8、(湖北省宜昌市)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下列史实与他吻合的是(  )

A、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颁布了《法典》

C、带领军队横扫欧洲大陆,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D、滑铁卢战役之后,拿破仑开始走上政坛

9、(湖北省宜昌市)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最早出现这种现象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10、(湖北省宜昌市)19世纪初,领导南美独立战争,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的人是(  )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克伦威尔

11、(湖北武汉市)下列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B、它保留了国王,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12、(湖北武汉市)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拿破仑颁布了:(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法典》
13、江苏徐州)拿破仑后来回忆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这样“东西”是指(  )

A、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  D、对外打击反法同盟

14、江苏盐城市)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将军,并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是(  )

A、拿破仑     B、克伦威尔     C、俾斯麦

15、四川资阳)我们要查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起源情况,可供参考的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法典》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16、(武汉)“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出自下面哪一文献?(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武汉)有人说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这种说法的理由是(  )

A、他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B、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他颁布了《人权宣言》

D、他领导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8、(浙江)十七、十八世纪,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意义有(  )

①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  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湖北省十堰市)要探究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哪一文献最值得参考(  )

A、《人权宣言》  B、《法典》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20、湖北省十堰市)欧洲殖民者在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三角贸易”,“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

21、(济南)下列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处死过国王       ②都成立过共和国

③都打败了外国军队的进攻  ④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宿迁市)1947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22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人当选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届”,恢复了华盛顿树立的传统。美国的这部宪法创制于(  )

A、1689年  B、1776年  C、1787年  D、1804年

23、(随州市)拿破仑帝国颁布的历史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法典》

24、泰州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的标志是(  )

A、1688年宫廷政变   B、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25、泰州市)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扩大法国革命成果的历史人物是(  )

A、罗伯斯庇尔  B、路易十六  C、拿破仑  D、查理一世

26、(泰州市)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  )

A、Napoleon Bonaparte  B、Abraham Lincoln

C、Oliver Cromwell    D、George Washington

27、(益阳)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西班牙  C、美国  D、荷兰

28、(益阳)18世纪,法国涌现了一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其中著名的有(  )

(1)伏尔泰  (2)但丁  (3)孟德斯鸠  (4)卢梭  (5)莎士比亚

A、(1)(3)(4)  B、(1)(2)(4)  C、(1)(3)(5)  D、(3)(4)(5)

29、(广西南宁市)阅读下列材料。“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它庄严宣告:人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妨碍了这种目的时,人民有权利去改变它或消除它。”

请回答:

(1)《独立宣言》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它的发表有何意义?此后哪一个国家也发表了类似基本思想的什么文献?

(2)你认为美国今天的所作所为,是否遵循了《独立宣言》的基本思想?试举一例说明

30、广丰县)17、18世纪,英、法、美的资产阶级在革命高潮过去以后主要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分别取到了什么成效?

31(江苏徐州)阅读下列材料(欧洲某国一部法案内容的摘录)

●未经国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文件?由哪个机构颁布于何时?

(2)该法案的颁布有何意义?

32、郧县)阅读材料后回答: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①这段文字出自1776年美国“   ”发表的《    》

②文中“这些殖民地”指的是哪个国家在哪里的殖民地?

③该文件颁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第二单元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知识梳理】

20课  工业革命

[概念]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一场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

一、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一)前提:

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英国确立

(二)条件

1、资 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2、劳动力:圈地运动,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力;

3、资 源:本国煤铁资源丰富、殖民地原料充足;

4、市 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巨大需求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最早的进行的行业――棉纺织业

2、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8世纪60、70年代   珍尼纺纱机的问世

3、划时代意义的发明――1785年改良蒸汽机的发明(瓦特)

            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4、几项重要发明――――(1)珍妮纺纱机的发明;(2)水力织布机的发明

            (3)改良蒸汽机的发明;(4)史蒂芬逊发明火车机车

            (5)富尔顿发明汽船(纺织机器~动力机器~交通工具)

5、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到1840年,英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6、工业革命的扩展―――18世纪末,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早期,德意志开始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开始工业革命。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大国;

2、工业革命也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阶级对立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3、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密切了世界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工业革命之后,大工业时代来临,城市化速度加快,当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种种工业化弊端也随之而来。如:环境污染;资源能源大量开采等]

2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由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暴露;

      (最主要的条件,最根本的原因)

2、阶级基础: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世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表现出巨大力量。

  3、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4、理论基础: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

二、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时间:19世纪30、40年代

2、三大运动:

(1)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2)英国宪章运动

(3)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意义:

  (1)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无产阶级把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由经济斗争上升到争取政治权力的斗争)

(3)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时间:1848年2月

2、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23课  美国内战

一、美国的领土扩张

1、时间: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

2、方向:从东到西

3、方式:购买、抢占、吞并

4、结果:到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已经从大西洋西岸扩展到太平洋东岸

5、影响:美国领土扩张,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能

源资源。但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美国向西部移民,史称“西进运动”,大

批的印第安人被屠杀、被驱赶。

二、内战爆发的原因

南北矛盾

北方

南方

经济形式

资本主义工商业

大种植园经济

关税问题

主张保护关税

反对保护关税

黑奴问题

主张解放奴隶

主张扩大奴隶制

矛盾焦点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三、南北内战(18611865

(一)导火线:1860年11月,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二)开始的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首先挑起内战

(三)战争的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四)战争的结果: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北方取得胜利

(五)战争的性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六)北方胜利的意义:

  1、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

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七)局限性:没有消除种族歧视。

[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上的又一障碍”?]

(1)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美国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美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1861-1865年美国内战中北方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最大的内部障碍,而且为以后的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

利的条件。

[林肯对黑人奴隶制的态度]

同情黑人奴隶,反对奴隶制度;但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度,原因是立即废除奴隶制度会招致南方各州的不满,发生叛乱,国家有被分裂的危险;

内战爆发后,北方节节失利,林肯决定废除奴隶制度,原因是想扭转战局,通过战争的胜利来维护国家的统一。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大帝改革

  (一)背景:17世纪,俄国的发展落后于西欧国家(手工工场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二)目的:为使俄国摆脱落后状态,加强中央集权,成为西欧强国(即:富国强兵)

  (三)时间:1689年

  (四)改革者:沙皇彼得大帝

  (五)措施:

       1、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大贵族;收回军权。

2、军事方面:(扩大军事力量)改进军事设备;开办军校;建立海军;

3、经济方面:(发展工商经济)鼓励举办手工工场;准买整庄农奴;

4、文化教育:(学习西方科技)简化字母;创办报纸;建科学院;

推行学校教育

5、社会风俗:(生活方式西化)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

(六)性质:富国强兵的改革(未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七)作用:

1、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2、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3、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

(八)局限性:没有触动农奴制基础。

二、1861年改革

(一)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受到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与此同时,出现了农奴暴动,农奴制危机严重。

(二)目的:维护沙皇的统治,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

(三)时间:1861年

(四)改革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五)内容:

     1、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其生活;2、农民在获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比当时地价还高的钱购买。

(六)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七)作用:

1、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八)局限性:在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不彻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发展落后于美、德、英、法。

三、俄国的领土扩张

  (一)在欧洲的扩张:向南――侵吞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兼并乌克兰,从土耳其手里夺得了黑海的出海口;

            向北――从瑞典手里夺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打通“朝向欧洲的窗户”

  (二)在亚洲的扩张:吞并西伯利亚、高加索、中亚广大地区;强占中国150多万平方

公里的土地

结果――到20世纪初,沙皇俄国成为一个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第25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  景

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一)内因

1、经济原因:19世纪中期,随着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日本封建经济开始瓦解,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经济原因是根本原因)

2、阶级结构变化:19世纪中期,新兴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中下级武士、一些大名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力量,不满幕府将军的统治。

3、阶级矛盾:残酷的封建剥削,农民起义不断

(二)外因

4、1853年美国叩关,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二、武装倒幕

1、倒幕主力:中下级武士

2、倒幕经过:

讨诏伐幕(1867)――大政奉还(1867)――决战京都(1868)――迁都东京(1869)

3、作  用:推翻了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的顺利进行和成功提供了前提。

三、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目的: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民族振兴。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4、内容(1) 政治上:废藩置县,(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目的)发展资本主义

      (3)社会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目的)发展近代教育

5、意义:(1)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2)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6、局限性:(1)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

(2)日本强大起来,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7、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成功的前提――倒幕成功)

(1)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力量能够迅速强大;

(2)倒幕派掌握较大实权

(3)倒幕派掌握政权后,全面有效的改革

(4)列强集中精力侵略中国,忙于镇压亚洲其他国家革命,无暇干预

[问题:幕府统治为什么会被推翻?]

1、日本国内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以资本家、商人、新兴地主、部分大名、武士为主的倒幕力量

2、欧美列强的入侵,造成日本经济恶化,幕府统治面临危机。

3、农民和市民暴动不断,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

4、长洲、萨摩等藩一些有见识的武士决心使日本免遭沦为半殖民地的厄运,成为倒幕领导者。

5、倒幕力量拥有武装,最后用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1)人民的反抗(2)新兴地主、商人不满(3)统治阶级内部(大名、中下武士)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1)封建危机严重(2)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较强大。

领导力量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

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仅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顽固派力量强大。

具体措施

推翻幕府后明治政府,发布的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大力推行。

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无实权和顽固派强大,无法推行。

国际环境

(1)发生在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2)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1)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瓜分对象(2)帝国主义决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26  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

德意志

意大利

背  景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的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渴望统一,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19世纪中期,意大利外于分裂之中,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人民渴望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中  心

普鲁士

撒丁王国

中心人物

俾斯麦“铁血宰相”

加富尔、加里波第

统一道路

王朝战争

王朝战争、人民起义

过  程

1864年  对丹麦战争(联奥)

1866年  普奥战争(联法)

1870年  普法战争

北部:撒丁王国联法攻奥,基本完成北部统一

南部:加里波第领导“红衫军”远征两西西里岛,攻下首都那不勒斯,把这些地方交给撒丁王国

统一时间

1871年

1870年

作用意义

使国家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推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局限性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成为近代侵略性很强的国家

[对比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两国统一运动都是在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政治上的分裂严重阻碍了它们的进一步的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2)都打击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奥地利。(3)两国都具备了统一运动的核心力量。(4)实现统一方式都是通过外交手段和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完成。(5)两国统一运动都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影响着两国今后的历史发展。

不同点:(1)德意志统一的实现主要依靠普鲁士的力量,而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外力的帮助和优越的国际环境,如: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机会。(2)在意大利的统一运动中,人民自下而上的斗争发挥了重大作用。(3)意大利的统一主要任务是摆脱外国的控制,主要是奥地利的控制,具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是(  )

A、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       B、18世纪六十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

C、18世纪三、四十年代到19世纪中期   D、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后期

2、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有:(  )

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④打败了日本和美国,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科学进步   B、资产阶级对利润的追求 

C、市场扩大的需要  D、手工劳动发展的趋势

4、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丰富的资本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5、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  )

  A、棉纺织业  B、交通运输业  C、采矿业  D、冶金业

6、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珍妮纺织机的发明    B、飞梭织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和推广   D、火车机车的出现

7、下列各项由美国人首先发明的是(  )

A、水力织布机   B、改良蒸汽机   C、汽船   D、火车机车

8、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交通运输业革新的完成        B、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C、棉纺织业技术革新的完成       D、“蒸汽时代”的到来

9、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人出门旅行可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车  B、飞机  C、火车  D、水翼艇

10、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消除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C、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1、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 )

A、机器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12、18世纪80年代,英国人建一个纺织厂,最好是建在(  )

  A、铁路沿线  B、城市周围  C、河流沿岸  D、煤矿附近

13、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关系上的革命,其准确的含意是          (   )

A、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C、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D、西方国家日益强大,东方国家更加落后

14、工业革命的后果有(  )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③工厂遍及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民大量失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本质上说明了(  )

A、机器比人工的效率要高得多  B、工人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D、机器可完全取代一切人力

16、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的时间(  )

A、18世纪20、30年代  B、19世纪30、40年代 

C、18世纪30、40年代  D、19世纪20、30年代

17、关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叙述正确的包括(  )

①标志着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②标志着国际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③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都是属经济斗争    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都是政治斗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④

18、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  )

A、启蒙学说产生    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

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D、《共产党宣言》发表

19、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政治纲领  B、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C、斗争没有目标  D、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20、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对此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此时的工人运动已经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始指导工人阶级斗争

C、工人斗争处于反对“自己敌人”阶段

D、无产阶级的斗争开始从资产阶级运动中独立出来

2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

A、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兴起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C、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召开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2、美国独立后建立的政权是:(  )

A、美国资本家统治的政权        

B、种植园主统治的政权 

C、资本家和种植园主联合统治的政权 

D、英国殖民主义者和美国资本家联合统治的政权

23、美国的领土扩张大致的方向是( )

A、从北向南  B、从西向东  C、从东向西  D、从南向北

24、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式包括:(  )

①购买  ②抢占  ③吞并  ④租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5、美国南北经济不同,造成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尖锐矛盾。北方的主张是(  )

①保护关税,抵制外国商品,发展本国工业 

②输入廉价工业品,反对保护关税 

③需要大批“自由”劳动者,主张解放奴隶 

④占有大批奴隶劳动力,将奴隶制扩展到西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6、美国内战前,南北方矛盾斗争的焦点是(  )

  A、美国的领土不断扩张上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上

  C、发展奴隶制度种植园经济上   D、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

27、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B、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情绪高涨

C、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D、废奴运动迅速开展

28、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是(  )

A、南方发动叛乱  B、南方脱离联邦  C、林肯当选为总统  D、《宅地法》颁布

29、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是(  )

A、林肯当选为总统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D、林肯遇刺

30、《宅地法》的实施,对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

A、使美国的经济中心转移到了西部  B、加速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

C、种植园经济被小农经济所取代   D、加速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31、美国内战与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同点主要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解除了种族压迫和歧视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32、美国的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又一障碍”指的是(  )

A、英国的殖民枷锁  B、美国的黑人奴隶制  

C、美国领土陕窄   D、美国的总统制

33、林肯说:“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个妇人就是斯托夫人,这本小册子就是《黑奴吁天录》,这场战争就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美西战争  C、美国独立战争  D、朝鲜战争

34、林肯他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废除黑人奴隶制  C、打败南方叛乱势力  D、维护联邦统一

35、美国内战突出的成果之一是(  )

A、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促成了"西进运动"的开始        D、使领土扩张到太平洋沿岸

36、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这样评价是因为林肯政府(  )

A、巩固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人们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

C、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取消了对黑人和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37、对彼得大帝改革之前的俄国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沙皇俄国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B、俄国经济在改革前比较繁荣,经济状况良好

C、改革前的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   

D、虽然出现了手工工场,但是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38、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欧先进技术,改进军事装备  B、摆脱民族危机,争取自由独立

C、废除农奴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D、摆脱落后状态,成为近代强国

39、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推动了社会进步        B、增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

C、从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为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40、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农奴制度的阻碍 

C、对外不断扩张的结果  D、西方国家的入侵

41、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目的都是消除农奴制危机

C、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D、建立和扩大的海军

42、促使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的事件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俄国1861年改革  C、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D、美国内战

43、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因为(  )

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彻底地废除了农奴制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俄国从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通路

44、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这句话适合于对下列哪次改革的评价(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俄国1861年改革

45、下列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

①大化改新  ②明治维新  ③彼得一世改革  ④俄国1861年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46、18世纪和19世纪俄国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

A、已无力阻拦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

B、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

C、已看到农奴是俄国落后的根源

D、迫于国内矛盾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

47、俄国在寻求在欧洲的出海口,扩张领土的过程中主要和哪两个国家发生了战争( )

A、土耳其和瑞典  B、土耳其和丹麦  C、瑞典和丹麦  D、英国和法国

48、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包括 (  )

①天皇  ②将军  ③大名  ④武士  ⑤新兴地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9、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江户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

C、一些大名开始经商      D、西方列强打开日本大门

50、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包括(  )

①、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②、日本天皇实行君主专制 

③、实行封建等级制  ④、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1、下列属于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危机的是(  )

①日本是一个闭关落后的封建国家,人民群众生活恶化,反抗意识强烈。

②一些大名和武士不满足自己的经济地位,要求改变现状

③天皇实行专制统治,幕府的将军处于无权的地位。

④美国叩关、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矛盾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决战京都 ②讨诏伐幕 ③大政奉还 ④迁都东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53、日本的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

C、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D、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54、有关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②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③使日本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④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5、对日本明治维新不正确的评价是:(  )

A、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封建残余势力被铲除  D、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56、19世纪末,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条件:(  )

A、引进西方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B、政府向私营工矿企业提供贷款津贴

C、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垄断集团与军事集团勾结推行扩张政策

57、日本明治维新和1861年俄国改革相似之处有(  )

①改革的目的都在于发展资本主义  ②改革的主持者都是最高统治者

③都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      ④两者都解决了土地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8、19世纪中期,影响德意志和意大利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  B、国家四分五裂  C、经济落后  D、内战连绵不断

59、下列战争与德国"铁血政策"有关的是(  )

A、克里米亚战争    B、南北战争   C、普法战争    D、美西战争

60、俾斯麦上任不久,在议会公开宣布说:"德意志所瞩目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威力……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的错误----而是要用铁和血。"俾斯麦要用"铁和血"解决的"重大问题"是(  )

A、类似1848年的普鲁士人民革命    B、1848年规模的欧洲革命

C、阻碍德意志统一的各种势力      D、阻碍普鲁士称霸欧洲的敌人

61、下列关于德意志统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俾斯麦是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核心人物   B、奥地利给排挤出了德意志帝国

C、统一过程中的关键对意大利作战      D、1871年德意志完成了统一

62、意大利统一过程中的核心力量是(   )

A、加里波第  B、撒丁王国  C、罗马教廷  D、佛罗伦萨

63、意大利统一运动中的主要作战对象是:(  )

A、法国   B、英国  C、奥地利  D、普鲁士

64、意大利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是在:(  )

A、1861年  B、1866年  C、1870年  D、1871年

65、德意志、意大利实现统一的主要影响是:(  )

A、扩大了国家的疆域       B、摆脱了外国的控制

C、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先进国家   D、实现了民族团结和解

66、下列关于意大利统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统一是经过广大人民群众长期艰苦的斗争才完成的

B、统一开辟了意大利资本主义发展的广阔的前景

C、统一以“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开始,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结束

D、统一后的意大利没有遗留封建主义残余,从而迅速向资本主义迈进

67、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经过了三次战争,这三次战争的顺序是:(  )

A、普法战争→普奥战争→普奥对丹麦战争

B、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普奥对丹麦战争

C、普奥对丹麦战争→普法战争→普奥战争

D、普奥对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68、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主人公小弗郎士因为国家一场战争的失败被要求放弃法语改学德语。这是因为哪场战争?(  )

  A、丹麦战争  B、普奥战争  C、普法战争  D、法俄战争

69、以下几组人物中,对自己的国家的统一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是(  )

A、华盛顿、拿破仑、加富尔   B、彼得一世、俾斯麦、拿破仑

C、彼得一世、林肯、克伦威尔  D、林肯、俾斯麦、加富尔

70、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仍然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的是(  )

①法国  ②俄国  ③日本  ④德国  ⑤美国  ⑥意大利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二、综合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240万磅

 


1800年

 

1740年

 

1.7万吨

 

1764年   1789年

 

380万磅

 
材料一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产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由无产阶级来进行的社会革命。——恩格斯

材料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而亚非拉国家则越来越贫穷和落后。

回答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一个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你得出了一个什么启示?

(3)由英国开始的这一变革什么重大影响?

(4)据材料三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5)材料四中的“强大”和“落后”是什么造成的结果?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

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将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

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的重要性?

(2)《共产党宣言》由哪两个人、替何组织起草的?

(3)这段话表明了作者的什么信心?

(4)《共产党宣言》发表有何意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六三年元月一日起,凡在当地人民沿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回答:

(1)、文件的名称;

(2)、这一文件颁布的年份;

(3)、它的作用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材料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61年改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1861年改革是因为当时出现了什么危机?

(3)、农民为什么会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4)、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这场改革有什么局限性?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不愿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               ――《苏联史》

材料二:假使我要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头砍掉。

                     ――《世界大事集》

材料三:有些人只想到自由而忘却了义务。使用地主土地不给地主服相应的义务,是绝对不公道的。                ――《沙皇特别宣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义务”的本质和“公道”的含义是什么?

(4)简述上述事件产生的影响?

6、下面是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的一段表述,其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下而上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使地主被迫无偿出让土地给农奴。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现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7、阅读下列《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

农村人口(占%)

城市人口(占%)

英国(1851年)

48

52

法国(1851年)

75

25

俄国(1851年)

93

7

美国(1850年)

87

13

回答:

  (1)表格内容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

(2)造成这些历史现象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肯反对奴隶制,但他反对立即取消奴隶制,反对干涉南方诸州现存的社会制度,他只要求限制奴隶制向西部扩展,尤其反对用暴力手段去推翻南方奴隶制度。1856年,他曾经说:“不要弄错了,选票比子弹更有力量。”

材料二:林肯在给记者的公开信中说:“我在这场战半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我无须解放任何一个奴隶便能拯救联邦,我愿意那样做,如果必须解放一部分而保留另一部分奴隶才能拯救联邦,我也愿意那样做。”

(1)材料二反映了林肯对奴隶制持什么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指出促使林肯决定废除奴隶制的原因有哪些?

(3)举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有什么作用?

9、19世纪中期,美、俄、日、德意面临的社会问题各是什么?它们各是采取什么途径解决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世界局势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荆州市)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英国伦敦棉纺织业老板理查德的生活,在当时他可以(  )

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  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      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

2、(荆州市)如果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

A、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他在萨拉托加战斗中

C、他签署颁布《民法典》   D、他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

3、(广西南宁市)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

A、推翻了旧政权  B、由资产阶级领导  C、废除了农奴制  D、改变了社会性质

4、(潍坊市)“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一障碍是(  )

A、英国殖民统治  B、奴隶制度  C、封建统治  D、国家分裂

5、(广丰县)18至19世纪,一些主要欧美国家殊途同归,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

A、俄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6、(广丰县)“大胡子剃掉了,德国服装穿上了,但是留大胡子穿旧式服装时期的那些思想却留下了。”这段评论是在(  )

A、赞扬彼得一世改革    B、赞扬1861年改革

C、批评彼得一世改革    D、批评 1861年改革

7、(广丰县)下列交通工具中,在动力的使用方面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紧密关系的是(  )A、汽船  B、汽车  C、飞机  D、磁悬浮列车

8、(广丰县)在以下几位历史人物中,对自己国家的统一做过重大贡献的是(  )

①俾斯麦 ②林肯 ③拿破仑 ④加富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广丰县)俄罗斯地域辽阔,1867年前的俄国地跨(  )

A、欧亚两洲  B、欧亚美三洲  C、欧亚非三洲  D、亚美两洲

10、(湖北省宜昌市)几乎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所有原理的不朽著作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1、(湖北省宜昌市)维护联邦统一,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开辟了道路的是(  )

A、独立战争  B、西进运动  C、南北战争  D、十月革命

12、(湖北武汉市)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原子能的利用

13、(湖北武汉市)右图人物是美国总统林肯,他对美国历史发展

作出的贡献包括:(  )

  (1)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使美国赢得了独立 

(3)解放了黑人奴隶

  A、(1)(2)  B、(2)(3)  C、(1)(3)

14、(湖北武汉市)通过1861年改革,俄国:(  )

  A、强化了农奴制度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15、(黄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开展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16江苏徐州)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17、(江苏盐城市)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和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林肯(  )

A、领导北美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C.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18、(江苏盐城市)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

A、英国    B、美国    C、荷兰    D、意大利

19、(江苏扬州市)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20、(江苏扬州市)19世纪日本成为亚洲唯一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

A、废除农奴制  B、明治维新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发动甲午战争

21、(山东省淄博市)林肯是美国著名的总统,与他相对应的事迹是(  )

A、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国的独立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

C、实施“新政”,使美国度过了危机

D、访问中国,结束了多年以来与中国的敌对关系

22、(四川眉山市)美国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又一障碍指的是(  )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黑人奴隶制度  C、领土面积狭小  D、关税自主权

23、(四川眉山市)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时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句话评价的是(  )

A、俄国1861年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意大利加富尔改革

24、(四川资阳)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A、鼓励人民富裕起来   B、对外掠夺   C、学习西方   D、工业兴国

25、(四川资阳)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是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B、英国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C、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出现于棉纺织业

D、工业的发展刺激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26、(郧县)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C、富尔顿——汽船      D、史蒂芬孙——汽车

27、(郧县)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是(  )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欧美各国革命运动爆发

C、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8、(湖北省十堰市)每次科技革命中都出现了一些新的交通工具,下列哪一交通工具是在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出现的(   )

A、马车   B、火车   C、汽车   D、航天飞机

29、(湖北省十堰市)下列不属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南北战争

30、(济南)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有外国侵略导致国内矛盾激化  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1、(随州市)下列事件反映了工业革命深刻影响的有:(  )

①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过程  ②《共产党宣言》发表

③彼得大帝改革       ④德意志统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泰州市)下列关于英国工业革命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

B、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交通运输业

C、工业革命标志性的成就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D、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33、(泰州市)泰州火车站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将大大方便人们的出行。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A、富尔敦  B、法拉第  C、史蒂芬逊  D、莱特兄弟

34、(泰州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35、(新疆)1862年的俄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①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②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土地

③地主不能任意买卖农民  ④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彻底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6、(鄂州市)对工业革命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是(  ) 

A、拓展殖民市场 B、打击封建势力 C、使用蒸汽动力 D、变革生产工具

37、(鄂州市)“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雅各宾派上台  B、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  D、大化改新

38、(泰州市)林肯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于1863年元旦起实行于(  )

A、美国全国        B、美国北部地区

C、美国叛乱各州      D、美国南部地区

39、(鄂州市)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中颁布的两个最重要的文件分别是什么?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各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对美国的发展又具有什么共同的意义?

40、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图略,是日本)
(1)图中的A国是       ,现在属于      (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根据上图分析,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2)十九世纪,A国和中国都遭到了列强侵略。为挽救民族危亡,两国都进行了改革。
两国政府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改革对两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改革后的A国,曾先后对中国发动过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是,当前A国右翼势力却否认、歪曲、美化过去的侵略历史,把侵略中国说成是“进入”中国,甚至把其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都说成是“资料上尚存疑点”……

请根据材料拟定一个小论文的题目。

第三单元

“电气时代”的世界

【知识梳理】

〔世界历史第二册〕

1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一、第一国际

一)、第一国际成立的背景

1、19世纪50、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2、1857年经济危机后,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重新高涨

3、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

(二)、成立

  1864年,为声援波兰人民起义,各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堂举行大会,在会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称为“第一国际”

三)、作用

1、成为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领导中心。

2、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3、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广泛传播。

二、1871年3月18日革命

一)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法军战败,9月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巴黎人民组织国民自卫军,决心保卫巴黎,可新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府却向普军割地投降,1971年3月18日还偷袭国民自卫军所占领的蒙马特尔和梭蒙高地,并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

(二)经过和结果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又一次起义。结果把资产阶级政府赶到凡尔赛。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权。

三、巴黎公社

(一)成立

3月28日,通过选举产生的巴黎公社成立。

(二)性质

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三)革命措施

公社成立以后,巴黎公社推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建立新的军队和政权组织。

这些措施的革命性体现在:旨在保卫公社,维护工人和广大劳动者的利益。

(四)保卫公社

(五)历史意义

1、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革命的首创精神)

2、在保卫公社的战斗中,巴黎人民英勇不屈,表现出了彻底的革命精神。

[对巴黎公社的认识]

(1)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

(2)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3)巴黎公社战士们英勇不屈,同敌人战斗到底的精神鼓舞着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继续进行不断努力。

第2课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一、科学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178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1、新能源(石油、电力)的发展和利用

2、新机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的创制

3、新通讯(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手段的发明

(二)各项重要发明

电力――1、发电机的发明 

    2、美国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电灯泡。

    3、德国西门子制造了第一辆有轨电车

   ――电力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新机器和新的交通工具

  ――1、德国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

  ――2、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通讯手段的发明(略)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并迅速运用于工业,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具大发展,把人类由“蒸汽时代”带入“电气时代”,我们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性的发明

   发电机的问世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1、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2、随着新交通工具和新的通讯手段的发明,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3、出现了石油、电力、通讯等新兴的工业部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前景。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特点和原因。及深远影响。

(一)状况

都有所发展。美国、德国发展步伐较快,后来居上,成为世界头号、二号工业大国;

英国、法国发展相对缓慢;

日本开始崛起;

俄国也有所发展。但日本俄国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

(二)特点

  发展不平衡

(三)原因

  1、美国、德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

  2、英国和法国则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以致于技术装备相对落后。

  3、日本则是通过明治维新,对内发展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成为亚洲经济最强的国家。

  4、俄国则是因为废除了农奴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5、日本俄国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的原因是这两个国家在进行资产阶级改革的过程中仍不彻底,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四)深远影响: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引起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一)什么是垄断

  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或集团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某一个或几个部分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实行操纵和控制,以获取高额利润的一种经济形式。

  垄断是帝国主义最重要的经济特征。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垄断组织。

(三)垄断组织的形式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

  垄断组织以美国和德国最为突出。

(四)对世界的影响

1、促进了大工业的发展,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干预、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3、出现了国际性的垄断组织,从而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五)随着垄断组织的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局部调整;

(3)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和发明都源于实践,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并取得巨大成果;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其他国家进程相对滞后和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迅速;

(3)有些国家(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便于吸收新技术、新成果,加快发展速度;

(4)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轻工业部门,以纺织、煤炭、交通运输业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重工业部门,以钢铁、电力、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业为主。

(5)新兴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新兴的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制造等;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兴的工业部门有:电力、石化、汽车、飞机制造等。

(6)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时代为主要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气时代为主要特征。

第3课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列宁主义诞生

一、第二国际

(一)第二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1、19世纪8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重新高涨

2、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3、在欧美国家先后成立了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

4、恩格斯对国际工人运动给予了关怀和指导。

(二)第二国际的成立

    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在巴黎召开大会,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

  大会的决议:

  1、通过了关于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决议

  2、通过了在每年的“5、1”举行劳动者示威游行的决议

二、列宁主义的诞生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代表大会,在选举中,拥护列宁的“多数派”进入中央领导机关,这样在俄国建立了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这一政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

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一)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中心:德国和英国

2、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3、对世界的影响:两个集团不断扩军备战,造成国际关系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第二国际与第一国际的比较]

相同点:

(1)它们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

(2)它们的建立都处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

(3)马克思、恩格斯都积极参与了对两个国际的领导;

不同点:

(1)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主要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

(2)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只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工人的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在组织上,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工人党指明方向。

第4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兴起的原因: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侵略,激起了这些地区人民的反抗。

一、亚洲的觉醒

(一)1905――1908印度人民的反英运动

         (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

1、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群众抵制英货

2、国大党提出“自治”

3、1808年,提拉克被捕,引起了孟买工人的大罢工。

(二)1905――1911年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伊朗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长期受英俄等国的控制)

(三)1908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土耳其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长期受英俄奥等国的控制)

(四)中国的辛亥革命

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一)苏丹马赫迪大起义(1881年开始)

         19世纪晚期开始,苏丹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二)1895、1896年埃塞俄比亚抗意

          在孟尼利克领导下,取得了胜利。

三、拉美――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时  间:1910――1917

领袖人物:萨帕塔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第一国际成立的条件的是(  )

A、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B、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C、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2、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是(  )

A、1870年3月28日   B、1871年3月28日

C、1870年3月18日   D、1871年3月18日

3、巴黎公社的性质是( )

A、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武装起义   B、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4、1870年9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的是(  )

A、法兰西第一帝国   B、法兰西第二帝国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D、法兰西第二国和国

5、巴黎公社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

A、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开创了武装夺取政权、进行暴力革命的道路

C、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历史尝试。

6、巴黎公社所体现的无产阶级的首创精神是( )

A、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全体公民都享有普选权

C、建立了一支国民自卫军

D、实行了很多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专政措施。

7、下列内容,哪些与第一国际有关(  )

①1863年波兰人民起义         

②其正式名称为“国际工人协会”

③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活动

④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得到了广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8、1871年3月18日革命发生时,法国正处于什么时期(  )

A、七月王朝的统治    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C、法兰西第二帝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气势磅礴的旋律,发自劳动者肺腑的歌声,已经传遍全球,与这首歌的诞生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

10、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是(  )

A、第一国际  B、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C、巴黎公社  D、人民委员会

1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

A、内燃机的发明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石油成为重要能源    D、电灯泡的使用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世界交通领域里一场新的革命是(  )

A、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B、蒸汽机车和轮船制造成功

C、发电机制造成功     D、电力机车制造和运行

13、“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是与一位名叫卡尔•本茨的发明家以及他的伟大发明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他的伟大发明”是(  )

  A、四轮汽车  B、有轨电车  C、内燃机  D、有线电话

14、19世纪70年代,由于新能源的利用,人类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电子时代  D、原子能时代

15、创制第一辆有轨电车的科学家是:(  )

  A、福特  B、卡尔·本茨  C、马可尼  D、西门子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7、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美国和德国经济腾飞的最根本的相似原因是(  )

  A、拥有大量的资源资金   B、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C、开拓了市场和资源    D、拥有大量雄厚的资金和市场

1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战地记者每天向自己的通讯社(报社)发回战场消息,不可能有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A、使用移动电话  B、使用有线电话  C、拍发有线电报  D、拍发无线电报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交通工具的新发明有(    )

①四轮汽车  ②火车机车  ③飞机  ④汽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时代得益于(  )

A、西门子的发明     B、爱迪生的发明

C、卡尔•本茨的发明   D、莱特兄弟的发明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头号、二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是(   )

  A、英国、法国   B、美国、德国  C、日本、俄国   D、德国、法国

22、19世纪晚期,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共同原因是(  )

  ①生产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         ②资本大量投往国外

  ③有一个靠海外投资和利润为生的食利阶层  ④对外战争失败,割地赔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导致汽车和飞机试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

  A、发电机  B、内燃机  C、蒸汽机  D、火车机车

2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间是(    )

  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中期

25、19世纪晚期出现了垄断组织,其中哪两国的垄断组织最突出(  )

A、美国、英国  B、美国、德国  C、英国、法国  D、美国、日本

26、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垄断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企业竞争的结果      ②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加快列强侵略的步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各种新发明、新创造集中表现在三个领域包括(  )

  ①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②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③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④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导致下图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29、下列资本主义国家中,属于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是( )

  A、美、德  B、英、法  C、俄、日   D、美、英

30、列宁曾指出,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

  A、侵略   B、剥削   C、垄断    D、托拉斯

3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B、德、奥为了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

C、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  

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32、下列内容,哪些与垄断组织出现有关(  )

①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

②促进了大工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③干预、控制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④积极向外扩张,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3、一战前,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其根本原因是(  )

A、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   B、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世界殖民地被瓜分完毕

34、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于(  )

  A、1889年  B、1890年  C、1903年  D、1905年

35、第二国际建立的条件是(  )

①国际工人运动重新高涨

②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③欧美国家先后成立了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

④恩格斯对国际工人运动给予了关怀和指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6、“五一”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节日开始于( )

A、第一国际成立  B、第二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成立  D、俄国的十月革命

37、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B、第二国际成立大会

C、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D、共产国际成立大会

38、帝国主义一切矛盾演变的关键是( )

A、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D、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3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地理位置上正好夹在俄国和法国中间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意大利   D、奥匈帝国

40、每一年5月1日举行劳动者示威游行的决议是在哪一年确定的(  )

   A、1864年  B、1876年  C、1883年  D、1889年

41、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中通过斗争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是(  )

  A、土耳其  B、伊朗  C、印度  D、中国

42、19世纪晚期领导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是(  )

  A、孟尼利克  B、马赫迪  C、塞拉西一世  D、迪亚斯

43、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亚洲的革命运动进入(  )

  A、无产阶级革命时期     B、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时期   D、反殖民主义、反独裁统治的斗争时期

44、19世纪末,唯一取得反帝斗争胜利并保持独立的国家是(  )

  A、伊朗   B、土耳其  C、墨西哥  D、埃塞俄比亚

45、第二国际成立大会选择1889年7月14日,是为了纪念(  )

A、法国人民攻战巴士底狱100周年  B、马克思诞辰100周年

C、法国兰西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D、法国建立100周年

46、非洲几乎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是在:(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晚期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47、19世纪末,在非洲唯一取得反帝斗争胜利的国家是:(  )

A、苏丹  B、埃塞俄比亚  C、埃及  D、利比亚

48、领导1935──1936年埃塞俄比亚抗意民族解放斗争的是(  )

A、孟尼利克   B、海尔·塞拉西  C、凯末尔    D、提拉克

49、对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独裁反动统治  B、制定了一部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宪法

C、挫败了美国的干涉   D、经过反复斗争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50、印度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  )

A、印度人民焚烧英货         B、国民大会党提出印度“自治”

C、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D、国民大会党左翼领导人提拉克被捕

二、综合题

1、读(1870-1913)世界工业生产比重图。回答问题

(1)右图1、从1870年到1913年,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这一变化中反映了这几个国家在这期间的发展速度有什么变化?

(2)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1)上表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2)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组成了什么军事集团?

(3)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护既得利益,组成了什么军事集团?

(4)两个军事侵略集团争霸,导致什么严重后果?

3、读下图表,回答问题。

                 美国钢铁和煤产量增产示意图

回答:        1870年

引起美国钢煤产量发生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913年

           1870年


           1913年

4、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2)试举出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各一例,并说明它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

(3)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生产力方面:

生产关系方面:

国际格局方面:

(4)试以历史上某一国家实力地位的变化为例,分析说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对该国兴衰的影响。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湖北省宜昌市)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

B、欧洲共同体和七十七国集团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2、(湖北武汉市)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共同原因是(  )

  A、技术装备相对落后  B、国内外市场狭小  C、资源严重匮乏

3、黄冈)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其中尤其突出的国家是(  )A、英国、法国  B、日本、德国  C、美国、德国  D、日本、英国

4、(江苏盐城市)生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学生,未能享受到的是(  )

A、在电灯下做作业  B、打电话拜年  C、用电脑上网

5、临沂)下列哪次会议之后,“五一”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节日?(  )

A、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B、第二国际成立大会

C、共产国际“七大”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6、南宁市) “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唱遍了全世界,它的创作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联?(  )

A、巴黎公社  B、宪章运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工业革命

7、南宁市)今天我们的生活仍然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下列每组的两个发明从用途划分属于同类的有:(  )

①珍妮机和留声机  ②火车和汽车  ③蒸汽机和洗衣机  ④电熨斗和电冰箱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8、(安徽省)右图中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B、“我要扼制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9、(山东临沂市)下列哪种家用电器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礼物”?(  )

A、洗衣机   B、电灯  C、电风扇   D、电脑

10、(宿迁市)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利用这次科技革命成果,我们可以实现(  )

①坐汽车上班  ②乘飞机旅游  ③在电脑上查阅资料  ④打电话拜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泰州市)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水力——电力——蒸汽  B、水力——蒸汽——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12、(鄂州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到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  )

①发电子邮件   ②打电话   ③乘汽车   ④用电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13、(武汉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幅图片略)

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  1880年的巴黎街头高架电力火车

材料二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请回答:

(1)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一国家?

(2)材料一的三幅图片中,反映的科技成果从左到右分别出现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35、(济南市)读下图:

回答:

(1)图一所示交通工具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分)这种交通工具采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2分)随着这一动力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哪种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2分)

(2)图二所示交通工具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分)这种交通工具采用的动力机械是什么?(2分)随着这一动力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哪种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2分)

(3)图二所示交通工具所采用的能源对资本主义经济有重要影响。试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为例说明。(2分)

第四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知识梳理】

5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0世纪初,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国际关系骤然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二、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底,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塞尔维亚

  青年开枪刺亡。

三、爆发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俄、法、英很快卷入战争,战争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

     意大利为自身利益,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四、战争进程

     三条战线:西线――比法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和德国作战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到罗马尼亚―――俄国和德、奥作战

         南线――巴尔干―――――――――――塞尔维亚和奥匈作战

  西线三大战役:1914―――西线――8月,德国攻入法国,直逼巴黎

                   9月,马恩河会战,迫使德军后撤,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东线――8月,俄军攻入东普鲁士,

                      德军调兵东线,被迫两线同时作战

          1916―――西线――进行了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

                  (战争双方都陷入战争的泥潭,投入巨大兵力却都

                   不能置对方于死地)

五、战争的结束

  1917――①俄历二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②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大战

③美国对德国宣战,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④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同盟国宣战

1918――①奥匈帝国瓦解

       ②11月、德国发生起义,德皇外逃,德国宣布投降,大战结束。

六、大战的影响

  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涉及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双方把新式武器飞机、坦克和毒气首次使用,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

    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七、一战的性质

     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

第6课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俄国的二月革命

背景:俄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泥潭,使俄国元气大伤,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俄国人民和前线的士兵痛恨沙皇政府,反战情绪高涨,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时间:1917年俄历2月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成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但掌权的是以“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为主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俄国的十月革命

背景:二月革命后以资产阶级为主的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政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力图扑灭革命火焰。

时间:1917年俄历10月  

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领导人:列宁

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革命后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三、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初的革命措施

1、政治上: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2、经济上:颁布了《土地法令》,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

3、外交上:同德、奥匈议和,退出“一战”,1918年3月,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军事上: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措施:加强红军建设,集中全国物力和财力战胜内外敌人。

四、苏联的成立

1、时间:1922年        

2、原则:自愿平等

3、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加入联盟的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后来发展到15个。

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苏联新宪法。

1、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时间:1928年、1933年。

重点:重工业

成就: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2、苏联新宪法

时间:1936年

――苏联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第7课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

一、巴黎和会

1、时间和与会国:1919年1-6月  27个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

2、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3、巴黎和会的实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

二、《凡尔塞和约》

  1、1919年6 月协约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塞条约》,

   2、主要内容是: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领土};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只准保留陆军10万人;莱茵河东岸50公里内不设防{军事};禁止德国同奥地利合并{政治};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还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殖民地}。

三、凡尔塞体系的构成和作用

构成:

1919-1920协约国同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土尔其签定的条约构成了凡尔塞体系。

作用:

确定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四、国际联盟

  1、成立的时间:1920年1月

  2、职能: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3、实质: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五、华盛顿会议

  1、召开的背景: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暂时得到调整,但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其中,主要是日、美在远东及太平洋的矛盾。为了协调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的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2、时间和与会国:1921-1922   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

  3、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

  4、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条约:

  (1)英、法、日、美签订《四国条约》,内容是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属地的权益。

  (2)美、英、日、法、意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这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

是5∶5∶3∶1.75∶1.75

  (3)九国代表签订了关于中国的《九国公约》,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质和影响: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六、华盛顿体系的构成和作用

构成: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条约共同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作用:

它确定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七、关于 “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构成: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认识:这一体系虽然暂时缓解了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不能消除矛盾的根源,因此,这一体系也不能够长久的维持。

  打破: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1937年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是公然破坏了华盛顿体系。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3年以后,希特勒撕毁凡尔塞和约,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把军队开进莱茵河不设防区,公然破坏了凡尔塞体系。

八、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

1、时间:1924~1929年

2、表现:(1)国际关系暂时缓和

      (2)政治上:欧洲革命运动陷入低潮,资产阶级政权趋于稳定

      (3)经济上:各国经济恢复,出现一时的繁荣

3、经济发展:(1)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较快

         (2)美国工业发展迅速

(3)到1929年,法、德、美工业生产先后超过了一战前的水平。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两大侵略军事集团形成

C、帝国主义国家不断扩军备战      D、奥匈帝国想吞并塞尔维亚

2、“一战”爆发前,一位往来于世界各地的意大利商人目击了这次大战导火线发生的过程,他当时正处在的半岛是(  )

A、亚平宁半岛  B、巴尔干半岛  C、伊比利亚半岛  D、小亚细亚半岛

3、20世纪初,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矛盾激化    B、宗教问题复杂

C、列强竞相争夺    D、战略地位重要

4、“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

C、意大利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分裂

D、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马祖尔湖战役  D、凡尔登战役

6、首次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新武器有(  )

①炸弹  ②飞机  ③毒气  ④坦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利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给参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B、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消耗和经济损失

C、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D、促成了德国的投降

8、对第一世界大战的特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历时长,大战进行了五年多

B、规模大,牵涉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C、战争残酷,死伤达3000多万

D、损失大,战争耗资达3400多亿美元

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向德国宣战的目的是(  )

A、进一步扩大战争的规模  B、支援协约国集团 

C、重新瓜分殖民地     D、摘取胜利果实,夺取世界霸权

10、在西线战场上作战的双方主要是(  )

A、英法同德国  B、德国、奥匈同俄国  C、奥匈同塞尔维亚  D、美国同德国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A、反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

  B、初期是帝国主义战争,后来演变成为反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D、民族解放战争

1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1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但唯一有一个国家的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它是(  )

  A、塞尔维亚   B、奥匈帝国   C、沙皇俄国   D、中国

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1916年的大规模战役有(  )

  ①马恩河战役  ②东普鲁士战役  ③凡尔登战役  ④索姆河战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欧洲形成了三条战线,其中对这次战争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东线和南线  B、西线和南线  C、东线和西线  D、西线和北线

16、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

A、斐迪南大公被刺 B、俄国二月革命 C、奥匈帝国瓦解 C、俄国十月革命

17、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

  A、十月革命爆发  B、巴黎和平召开  C、五四运动爆发  D、国际联盟成立

1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早被摧毁的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是(  )

A、德国  B、奥匈帝国  C、意大利  D、俄国

19、“一战”摧毁的帝国有(  )

①沙皇俄国  ②奥匈帝国  ③德意志帝国  ④奥斯曼帝国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加速“一战”结束的根本原因是(  )

A、参战国的反战运动      B、参战国的经济崩溃

C、美国放弃“中立”对德宣战  D、苏俄退出战争

21、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后果是(  )

A、德意志帝国垮台     B、奥匈帝国瓦解

C、俄罗斯帝国灭亡     D、十月革命胜利

22、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的统治的事件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1861年改革  

C、俄国的二月革命  D、俄国的十月革命

2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要爆发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24、都是发生在1917年的事件是(  )

①俄国的二月革命  ②俄国的十月革命 

③美国向德国宣战  ④奥匈帝国瓦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俄国二月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建立了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  D、俄国退出一战,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26、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的标志是(  )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俄国的二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俄国的十月革命

27、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1936年新宪法的通过  B、苏联的成立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28、指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报告是(  )

A、《和平法令》  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四月提纲》  D、《土地法令》

29、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  )

A、和平夺权   B、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 

C、暴力夺权   D、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

30、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是(  )

A、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B、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

C、国内各种矛盾异常尖锐  D、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1、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相同点是(  )

A、革命对象相同  B、革命领导力量相同

C、革命性质相同  D、革命结果相同

32、使苏联由传统上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

A、苏联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苏联新宪法通过

3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革命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3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指挥者是(  )

  A、斯大林  B、恩格斯  C、列宁   D、克伦斯基

35、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总指挥部在(  )

  A、克里姆林宫  B、冬宫  C、斯莫尔尼宫  D、“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

36、苏维埃俄国同哪两个国家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A、德国、奥匈帝国  B、英国、法国   C、美国、英国    D、德国、意大利

37、苏联成立和解体的时间是(  )

A、1922年和1990年  B、1922年和1991年

C、1936年和1990年  D、1936年和1991年

38、各加盟共和国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结成苏联的(  )

  A、自愿平等  B、制约平衡  C、强迫规定  D、自愿民主

39、苏联成立时,加入联盟的共和国有(  )

①俄罗斯联邦  ②外高加索联邦  ③乌克兰  ④白俄罗斯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0、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俄罗斯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1、苏联通过新宪法,时间和苏联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

A、1922年 工兵社会主义国家   B、1928年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C、1933年 工兵社会主义国家   D、1936年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4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

①十月革命开始   ②俄国“二月革命”爆发  ③苏俄迁都

④苏联成立      ⑤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⑥列宁逝世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①⑤④③⑥  D、②①③⑥④⑤

43、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这两个政权指:(  )

A、国家杜马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B、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国家杜马  D、国防政府和国家杜马

44、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称作(  )

A、人民委员会  B、革命委员会  C、人民政府  D、苏维埃
45、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里的“和约”是(   )

A、《善后借款合同》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四国条约》

46、华盛顿会议上,实际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条件的条约是(   )

A、《四国条约》    B、《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47、《四国条约》的签订国是(  )

A、英美日中  B、英法美日   C、英法意德   D、英法美中

48、1920年建立的国际性机构是(   )

A、国联  B、共产国际  C、联合国  D、联合会

49、帝国主义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的真正目的是(  )

A、建立凡尔塞体系      B、重新瓜分世界

C、缔结和约,重建和平    D、瓜分德国 

50、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身份是(   )

A、殖民地代表  B、战败国代表  C、战胜国代表  D、中立国代表

51、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国家是(   )

A、美国、英国  B、英国、德国  C、英国、日本  D、美国、日本

52、下列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

B、这一体系的建立过程说明“弱国无外交”

C、这一体系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这一体系能长久维持下去

53、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这一点是(   )

A、重划德国疆界    B、瓜分德国殖民地 

C、限制德国军备    D、占领莱茵河西岸

54、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由日本继承 

②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 

④以“委任统治”的名义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5、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新秩序的有哪些和约(  )

①协约国对奥地利的和约  ②协约国对匈牙利的和约

③协约国同土耳其的和约  ④凡尔赛和约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6、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是(  )

A、惩罚战败国的分赃会议  B、美国是会议的胜利者

C、中国是受宰割的对象   D、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57、“弱国无外交”,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的外交活动中得出的切肤之痛,下面最能体现这一结论的事件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C、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D、《九国公约》的签

58、下列哪些条约与中国有关

  ①《凡尔赛条约》 ②《四国条约》 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5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和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60、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

A、惩办战败国的会议       B、英法美三国都参加的会议

C、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D、体现强权政治特点的会议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问题:

(1)一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你是怎样看这时

美国的“中立”政策的?

(2)美国选择了怎样的时机参战?其用意是什么?

(3)美国参战对“一战”局势带来什么影响?

(4)北洋军阀政府也在同一年参战,但与美国的参战有何不同?

2、看图问答问题:

 图画说明:巴黎三巨头

(1)图画上三个人物各是谁?身份如何?

(2)他们三人是在参加什么会议上的合影?在次此会议上其他国家的地位如何?

(3)该会议讨论的对象主要是谁?会议的实质是什么?它召开后,形成什么新的国际体系?

(4)、中国北洋政府作为战胜国参加了该会议,中国代表团的主张得到实现了吗?你有感想?

(5)、中国代表团在该会议上的外交结果引发了中国什么运动的爆发?

3、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图回答问题

(1)在一战的南线战场,交战双方是谁?

(2)若要在1918年重绘此图,

要改变哪两个国家的名称?依据是什么?

(3)巴尔干地区至今仍然动荡不安,其历史根源是什么?

4、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农民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

    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二、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下附农民委托书……在立宪会议对伟大的土地改革做出最后的决定以前,各地应以这个委托书为实行这一改革的指南。

   ……

   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

   回答问题:

  (1)以上材料都是出自同一个国家,根据你的判断,两则材料分别出自什么文件?分别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2)两个文件分别代表什么人的利益?

  (3)材料二所属的那个文件的颁布,它的进步意义是什么?

5、读下列材料: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规定:

(1)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

(2)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政府;

(3)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等之原则;

(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1)以上条款出自什么条约?该条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

(2)第三款内容中所谓“机会均等”原则是指美国的什么政策?

(3)第四款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该国在哪一年哪一事件打破了该条款?

(4)你怎样看待这个条约?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湖北省宜昌市)以下所列事件中,与中国五四运动爆发有直接联系的是(  )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慕尼黑阴谋

C、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2、(湖北武汉市)下列表述,与《凡尔赛和约》内容相符的是(  )

  A、推进德意志统一    B、对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C、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3、(江苏盐城市)一战后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召开了巴黎和会。操纵这次会议的三个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法、美    B、德、日、意   C、苏、美、英

4、(江苏扬州市)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

A、1840年鸦片战争    B、1919年巴黎和会

C.1931年九一八事变   D、1937年卢沟桥事变

5、(南宁市)它是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次偶然事件,但它却成为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它是指(  )

A、凡尔登战役  B、德国闪击波兰  C、萨拉热窝事件  D、珍珠港事件 

6、(四川眉山市)假设1925年英国海军主力舰总吨位是80万吨,那么根据《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日本可以拥有的主力舰总吨位是(   )

A、48万吨   B、80万吨   C、28万吨   D、133万吨
7、(武汉市)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

A、卢沟桥事变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萨拉热窝事件  D、“9·11”事件

8、(武汉市)下列事件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有关的是(  )

A、巴黎公社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十月革命

9、(湖北省十堰市)第一次获利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0、(湖北省十堰市)"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新秩序(  )

A、欧洲和东亚地区    B、亚洲地区

C、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D、欧洲、西亚和非洲地区

11、(宿迁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2、(泰州市)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重新确立了他们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对确立这一秩序有直接影响的条约是(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五国条约》  D、《联合国家宣言》

13、(鄂州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从同盟国集团“叛变”到协约国集团,这说明(  )

A、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B、意大利有正义感 

C、协约国在战争中占优势   D、意大利耍两面派手腕

14、(鄂州市)以下哪一项不是《凡尔赛和约》的内容 (  )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成立国际联盟        D、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15、(荆州市)一战后的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该条约埋下的主要矛盾是(  )

A、英国和法国的矛盾       B、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矛盾

16、(随州市)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宣称要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首先提出这一原则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17、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其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

A、各国资产阶级竭力稳固统治恢复经济  B、很多国家得到了美国的经济援助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相对稳定      D、科学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性的发展

18、(湖北省十堰市)材料一:1919年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等合理要求,但遭到帝国主义的拒绝。1921年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在人民反帝运动的压力下提出“十大原则”,包括取消外国在中国境内的一切特别权和优越权等,但华盛顿会议却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二:1971年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仰天开怀大笑。(图)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与中国有关的文件分别是什么?

(2)乔冠华为何事而仰天开怀大笑?

(3)结合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谈谈你的感想?

第五单元

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世界及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梳理】

8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1929-1933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29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

  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持续时间特别长:前后五个年头;

      破坏性特别大:工业生产下降了1/3,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受害最深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失业队伍超过3000万。

二、罗斯福新政

内容:首先: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其次:在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

再次:对工业的整顿,1933年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第四:新建许多公共工程,剌激消费,减少失业。

目的: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削除经济危机。

作用:“新政”实施后,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实质: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不能削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没有削除。

[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导火线、实持和启示”]

一、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家生产的盲目性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激化。

  2、广大人民的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扩大;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使社会的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落后于社会生产力的增长。

  3、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分期付款、股票投机等制造了资本主义的虚假繁荣、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

二、导火线:

  纽约股票市场的暴跌。

三、特点:

  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特别广

  美德两国所受的影响较为严重,尤以美国为甚。英国受影响相对较轻,日本则由于很快

走了了国民经济军化和对外侵略扩张道路。从而较早地摆脱了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尤为严

重的原因与各国政府的国内政策失误和国际协调不力有关。在某种意义上,这次危机的恶化

是“一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的经济问题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恶性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各国政府的政策失误负有主要责任。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损人不利己的保护主义

政策,反而加剧了危机的恶化。

四、启示

  繁荣与危机总是密切相关的,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制度的

国家要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经济关系和协调极为重要,一

旦发生危机,各国政府和各国组织要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以便有效地遏制危机,

防止危机恶化,扩展、延续。

第9课  法西斯国家的形成和反法西斯斗争

一、意大利

(一)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1、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统治的背景

1870年统一后,意大利由一个封建王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跟欧美国家相比,相对要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债墙高筑,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政治混乱,工农运动不断高涨。意大利以国王为中心的政府无力控制局势,在这种混乱和危机中,法西斯势力开始抬头。

2、意大利法西斯统治建立的经过

  (1)1919年3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

  (2)1922年,法西斯党“向罗马进军”,用武力夺取意大利政权。意大利国王无耐只好授权墨索里尼组阁。这样,法西斯统治开始在意大利建立。

(二)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强化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意大利。

2、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墨索里尼强化了法西斯专政,同时加紧对处侵略扩张,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同时将危机转嫁到被侵略国家劳动人民的头上。

二、德国

(一)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1、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的背景:

    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德国社会各阶层对软弱无能的政府普遍不满。德国的法西斯势力开始抬头。

2、希特勒纳粹党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1920年,希特勒组织纳粹党

(2)发展:希特勒利用德国人民对《凡尔塞和约》的不满,宣传“民族复仇”,利

用演讲鼓惑群众,骗取支持。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3、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3年,德国总统兴登保授权希特勒组阁,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又集总统、总理于一身,称国家元首。希特勒上台执政,是法西斯统治在德国建立和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二)德国的法西斯统治

1、对内:实行法西斯恐怖专政

    (1)政治上:

A、制造“国会纵火案”,并以此为借口逮捕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B、解散工会

    C、取缔其他政党

    D、镇压、迫害反法西斯人士

    E、迫害犹太人

    (2)军事上:扩军备战

    (3)经济上: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4)文化上:对思想文化和教育严格控制,搞法西斯文化专制。

3、对外:打破“凡尔塞体系”,日益暴露其侵略野心。

    (1)1933年退出国联。

    (2)1935年撕毁《凡尔塞和约》,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把陆军扩展到60万人。

    (3)1936年把军队开进莱茵河非军事区。

三、日本

1、日本法西斯统治建立了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日本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危机,日本以军部为主力的法西斯好战势力迅速抬头,他们鼓吹向外侵略扩张,以转嫁危机。1931年他们制造了侵略中国的“9、18”事变。

2、日本法西斯的建立。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6年,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着日本建立起法西斯的统治。也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四、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时间:1937年

2、名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3、性质: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4、后果:世界面临法西进攻的威胁,世界和平面临严重的威胁。

五、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一)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时间:1935年          

2、地点:莫斯科

3、重要人物:季米特洛夫      

4、主要任务: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5、意义:在大会的推动下,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蓬勃开展起来。

(二)埃塞俄比亚抗意

    1935年10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海尔塞拉西领导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1936年5月,亚的斯亚贝巴陷落。

(三)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

    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法西斯直接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演变成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共产国际组织50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组成“国际纵队”对西班牙人民进行援助。1939年,马德里陷落,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失败。

(四)埃塞俄比亚抗意和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失败的原因

1、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的纵容。

2、这些国家在面临侵略的时候,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第10、1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慕尼墨会议

1、背景:

(1)德国无视凡尔塞和约的规定,进攻莱茵河非武装区,呑并了奥地利,都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抵制和制裁。

(2)1938年夏,希特勒唆使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人要求自治,并以此为借口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达到呑并捷克斯洛伐克的目的。

2、会议的召开和“慕尼墨阴谋”

1938、9德、意、英、法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城签订协定,即: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交给德国。

3、后果:德军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

三、战争开始阶段的主要进程

1、奇怪战争――德军集中兵力进攻波兰后,作为波兰盟国的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而不战,20多天后,波兰覆亡。

2、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4――5月,德军“闪击”丹麦、挪威,侵入荷兰、比利时。把40万英法联军逼至敦刻尔克,经过几个昼夜,33万英法联军撤至英伦。

3、巴黎陷落――1940年6月,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法境,接着占领巴黎,新成立的贝当政府对德国投降,戴高乐将军流亡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

4、轰炸英国――1940年7月,德国对英国展开“空中闪击战”,英国首相邱吉尔坚持抵抗。

四、战争的扩大

1、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2)莫斯科保卫战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战争进一步扩大。

五、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和大战性质的变化

随着法西斯侵略的扩大,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由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演变成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格勒战役(1942、7―1943、2)―――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中途岛海战(1942年)――美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海上主动权,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1942年冬到1943年初)――英军在北非发动反攻,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1943年9月,意大利新政府投降。

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开罗会议

(1)时间:1943年冬

(2)与会国:中、英、美三国政府首脑

(3)《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

2、德黑兰会议

(1)、时间:1943年冬

(2)、与会国:美(罗斯福)、英(邱吉尔)、苏(斯大林)

(3)、确定了对德作战方针,即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3、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年6月初,盟军在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统率下,在诺曼底登陆

4、雅尔塔会议

(1)、时间:1945年初

(2)、与会国:美、英、苏三国首脑

(3)、决议:A、战败的德国由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区占领

B、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C、成立联合国,由中、美、苏、英、法五国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八、战争的结束

1、欧洲战场:(1)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2)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标志着欧洲战场结束

2、非洲战场:1943年北非战役胜利

3、亚洲战场:(1)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日本无条件投降

(2)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关于绥靖政策](含义、原因、表现、实质、危害、教训)

一、西方国家为什么要推行绥靖政策?

“绥靖”的本意是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下以求安定。这里所谓的绥靖政策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法及美国推行的一种纵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政策。

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1)希望和平,害怕战争

(2)仇视苏联,祸水东引

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尤其是英法两国人民伤亡惨重,国内泛滥着的和平主义思潮,很多人主张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英法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他们的经济和国力受到巨大的削弱,对战争的惧怕也使得一部分人不敢同法西斯势力针锋相对进行斗争。20世纪30年代,受经济危机影响,世界局势动荡,英法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保持一种持续而坚定的外交政策。仇视苏联、仇视社会主义制度,是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能,加之希特勒之流的欺骗宣传,英法一直希望德国去进攻苏联,引发苏德战争,这就是所说的“祸水东引”。作为西方大国,长期形成了对一些弱小国家的一种蔑视的心理。

二、绥靖政策的表现

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政府诉诸国联。国联虽然派出了李顿为首的调查团,承认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是非法的,但是没有采取任何制裁措施。

2、1935年,意大利不宣而战侵入埃塞俄比亚。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虽然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并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但是没有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质列入禁运的范围,英军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大利军队使用。

3、西班牙内战中,英法采取了所谓“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国家对西班牙的侵略。

4、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制造了“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三、绥靖政策的实质:

  牺牲弱小国家或其他国家,以避免战争,求得和平的一种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

四、绥靖政策的危害

  损害弱小国家的利益;加剧地区局势的恶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世界战争的提前到来。

五、绥靖政策的教训:

对法西斯的侵略决不能姑息纵容;

世界人民要团结起来,共同扼制法西斯势力;

要谨防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抬头。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1、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和强化

(1)建立背景: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意大利中央政府无

力控制局势。墨索里尼趁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党向罗马进军,

准备武力夺权;

(2)建立标志:意大利国王授权墨索里尼组阁,标志着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统治。

(3)强  化: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墨索里尼强化法西斯专政,加紧对外扩张,

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

2、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建立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打击德国。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德

国社会各阶层对软弱无能的政府普遍不满。希特勒组强法西斯纳粹党,利用

人们对凡尔塞和约的不满,宣扬民族复仇,得到支持,势力发展壮大。

(2)建立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法西斯统治在德国建立,世界大战欧洲

战争策源地形成。

3、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建立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日本沉重打击,日本阶级矛盾尖锐。为摆脱危机,

日本军部法西斯势力抬头,他们积极怂恿对外扩张。

(2)建立标志:1936年,日本军部控制内阁。

4、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时间:1937年 

名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影响:世界人民面临法西斯的进攻;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危胁。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的扩张]

〔20世纪30年代,世界和平面临的主要危胁是法西斯的侵略;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世界人民同法西斯主义的矛盾〕

1、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2、1936年,德国意大利直接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3、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9.18”事变;1937年7月全面侵华;“华盛顿体系”被打破

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把军队开进莱茵河不设防区;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把陆军扩展到60万。公开打破了“凡尔赛体系”。1938年,制造苏台德区事件,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法西斯的统治特点]――对内实行独裁和恐怖政策; 对外侵略扩张。

1)、对内专制统治国民经济军事化控制人民言论、结社、新闻和出版自由极端民族主义

2)、对外侵略扩张 918事变 128事变 华北事变

3)、镇压、屠杀人民、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南京大屠杀;日军对中国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等等

4)、制造恐怖事件 国会纵火案

[法西斯的罪恶]

1、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人民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规模巨大,损失巨大的战争;摧毁人类文明;

2、对被侵略国家的人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如日本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德国建立的集中营,在集中营屠杀反法西斯进步人士和犹太人;

3、对被侵略国家进行奴化统治;建立傀儡政权(法国的贝当政府;伪满州国;汪精卫伪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保甲统治;役使受害国人民。

4、对被侵略国家进行大肆掠夺;

5、在战争中,使用细菌战,用活人作试验;在战场上用毒气作战等。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二战期间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

  (1)开罗会议――规定日本战后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为战后处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有力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德黑兰会议――商讨协同对德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雅尔塔会议――战后的德国分区占领;苏联在欧洲战场结束后三个月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它是一次影响着战后格局的一次重要会议;

  (4)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投降

2、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对付共同的敌人;

  (2)其他重要原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

           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英勇奋战。

           战争的扩大,导致苏联和美国参战,增强了反法西斯阵营的物质和军事力量;等等。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意义 启示]

意义:

1、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2、打击了帝国主义、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3、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

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启示:

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最大的启示:人类应在对付共同挑战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

[法西斯主义当前新的面目?具体体现?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我们如何应对?]

1、军国主义恐怖主义 极右势力发展(右翼分子篡改、伪造历史行径 篡改教科书 否定南京大屠杀 参拜靖国神社)等等仍威胁人类安全

2、日本法西斯主义复活原因是什么?原因:1)日本封建性、军事性的历史根源; 2)二战后,美国等国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置不彻底;盟国对德日法西斯的清算程度不同:纽纶堡审判对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惩罚比较彻底和全面,还宣判纳粹党为犯罪组织。东京审判对日本战犯惩罚不彻底,还保留了天皇制。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特殊的扶植政策,关于严厉惩罚战犯的决议没有得到执行,这些人形成一股极右势力。同时日本军国主义理论、思想及罪行也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和批判,留下诸多隐患。单独占领日本的美国处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对日本的民主改造不够彻底;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不得人心,急需支持者。3)日本社会上下未对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进行认真反省而走上了“民主化”道路;4)战后日本经济实力上升,谋求政治大国地位;5)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的庇护。6)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极右势力的抵制不够。

3、我们如何应对(言之成理即可)

青年应对保持立场:声讨日本的所作所为

怎样避免:

①加强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自己的言行都要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振兴中华民族) 。

中国应对方法:利用正常的外交途径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团结一切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营造一个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国际氛围;积极发展我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法西斯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二战”。

②战争目的不同:“一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

③性质不同:“一战”从总体上看是帝国主义战争;

“二战”从整体上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④危害程度不同:“二战”的规模更大,给世界带来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更大。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的部门是(  )

A、金融业  B、农业  C、工业  D、商业

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金融  B、调整工业  C、对农业的调整  D、兴建公共工程

3、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

A、消除经济危机      B、改善人民生活

C、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D、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4、罗斯福新政“新”在(  )

A、兴建公共工程      B、采用国家干预经济办法消除危机

C、采取国有化的形式    D、用改良办法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  )

A、持续时间长       B、破坏力大

C、德日成为战争策源地   D、波及面广

6、罗斯福新政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C、对工业加强了计划指导  D、消除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7、罗斯福新政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根本不同在于(  )

A、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力度不同  B、所有制形式不同

C、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D、对工人的措施不同

8、罗斯福在新政中整顿金融业,其直接目的是(  )

A、促使美元升值      B、抑制股价狂跌

C、恢复银行信用      D、举办公共工程

9、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是(  )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

B、用提高国家垄断程度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10、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B、改变经济制度,实行计划经济

C、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D、改变政治制度,扩大统治基础

11、罗斯福新政措施中,兴建公共工程首要目的是(  )

A、减少失业,剌激消费和生产  B、方便人民生活

C、促进社会进步        D、赢得美国人民的信任

12、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使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C、消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D、改变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13、中国某历史学家指出: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位改革家所推行的改革,实质上都是(  )

   A、对计划经济的局部调整      B、对市场经济的局部调整

  C、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对社会制度的局部调整

14、下列历史事实,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没有关联的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B、失业人口空前增加 

C、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D、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5、20世纪30、40年代,日本法西斯好战势力的主力是(   )

A、纳粹党   B、法西斯党   C、军部     D、中下级武士

16、援助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的国际组织是 (  )

A、红色大队  B、人民阵线  C、第五纵队  D、国际纵队

17、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期间,宣布“中立”,但实际上纵容了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8、20世纪30年代,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是(  )

A、法西斯的进攻  B、地区冲突  C、美苏争霸   D、民族矛盾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1922年,墨索里尼进军罗马  B、1919年,德国纳粹党成立

  C、1933年,国会纵火案     D、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疯狂地扩军备战

20、按法西斯统治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国 ②意大利  ③日本  ④西班牙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21、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似之处是(  )

  A、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   B、法西斯党魁直接上台

   C、在对外侵略扩张中逐步建立    D、利用了社会政治、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开展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有(  )

  ①中国   ②埃塞俄比亚   ③西班牙   ④波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23、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先后两次遭到意大利侵略的非洲国家是(  )

  A、埃及  B、利比亚  C、苏丹  D、埃塞俄比亚

24、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矛盾是(  )

  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的矛盾

25、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B、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C、日本军部法西斯控制内阁    D、日本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26、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法西斯相比,最突出的区别是(  )

A、没有政党形式的法西斯组织   B、具有明显的军国主义倾向

C、完全背弃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  D、不是由垄断资产阶级支持

27、在西班牙、埃塞俄比亚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中,具有共性的是(  )

A、武器落后  B、内奸破坏  C、没有国际援助  D、英法纵容侵略

28、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的军事集团称为(   )

A、同盟国   B、协约国   C、轴心国   D、军事联盟

29、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是共产国际(  )

A、第一次代表大会       B、第二次代表大会

C、第六次代表大会       D、第七次代表大会

30、西班牙内战演变成民族革命战争的主要原因是(  )

A、反动军官的叛乱       B、西班牙全民参加

C、德意法西斯援助叛军     D、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

3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违背了(  )

  A、《国联盟约》  B、《四国公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32、《凡尔赛和约》首先遭到纳粹德国破坏的是(  )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

C、莱茵河东岸50公里内地区为不设防区

D、禁止德国同奥地利合并

33、“它们对法西斯国家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称这种政策为绥靖政策。”把这一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  )

A、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B、纵容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

C、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不加制裁   D、签订慕尼黑协定出卖捷克斯洛伐克

34、英法所策划的慕尼黑阴谋的实质是(  )

A、牺牲小国利益,防止战争进一步扩大

B、以法西斯势力遏制共产主义向西漫延

C、牺牲小国利益,纵容法西斯侵略苏联

D、牺牲小国利益,维护自身既得的利益

35、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B、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

C、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D、德国张大了胃口,吞并捷克

36、在德国进攻波兰之前,一位英国政治家曾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这反映了英国当时考虑的是(  )

A、波兰灭亡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B、英国已无力帮助波兰抵抗侵略

C、波兰的存亡对英国已无关紧要  D、壮大德国势力以维持欧洲均势

37、毛泽东说:“张伯伦、达拉弟之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句话哪一历史事件的巨大讽刺?(  )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国际联盟的成立  

  C、慕尼黑协定签订          D、苏德战争的爆发

38、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扩大了的事件是 (  )

 A、德国对英国的轰炸     B、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C、德国出兵北非战场     D、意大利占据东非一些地区

39、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  )

A、德军突袭波兰        B、苏德战争爆发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40、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根源在于:(  )

  A、美国太平洋舰队对日本威胁大   B、一战后美日间积怨多,矛盾不断激化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D、德、日、意已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41、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美国放弃“中立”政策

  C、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的矛盾激化  D、苏联的参战

42、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导致了下列哪一战争爆发?(  )

A、苏德战争  B、太平洋战争  C、北非战争  D、中东战争

4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性的一年是 (  )

A、1945年   B、1944年   C、1943年   D、1941年

44、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最具全局影响的是(  )

A、中途岛海战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4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先结束战事的主战场是(  )

A、中国战场  B、苏德战场  C、北非战场  D、太平洋战场

46、1944年6月以美英军队为主的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履行下列哪次会议的承诺?(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47、反法西斯同盟军队从诺曼底登陆的作用是(  )

A、从西面进攻法西斯德国  B、从东面进攻法西斯德国

C、从北面进攻法西斯德国  D、从南面进攻法西斯德国

48、二战召开的四次会议中,会议内容基本不是针对日本的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49、1945年8月上旬,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是根据什么会议的精神(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5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51、驳斥“台独”言论,可据的历史文献很多,下列国际文件更能起到这一作用的是(  )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宣言》

52、波茨坦公告发表后,直接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重要事件有(  )

①中国人民发起全面反攻    ②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③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④德国法西斯彻底灭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3、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  )

A、英美联军取得北非战役的胜利  B、意大利向盟军投降并对德宣战

C、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败  D、日本法西斯在太平洋战场失利

54、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表明(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全部结束   B、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根本扭转

C、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   D、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战场开辟

5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法西斯战争是非正义性的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军对日作战

5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A、民族解放战争   B、帝国主义之间争霸战争

C、殖民主义战争   D、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57、下列关于二战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B、不同程度削弱了资本主义各国

  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新变化  D、促使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58、排列下列历史事件的顺序(  )

①北非战役结束    ②意大利新政府签订停战协定

③第二战场的开辟   ④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59、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争   B、战前都建立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C、北非地区都成为战争的主战场   D、都使西欧国家遭受到了严重削弱

60、两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不同是(  )

A、战争的原因不同  B、战争的性质不同

C、战争的范围不同  D、战争的目的不同

二、综合题

1、“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的能力则已降低;各级政府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者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1933、3、4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请回答:

(1)上述演说是哪位总统所作?

(2)上述情况反映了美国当时什么社会状况?

(3)针对“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采取了什么措施?

(4)针对“工人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5)针对“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6)以上措施,结果如何?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80世纪初,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尊重台湾现状,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材料三:1950年,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到中台湾海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始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在美国同意对台湾问题三原则的基础上,1979年我国政府与美国逐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民族分裂势力抬头。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也是迎合这股逆流。……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统一有百利而无一害。……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是民族败类第一人。

——摘自《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

回答:

(1)材料一是哪次国际会议上的什么文件?结合此材料说明日本是怎样侵略并占领台湾的?台湾又是在何时回到祖国怀抱的?

(2) 结合材料二、三说明现今台湾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3) 根据材料三说明美国对台湾政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4)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批判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

(5)现阶段我国对台湾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什么?

3、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帝国主义是一切战争的根源?我国参加两次世界大战有什么不同结果?

4、下列三幅图反映了1929年-1933年美国的社会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 职业介绍所前的长队       图2 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     图3 挖灌渠

回答

(1)图1 反映了1929年-1933年美国社会的什么状况?

(2)图2、图3反映了美国政府针对图1的社会状况采取了

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4、活动与探究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世界各国纷纷以各种形式

举行纪念活动。“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

某班举行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系列活动。

(1)在探讨抗日战争胜利主要原因的主题班会上,小丽同学认为是美国向日本本土投放了原子弹,小华同学则认为是苏联红军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小刚同学负责布置图片展,请你帮助小刚同学为下列三幅图片各拟—个标题。

标题①       ②        ③       

图一          图二               图三

说明:图一: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宽恕;图二:在这张拼图中,左为一日本老兵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向亡灵谢罪;右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东京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图三:2005年2月,德国一名儿童手持蜡烛参加掉念二战死难者的集会。

(3)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在参与上述活动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广丰)“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是指:(  )

A、来克星顿枪声  B、美国内战  C、珍珠港事件  D、中途岛战役

2广西贵港市)二次大战中,德、意、日在个法西斯国家战败投降的先后顺序是(  )

A、日、意、德  B、意、日、德  C、日、德、意  D、意、德、日

3、(河北省)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     B、英国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4、(河南省)20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仅仅相隔了(  )

A、12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5、(湖北武汉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方大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并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将台湾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6、(湖北武汉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前,那场规模空前的战争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

  A、意大利宣布投降  B、德国签署投降书  C、日本签署投降书

7、(江苏徐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

A、美国的参战         B、第二战场的开辟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

8、在"你最崇拜的美国总统"的民间调查中,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三人得票最多,其中罗斯福的主要事迹是(  )

A、推行新政并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  B、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

C、解放黑人奴隶并维护了国家统一  D、结束了中美长达二十余年的隔绝状态

9、(江苏扬州市)“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1940年的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人物之口?(  )

A、英国丘吉尔  B、苏联斯大林  C、德国希特勒  D、中国蒋介石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行动与打败日本法西斯无直接关系的是(  )

A、诺曼底登陆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山东临沂市)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回答11-12题。

11、“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是下列哪国人?(  )

A、德国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埃塞俄比亚

1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   B、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美国使用原子弹

13、(武汉市)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政(Newldea)“新”在何处(  )

A、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平民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D、调节农业政策

14、(浙江省)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有(  )

①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战胜共同的敌人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能相互合作

③世界各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战争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十堰市)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  )

A、经济危机     B、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C、日本轰炸珍珠港  D、美国宣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6、(十堰市)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国家对金融业的整顿  B、国家对农业的整顿

C、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D、新建公共工程

17、(济南市)下列不属于贯彻《联合国家宣言》精神的战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攻克柏林

18、(泰州市)希特勒上台后制造的“国会纵火案”针对的是(  )

A、德国共产党  B、资产阶级政党  C、犹太民族  D、垄断资本家

19、(郧县)1937年发生的使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威胁的事件是(  )

A、德、意、日三国结成侵略性的轴心国集团  B、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形成

C、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德国撕毁凡尔塞和约

20、(潍坊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总结人类历史上这一最为惨烈的灾难时,江泽民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最终促成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举出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采取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

⑵简述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的三次重要国际会议及其主要果实。

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江泽民这一历史结论对你的启示。

21、(潍坊市)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⑴罗斯福“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推行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⑵邓小平“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这一政策的执行有何重大意义?

22、美国从独立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经济危机等冲击,终于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结合美国的历史,回答问题:

⑴南北战争前夕,美国国内存在着哪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联邦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颁布了哪些法令?

⑵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和实施“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23、(河北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世界上80%的人口被卷入战争,5000万人死亡,直接军费开支及物质损失达5亿多万美元。

材料三: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时强调: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不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各国人民要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机遇,齐心协力,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全面合作。

(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什么作用?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出二战结束至今60年间,未曾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至少答出两个方面的原因)

24、(湖北省宜昌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如何看待二战历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德国总理克勒明确表示:德国有责任永远牢记这段痛苦的历史和它产生的原因,必须确保它永远不再重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表示,只有牢记历史教训,不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和平来之不易。你认为当年发动战争的国家或者遭受侵略的国家应如何对待“二战”这段历史?请你结合史实,形成一篇不少于120字的短文,表达你的观点。

25、60多年前,法西斯侵略者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给中俄两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巨在的灾难和浩劫。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中,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同仇敌忾、相互支援、并肩战斗,终于打败了侵略者,拯球了人类文明,赢得了世界和平。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5月8日在莫斯科的讲话

(1)根据材料四,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2)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你想说些什么?(不少于两点看法)

26、(十堰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范围遍及亚、欧、非及大洋洲。然而,战争的结局却出乎侵略者的意料,不是法西斯侵略者的胜利,而是人民的胜利。
(1)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2)想一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谈谈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4)学习了这段历史后,你认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了哪启迪?

27、(随州市)下图描绘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的侵略野心:

轴心国集团
轴心国的侵略野心

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如图所示,轴心国的侵略野心是什么?请在答卷上本图的相应位置用圆圈将轴心国圈起来。

⑵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中、英、美、苏等国走向联合,形成了___________。在与轴心国集团搏斗中,同盟各国在战略战役上相互支持配合,最终完全粉碎了轴心国的侵略野心。请任举两例协调行动的史实说明。

⑶中国抗日战争历时最长,抗住日本侵略军百分之六十以上兵力,中国军民歼灭日军133万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联系此图,说说中国抗战的战略意义和历史地位。

⑷在20世纪前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想一想,这两次浩劫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六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知识梳理】

12课  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

1、二战后苏联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医治战争的创伤,集中精力恢复和发展经济。

2、主要措施:从1946年起执行“四五计划”。

3、成就:取得振兴经济的巨大贡献。

(1)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

(2)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发展尤为突出;

(3)人民生活有所提高;

(4)文化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

(5)高科技有很大的发展:1949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7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4、曲折:工业和农业、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5、出现曲折的根源: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抑制了国民经济的活力,强制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二、欧亚一系列的人民民主国家

1、出现的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二战期间,各国的人民民主力量日益壮大;

(3)苏联的巨大的影响,强强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2、主要的人民民主国家

欧洲(8国):

   波兰、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德

   意志民主共和国

亚洲(4国):

   越南、朝鲜、蒙古、中国

3、影响:

50年代,形成除南斯拉夫以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峙。

三、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

1、是十月革命之后世界最重大的事件;

2、大大加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3、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大大鼓舞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野心,改变了力量的对比和世界的面貌。

第13课 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原因:1、西欧国家的经济基础好;

       2、美国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给予大量援助;

       3、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第三次技革命)成果,发奋图强。

(二)概况:1、50年代初,各国工业达到战前水平;

       2、50-70年代初,进入经济高速度发展的“黄金时期”;

       3、欧洲经济发展慢于日本快于美国;

       4、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上的地位迅速提高。

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一)背景原因:

二战后,美苏两个大国崛起,西欧一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和联合,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形成过程:

1、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个国家首先发起建立“欧洲共同体”组织;

  2、后来又有一些大国加入,成员国扩大到12个。

  3、1993年发展成“欧洲联盟”。

(三)作用:

1、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70年代成为和美国展开全球竞争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

  2、作为一个整体,同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

三、日本的崛起

(一)背景:1、战后,美国占领下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2、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为了对付取得革命胜利的中国,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变化,开始扶植日本。

       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的军事订货剌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概况:1、50年代中期,经济超过了战前的水平;

       2、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经济持续增长,发展速度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70年代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四、发展中的矛盾

1、经济滞胀:1973-1975年经济危机,把资本主义经济从繁荣推入困境,进入“滞胀”阶段。发展速度缓慢下来。

2、70年代以后,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它们和美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欧共体、日本与美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矛盾重重。

第14课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一、推行“冷战”政策

(1)背景:①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A、军事上--除拥有强大的陆海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B、经济上――它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随着实力的变化,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②与此同时,苏联的力量也壮大起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矛盾日益激化。

(2)“冷战”的含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之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3)冷战政策的表现:

①政治上:美国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

A、时间:1947年3月

B、主要事件: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自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给予“援助”。

C、杜鲁门主义――杜鲁门在这篇咨文中提出的“要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②经济上: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A、时间:1947年

 B、主要事件: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C、目的:使西欧经济迅速复兴,以抵抗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冲击;  另一方面,通过“美援”,打开西欧门户,控制西欧各国。

 ③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时间:1949年4月

  B、目的:进一步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对欧洲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包围

  C、建立的标志:1949年4月,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

(4)冷战的性质:两种制度的对抗

(5)冷战的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二、侵略朝鲜

1、背景:(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严重打击了美国在亚洲的侵略扩张的势力,(2)在亚太地区,美国建立起一系列针对新中国和苏联的军事基地,不仅对新中国在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孤立,还从军事上威胁中国的安全。

2、时间:1950――1953

3、经过:(1)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命令美国海、空军进入朝鲜作战,支援

       南朝鲜军队。

    (2)命令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

    (3)盗用“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一支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武装侵略朝鲜,并向中朝边境进逼。

    (4)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5)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朝鲜战争结束。

三、侵略越南

    60年代,“特种战争”

    1965年,“局部战争”

    1973年1月,美国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

    1975年,越南南方获得解放,南北方统一。

         侵略越南战争的失败,美国的霸权地位急剧衰落。

中美关系

  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美苏争霸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原因:随着苏联的国力的增长,苏联的霸权主义也日益膨胀。

  主要表现:

    50年代,双方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制造核武器。

    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

    70年代,苏联出兵阿富汗,谋求南亚和波斯湾地区的霸权。

        美国提出打高科技战争的“星球大战”

    80年代,由对抗走向对话。

  危害:1、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2、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

第15、16课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亚洲经济的发展

什么是第三世界?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世界成了三个世界的并立,美国及其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一个世界,苏联及其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另一个世界,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形成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削弱,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起来。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

一、亚洲独立国家的兴起

1、中国、朝鲜、越南等国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2、印度独立―――印巴分治

    1947年,英国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尼赫鲁为印度首任总理。

3、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先后独立

二、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

1、开始阶段(战后初期):

(1)1952年,埃及爆发了“七月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埃及独立。

(2)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发动了发动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迫使法国于1962年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独立。

2、全面开展阶段(50年代中到60年代末):

  这期间有30多个国家独立,

  1960年,这一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60年代末,英国、法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被摧毁。

3、深入发展阶段(70――90年代):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的历史结束了。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1959年,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了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2、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司法等权利。

―――――民族解放运动胜利发展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全球的崩溃

四、第三世界的崛起和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一)、第三世界的崛起

1、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首都万隆召开亚非会议,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2、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政策

发起者:铁托、纳赛尔、尼赫鲁(50年代)

60年代形成,(1961)

80年代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二)、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南北问题

(1)什么是南北问题?

   主要是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关系的不平等而导致的经济问题。

(2)南北问题出现的原因

   历史原因: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

   现实原因:由于以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的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债务负担。

七十七国集团

1、形成的时间:60年代中期(1964年)

2、形成的背景:是在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反对超级大国和帝国主义控制、剥削和掠夺的斗争中,发展中国家逐渐形成的。

3、形成的标志:《七十七国联合宣言》发表

4、组织的目标: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5、形成的意义: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斗争中由分散走向联合。

五、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原因:摆脱了殖民统治     特点:各地区的情况不同,经济发展并不平衡

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亚洲四小龙)―――――发展于60―――70年代

   原因: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走上发工业化的道路。

泰国、马来西亚―――――发展于80年

印度――――80、9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发展历程及新中国的建设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次科技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 

  技水平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要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鼓励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日本明治维新: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50---70年代的西欧和日本: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充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要善于抓住机遇,利用科技成果发展经济;

东欧和前苏联:要重新农业和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协调发展;发展经济要符合经济规律,符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要处理好;

新加坡和韩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根据本国的国力制定实际需要的发展战略;重视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新中国以来经济建设的失误:从国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办事;走自己的路;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十月革命后,世界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  )

A、苏联的成立         B、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二战后初期,对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

A、美国的核垄断  B、苏联的原子弹

C、中国革命胜利  D、联合国的成立

3、到1949年10月,欧亚共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有(  )

A、8个    B、11个    C、12个    D、14个

4、以下属于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

A、纳米比亚  B、南斯拉夫  C、古巴  D、越南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出现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力量遭到严重削弱  B、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援助

C、各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6、战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在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隐患是(  )

A、国内旧势力的残余强大  B、与苏联关系有不稳定性

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渗透  D、照搬苏联高度集中体制

7、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对立阵营形成是在(  )

A、19世纪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十年代

C、20世纪五十年代  D、20世纪六十年代

8、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是在(  )

A、美国内战后     B、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苏联解体后

9、“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所谓的“黄金时代”是指(  )

A、40年代末──60年代末   B、50年代初──70年代初

C、50年代──70年代     D、60年代初──70年代初

10、20世纪50--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

11、“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

①美国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  ②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影响

③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    ④日本抓住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机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12、到20世纪70年代初,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是:(  )

A、联邦德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13、1967年欧洲为促进经济自由交流,实现人员、劳务、资金和技术的流通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是(  )

  A、北约  B、欧共体  C、欧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14、欧共体成立目的是(  )

  A、恢复战后西欧经济  B、遏制共产主义

  C、抗衡苏联       D、保证自身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15、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立于1967年,由英、法等六国发起成立

B、成立的目的是共同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C、它是一个政治军事集团

D、欧共体的成立,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

16、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开始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足”是(  )

①美国  ②苏联  ③欧洲共同体  ④日本  ⑤联邦德国  ⑥中国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①②⑥      D、①③④

17、读《世界历史》第二册第69页《西欧、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图。得知1951年到1970年西欧和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变化是(  )

A、西欧增长,美国下降  B、两者者同步增长

C、西欧下降,美国增长  D、两者没变化

1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谈到: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二战结束时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里的“挑战”是指(  )

A、苏联的威胁   B、第三世界崛起  

C、美国经济滞胀  D、西欧与日本的发展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20、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对抗苏联  B、扶持资本主义国家

C、称霸世界  D、阻止社会主义发展

21、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同点是(  )

A、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既是政治集团又是贸易实体

C、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  D、由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22、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进行的争霸战争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星球大战

23、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势力推行“冷战”,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采用政治手段  B、采用经济手段  

C、采用军事手段  D、采用战争手段

24、美国的霸权地位急剧衰落是在(    )

A、侵朝战争失败后  B、马歇尔计划  

C、侵越战争失败后  D、北约组织建立后

25、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的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朝鲜战争的爆发

26、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

A、1945年和1999年   B、1947年和1991年 

C、1946年和1989年   D、1950年和1989年

27、20世纪60年代,导致美苏争霸冲突最激烈的事件是(   )

A、古巴导弹危机    B、出兵阿富汗  

C、“星球大战”计划   D、海湾战争 

28、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其中不属于冷战表现的是(   )

  A、援助希腊、土耳其  B、马歇尔计划  C、扶植联邦德国  D、侵略朝鲜

29、对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用非战争手段抵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B、联合资本主义国家,打击社会主义阵营

C、发动局部战争打击苏联力量

D、援助西欧发展经济,反对苏联

30、“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家全体之攻击”这话出自:(  )

A、《华沙条约》    B、《北大西洋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三国同盟条约》

31、20世纪70年代首次实现访华的美国总统是(  )

A、富兰克林·罗斯福  B、杜鲁门  C、尼克松  D、卡特

32、战后第三世界逐渐崛起,第三世界是指:(   )

A、美、英  B、美、苏  C、英、法等  D、发展中国家

33、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对抗社会主义  B、巩固资本主义  C、遏制共产主义  D、推行霸权主义

34、引发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是:(  )

A、美国与欧共体贸易摩擦不断    B、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C、无产阶级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下  D、跨国公司争夺发展中国家市场

35、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主要是因为这一年(  )

A、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独立  B、非洲一共有17个国家独立

C、英法殖民体系彻底被瓦解  D、非洲开展了民族独立运动

3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抗衡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C、欧共体和七十七国集团   D、欧亚出现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37、20世纪50――80年代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争霸  B、地区冲突  C、民族矛盾  D、宗教冲突

38、下列不属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新兴工业国或地区的是(   )

A、新加坡   B、泰国  C、韩国   D、台湾

39、广大发展中国家为反对霸权,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形成的国际组织是(  )

A、华沙条约组织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七十七国集团

40、拉丁美洲建立革命政府,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巴拿马  B、古巴  C、墨西哥  D、智利

41、20世纪60-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并引起世界瞩目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是(   )

①新加坡 ②泰国 ③中国台湾 ④韩国 ⑤马来西亚 ⑥中国香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⑤⑥

42、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斗争中由分散走向联合的历史事件是(   )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 

C、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D、南南合作

43、二战后,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地区是:(  )

A、拉丁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北美洲

44、英、法在非洲殖民统治基本被推翻的时间是:(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中期  D、20世纪60年代末

45、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加坡和韩国能够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力从事转口贸易     B、引进和利用新的科学技术

C、发挥本国的人力资源优势  D、国家体制的变化

二、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一位美国总统在国会宣读他的报告时说道: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的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和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地位的丧失,不但对这些国家,而且对全世界都具有灾难性”。“所以我要求授权,在至1948年6月30日截止的期间向土耳其、希腊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的道路。

回答:(1)材料一中的这位美国总统是谁?

   (2)材料一中的“自由人民”系指哪些人?“武装的少数集团”是指什么力量?“外来压力”是影射谁?“自由制度”是什么制度?

   (3)材料一这个报告提出的“美国政策”被人们称为什么政策?它的意思是什么?这一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二美国协助欧洲复兴道路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下面是周恩来在一国际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引自《现代关系国际史关系参考资料》回答:

①周恩来这段话是在哪次会议上讲的?

②这个国际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③“求同存异”的“同”和“异”各指的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英、美 、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年-1913年)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有何特点?德国经济发展由13.2%到15.7%的增长主要因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有何显著特点?1950-一1970年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联邦德国经济发展主要因素有哪些?

(3)上述材料说明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是重要推动力,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作用在发达国家呈现着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高知识含量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来分析)

4、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对此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5、我国邻近的日本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国家,历史发展道路十分引人注目。请回答下列有关日本历史的问题:

(1)7世纪时,日本效法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哪次改革,过渡到封建社会?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国内矛盾重重,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是怎样向欧洲列强学习的?结果怎样?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战败,经济陷入崩溃,但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又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说说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3)从日本的发展历程,说说你的感想。

6、阅读有关新加坡经济和教育发展材料

材料一: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材料二:中学入学率上升图

        63%           100%

                             83%

    37%

                      32% 

1965年 1989年          1965年    1989年

回答:(1)材料一表明新加坡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保必然联系?

(3)新加坡发展经济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荆州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冲击最大的是(  )

A、埃及的独立  B、印度的独立  C、古巴的独立  D、纳米比亚的独立

2、(广丰)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A、非洲独立年     B、埃及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阿尔及利亚独立

3、(广丰)2005年2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对美日发表涉台问题声明一事指出:“美日军事同盟是在冷战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双边安排。”推行冷战政策的第一位美国总统是(  )

A、林肯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克林顿

4广西贵港市)一年之内,就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是(  )

A、1945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90年

5、(湖北省宜昌市)下面关于二战后美苏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保持着二战后期的盟友关系   B、展开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互相遏制

C、形成了新的战略伙伴关系    D、发生了武装冲突

6、(湖北省宜昌市)二战以后,领导埃及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赢得了国家真正独立的人是(  )

A、尼赫鲁  B、卡斯特罗  C、铁托  D、纳赛尔

7、(临沂)下列关于美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783年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

B、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C、“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D、“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

8、(山东临沂市)下列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  B、它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 

C、最初由五个国家组成   D、它是一个政治军事组织

9、(四川眉山)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的事件是(  )

A、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      B、1960年“非洲独立年”

C、1999年古巴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D、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10、(武汉市)20世纪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是(  )A、日本    B、英国    C、法国    D、苏联

11、(十堰市)20世纪60年代,导致美苏争霸冲突最激烈的事件是(   )

A、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B、古巴导弹危机  C、星球大战计划  D、海湾战争

12、(十堰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发展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意大利    D、法国

13、(济南市)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建立       D、华约建立

14、(山西省)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A、美国的扶持          B、引进国外大量的先进技术

C、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投巨资发展教育和科技

15、(泰州市)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有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16、(乌鲁木齐)下列史实中,发生在冷战时期的是(  )

①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②朝鲜战争  ③越南战争  ④海湾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鄂州市)二战后到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发展,其原因包括:(  )

①美国的援助     ②最新科技成果的采用     ③欧盟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8、(随州市)在1950-1970年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最高的是(  )A、联邦德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9、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两次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请说出其时间及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4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况如何?(2分)对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

第七单元

新格局下的世界

【知识梳理】

17课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一、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的原因

  主要原因根本原因:苏联的历史影响。东欧国家长期、严重受制于苏联,使其政治经济失去活力。

  (1)经济问题

  排斥市场经济的高度集权的经济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少国家外债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2)经济的困难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3)复杂的国际形势的严重影响。(帝国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政策)

2、概况和表现

  (1)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一年内,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政权。

  (2)各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国家更换名称。

  二、苏联解体

1、原因

  (1)戈尔巴乔夫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并上台执政后,各种社会思潮对苏联社会形成猛烈冲击。

  (2)苏联的政治、经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导致苏联共产党下台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2、解体

  1991年12月21日,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文件。标志苏联解体。

三、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一)变化:

  1、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后,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

  2、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结束, 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

  3、新的世界格局没有形成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二)影响

  1、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和冲突的激化,特别是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2、在新旧世界格局的交替的过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

[世界格局新变化对世界有哪些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形势,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这使世界处在新的大战和核战争的威胁之中,美苏两国在争夺世界霸权中,出现“古巴导弱危机”进而升级为“星球大战”的高科技战争计划,使世界紧张局势加剧。东欧各国高度集权的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后,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了。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这种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和冲突激化,特别是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如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波黑冲突,加剧了世界的动荡不安。在新旧世界格局交替过程中,其基本特点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的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形成前,一个超级大国、多个世界强国并存的“一超多强”的局面仍会较长时间存在下去。争取和平与发展,通过协商与对话解决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面临哪些挑战?]

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中国迎来了可贵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两极格局瓦解后,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如何选择适当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其次,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种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第三,正面临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考验。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推行强权政治时,减少了前苏联的牵制,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压力相应增加。

面对着三大挑战,只有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迎接各种挑战,尽快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18课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世界经济的变化

(一)变化

1、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2、各国、地区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总体上来说:各国、地区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形成为一个整体;具体说:1、国际间互相投资,贸易频繁。“WTO”2、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3、国际分工细,生产活动国际化。4、跨国公司影响增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等。5、经济管理国际化。

(三)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

(四) 经济全球化影响:

1、对世界经济不断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2、使市场的破坏作用得到迅速膨胀,

3、由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扩大。

3、跨国公司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摄取高额利润。

4、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容易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国外。

(五)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有利一面: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的联系加强,市场空前广阔,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但同时也是挑战。

2、不利一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市场的破坏作用迅速膨胀;又由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等实力不足,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竞争能力不足,处于不利的地位。经济全球化也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把容易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问题

1、合理利用能源与资源问题

2、环保问题

3、控制人口增长问题

4、合理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问题。

5、毒品蔓延问题

6、国际恐怖主义问题

7、核扩散问题

(二)解决办法

1、走“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人类面临很多共同的问题,如能源与资源日益增少,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增长快导致环境和资源压力大,合理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等。

  “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意义:

   可以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的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的文明。

2、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努力。

[为什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的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这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是有利的。但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比较低,在旧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影响下,全球经济的发展也会扩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此外,经济全球化过程过快,也会使市场的破坏作用得到迅速膨胀。这对于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异是一种灾难。

第19课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1、定义: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以此带来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称之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开始的时间:20世纪40、50年代

3、主要领域: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

4、标志性的成就: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5、影响:(1)极大提高了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2)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

6、启示:(1)再一次证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科技,提升综合国力。

二、知识经济的初现

1、定义: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2、知识经济初现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

3、知识经济初现的表现:

(1)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空前巨大的作用。

(2)高知识含量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并超过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

4、知识经济的提出: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基于知识的经济”这一概念;1997年,克林顿在一份报告中提出“知识经济”一词。

5、意义:

(1)知识经济时代是继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2)知识经济的初现,身我们预示着社会生产领域一场革命的来临;

(3)一个国家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将是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开始时间

18世纪60、7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40、50年代

开始国家

英国

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全球范围内

开始行业

棉纺织业

能源电力内燃机通讯

原子能电子生物遗传航天

标志或划时代发明

蒸汽机

电力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等

新兴工业

棉纺织、钢铁、机械制造

电力、石化、汽车、飞机制造

电子计算机与半导体、核 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激光等

改变生活

火车、汽船

电灯、汽车飞机、电报电话

社会生活现代化(上网;移动电话;电视机;收录机;VCD、DVD;洗衣机;电冰箱;数码相机等)

其他

重要发明来源于实践;在英国棉纺织业中开始后扩展到其他国家和行业。发明来源实践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在几个领域几个国家同时进行。基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影响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进入原子能和信息时代

创造了巨大生产力,城市化,大工业时代到来;出现两大对立阶级;改变世界面貌

创造巨大生产力;密切世界联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发展起来;社会生活现代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

【试题经典】

一、选择题

1、东西方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

A、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B、苏联解体

C、德国统一      D、海湾战争的爆发

2、东欧国家的剧变主要是指(  )

A、执政党的变化   B、国家名称的变化

C、社会制度的变化  D、国家体制的变化

3、东欧剧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苏联的历史影响和现实影响     B、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C、自身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  D、民主法制受破坏,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4、下列对东欧剧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国共产党丧失政权  B、东欧国家社会制度改变

C、南斯拉夫一分成为五  D、联邦德国并入民主德国

5、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经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B、国内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C、戈尔巴乔夫革命的错误政策路线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6、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诸原因中,应吸取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

A、坚持马列主义理论   B、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C、美国的援助与扶持   D、必须要搞好经济建设

7、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取代了苏联国旗。以此为标志,前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A、60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8、苏联解体的标志是(  )

A、戈尔巴乔夫任苏共总书记    B、波罗的海沿岸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C、1991年3月苏联举行全民公决  D、1991年12月“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9、在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中,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世界多极化形成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0、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局势是(  )

A、美俄对峙  B、多极格局  C、中美对峙  D、“一超多强”局面 

11、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历经了几次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C、苏联解体后,多极化格局加速发展   D、目前世界新的格局已形成

1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新旧格局的交替是指(  )

  A、由美国称霸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B、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D、美日欧的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13、1999年3月24日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了长时间的轰炸,这一事实表明(  )

A、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B、当今世界出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C、美国推行霸权政策与强权政治

D、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

14、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

  A、苏联的解体  B、新科技革命  C、市场经济体制  D、跨国公司发展

15、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

16、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A、生产活动全球化   B、国际贸易的大幅度提高

C、跨国公司数量减少  D、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

17、下列哪项不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  )

A、经济力量格局走向多极化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  D、自由竞争取代宏观调控

18、我们所说的“地球村”,它突出体现了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

A、世界大同  B、知识经济  C、经济全球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

19、有关经济全球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

B、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日益紧密

C、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D、使市场的破坏作用得到迅速膨胀

20、被称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是(  )

A、世界贸易组织(WTO)  B、跨国公司

C、地区合作经济组织     D、互联网

21、美国的波音飞机,部分发动机在英国制造,部分尾翼在我国制造。这说明(  )

A、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全作不平等

C、高新科技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22、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现象的是(  )

A、吃肯德基      B、穿皮尔•卡丹牌衣服  

C、温州鞋城建在欧洲  D、到超市买沙发

23、当今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是:(   )

①反对霸权主义       ②维护世界和平 

③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建立新的国际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B、到20世纪末,在世界范国内知识经济己完全取代了工业经济

C、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导致了经济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有利的,所以我们加入WTO

25、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其中发展最快的是:(  )

A、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   B、工矿、建筑等第二产业

  C、商业、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26、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是(    )

  A、原子能的发展和应用   B、航天技术的发展  C、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7、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是(    )

  A、知识经济发达程度   B、军事力量的强弱   C、社会制度的先进程度

28、标志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的是哪些领域的重大突破(  )

①原子能 ②电子计算机 ③微电子技术 ④航天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9、人类活动进入宇宙空间的标志是(  )

  A、伽利略制作天文望远镜       B、莱特兄弟试飞成功

C、苏联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

30、计算机问世以后,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算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这种变化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现代技术发达       B、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发展

C、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D、知识经济的崛起

31、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的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是(  )

A、不结盟运动      B、发展跨国公司

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D、经济全球化

32、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促使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

B、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缩小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D、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33、20世纪90年代,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是(  )

  A、农业经济  B、工业经济  C、商业经济  D、知识经济

二、综合题

1、两极格局解体以后,世界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据此回答:

(1)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2)请举出两个“天下并不太平”的突出事例。

(3)影响当今世界和平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2、材料一 :1984年,位于印度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造成当地居民2500多人死亡。

 材料二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第二册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提到“工业化弊端”,请举出你身边体现工业化弊端的两个典型事例。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3、随着经济全球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2004年年末印度尼西亚发生的地震引起强烈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泰国等国16万多人死亡。对于这突发性的天灾,各国政府、国际红十字会伸出了援助之手,我国政府已捐出5.2亿人民币。
结合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回答:

(1)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人类面临问题有哪些? 

(2)对于像“印尼”这样自然灾难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

(3)作为中学生,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你该作如何应对?

4、当今世界,在新的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没有形成前,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多个世界强国(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并存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据此,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60年代美国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各解决了什么问题?

(2)欧盟成员国中的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及日本在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相似因素是什么?这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3)当今威胁世界和平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这一挑战?

  

5、20世纪60~90年代,亚洲各国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请概述韩国、新加坡、印度与中国几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你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应注意哪些因素?

6、材料一:“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平衡,美国、德国的步伐较快,后业居上;英国、法国相对缓慢;日本开始崛起,俄国也有所发展。”

  材料二:“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它又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尤其是美德意日等国遭受的打击更大,危机更沉重。”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80年代中后期,苏联社会十分动荡,政治、经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终于导致了苏共下台,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请回答:(1)出现材料一中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种不平衡性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出现材料二中经济危机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德、日两国为摆脱危机采用了怎样的对策?影响如何?

(3)材料三中的这种状况最终导致了二十世纪末期世界政治格局的怎样的变化?

(4)联系材料一、二、三,你对当今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发?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由于用新的科学技术而实现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情况见下图。进入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空前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高知识含量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并超过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


                     占5~20%

                                   占80%

              20世纪初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0世纪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中利用新科技的情况

材料二: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已达6万家。它们控制全球生产的2/3,国际贸易的1/3和直接投资的70%。国与国之间竞争越来越体现在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跨国公司的实力和竞争力,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2)材料二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举出你身边体现这一特点的典型事例。

(3)导致材料一、二所反映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竞争?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

1、(安徽省)下列现实生活中涉及到的科技发明,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

  A、访问互联网   B、用手机打电话  C、用数码相机拍照  D、在电灯下看书

2、(潍坊市)导致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根源是(  )

A、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  B、两级政治格局的瓦解

C、高新科技的发展    D、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

3、(广丰)苏联和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更改国名    B、改变领导人  C、改变执政党   D、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4、(广丰)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出现了一个超级大国,多个世界强国并存的“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是指(  )

①美国  ②中国  ③日本  ④俄罗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5、(广西贵港市)二次大战后,推动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

A、高新科学技术    B、高额的经济利益

C、反恐怖主义的需要  D、非集团化组织

6、(湖北宜昌市)收看电视节目是我们了解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之一。电视机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D、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7、(湖北宜昌市)下面关于当前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美苏争霸局面已经成为历史   B、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一超多强”的局面不可长存  D、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对峙局面已经形成

8、(湖北武汉市)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电视和计算机的推广使人们比以前更便利和更快地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电子计算机”只能出现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C、第三次工业革命中

9、(黄冈)经济全球化(  )

A、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B、对发展中国家有利

C、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D、在世界范围内缩小了贫福差距

10、(江苏徐州)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是(  )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跨国公司

11、(江苏盐城市)20世纪9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是(  )

A、工业经济  B、农业经济  C、商业经济  D、知识经济

12、(江苏扬州)下列属于全球性合作的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  B、欧洲联盟(EU)

C、世界贸易组织(WTO)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13、(山东省淄博市)下图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A        B        C      D

14、(山东潍坊)导致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根源是(  )

A、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   B、两级政治格局的瓦解

C、高新科技的发展     D、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

15、(武汉市)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  )

A、交通运输业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工业革命

16、(武汉市)促进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在欧洲表现为(  )

A、欧盟实力增强  B、中国实力增强  C、日本崛起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7、(郧县)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被称为(  )

A、知识经济  B、信息经济  C、高科技经济  D、经济全球化

18、(郧县)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是(  )

A、核反应堆  B、电子计算机  C、生物工程业  D、高分子合成化工业

19郧县)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成效的关键是(  )

A、一个国家工业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  B、一个国家农业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

C、一个国家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  D、一个国家农业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

20、(十堰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高速度、低通胀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高速度,低失业率  D、信息化和全球化

21、(山西省)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一超多强”  B、两极对峙  C、多极化  D、全球化

22、(泰州市)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最为全面的是(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  ④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3泰州市)右图中相关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于(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

A、1949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8年

24泰州市)下列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特征的是(  )

①英特尔公司  ②美孚石油公司  ③微软公司  ④联想集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随州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经济全球化

B、东欧剧变中各国执政的共产党更改了组织名称

C、苏联解体与80年代苏联的社会动荡密切相关

D、知识经济是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

26、(鄂州市)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B、有利于全球的环境保护

C、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    D、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柄双刃剑

27郧县)请你说出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年代及各自的标志性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社会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受益,为什么?试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28、( 江苏徐州)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变化。据此下列问题:

(1)两极格局形成和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50-80年代两极格局突出表现为美苏争霸。观察下面题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说一说50、60年代美苏争霸的基本状况怎样?

                     

(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怎样的局面?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向什么趋势发展?

29、(荆州市)关于20世纪的历史,有人认为"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世纪";也有人认为"20世纪是战争不断的世纪"。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主要史实,以"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或"人类的战争与和平"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历史小论文。

30安徽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某国际组织示意图  

材料二:世界民用客机的“巨无霸”——空中客车A380即将面世。它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还要大三分之一,其总装线在法国,而部件生产商则分布在世界各地。为了把A380的大型部件,从位于世界各地的工厂送到法国进行总装,中国南京金陵船厂还专门为此制造了巨型滚装船。  ---2005年4月《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种种挑战:人口膨胀使我们生存的空间愈显狭小;环境恶化削弱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危及到可持续发展;毒品、爱滋病、恐怖主义吞噬着每一个靠近它的人……。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国际组织是     。(2分)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1分)

(2)材料一、二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2分)举出一件你身边与此相关的具体事例。(2分)

(3)材料三列出了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共同问题,请你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谈你的认识(或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3分)

3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73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来一个世纪的工业总产量的总和……其中科技进步的因素由20世纪的5%左右上升到20世纪末的70%-----80%。
材料二“二次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请至少举出三项)(4分)

(2) 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证明了什么道理?(2分)

(3) 试举出现实生活中一则事例说明“网络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1分)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C

D

A

A

B

D

D

A

D

C

D

C

C

C

B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D

C

D

A

D

D

D

D

A

B

B

C

A

C

C

D

D

A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B

A

B

D

A

B

B

B

D

二、综合题

1、(1)《权利法案》;为了限制王权。(2)据此,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立法权;征税权;征兵权;选举权等。

2、(1)美国;《独立宣言》;(2)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3)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3、(1)《人权宣言》;(2)制宪会议;

(3)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4)文件中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它具有阶级局限性,而所谓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也只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4、(1)封建等级森严,阶级对立尖锐,农民生活困苦,要求改变现状;

 (2)1789年7月14日。意义: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3)1793年;因果联系――法国封建等级森严,阶级矛盾尖锐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

5、这两种说法都具有片面性。

一方面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掠夺造成了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从这一个方面来说是罪恶;另一方面,殖民国家把掠夺来的财富用于发展本国工业生产,同时殖民地又为殖民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原料,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

6、(1)封建专制制度

 (2)资本主义制度;

英国:表现为君主立宪制;法国:表现为资产阶级共和制

 (3)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的基础。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B

B

D

D

C

A

D

B

A

A

C

C

A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

C

A

C

D

D

A

C

D

C

C

D

D

A

29、(1)思想:提倡平等自由。意义: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或者宣告美国独立)文献:法国《人权宣言》

  (2)答:美国的霸权行径有违“平等自由“的思想。如对伊拉克的战争。(或者科索沃战争等,类似例子均可。)

30、英国――法律:英国议会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成效:为限制国王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法国――法律:拿破仑制定和颁布了《法典》;成效:清除了封建法规,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美国――法律:1787年国会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成效:在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和总统制。

31、(1)《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

(2)它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英国确立(或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32、①《独立宣言》②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 ③《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北美十三块殖民地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了。这表达了美国人民向往自由、独立和民主的愿望。对独立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A

A

A

C

B

C

B

B

C

C

B

C

B

C

C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C

C

A

A

D

C

C

C

B

C

B

A

D

B

C

B

D

C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C

B

D

D

D

D

A

C

A

D

C

B

C

A

C

C

C

B

C

C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C

B

C

C

C

D

D

C

D

B

二、综合题

1、(1)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棉花加工和生铁产量等工业品生产增长很大。原因: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推动着生产的发展。

(3)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工业革命也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阶级对立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密切了世界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无产阶级不满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要求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争权政治权力。(5)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使殖民地的经济依附于宗主国,殖民地越来越“落后”。

2、(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指导工人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3)相信无产阶级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4)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3、(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1862年;(3)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4、(1)巩固沙皇专制统治,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2)农奴暴动不断,农奴制危机四伏。

(3)根据废奴法令,农奴获得“解放”时得到的那块份地要拿出比当时地价还高的钱去购买。(4)保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

5、(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说明沙皇是在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实行改革的,改革的目的是维护沙皇统治,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3)“义务”:出赎金,忍受剥削。“公道”:维护农奴主的利益。(4)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6、第一处:“自下而上”改为“自上而下”;第二处:“它使地主被迫无偿出让土地给农奴”改为“农奴出高价赎买获得一块份地”;第三处:“现代”改为“近代”。

7、(1)历史现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与扩展;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法、美城市化水平有所发展;俄国是封建农奴制国家,城市化水平低。(2)基本因素:工业革命,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方式的改变;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

8、(1)反对态度;不主张立即取消奴隶制,并反对用暴力手段。(2)维护联邦统一。(4)提高林肯的威信,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局。

9、美国――奴隶制的存在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通过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最后北方获胜,废除了奴隶制;俄国――农奴制的存在;通过1861年改革,最后废除了农奴制;日本――幕府统治;通过1868年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德意志和意大利――国家的分裂;通过王朝战争,最后实现统一,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影响: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初步建立;殖民争夺更加激烈,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C

A

D

B

A

C

A

B

A

D

C

B

C

B

C

B

B

A

B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B

B

B

A

D

A

D

C

B

A

A

A

B

C

B

C

C

B

39、《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独立宣言》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国的诞生;《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局,最终北方战胜南方,维护了联邦的统一。都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40、(1)日本  发达国家 (2分)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2分)
(2)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答出其中一个即给分)(1分)日本:明治维新。(1分)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命运的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4分)
(3)要求:所拟定的题目①应符合材料意思;②应反映一个明确的主题;③应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分)

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B

B

B

A

A

D

C

C

B

A

C

B

D

B

B

A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B

B

B

D

B

D

C

C

A

D

C

C

A

B

C

A

B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

A

B

D

A

C

B

B

D

C

二、综合题

1、(1)美国、德国取代了英国、法国成为世界上头号、二号工业大国;说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发展速度最快而英国法国发展速度却缓慢下来。

 (2)原因:第二次科技革命期间,美国和德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它们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而英国法国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输出,以致技术装备相对落后;

2、(1)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三国同盟;(3)三国协约;(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答:美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进行;它更多地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美国国内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4、(1)第一次工业革命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2)要求气死的成果是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与生活相关的具体成就,并说明其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火车的使,不仅使人们陆上交通快速,方便,而且,代替了步行肩扛,牲畜驮运的运输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电灯泡,电灯的使用改变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克服了黑影对生活的限制。

(3)A、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的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可任选一个典型国家(如:英、法、美、俄、德、意、日、中等)来说明。

如:英国首先开始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使其一度居世界霸主地位,可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不采用新技术,装备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经济发展缓慢,工业生产被美、德赶上和超过。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A

C

C

B

A

A

A

D

B

B

B

13、(1)英国;(2)C;(3)答案提示:①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②在发展新科技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4、(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煤;(2)第二次科工业革命;内燃机;石油;

(3)1973年~1975年由于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经济结束了五六十年代的繁荣,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缓慢下来。

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B

A

B

D

A

D

A

C

C

A

B

C

A

A

D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C

C

A

A

D

A

C

C

D

B

C

D

C

C

A

B

A

D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D

B

B

A

C

C

B

A

B

C

D

D

B

D

A

C

C

D

B

A

二、综合题

1、(1)、打着“中立”的幌子,给交战出方出售军火,提供贷款,大发战争财;

(2)、交战双方精疲力竭时;收拾残局,渔取暴利,主宰世界。

(3)、使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大战的结束。

(4)、北洋军阀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参战的。

2、(1)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2)巴黎和会;其他国家处于无权地位。

(3)德国;分赃会议;“凡尔赛体系”;

(4)没有;弱国无外交;

(5)“五四”运动。

3、(1)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

(2)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俄的统治,十月革命后。

成立了“苏维埃俄国”;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

 (3)大国干涉;民族矛盾复杂。

4、(1)材料一:《废除农奴制法令》;1861年

材料二:《土地法令》;1917年

 (2)《废除农奴制法令》代表贵族地主利益

《土地法令》代表广大农民利益

 (3)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5、(1)《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

 (2)“门户开放”政策;

 (3)日本;一战期间,日本趁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4)该条约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协调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而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揽指中国的条约,该条约表面上说尊重中国的主权,但实际上,根据所谓的“户门开放”和“机会均等”等原则,使中国重新回到一战前由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该条约的签订再一次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事实。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B

A

B

C

A

C

D

C

D

D

A

B

D

D

B

18、(1)《凡尔赛和约》(1分)《九国公约》(1分)

(2)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分)

(3)感受:要求学生要从中国近代外交史和现代外交史谈感受,观点正确,语句通顺,可难2分,观点正确,语言表达不顺1分,观点错误不给分。

第五单元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B

C

A

B

C

A

C

A

B

C

A

C

D

B

A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D

D

D

C

A

D

C

D

D

C

B

D

D

A

A

C

B

C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C

B

C

D

C

B

A

B

C

C

C

A

B

C

B

D

B

B

D

B

二、综合题

1、(1)富兰克林•罗斯福;(2)出现了经济危机。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队伍膨胀,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3)缩减耕地,屠宰牲畜,由政府补偿。(4)整顿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出现盲目竞争。(5)“以工代赈”新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6)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2、(1)开罗会议、《开罗宣言》。19世纪70年代,日本侵略台湾,勒索50万两白银后撤出台湾;1985年,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政府收回台湾。(2)1949年因祖国大陆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到台湾,形成台湾与祖国大陆暂时分离的状态。(3)一方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美国的霸权地位急剧衰落。鉴于此,美国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4)陈水扁“一边一国”论,是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和地区民族分裂势力抬头的典型代表,它极大的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损害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为,坚决同台独势力作斗争。(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 (1)“一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委任统治”原德国在中国山东权利“委任”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却任人宰割,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共同宰割的局面。“二战”,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重要成员,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洗涮了民族耻辱;迫使日本归还了占领中国50年的台湾等领土。

4、(1)美国陷入经济危机;失业队伍膨胀。(2)“以工代赈”新建公共工程;直接目的:减少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

5、(1)小丽、小华的观点都不全面。抗日胜利战争的主要原因:中国抗日战争是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共领导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或苏联派遣红军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同盟国在亚太战场对日寇的牵制和打击等)。(答出具体史实或意思相近的内容亦可得分)

(2)①真诚忏悔或惊世一跪等,②鲜明对比等,③珍爱和平等。[只要所拟标题与图片主题吻合即可得分]

(3)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开创未来;发奋学习,振兴中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等等。(只要答出与主题相关,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的内容均可得分)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C

D

C

C

A

C

C

A

A

A

B

A

B

A

A

C

A

A

A

20、(1)诺曼底登陆;易北河会师;等。(2)开罗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德黑兰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方针,即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议:A、战败的德国由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区占领;B、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C、成立联合国,由中、美、苏、英、法五国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3)各国之间要加强国际合作,以对付共同的敌人。

21、(1)整顿工业,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2)改革开放;经过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22、⑴制度: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法令:《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⑵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23、(1)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意思相近即可)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意思相近即可)

(2)对二战惨痛教训的认识;国际间的合作加强;世界格局想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平力量的增长。(考生只要答出两点即可)

(评分说明:若考生答出欧共体和经互会的建立、万隆会议的召开、联合国的建立、第三世界的兴起、不结盟运动、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世贸组织的建立等具体内容可酌情给分)

24、25、(略)

26、(1)60周年(1分) (2)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或成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1分)(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分)(4)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竺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写出与题意相符的2点即可得2分)

27、(1)主宰整个世界;(2)反法西斯同盟;诺曼底陆;阿拉曼战役;攻克柏林等(3)贡献:抵抗了60%以上的日军,牵制了日军,使之对亚洲其他地区无法展开大规模进攻,有力配合了反法西斯战争;抗战八年,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经济损失巨大。反法西斯战争后期,中国参加了一系列会议,对于协调作战,建立战后世界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4)启示: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最大的启示:人类应在对付共同挑战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

第六单元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C

B

A

D

A

C

B

B

C

B

B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D

A

C

D

A

D

C

A

B

A

D

A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C

D

D

B

B

B

A

B

D

B

C

B

C

D

B

二、综合题

1、(1)杜鲁门;(2)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苏联;资本主义制度;(3)“杜鲁门主

义”;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逐步

形成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4)为了对会苏联;美国通过提供经济援助,逐步控制了欧洲

资本主义国家,进而为美国称霸世界壮大了力量。

2、(1)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2)1955年;(3)“同”: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

愿望;“异”:包括各个亚非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

3、(1)特点: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最快,英法相对缓慢。

主要因素: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

(2)特点:经济进入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联邦德国发展尤为迅速,成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援助;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

(3)高科技创造出的价值超过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

4、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由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到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随着日本、西欧经济实力增强,在苏联解体以后,推动世界向多极

化方向发展。

5、(1)大化改新;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日本摆脱国家危机,逐步发展成为亚洲唯一资本主义强国。

  (2)原因:A、战后的非军事化  B、美国扶持  C、美国军需订货刺激  D、利用新科技。

  (3)(开放性问题,言之成理即可)例: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积极广泛采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奋发图强,方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方能发展壮大。

6、(1)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或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2)新加坡重视发展教育,进行智力投资,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C

C

B

B

D

C

A

D

A

B

B

A

C

D

A

B

D

19、两次高速发展期: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发展的共同原因:科技革命的促进、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生产关系适当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第一次高速发展期时: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成为列强资本输出的对象。第二次高速发展期时:国民经济在崩溃中得到恢复和发展,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出现了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启示:抓住有利的国际时机、保持社会主义稳定、经济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第七单元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B

C

A

D

A

D

B

D

D

D

D

C

C

B

B

C

D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C

A

B

D

D

A

D

C

C

A

C

C

C

C

C

D

二、综合题

1、(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海湾战争、波黑冲突(或阿以冲突、印巴冲突;或车臣战争、别斯兰事件等)

  (3)地区冲突、民族冲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议、核武器扩散、宗教矛盾等。(至少写三个)

2、(1)发达国家将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把污染和危害转移国外。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有利一面: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的联系加强,市场空前广阔,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但同时也是挑战。

不利一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市场的破坏作用迅速膨胀;又由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

旧秩序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等实力不足,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竞争能力不

足,处于不利的地位。经济全球化也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把容易污染的

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3)如大量汽车的使用造成汽车尾气污染空气等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如能源与资源日益增少,环境污

染严重,人口增长快导致环境和资源压力大,合理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等。

3、(1)问题: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野生动植物;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利用空

间、海洋等问题:此外,人类还面临有毒品蔓延、国际恐怖活动猖獗、重大灾难性问题。(列

出六个以上问题即可)(2)加强国际间合作,共同努力建立了完备的地震、海啸预警机制 

发挥联合国的协调作用等。(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准备迎接挑战

等。(观点正确即可)

4、(1)18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或美国赢得独立。

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或实现了国家统一。

(2)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或利用最新的科技革命成果。

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或应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当联合其它各强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始终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居安思危。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不同模式:①新加坡:大力推进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注重协调环境、教育、科技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②韩国:注重不均衡发展,以自身特点,制定五年计划;③印度: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注重发展高新科技;④中国:探索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优先发展沿海地区。

发展因素:①环境因素:国际社会和本国政治的稳定;②科技与教育因素: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科教可以兴国;③世界市场与本国特点因素:一国经济发展必须与世界市场结合,依靠外向型经济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

6、(1)第二次工业革命;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出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德、日两国建立了法西斯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了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终结,“一超多强”的局面在长时间内存在。

(4)启示: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的发展必须尊重客观规律,适合本国国情。

经济建设必须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避免政治危机的出现。

7、(1)出现了新型经济形态-----知识经济。

  (2)经济全球化;(能举上一例就行)如,吃肯德基,买进口小轿车、穿皮尔。卡丹服装 

  (3)科学技术的推动。

  (4)(只要能结合材料反映的观点谈认识即可)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扶持本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增强竞争实力。

【2005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C

D

C

A

C

A

C

B

D

D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C

D

A

D

B

C

D

C

A

B

C

B

B

27、(1)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标志是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2)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刚刚成立初期。没有受益。原因:①当时中国在进行解放战争②新中国成立后,左倾错误泛滥,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③从整个世界环境下处于冷战中,中国相对处于一种封闭状态。认识: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就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②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③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④支持改革开放,学习一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⑤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等

28、(1)形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分)(2)在美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优势。(1分)(3)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2分)

29、答案1:“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必须与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

答案2:“人类的战争与和平”必须与20世纪的战争有关

30、(1)欧盟;集政治经济等为一体的国家联合体。

(2)经济全球化。如,吃肯德基,买进口小轿车、穿皮尔。卡丹服装等

(3)如:人口膨胀――实行计划生育等。(认识和措施包含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等即可)

31、(1)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原子能、电子运算机、微电子技术等(答出任意三点给3分)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分)
(3)如给网友发电子邮件、网上聊等(只要言之有理即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