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历史试卷 - 初中历史中考试卷 - 正文*

中考历史复习经济和社会生活测试题

2014-5-11 0:32:57下载本试卷

中考历史复习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   一、    知识导航:

1.    1.   学习目标

(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     2.     学习指导:

本单元主要讲述: 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的传入我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学习本单元要重点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等历史知识;正确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理解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二、    二、     热点点击

例1.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的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的贷款②军阀政府的支持③ 辛亥革命的刺激④ 帝国主义无暇东顾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这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首先阅读题干,理解题意,对历史问题原因,一般从内因、外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几方面去思考,着眼于历史事件的背景来考虑,对这一组选择题提出的4条信息可以分析由③④组成的,由此确定正确答案D

例2.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在( )创办的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汉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首先阅读题干,理解题意,明确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指的哪个机构,回忆所学的知识是指商务印书馆,进而判断出出版地点是在上海,因此正确答案是A。

例3. 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风云儿女》D.《渔光曲》

解析:这是一道判断型选择题。题目中给出的4个选项都是中国较早拍摄的影片,有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无声电影,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因此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要求选出第一部无声电影,根据所学知识,A是正确的。

三、   三、    资料下载

1. 张謇少年轶事

清代改革家梁启超称张謇是位“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的过渡时代之英雄”。他何以成才、成业、成英雄?回答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审视张謇少年轶事,足见非同一般。

  张謇4岁学识《千字文》,5岁已能从头到尾背得一字不错,便随兄进了邱家书塾的书房。11岁念完《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孝经》、《学》、《庸》、《论》、《孟》、又开始念《诗经》、《国风》,听人念《滕王阁序》已能领会。先生试出上联:“月沉水底”,他即对下联:“日悬天上”,四字对已作得相当工整有水平。12岁的一天,张謇的父亲在其书房和先生闲谈,忽见一个武官骑了一匹白马从大门外走过,先生随口出了个“人骑白马门前去”上联,张謇出口而对“我踏金鳌海上来”,气势宏伟,无瑕可击。13-15岁《尔雅》、《春秋》、《左传》等读完,能做八韵诗,制艺成篇,足显才气。张謇从小写字也极用功,什么体都临上三五十遍,从不间断。

  16的张謇开始进入科举考试去州试,可名在一百名外,而其父的朋友范当世获第2位,回书塾后先生大为呵责:“假如有1000人去考,要取999人,只有一个人不取,那就是你!”张謇听之非常难过。于是在塾中窗格上、卧室帐顶上,无处不写“九百九十九”五个字。以后,他睡时总用两根短青竹头将辫子夹住,只要头一动,身一翻,辫子牵痛头皮而醒,便不管天亮不天亮,立即爬起读书,又处处看见那五个大字,不由得伤感落泪,就不觉疲倦了。第二年又考,张謇名列前列,范反落在其后。每到夏天,蚊多肆虐,张謇每夜点着一盏油灯,写字读书,桌子底下的两只脚,被蚊虫干忧咬得苦不堪言。他想得一法,搬了两只空坛子摆在桌底下,将两腿伸进坛子,以抵挡蚊子侵袭。他历经乡、县、州、院、殿各级各类科考共26次,在试场度过了160天,8次未中,7次前10名,9次第一名,终于41岁中状元。

2.照相机何时传入中国的?

  现在世界上以1839年1月19日为照相机发明日,因为法国科学家达盖尔研究成功的银板照相法是在这一天公开发表的。

  清人周寿昌的《思益堂日札》记载:道光丙午年,他旅居广州,见到取影器的记述。因此有人推断:道光丙午年是公元1846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第四年。那时候,外国人到中国游历的人日渐增多。“周寿昌看到的这架照相机就是进入广州的西方人带进来的。”所以,至迟1846年照相机已经传入中国。

  3.中国人曾发明过照相机

  清道光甲辰年,即公元1844年,中国近代科技发明家邹伯奇试验用凸镜取火,从中受到启发,研制成功“取影器”,并在此基础上,添加快门和底板。取影器就是照相机。邹伯奇还撰写出关于取影器的论文。今天广州越秀山公园镇海楼博物馆里还保存着他自拍的一幅照片。

四、   四、    实践与探究

社会调查:

解放前、改革开放前普通家庭远距离的主要通讯方式是什么,现在普通家庭远距离主要通讯方式是什么?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现在,以50家为一组,统计家庭电话的装机比率,移动电话占有比率,家庭网上通信比率,比较书信、电报、电话以及移动电话各具哪些特点和优势?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请分析变化的原因。  

五、   五、    能力提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清末状元实业家是( )

A.张搴  B.陈启沅  C.荣宗敬 D.荣德生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A.   辛亥革命的冲击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指(  )

A.1911-1914年       B.1912-1918年

C.1913-1919年       D.1914-1918年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   A.   帝国主义的侵略   B.封建势力的压迫

C.官僚资本势力的压迫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5.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从行业看,发展较快的是()

A.轻工业 B.重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6.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 )

①纺织业 ②冶铁业 ③轮船制造业 ④面粉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 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C.滇越铁路 D.京张铁路

8.《申报》是1872年在哪里创办的(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汉

9.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在( )年创办的?

A.1872年 B.1879年 C.1901年  D.1905年

10. 清朝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  )口号:

A.“师夷长技”  B.“自强”  C.“求富”  D.“实业救国”

11.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大生纱厂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2.从昆明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去上海,这样的事情出现在( )铁路开通以后。

A.淞沪  B.滇越  C.唐胥  D.京张

13.剪掉辫子,禁止女子缠足,行鞠躬礼、握手等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在( )后: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4.近代上海的人们能够从中文报纸上寻找到自己有用的信息最早出现在:

 A.19世纪40年代  B. 19世纪50年代 C. 19世纪60年代 D. 19世纪70年代

15.近代中国的新闻记者通过有线电报发回新闻报道,最早出现在( )以后。

 A.19世纪50年代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70年代 D. 19世纪80年代

(二)列举题:

1.列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2.列举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三)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张謇是晚清的状元,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但他并没有热心官场,而是以很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19世纪末 20世纪初,他创办了 18个企业,参加 9个公司的投资。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该“听之民办”,应该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

他曾呼吁说:“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内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150万锭之约。如果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他还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1600多万两,其中的2/3都是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然而好景不长,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归纳张謇是如何走上实业救国之路并使企业获得发展的?

 

 

2.                            (2)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发展实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3.                            (3) 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走下坡路,原因何在?

 

 

4.                            (4) 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2.阅读下列材料:
  1911年——1919年中国面粉业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万袋)

1911年

40

600多

4.3

1919年

120

4500

18.8

请回答:

(1)    (1)    材料中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    (2)    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问答题

1.为什么第一次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怎样?请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3.    3.    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我国科学技术落后了?

 

 

 

 

 

 

 

 

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D  4、D  5、A  6、D  7.B  8.A  9.A  10.D 11.C  12、B 13、D  14、D 15、C 

(二) 列举题:

1.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2、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电报等通讯工具的使用;照相、看电影、读报纸;剪辫、易服、禁缠足,鞠躬、握手,称先生等。

 (三) 材料解析题:

1. (1)《马关条约》签订后,张骞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张骞的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2)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3)一战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国内出现了军阀混战局面。(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企业没有广阔前途,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

2.(1)说明在1911年到1919年期间,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2)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五)问答题

1.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因;一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是其外因;此外,使用国货,抵制洋货的运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而且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业很不平衡。

3. 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有封建制度统治的原因,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乃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学技术没能拓展自己发展的空间,从教育制度上看,八股取士的科举在鼓励士人在考举人、考进士、考状元,埋头故纸堆,死记硬背四书五经,不注意发明制造,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把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古代是农业文明发展先进的国家,其科技发明属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而近代的科技发明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其科技发明成果能转化为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日益丰富着近代工业社会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