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初三物理检测题2

2014-5-11 0:27:45下载本试卷

初三物理检测题2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16分)

1、甲、乙两同学并肩前进,以_______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以_____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

3、托里拆利实验中,与水银槽液面相平的管内小液片A,受到向下的压强是_______给的,受到向上的压强等于管外_______的压强。

4、沿着长5m,高1m的斜面,把重104N的物体拉到车上去,已知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有用功是_______J,所用拉力是_______N。

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

6、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7、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8、如图1 ,在水平方向用50牛的力,将一个重30牛的木块压在竖直的黑板上,木块与黑板间的接触面积为0.01米2,则黑板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牛,压强是________帕。

  9、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    能的机器;热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图2所示是热机的    冲程。

图2

 
二、选择题(48分)每小题仅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用天平和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结果是(   )

A. 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  B. 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的结果都相同 

C. 用天平称的结果不同,用弹簧秤称量的结果相同  D. 用天平和弹簧称量结果都不同

2、甲、乙、丙三辆自行车参加比赛同时同地出发,甲车速度是18km/h,乙车速度是300m/min,丙车速度是5m/s,那么最先到达终点的是(   )

A. 甲车     B. 乙车     C. 丙车     D. 同时到达

3、有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在它的一端绕有适量的铁丝,把它们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3所示,比较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 ρ>ρ   B. ρ<ρ乙      C. ρρ   D. 无法确定

4、甲、乙两个学生质量之比是3∶2,登上同一座山的时间之比是2∶3,那么甲、乙二人登山时的功率为(   )

A. 1∶1       B. 2∶3       C. 3∶2       D. 9∶4

5、下述现象中,机械能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跳伞运动员从空中跳伞后匀速下落     B.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

C.一个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        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水平拉力作加速运动

6、在下列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变热    B. 电炉丝通电后变热

C. 晒太阳感到暖和         D. 一壶水在煤气炉上加热,温度升高

7、下图4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图4

 


8、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下图5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图5

 

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6所示,从侧面看去(  )

A.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图6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10、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11、15g00C的水与750g00C 的冰混合,则(  )

A. 冰要熔化   B. 水要凝固   C. 都保持原状不变   D. 说不清楚

12、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相等   

B.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

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小

图7

 
13、用手握住汽水瓶,汽水瓶并不滑落,这是因为( )

A.手的握力大于汽水瓶的重力     B.手的握力等于汽水瓶的重力

C.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大于瓶的重力  D.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等于瓶的重力

14、两手对拉一弹簧秤,它的示数是10 N,这两手的拉力分别为( )

A.5 N,5 N    B.10 N,10 N  C.0 N,0 N          D.20 N,20 N

15、下列图8工具或仪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图8

 

16、请你认真观察下图9,利用类似下图实验装置,对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将会怎样运动,你的推论是(    )

图9

 

A、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速度一定会改变        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三、作图题(10分)

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图:

  (1)请将图10中的光路图补画完整。(2分)  

(2)画出图11中杯子受20牛重力的示意图。 (1分)

(3)画出图12中动力F1的力臂。(1分)

(4)在图13中,画出物体在2N拉力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图示。

(2分)

图12

 

图11

 

图10

 
     

2、在图14中,AO、BO’为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S’的位置并画出光路图。(2分)

3、从空气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15中给出了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分)

图15

 


四、实验题(16分)

1、用图16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2、 如图17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图。

3、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2分)

A. 酒精温度计 B. 煤油温度计 C. 水银温度计 D. 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4、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后,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右偏,则应调节横梁上的螺母向______移动。若无论怎么调节,指针总是右偏,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8(a)(b)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前应先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置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它们的________;实验时,当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2倍焦距后,要移动______找像。

7、下表是某同学按图19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

朝上

186

214

28

2

3

朝下

186

214

28

3

3

朝侧面

186

214

28

4

6

朝侧面

171

229

58

5

9

朝侧面

158

242

84

6

盐水

9

朝侧面

154

246

92

图2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8、小明做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他应该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对滑轮组机械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五、计算题 (10分)

1、站在地面上的人,使用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将放在地面上,重为1000N的物体匀速地提升2m(不计摩擦)人所做的功为2500J,求: (1)人所用的拉力是多少N? (2)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另一个物体升高同一个高度,滑轮组对重物做功为3500J,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2、体积是100厘米3,重2.65牛顿的铝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铝块全部浸没在底面积为0.2分米2的圆柱形容器里的水中时,求:(1)弹簧秤的读数。(2)由于铝块浸没在水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