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五 研究性试题
(11分)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 物体 | 质量(g) | 体积(cm3) | 密度(g/cm3) |
1 | 铝块1 | 54 | 20 | 2.7 |
2 | 铝块2 | 108 | 40 | 2.7 |
3 | 松木1 | 108 | 216 |
|
4 | 松木2 | 10 | 20 | 0.5 |
(1)上表空格处为_________.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3)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4)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2.(11分)行驶的汽车刹车后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下落得越来越快;足球运动员头顶飞来的球,球飞出去;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从地面举起来.请根据以上四个现象所对应的物理过程概括一个结论.
3.(11分)如图所示,甲图中AB和CD是长度不同、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线,乙图中AB和CD是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线,用图示装置可以研究同种材料导线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由甲图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由乙图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11分)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表:
(1)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5.(11分)在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器材都完好,各自的读数也准确,他们测量的三组数据分别记录在下面的两表中:
甲同学
实验次数 | 电压(V) | 电流(A) |
1 | 1.50 | 0.56 |
2 | 2.00 | 0.51 |
3 | 2.50 | 0.44 |
乙同学
实验次数 | 电压(V) | 电流(A) |
1 | 1.50 | 0.31 |
2 | 2.00 | 0.41 |
3 | 2.50 | 0.52 |
老师看了两组数据后,认为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实验电路接错了.
(1)你认为线路接错了的同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1分)某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V1的示数分别为2 V、4 V和6 V,其他电压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1)对表中三只电压表的示数分析,可归纳的结论是:
(2)对表中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示数分析,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3)在以上三次实验中,电阻R1的最小功率是_______ W,最大功率是_______W.
7.(11分)为了研究物质m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 g和200 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1 m1=100 g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温度(℃)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30 | 30 |
降低温度(℃) | 0 | 1 | 2 | 3 | 4 | 5 | 6 | 6 | 6 |
表2 m2=200 g
时间(min)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32 | 36 |
温度(℃)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29 | 28 | 28 | 28 |
降低温度(℃)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8 |
(1)分析比较表1、表2中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 _______ (选填“相同”“不同”)
(2)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表1、和表2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8.(11分)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 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400 |
指针位置(cm) | 2 | 3 | 4 | 5 | 6 | 7 | 7.5 | 7.5 |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2分)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即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了呢?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对此,他进行了如下的研究:找一段棉线,在棉线的一端拴上一个沉重的东西,然后,把它搭在一个平放的圆棍上,通过弹簧秤来拉棉线的另一端,这时,要使重物不下落,用的力虽然比竖直向上提要少,但省的力却不多.
将棉线在圆棍上绕一圈,发现弹簧秤的示数变小了
将棉线在圆棍上绕两圈,发现弹簧秤的示数变小了
将棉线在圆棍上绕四圈,发现弹簧秤的示数几乎等于零
对上述现象,小明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了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这一结论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何应用?请举2例.
(3)小明在上述研究过程中采取了怎样的思维程序?
参考答案
1.(1)0.5
(2)同一物质,它的密度相同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相等
(4)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2.对四种现象概括一个结论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各种形式的能在物体间可以互相转化或转移
3.同种材料的导线电阻与长度有关,长度越大,电阻越大;(截面积不变时)
同种材料的导线电阻与粗细有关,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长度不变时)
4.(1)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2)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热的多少还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5.(1)甲同学.
(2)待测电阻为定值电阻,电压越大,电流应增大,而甲同学的测量值随电压增大电流减小.
6.(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2)在电阻R1保持不变时,通过R1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0.4;3.6
7.(1)相同.
(2)相同质量的水(同种物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3)水(同种物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多.
(4)水(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降低的温度的比值是定值.
8.(1)弹簧测力计.
(2)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B
9.(1)结论:缠绕的圈数越多,摩擦力就越大.
(2)举例:①船靠岸时,将缆绳在缆柱上绕几圈.
②系鞋带、两段电线拧在一起要相互缠绕.
(3)思维程序:提出问题→搜寻事实(或实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