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类中考题的解题方略
华庆付
笔者结合多年来中考阅卷的感受,觉得很多时候同学们在考场上对一些基本题型的处理还缺乏必要的技巧,其实做任何事情,一个正确的方法、一个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下面我结合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上的典型试题谈一谈浮力类中考题的解题策略。
一、准确分析物理过程
例1. (2000年,昆明)一圆柱形木桩的体积是,重力是240N,将它全部浸没并静止在水中时,在竖直方向上对它施加的压力是________N,若将木桩竖直钉入河床中后,木桩浸入水中的体积是,此时木桩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解析:本题考查了浮力中的几个相关力的平衡问题以及对浮力产生原因的认识与运用能力。
木块浸没水中并静止,共有三个力作用于木桩上,即重力G、浮力和压力,且三力平衡,,根据浮力公式可求出完全浸没时,又因为,故,第二问中因为题目中说木桩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故部分同学认为此时,于是直接由求出,这就没有分析清楚这一过程中的本质,其实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导致的,而该过程中因为木桩被钉入河床中,故木桩下部分与河床密合,因此下表面并没有向上的压力,所以此时木桩不受浮力,即浮力为零。
二、排除思维定势的干扰
例2. (2001年,乌鲁木齐)物体的质量是2.4kg,体积为,将物体投入水中,当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物体所受的合力是________N。()
解析: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排除这一公式对思维的干扰,这一公式本身是不错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套用公式并将当成物体体积时,就犯了思维定势的错误。因此,首先我们要弄清物体静止时的浮沉状态,而题目中对此并没有明确指出,但是我们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求出其密度为
,由此可知该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应处于漂浮状态,则有,又因为此时物体静止,是一种平衡状态,故
三、准确把握概念,正确作答
例3. 如图1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B. 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C. c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 D. d部分一定受浮力作用
图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以及据此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这里我们要紧紧抓住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上下表面压力差,因此a、d必受浮力,而b的上表面没有水,可以认为其所受向下压力为零,但其下表面仍受向上压力,故压力差存在且向上,即b也受浮力。对于c而言,它的下表面没有水,故没有受到向上的压力,因此没有向上的压力差,故不受浮力,这里千万不要认为d为容器一部分就不受浮力,只要它有向上的压力差,就一定要受浮力,故选C。
四、抓住题眼,严格审题
例4. (2002年,南京)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木球和铜球分别放入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三个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是( )
A. 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 铜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 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D.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以及对重力、浮力、密度之间关系的理解与应用。本题中的关键字眼为“质量相等”、“放入足够多的水中”、“三个球静止”通过这些叙述可知,三个球重力相同,但由于,故木球漂浮,,故铁球下沉,即,同理,因此,选C。
五、利用对原理的透彻理解解题
例5. (2002年,黑龙江)甲、乙两个相同的量筒中装入两种液体,把一个球分别投入量筒中时,球在甲筒中悬浮,在乙筒中漂浮(液体都没有溢出),关于液体对量筒底部关于压强的变化是( )
A. 甲中变化大 B. 乙中变化大 C. 变化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及对液体压强规律的理解。同样的小球放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故小球所受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重力,因此小球使甲、乙两筒中的液体对底部所增加的压力(即小球重力)相同。根据,因为S相同,F相同,故相同,选C。如果独立地应用来分析,因为液体上升的高度,而不考虑因为两者浮力相等,会错选A。如果仅根据浮沉状态得出,而不考虑,会错选B。而如果只考虑和,却没有理解此时增加的压强是由小球的重力引起的,便会错选D。
七、综合分析,巧用相关知识点
例7. (2004年,江苏)如图2所示,在横截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中(器壁厚度不计),装入适量的水,当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5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100Pa,试求: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水面上升的高度;
(2)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3)物体密度?
图2
解析:浮力类中考题最易与学科内其他知识点相结合起来使用,本题为浮力与压强的综合计算题。
(1)因为,所以
(2)
(3)
又因为,故
当然,具体解题时我们还要轻松上阵,保持一个清醒、自信的头脑,才能临危而不乱,做到对中考题的一一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