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语文知识(14分,共6小题,前5题,2分/题,第6题4分)
1、下列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绯(fēi)红 诘责(j í) 尴尬(ɡān ɡà) 深恶痛绝(wù
B、犀(xī)利 禁锢(kù ) 愚钝(yū ) 粗制滥(làn)造
C、不逊(xùn ) 黝黑(yǒu ) 蜿(wān)蜒 衔觞(shānɡ)赋诗
D、滞(zhì)留 凛(1ǐn)冽 宽恕(xù) 管束(sh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托辞 迁徙 繁花似锦 广茅无边
B、尴尬 轩昂 无可置疑 风云突变
C、企盼 器宇 冥思遐想 暗然失色
D、蜿蜒 犀利 抑扬顿挫 藏污纳诟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热情鼓动起来。
D、走进考场,只见考生们个个正襟危坐,气氛十分紧张。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表达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⑴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⑵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⑶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⑷不停的絮絮叨叨
A.⑵⑷⑴⑶ B.⑴⑵⑶⑷ C.⑶⑵⑴⑷ D.⑴⑶⑷⑵
5、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2分)
A、《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小说,它选自《朝花夕拾》。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宋代诗人.
C、郭沫若创作的《屈原》是一部借古讽今的历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斗争。
D、宋朝韩愈在《马说》中运用的托物寓意的手法,表达了对封建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不满。
6、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 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集躁不安等。③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一句,修改意见:
第二句,修改意见:
二、古诗文
7、文言文默写(10分)
(1)选出下面的句子与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 )(2分)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亦不祥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
D、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能曲伸,弗之怠。
(2)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3)不戚戚于贫贱,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36分)
三、文言文阅读(8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3分)
①媵人持汤沃灌 ( ) ②腰白玉之环 ( )
③以衾拥覆( )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10.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一篇序文,为什么文中详尽地叙述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和富家子弟的求学情形?(2分)
答:
四、现代文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1--13题
雪
鲁迅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④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⑤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1.联系全文内容,对于文章开头“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这两话,错理解误的是:(2分)
( )
A.作者用雨来衬托雪,从表面上看是写雨,实际上还是写雪。因为雨的单调无变化,绵软无力,而雪在严寒中形成,显得坚强有力,光华灿烂,滋润美艳,用雨一衬,雪就被突出了。这是十分别致的开头。
B.开头表现了作者很讨厌的“暖国的雨”,认为“暖国的雨”很单调,也很不幸,因为它不能变成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和灿烂的不屈的北方的雪。
C.开头第一句话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值得赞赏的。
D.文章一开始,写了“暖国的雨”的特征“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作者在描绘江南的雪景之前,透露了自己“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所感到的“惊异的心情”,也曲折的表现了作者对于使“雨”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的北方的严冬,感到内心的不满。
12.作者从来惜墨如金,何况又是散文诗,可是作者第二、三段却用较多笔墨描写雪地塑罗汉和雪罗汉的消逝,怎么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 )
A.作者描绘了江南“冬天雪野图”后,又绘声绘色地再现了江南雪天孩子们塑雪罗汉地欢乐情景。他为孩子们稚气天真地创造而欢愉,也为雪罗汉地消融坏掉而惋惜。
B.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他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他脑海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描绘塑雪罗汉的情景中,倾注了作者的向往、景慕的深情。
C.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还和孩子们欢乐联系在一起。描写了孩子们天真的举动、欢乐的情绪,以及雪罗汉可爱的神情,把江南雪野烘托得更加有情趣。江南的雪,透露着生机,孕育着生命。
D.第三段作者的笔端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但是时间会让它很快消融。这一变化为后文做铺垫,表现了作者不欣赏江南的那不经磨练、不能持久的雪景。作者只欣赏朔方雪的壮美,那种在苦寒中独立抗争的形象正和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战斗的形象吻合。
13、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虚实结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江南雪野图充满了蓬勃春意和无限生机。
B.“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中“偷”字是贬义词,写出儿童不懂事,调皮。
C.鲁迅的散文诗的后半部表现了鲁迅憎恶这使雪花永远“如粉,如沙”地旋转飞腾的朔方的冬天,这凛冽的“朔方的冬天”也象征着冷酷的现实社会。作者不喜欢北方的冬天,所以也不喜欢北方的雪。
D.“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这是文章的主旨句,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表达作者对朔方的雪的独立张扬的个性和斗争献身精神的赞颂之情,同时也暗含了作者不怕牺牲,敢于斗争。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6题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4、作者认为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文段中表现出“慈母”的事例有
,表现出“严父”的实例为(3分)
15、文中画线句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来”,为什么?(2分)
16、联系全文,你认为作者母亲的教育方法在今天来说,值得学习或借鉴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或改变的有哪些?(2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7--21题
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
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
“让他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
母亲便不再说什么。
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
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
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呀。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
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
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了出去。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柱子就驻足四望。
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
柱子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
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
太阳太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
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突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来的书落到家里。
打开包袱,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咦?
手触到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
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
走进里屋,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
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
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是知道的。
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床头,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
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
“好好读,别惹事。”
“嗯。”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天没黑透,就到学校了。
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躺着两个鸡蛋!
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选自《小小说选刊》)
17.第一段中写到“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从全文来看,父亲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为什么?(2分)
18.文中有一个段落对父亲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19.在文中找出突出家乡土地特点的词语,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20.文中有三次写到柱子流泪,请分别说出柱子流泪的原因。(3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1.柱子为什么在“天亮的时候”,“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3分)
第三部分:作文(40分):
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门,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家门、院门、校门、球门……
心灵之门、知识之门、成功之门、幸福之门……
门,伴随着你我一起长大;门,见证着我们的苦乐年华;门,连接着生活的过去和未来;门,折射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请以“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自拟题目。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答题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语文知识(共14分,1-5题10分,第6 题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得 分 |
答案 |
6、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第一句:
第二句:
二、古诗文(10分)
7、文言文默写
(1)选出下面的句子与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 )(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3)不戚戚于贫贱,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
是: , 。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 。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36分)
三、文言文阅读(8分)
8、解释加点词意思
汤: 腰: 以
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10.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一篇序文,为什么文中详尽地叙述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和富家子弟的求学情形?(2分)
答:
现代文阅读
题号 | 11 | 12 | 13 | 得 分 |
答案 |
14、作者认为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文段中表现出“慈母”的事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出“严父”的实例为(3分)
15、文中画线句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来”,为什么?(2分)
16、联系全文,你认为作者母亲的教育方法在今天来说,值得学习或借鉴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或改变的有哪些?(2分)
17.第一段中写到“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从全文来看,父亲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为什么?(2分)
18.文中有一个段落对父亲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9.在文中找出突出家乡土地特点的词语,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20.文中有三次写到柱子流泪,请分别说出柱子流泪的原因。(3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1.柱子为什么在“天亮的时候”,“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3分)
第三部分:作文(40分)
答案:
1、C 2、B 3、D 4、A 5、C
6、③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
④将“有效的”调到“寻找”后面。
7、(1)A、(2)欲上青天览明月;(3)、不汲汲于富贵;(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1)汤:热水 (2)腰:腰佩(腰间挂着) (3)用
9、(1)、住在旅店里,我每天只吃两顿饭。(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10、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这样用事实说话,平易亲切,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易于接受。写富家子弟求学情景,是为了与我的刻苦求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学有所成主要在于勤奋、刻苦、专心,而不在于物质条件的好坏这一主题。
11、B 12、D 13、D
14、慈母:每天早晨叫我起床,教育我像父亲那样做人,用舌头舔我的眼睛等。
严父:每天早晨的教育,对我犯错加以重罚,不许我说轻薄话等。
15、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对我严格要求;因为处罚的目的是对孩子有所惩戒,有所改变,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16、学习或借鉴: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改变:打骂体罚孩子
(仅做参考,只要言之有理,就可给分)
17.如果父亲是真的睡着了,就不可能两次把鸡蛋装进包袱。
18.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表现父亲年老、劳累、体弱,更需要照顾和营养,为下文柱子的流泪设下铺垫
19.贫瘠、大山连绵不断。
一是说明柱子家乡的贫穷的原因;二是说明父亲要柱子走出大山的原因。
20.第一次,因老弱的父亲顽强地支撑家庭而心痛和感动;
第二次,因贫穷的母亲一次次为自己借钱而心痛和感动;
第三次,因父亲那种深深的无声的爱而心痛和感动。
21.因为柱子知道,只有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才是报答父亲,才能报答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