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语文测试卷(一)
(第一单元 A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
一、 听记部分(6分)
认真听读短文两遍,完成1-3题:
1、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地点在----------------------。主要人物是---------------------。
2、江西老妇人含着热泪说的一句话是(按原文回答)----------------------------------------。
3、这则短文热情赞扬了“110”民警--------------------------------------------------的精神品质。
二、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4-7题,9-11题每题2分,8题,10题3分,12题6分,13题5分,共同30分)
(一)选择题:(19分)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门楣(měi) 山巅(diān) 血泊(pō) 弄拧(nòng)
B、波澜(lái ) 撅嘴(jué ) 肃穆( mù ) 瞥见(piē )
C、编辑( jí) 屏障(píng ) 倏然(shū) 估量( liáng )
D、春笋(shǔn ) 缥缈(miáo) 应付(yīng ) 循声(xún )
5、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要留清白在人间。
B、你向东海奔去,金涛是你的气概。
C、中国的警官不但不敢扣留凶手,反而训斥死者的家属防碍交通。
D、不料迎接我的竟是一场骤然而至的阵雨。
6、下列词语或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千钟粟(古代量器) 雾霭(云气) 门楣(门第)
B、五方杂处(相处) 一泻万丈(水很快地往下流) 土墩(土堆)
C、骤然(突然,忽然) 急不容缓(拖延) 出其不意(意料)
D、估量(估计) 沦(陷入不利境地) 宛转(弯曲)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是 ( )
A、外国列强把中国当成一块肥肉。
B、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C、书中自有黄金屋。
D、他便像一条快活的泥鳅,一蹦蹦到我的面前。
8、选择正确的一项,把字母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1)优秀 A、yiūxiù B、yoūxìu C、yōuxiù D、yōuxiù ( )
(2)答应 A、dá.yìng B、dā.ìng C、dāyìng D、dā.yīng ( )
(3)雪球 A、xǖěqiú B、xuěqóu C、xuéqióu D、xuěqiú ( )
(4)皮袄 A、pǐǎo B、pǐ.ao C、pǐao D、pǐ’ǎo ( )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标题“为……而……”表达了“行动”与“目的”的关系。
B、课文《春笋》以“春笋”为题,是因为事情发生在青竹山上。
C、《歌词两首》,通过讴歌黄河、长江,歌颂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10、说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把正确的序号填在后面括号内。
(1)春天一到,漫山遍野都是坡土而出的春笋。 ( )
(2)“叔叔,你别笑嘛。”他撅撅嘴巴。 ( )
(3)他瞪大眼睛,使劲地搔着耳朵根。 ( )
A、语言描写 B、景物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11、下列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
(1)一个叫夸父的人锲而不舍地追逐着太阳。
(2)他为什么这么做,谁也无法说清。
(3)远古的东方曾经流传着一个瑰丽的传说。
(4)他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累死在途中。
(5)但从此他把一咱永恒不息的燃烧的激情,留在了我们民族的血液里。
A、(3)(1)(4)(2)(5) B、(3)(2)(1)(4)(5)
C、(3)(1)(5)(2)(4) D、(1)(4)(5)(2)(3)
(二)填空题(6分)
12、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1)他直着脖子,嘴上--------------着半截铅笔头,朝太阳渐渐隐没的地方----------------。
(2)话音未落,他便---------------消失在雨水迷茫的翠竹丛中。
(3)他不肯告诉我,却---------------地问道:“叔叔,你认识哥白尼吗?”
(4)倒在血泊里的 -------------- 是中国的人民。这是何等的---------------。
(三)判断题(5分)
13、判断正误(对的打“ P ”,错的打“X ”)
(1)“周恩来,你为什么而读书?”魏校长问。“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坐在后排的周恩来庄
重地回答。 ( )
(2)“一株株冒着尖儿,勃勃向上,着实叫人喜爱。”一句中“着”应读“zháo”。 ( )
(3)“周恩来的这一回答,灵机一动随便想出来应付校长的吗?不是。”一句属反问句。
( )
(4)《说说我自己》一文,写法是全面介绍自己,但又突出某个方面。 ( )
(5)“勿做列强之奴仆,誓当中华之主人”一联中,上下联角度不同,深度不同。 ( )
三、 阅读分析(34分)
(一)(16分)
人各有志。千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答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门敲开了
,书就丢到一边去了;门敲不开,书对他们也不再有什么用处了。渺小的目的,当然不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周恩来根本反对只是为个人找出路而读书的想法。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有一次,大家计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有的同学说,南开很有名,在这里毕了业,就能有个好前途。周恩来却说:我们生活在20世纪列强竞争的时代。国家贫弱不振,外国侵略者一天紧逼一天,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的前途呢?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
这是多么宽广的心胸啊!在他的心里装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有了这样的胸怀,才能产生伟大的志向,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14、“人各有志。千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答案。”一句采用了-------------表
达方式,其作用是-------------------------------------------。(2分)
15、用“ ”在文中划出层次。(2分)
16、“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一句具体写出了一些人“渺小的
读书目的,”这目的就是------------ 、------------、-------------。(2分)
17、用“~”划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2分)
18、这段文章运用了--------------修辞手法,作用是-------------------------------------------。(2分)
19、周恩来说的这一段话没有加引号,其原因是-------------------------------------------。(2分)
20、对文中周恩来这一回答理解正确的是(2分) ( )
A、说明周恩来读书自觉勤奋。
B、说明周恩来有伟大的爱国抱负和崇高的读书目的。
C、说明周恩来不满为个人升官发财而读书的想法。
D、说明周恩来坦率直爽,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2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联系全文说说这段文字的作用----------------------------------------------------。(2分)
(二)(8分)
眼前雾霭四起,我赶忙把他要我保管的衬衫送到他的手上,催他回家。
他却不以为然,歪着脑瓜儿说:“我还有重要任务呢!”
究竟有什么任务这么重要呢?我正在纳闷,一转眼,他就跑到山巅上去了。只见他披着一身火红的霞光,手里拿着那本《天气观测记录》,嘴上噙着半截铅笔头,直着脖子朝太阳渐渐隐没的地方眺望。那神情,简直像要把宇宙看穿似的……
22、放牛娃“歪着脑瓜儿”说话,这属于-------------描写,其目的是为了表现放牛娃的----------------
--------------------------------。(2分)
23、“究竟有什么任务这么重要呢?”一句中,“这么重要” 的含义是-------------------------。(1分)
24、“眺望”一词能不能换成“张望”?为什么?(2分)
----------------------------------------------------------------------------------------------------------------------------
25、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放牛娃执着、专注的精神?(2分)
-----------------------------------------------------------------------------------------------------------------------------
26、文中“披一身火红的霞光……太阳渐渐隐没的地方眺望”一句,属剪影式的勾勒,这样写是
为了---------------------------------------------------------------------------。(1分)
|
|
27、上段歌词的内容是(2分) ( )
A、描写了黄河滚滚东去的雄伟气势。
B、写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C、表达学习、继承、发扬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D、歌颂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和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28、上段歌词用第二人称写,用第二人称的好处是--------------------------------------。(1分)
29、这段文字歌颂了-------------------和祖国,把黄河比作---------------,运用这样的比喻是为了表达
----------------------------------------------------的感情。(2分)
30、《黄河颂》写于----------时期,请在上段歌词中用横线画出有明显时代气息的句子。(2分)
31、这段歌词中的“体魄”不能改成“身躯”的原因是(2分) ( )
A、因为歌词把黄河当作人来写。
B、黄河不仅体格强健,还很有魄力。
C、“体魄”指的是身体和精神。
D、“体魄”指的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海的精神和意志。
32、朗读这组歌词该用语调是(1分) ( )
A、深厚中体现亲切 B、逐渐激昂
C、深沉悲壮 D、豪迈雄壮
四、作文(30分)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一定受到过许多师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体会过很多无比美好的感情。请以《难忘------情》(可填上父亲、母亲、老师等人物),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语句通顺,书写端正;具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记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