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中试题 2002.11.10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2分)
将1—10题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中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刹时(chà) 谦逊(xùn) 纤维(qiān) 瞑目(mínɡ)
B.呜咽(yàn) 恐吓(hè) 篝火(ɡuō) 淳朴(chún)
C.池沼(zhǎo) 什物(shí) 匀称(chèn) 怅然(chànɡ)
D.镂空(lòu) 和谐(xié) 蚊蚋(ruì) 榛子(zhēnɡ)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多么讨人喜欢啊,漂亮的松鼠!
B.《一件小事》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C.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D.唐朝的张嘉贞说赵州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⑴报纸杂志要开展重要活动,可以发出 ,组织征文活动。
⑵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⑶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消息,它 了各国文化。
A.启事 鉴赏 沟通 B.启示 欣赏 沟通
C.启事 欣赏 勾通 D.启示 鉴赏 勾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
B.日本文部省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C.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D.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出现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计算法则运用得不熟练所造成的。
B.李老师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D.三年前,“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却是很熟悉的了。
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七根火柴》以红军长征过草地为背景,以“七根火柴”为线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小说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
B.《西游记》是明代伟大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带有浓厚童话意味的神魔小说,《谁是最可爱的人》是魏巍创作的一篇通讯。
C.《愚公移山》选自春秋时列御寇著的《列子》,《活板》选自北宋沈括著的《梦溪笔谈》。
D.《苏州园林》采用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蜘蛛》按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顺序说明事物。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年且九十(将) 未为简易(算是) 惩山北之塞(惩罚)
B.火烧令坚(用火) 以纸帖之(标签) 杂然相许(赞同)
C.固不可彻(通) 瞬息可就(完成) 字平如砥(磨刀石)
D.何苦而不平(痛苦) 毕力平险(险峻) 亡以应(同“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兼与药相粘(并且)
B.虽我之死(虽然) 杂然相许(……的样子) 旋刻之(随时,马上)
C.冀州之南(的) 跳往助之(助词,不译) 持就火炀之(指铁板)
D.面山而居(表并列) 聚室而谋(表顺承)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
9.对《老马》一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A.这首诗采用象征手法,老马的命运,是旧中国苦难农民的命运的写照。
B.诗中描写的老马既有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C.全诗寄托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因此朗读时应带有深重悲凉的语调。
D.第一节可以这样处理朗读节奏: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10.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约600多米的环池路。 还有那修复
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感念不忘。
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
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
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
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
A.③④②①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28分)
一、按要求答题(共32分)
11.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
里。(4分,书写工整、规范、优美可另加1分)
⑴矫健 ⑵一张一翕 ⑶交头结耳 ⑷耳闻目睹
⑸蜂涌 ⑹家喻户晓 ⑺苛捐杂税 ⑻因地治宜
⑼蛰伏 ⑽惟妙惟肖 ⑾重峦叠障 ⑿漫不经心
改正 | ||||||||
12.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⑴“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句
中“败笔”的意思是: (1分)
⑵“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
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句中“稍微”一词在表达
上的作用是: (1分)
13.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6分)
⑴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⑵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
⑶甚矣, 。 ⑷耕者忘其犁, 。
⑸ ,带月荷锄归。 ⑹何当共剪西窗烛, 。
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⑴木受绳则直, 。 ⑵千里之堤, 。
⑶工欲善其事, 。 ⑷ ,死而后已。
15.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4分)
你赔我家的缸
16.请你展开联想,仿照示例,写两个句子。(4分)
示例: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科学家把人类摆渡到万里之遥的星球。 司马光砸缸
仿写:⑴
⑵
17.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打麻将,在一旁的小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
明,该向爸爸说些什么?(要求简明、连贯、得体)(3分)
18.在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某省一位选手的艺术素质考核(说出
四位作者姓名)和音乐摹唱(两个乐句),都是一半对,一半错。两位评委分
别给她作了简短的评语。艺术素质的评委(Y先生)说:“遗憾,正好中国的
错一个,外国的错一个。”音乐摹唱的评委(T先生)说:“你真聪明,把和声
相同的地方都唱对了。”请据此回答问题。(5分)
⑴对歌手的评价,两位评委的评语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
相同之处: (1分)
不同之处: (2分)
⑵如果Y评委的话改为鼓励性的,还可以怎么说?(2分)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
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6分)
19.解释加点的字在句中的含义。(2分)
⑴河阳之北 ⑵投诸渤海之尾
20.将“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句: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
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
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二)成功是一种感受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
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需旁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了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不也应该感到快乐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成功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14分)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3.“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的“这”指代什么?(2分)
24.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说说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2分)
⑴内容:
⑵结构:
25.第③段中“这种种经历和感受”句中的“经历”与“感受”两词的次序能否
互换?其理由是什么?(2分)
26.下列四句名言中,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你努力了,尽力了,即使摘不到诱人的金苹果,也同样能赢得人们的尊
重,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B.“成功的关键不在成功的结局上,而在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C.“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出发……每一种结果,都是人生的体验,都是一首
耐唱的歌。”
D.“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27.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不胜枚举,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位的成功经历。(3分)
(三)想起那缺书的日子
①70年代初,我在农村老家读小学时,整个村子连一本课外书籍也没有。
平时除了与小伙伴们追逐打闹外,很难享受到骑在牛背上读书的乐趣。
②记得1974年,我小学快毕业了,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地质勘探队员。他们带着铁床,还有农村少有的雪白蚊帐,也带了些好看的书。住在我家的地质队工程师老吴带了15本书,是带书最多的人。他40多岁,待人态度和蔼,村子里的许多孩子都愿意找他借书看。他也特别喜欢把书借给小朋友看,只要有孩子借书,哪怕他正在看那本书,也笑眯眯地做个记号,把书借给你。
③遇到星期天,我们成群结队地把牛赶到山坡上去,各自掏出从地质队员那里借来的书读起来。这些书把我们带进了课本以外的神奇世界。记得我放牛时看老吴的《海岛女民兵》,一下子被迷住了,把牛忘了。一个小时以后,大黑犍偷着跑去吃了生产队的红薯秧,被队长扣除了老爹的3分工分。爹没打我,只说我看死书。以后我再不敢“看死书”了,借到太好的书,把牛赶到坡上后,悄悄地把它拴到树上。
④借老吴的书随便,可还老吴的书你得讲究。还书时,整洁干净,还用一张纸包了皮的,他会立即再借你一本;撕坏了,又粘好的,他会微笑着问:怎么,搞坏了?待你说明原因,他会再借你一本。刘二妈家的程亮,夜半偷着燃松油捧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书烤出了一个大洞,只好用纸裱上,老吴虽然责备了几句,但几天后又借给他一本书。
⑤在地质队不足10个月的勘探期间,几乎全村的孩子都借过老吴的书。你借来我借去,难免把书弄坏。大家都知道老吴爱惜书,还书时你粘来我粘去,特别是书皮,越粘越厚,一块搭一块,五颜六色地补了许多“补丁”,连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
⑥老吴和他的队友们最后离村时,把24本书交给村里的“五保户”彭大爷,托他做保管员,借给孩子们看。这一切,至今仍历历在目。
⑦20年过去了,再没有见到老吴他们。我们几个考上大学的童年好友回想起来,都从心里感谢他们,特别是和蔼可亲的老吴。
⑧现在,书不再奇缺,借书也不再难了,可怎么也忘不了那缺书的日子。(16分)
28.题目中“缺书的日子”是指什么日子?请用自己的话准确地加以概括。(2分)
29.⑴第②段中加点的“15本书”“40多岁”能否说成“10多本书”“40岁”?
为什么?(2分)
⑵老吴“笑眯眯地做个记号”,做记号的作用是什么?(2分)
30.第④段中“借老吴的书随便”中“随便”的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⑴从老吴方面: (2分)
⑵从借书人方面: (2分)
31.请写出有关读书的名言(至少两句,多写两句加1分)(2分)
32.请写出能够使你“被迷住”的文章或书的名字,并说说它的什么地方最让你
着迷。(4分)(深刻、有创新另加1分)
《 》
三、作文(60分)
(两题任选一题)
㈠西红柿原产美洲,当地人称为“狼桃”,因为他们确信它是有毒的。但是成熟
的西红柿饱含果汁,红里透黄,十分诱人。后来有个人冒着生命危险大胆尝
试了一下,居然没死。于是,西红柿凭着它那美丽的外表和可口的味道风靡
了全世界。
阅读了上述材料,你想到些什么?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此为话题写一篇
文章,题目自拟。
㈡青少年好思考问题,渴望以真实平常的心和社会对话,和父母对话,和老师
对话,和自己的同龄人对话,甚至跟大自然对话。
请以“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⑴除诗歌外,其它体裁不限。
⑵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规范。
·作文·
题目:
600
初二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D | A | A | C | C | C | A | B | A |
11.
改正 | 接 | 拥 | 制 | 嶂 |
12——14(略)
15.讽刺某些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以怨报德),缺乏道德。(意思对即可)
16.①“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彼岸。
②父母把儿女摆渡到成人的世界。 ③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
④医生把患者摆渡到健康的乐园。
⑤电脑把我们摆渡到广阔无垠的信息海洋。
17.爸爸,你不是约好要去看爷爷奶奶吗?(爸爸,你不是要陪我去书店的吗?)
要点:①要有称呼②寻找托辞,婉言谢绝③语言得体。
注:如学生从打麻将赌博是违法行为的角度劝阻也可。
18.⑴相同之处:评价真实、准确、公正、客观等。
不同之处:Y评委注重讲存在问题,T评委注重鼓励正确回答
⑵如:“不错,中国的答对一个,外国的也答对一个。”
19.20(略) 21.B 22.成功是一种感受(或在后加“一种……”)
23.指代上述三种错误认识。
24.⑴对上述说法的否定,提出中心论点。
⑵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
25.不能。“经历”是“感受”的前提,只有先“经历”才能“感受”。同时也与
上文先写经历后写感受相照应。
26.D 27.(略)
28.70年代(不能答“70年代初”或“1974年”)
29.⑴不能。用“15本书”突出了书,表明了在“缺书的日子”对书的特殊感
情和对书的关注。“40多岁”准确,小孩不好也不便打听大人的准确的年
龄,估计是多少说多少也符合实际。
⑵标志自己看到这里,书还回来后再接着看。
30.⑴慷慨大方,乐于把书借给别人;⑵容易借到书。
31.3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