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一、 按要求答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阴晦(huì) 造诣(yì) 跻(jì)身 B、锭(zhàn)子 称(chèn)心 孱(chán)弱
C.村氓(máng) 腹(fěi)诽 惘(wǎng)然 D、瑟(sè)索 嗤(chī)笑 愕(è)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敝帚自珍 广袤无垠 笑耕不缀 通霄达旦
B、茶毒生灵 蝇营狗敬 废寝忘食 真知灼见
C、千锤百炼 至死不喻 怨天忧人 从容不迫
D、 忠心耿耿 偃旗息鼓 蹉跎岁月 幕天席地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空着格外 ,也格外 。
A、舒适 爱护 B、舒适 爱惜 C、舒服 爱护 D、 舒服 爱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句是( )
A、我们应该发扬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B、春天的足球场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速写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D、 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全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一辆纺车》是吴伯萧写的一篇叙事性很强的抒情散文,文章以怀念纺车为线索。
B、《马说》一文是唐朝代文学家韩愈写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C、《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
D、《故乡》和《论雷锋塔的倒掉》作者都是鲁迅,体裁都是小说。
二、 按原文默写(6分)
1、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
3、予独爱莲之 , , , ,香远益清。
4、世有伯乐, 。 ,而伯乐不常用。
5、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们 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 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 而生活。
三、阅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但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红包和一支和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信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话。
1、文中从哪五个方面对闰土进行了肖像描写?答:身材 、 、 、
2、“大抵是这样的”中的“这样”指的是( )
A、这来的便是闰土 B、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
B、 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 D、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
3、闰土外貌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岁月流逝打下的深深印痕 B、家庭景况很不如意,受苦受累太多。
B、 C、心理觉得苦,却又难以形容出来 D、残酷的剥削和沉重的压迫所致。
4、选段中“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主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中
A、“我知道”的依据是 。
B、“厚障壁”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体是 。
5、对第一段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一段以描写为主,以不同方面刻画了中年闰土的肖像。
B、 第2句是记叙中的议论,指出眼前的闰土与少年闰土已判若两人。
C、 “我记忆中的闰土”是指前文所描写的月夜瓜地刺猹、教“我”雪地捕鸟,告诉“我”许多新鲜事的朴实英俊、活泼、勇敢的少年闰土。
D、 刻画中年闰土的肖像,最终目的是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贫困。
(2)、《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文中的“伯乐”是指善于识别人才的人。B、文中的“千里马”是指有才干的人。
C、 中的“食马者”是指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D、文中“天下无马”的“马”是指没有才干的人。
3、对本文作者的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B、 对在位者不能发现和使用人才进行批评。
C、 对统治阶级不能重用和奖励人才,致使人才流失表示惋惜。
D、 对统治阶级中能识别和重用人才的人给以肯定。
4、下面各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安求其能/千里/也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从三到万》
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而难,逐步深入浅出把知识教给学生。因此,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而学生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么,他就什么也学不成。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他以为从此不必请老师了。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起码的知识一点也不懂,所以他父亲叫他给姓万的亲友写请贴,他就闹笑话了。
实际上,一、二、三这三个字的确很好认,而从三到万,从文字结构上说却经过了复杂的变化。要懂得这些变化,也好像其他各种知识一样,必须逐渐学习,并且需要老师教,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会的。如果完全没有人教,倒很可能人什么也学不会。我们之所以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理由也就在此。
1、这两段文字的论点是( )
A、 教师要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 B、学生如果自命不凡,就什么也学不到。
B、 要懂得文字结构上的变化,需要老师教 D、学习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
2、对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逐步深入”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B、“越……越”表示程度随着条件发展而发展,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C、“只”表示限于某个范围。用上“只”表示不论学什么,不能凭“天才”体现了语言的严密。
D、“很”副词,表示可能的程度相当高,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3、给第一段分层: ① ② ③ ④ ⑤
4、选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1 举例论证 2 道理论证 3 对比论证 4 比喻论证
A、 1 2 B、 1 4 C、 1 2 3 D、 2 3 4
(4)课外阅读
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母亲情愿节衣缩食,省下钱请了一位先生。到10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的时候在母亲的再三督促下,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 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时候,他提一字,就叫我回转来把手掌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旁边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哭着,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这些,仍然念着我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肿得有半寸高,偷向灯下一照,通亮。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地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1、文段所定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
2、文段所写的主要人物是( ) A、父亲 B、母亲 C、先生 D、“我”
3、文段的重点是表现( )
A、“我”幼年时读书的痛苦 B、父亲对“我”学习上的严厉管教
C、 母亲在教子读书上深沉的爱 D、当年教育方法的落后与野蛮
4、看到“我”背不出书而遭重打,母亲为什么一边饮泣吞声,一边又勉强说“打得好”?以母亲这种态度和做法,“我”是怎样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