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八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2014-5-11 0:10:29下载本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八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一、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

1.逶yí(  ) 2.贫jí(  )3.呜yè(  ) 4.万lài(  )俱寂

5.qí(  )祷 6. wǎn (  )转 7.mù(  )捐  8.千锤百liàn(  )

二、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许多国旗和一片欢呼声。

B.   小明对自己能否学好数学,充满了信心。

C.   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D.   刘老师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

三、     诗文默写。(20分)

  1、感时花溅泪,        

2、商女不知亡国恨,          

3、           ,大渡桥横铁索寒。

4、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5、《过零丁洋》中表现出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诗句是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的语句是                        

7、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        ,像       ,像         ,像        

8、写出两句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文。(2分)

                       。         

 

9、阅读下面的寓言,说说你有些什么启示。  (2分)

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筋疲力尽,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么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你的启示:                           

                            

四、     阅读《晏子使楚》,回答问题。(22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补全课文内容 (2分)

                       。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2分)

(1)其实味不同          (2)缚者为者也       

(3)吏二缚一人        (4)齐人也,       

(5)齐人善盗乎         (6)叶相似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4.给下列句子划出节奏  (2分)

(1)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2)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5. 你喜欢晏子这个人吗?请说说你对他的评价。(2分)

                                                             

五、     现代文阅读

           天安门前看升旗(共18分)

在琐细的日子里,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淡漠,似乎只顾着一家三口的事情,其他的人和事都不在上心了。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

这回去北京,蓦然就相到当年第一次进京的情景,离天安门老远就在张望,一颗激荡的心几乎就要从心坎里跳出来。那真是如梦似幻的年龄呀!

把这感觉说与同行的人,竟都是极相似的心境。北京来得多了,故宫、西山去过,八达岭上过,早已没有当年的兴致,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去看看呢?

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独自徜徉,任晨风撩起长发,让思绪回到悠远,在曙光中看红旗冉冉上升,该是怎样的心情!把这个念头在旅馆里一说,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

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国旗班的战士过来了,一如电视上那潇洒的英姿,只是这真人实景,又远胜了电视的朦胧。人群起了躁动,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直跳,有个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男友的肩头。

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看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么?

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的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1.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2.文中开头一段写身居闹市久了,人容易变得琐细、淡漠,失去应有的激情和冲动,这样起笔,看起来似乎有点离题,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3.文中出现作者“未曾料到”和“未料”的情景各指什么?为什么都“令我吃惊”?(3分)

                                         

                                         

4.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3分)

                                         

5.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眼眶里泪光闪闪,表露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6.在升旗仪式的短短几分钟里,作者认为每个观众都走过一条长长的心路。设想一下,如果你亲临现场,你会走过一条怎样的长长心路?请用简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述出来。(3分)

                                          

                                        

六、     作文

国外一位年老的亿万富翁望着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说:“真是羡慕你们,如果可能,我愿意用所有的财富买回青春!”是啊,年轻是世界上最令人羡慕、最有价值的财富。其实,除年龄外,你还拥有许多许多,如亲情、友谊、健康、毅力、活力、知识等,只要细心体味,你就会发现自己是很富有的。请以“我也是富翁”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一、抽噎、贫瘠、褴褛、万籁俱寂、愠怒、琐屑、募捐、苛捐杂税

二、感时花溅泪,烽火连三月,乌蒙磅礴走泥丸,城阙辅三秦,落红不是无情物,留取丹心照汗青,草毯泥毡扎营盘,金沙水拍云崖暖,夜阑卧听风吹雨,(见教材)

三、1.(1)它们的果实,(2)通“何”。(3)拜见,(4)犯罪。

1.   见教参

2.   齐国,楚国,齐人,盗者

3.   注意把握分寸,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语气委婉,但义正词严又不卑不亢的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四、1.出使,派遣,使者,派遣,使者,出使

2.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侧开小门迎接,并讥笑齐国无人。

3.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个人的尊严,打击了楚国的气焰。表现了晏子能言善辩思维敏捷充满睿智。

(二)(15分)

13.本文主要写作者在天安门前看升旗时的激动心情和深切感受。(2分。意思对即可)。

14.不离题。这样起笔,是为去天安门前看升旗从情绪氛围上作渲染,为提议凌晨去天安门前看升旗从情感上作铺垫。(3分。意思对即可)。

15.“未曾料到”指的是我提议去天安门前看升旗,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未料”指的是早我们到达天安门前的观众已有千人之众。“吃惊”是因为一向身居闹市、失去应有的激情和冲动的“我”,面对始料不及的人们观看升国旗的热情, 内心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憾。(3分。意思对即可)。

16.尽管自己是一名普通公民,仍然不敢忘记为国分忧。(2分。意思对即可)。

17.表露了他们为祖国的日益富强而骄傲,为自己曾为伟大祖国艰苦创业、作出贡献而自豪的爱国思想感情。(2分。意思对即可)。

18.不设统一答案。可就创业的艰难、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将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等方面来谈。(3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