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二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优化测控全集

2014-5-20 5:37:09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优化测控

6 雪

一、积累与运用

1.依原文内容填空。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____________雪花。____________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____________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____________的消息,是____________皮肤。

2.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____________口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方  灼灼____________ 凛冽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念  消____________ 荷戟____________ 彷徨____________ 尽____________ 胭脂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

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根基。人在大地上生活着,人类的喜怒哀乐均是大地给予的。不管是严寒的冬季,还是的夏日,人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大地千姿百态的美丽,一幅幅风景秀丽的图画——寒冷严肃的冬雪图,的迎春图,随意洒脱的夏绿图,的秋收图——更是点缀着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①在a、b、c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②请从下列各句中选一句填入d处横线中,使文意连贯自然。

A.岁月被变得多情多趣,有滋有味。

B.多情多趣,有滋有味的岁月形成了。

C.使岁月变得多情多趣,有滋有味。

D.岁月成了多情多趣,有滋有味的了。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品读江南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又倾注了怎样的情感?

7.作者从来惜墨如金,何况又是散文诗,可是作者却用较多笔墨描写雪罗汉的形象,你怎么理解,请简单谈一谈。

8.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②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二)

北方冬天的魂魄

北方的冬天,莽莽大野之上,朔风卷地,草木枯黄,周天寒彻,飞雪降霜,大河冰封,蛰虫盖藏,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景象。

冬者,冻也。因为这透天彻地、入肤入骨、痛快淋漓的冻,大自然的生命似宣告了周期性的结束,那些或老或死或枯或败或眠或藏的动植物,又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的漫长而悄然的复苏。它们枯而不死、退而不败、败而不亡,于大寒大冻大风大雪之中,显示着生命里的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展现着旷古自然的纯朴和生命原始的律动,以及生命本体在寒冬里的闪光与艰涩,困乏与潇洒。它们单纯而无浮华累身,轻松而不负荷重物,宁静而不事喧哗,在充满着原始意味和蛮荒景象的冬日里,沉着地调整着脚步,期待着生命的新的开始。

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与冻结成了秦晋之好,其母腹中正孕育着新的生命。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阴柔之静,也是阳刚之动;不仅是胚胎之状,也是萌动之初;不是直线似的原路退回,而是环状路线上的以退为进,以终点为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自然一年一度的更新,最有生命意义的东西都始于冬天,首功又当推这个冻字。冻,是生命的养料,是无处不在的造物主,是创造新天地的大英雄。野马般兀立于北方的昆仑山、祁连山、终南山、长白山,不仅有其横空出世的气魄之大,更有其终年积雪的山峰之奇。它们的生命也照样需要冻的营养来滋补。否则,这些庞大的生命就会因贫“雪”而元气大伤。我甚至觉得,在北方的冬天里消失的生命,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枚草叶都是不可小瞧的。正是这千万片树叶的零落入泥,才使小草维持了生命,才使整个板结的土地有了万物复苏的希望。那些光秃无叶、枝桠黝黑的树木,虽然表面上毫无生机,但其内部的生命运动却并未止息,尤其是树的根部天天都在板结着的冻土层之下沉着地呼吸,一点一滴地吸吮着大地的“源汁”,慢慢地积蓄着抵抗寒冷和来年继续生长的力量。就连枝条上的芽鳞也在萌动,它们是一粒粒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是一排排列队而立,待命出征的战阵。

望着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那光秃秃的树木,那飞满万里长空的雪片,使我想起了“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的刑天;想起了每天衔石丢入大海的精卫鸟;想起了喜雪的毛泽东和他一生的传奇及伟业。透过雄浑壮阔的茫茫雪原,我似乎还能倾听到我们祖先的脚步声,也能依稀望见盘古开天辟地的巨大身影。

那么,在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里,我们的生命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呢?

(本文选自《阅读新视野》)

9.阅读原文,填空。

①它们单纯而无____________,轻松而不____________,宁静而____________。

②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不仅是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不是直线似的____________,而是环状路线上的____________,以终点为起点。

10.文章首段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北方冬天的图景?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并说明首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1.第二段中:“大自然的生命似乎都宣告了周期性的结束”,其中“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12.“贫雪”与“贫血”在文中意义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13.作者为什么说“我甚至觉得,在北方的冬天里消失的生命,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枚草叶都是不可小瞧的”?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14.读完全文后,你知道“北方冬天的魂魄”到底是什么了吗?你认为,我们的生命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呢?

(三)

冬 韵

树的疏朗的枝桠纵横交错在苍穹,招引来几只小麻雀在其间飞上舞下,雪的舞蹈柔曼飘逸,令观者悄然动容。

这世界宁静得似乎凝固了。

听不见纷争,消失了尘嚣,所有的坑凹被柔软的线条抹平掩埋,城池只在这时才显示它少有的温情,幢幢高层建筑不露声色地观赏万里雪飘,沉浸在一种诗意的境界。

居高远眺是放飞心灵之歌的最佳契合。此时此刻,崇山之伟岸,丘壑之跌宕,江河之邈远,天地之无际……这一切,都因寻的渴望而肃然起敬了。万类不语,几千年几万年历史就这样一步步向你走来,岁月就这样失而复生,周而复始,一如不被留意的野草,唯生存是它们毕生的追求。其实人也是草木,尽管他们有腿,都拼命去城里拥拥挤挤顶顶撞撞,但其根永远也离不开大自然的荫护和恩泽。唯有如此,古往今来,子子孙孙,人类才衍荡成为生物家族中最庞大的一支。

雪仍在下着,厚厚的积雪告诉你冬季原是封闭的房子,而躲在房子思维最活跃、最富灵感。是的,他们不会躲进洞里木然置之,总该思想一下一年的得与失,以利来春播下希冀,为此谁都看重这雪飘之季。

所以沉默不语不是冬的呼唤!就这样,每当飘飘荡荡的一天飞雪向你亲近的时候,跟着雪的昭示走,是温馨的,充满活力的。你就能听到一位诗人曾播下的诗句,在雪地里鲜活起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冬天的诗句,在不分国界的漫天雪片的贺岁声中,终于舒展成美丽的起起伏伏的流韵。

(选自《中学生阅读文选》)

15.谈谈读完该文后你的感受。

16.“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____________的一句诗,本文引用它有什么含义?

17.冬带给作者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品读原文,试说说作者对冬的理解。

三、写作

18.雪是冬的精魂,雪天的世界是美丽的世界,课文写了在雪天塑雪罗汉的趣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写到了雪地捕鸟的趣事,雪天里你的乐趣又是什么呢?请以“雪天里的欢乐”为题写一片段作文。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象作文。

第二单元

课文优化测控

☆6  雪

一、1.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 博识 滋润美艳 青春 极壮健的处子的

2.qìnɡ  lián shuò zhuó lǐn liè  jì juàn shì hè jǐ  pánɡ huánɡ tuì yān zhi

3.①a.炎热(或酷热) b.温暖柔和(或活泼鲜亮) c.富足从容 ②c

二、(一)4.文章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

5.江南的雪有一种平和恬静的美,她“滋润美艳”、色彩斑斓,蕴育着生命,透露着生机。江南优美的雪景中,倾注了作者对故乡的几多怀恋,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

6.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俨然一个奔放的挑战者。这里更多地倾注了作者的情感,他更欣赏北方雪的壮美,在孤独中抗争、奋斗、向上,这种张扬的个性与精神正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7.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在内容和结构上是联接朔雪之景的桥梁。雪罗汉虽然“洁白”“明艳”,非常优美,但却很快消融。作者更欣赏的还是朔方雪的壮美,那种在苦寒中独立抗争的形象正和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战斗的形象吻合。

8.①“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欣赏的。②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还被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二)9.①浮华累身 负荷重物 不事喧哗 ②阴柔之静 阳刚之动 胚胎之状 萌动之初 原路退回 以退为进

10.首段描绘了一幅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风雪图。首段为下文的议论打下了基础。

11.不能。因为生命表面看起来是走向死亡,实则正在适应和积蓄,以等待新生。

12.相同。作者把“冻”看作一种营养,那么“雪”就宛如支撑人生命的血液一样滋养着山的生命,是比喻的说法。

13.因为“正是这千万片树叶的零落入泥,才使小草维持了生命,才使整个板结的土地有了万物复苏的希望”。

1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提示:北方冬天的魂魄就是适应和积蓄——一种令人起敬和深思的生命品质。作为高级生命的人,更应该具有这种优秀的生命本质。

(三)15.答案提示:一个诗意的宁静平和的世界在作者笔下悄然诞生。一切都是那样安谧、温馨,蕴藏着新的生机。

16.雪莱  引用此语似在表明“沉默不语不是冬的呼唤”,冬雪飘飘,是在孕育春的希冀。

17.参考答案:冬是一首诗:孕育着春,孕育着希冀。在冬之流韵中仿佛能触摸到春的脉搏和呼吸。

三、18.提示:雪给沉寂的冬带来生机和活力。雪天里的你都做些什么游戏?学习鲁迅先生《雪》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关雪的细致生动的描绘,结合你的生活,写出属于你的雪天乐趣,力求有创新,有特色。

7* 雷电颂

一、积累与运用

1.了解一下背景。

《屈原》创作于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____________一生的故事。以____________为情节线索,构成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戏剧冲突,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____________这个悲剧典型。

2.标出加点字正确读音。

睥睨____________ 污____________ 利____________ 待____________ 霆__________ 踌躇____________鞭____________ 悔____________ 罪____________

3.本篇想象瑰丽奇特,将屈原的情感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上适当的修辞完成句子。

①在你失意痛苦时,风____________。

雨____________。

②在你得意欢欣时,风____________。

雨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  原 (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呀!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4.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5.《雷电颂》选自历史剧____________,这是一台话剧。“雷电颂”部分属于人物的____________,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

6.正文前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7.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洞庭湖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8.感情朗读,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9.这篇散文诗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试举例说明。

(二)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0.这首诗写于抗战开始后的一九三八年,当时日军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诗人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存亡关头,满怀对祖国的____________和对侵略者的____________写下此诗。诗歌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____________的情感。

11.赏读诗歌,理解诗歌运用的象征手法。说说“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1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3.在国家危难之时,像《雷电颂》《我爱这土地》都曾激励无数志士奋起救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精粹的语言几乎众所皆知。你还知道哪些脍炙人口的爱国名句,试写几句。

三、写作

14.认真品读这首散文诗,感受诗人激越的情怀。结合自己的课下延读(郭沫若《屈原》或历史上屈原的故事),谈谈你对屈原这一伟大形象的认识,联系当今,谈谈自己如何从行动上向屈原学习。

☆7*  雷电颂

一、1.屈原 楚怀王对秦的外交斗争 主张爱国的屈原 代表卖国的南后等人 屈原

2.pì nì huì xī nüè tínɡ chóu chú  tà chàn niè

3.参考答案:①风在窗外呜咽。雨在风中哭泣。 ②风在追着纸片嘻闹。或风在得意地荡着秋千。雨点在跳欢乐的舞蹈。

二、(一)4.主要写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5.《屈原》  内心独白

6.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7.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8.风雷电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9.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好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凭借他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拟人兼呼告修辞,还有反复、排比,使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电,你们雷”“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二)10.挚爱(或热爱) 痛恨(或仇恨) 诗人对祖国的挚爱(或表达诗人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

11.“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象征正遭受苦难的祖国大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悲愤和激怒的人民。“温柔的黎明”隐喻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12.设问。诗人自问自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13.答案举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14.提示: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直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能结合当前社会现实谈最好。

8* 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掌握下列字形字音。

谷____________ 娥___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写几句。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展开联想,续写句子。

绿色推开春天的门,雷雨推开夏天的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模仿画线部分内容造句。

我应当怎样歌颂我的家乡呢?

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用一首长诗,赞美她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气象

仿写:假如我是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7月21日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7月22日

5.自古以来,日都是光明、希望的象征,很多人都曾经歌颂过太阳。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联系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6.你如何理解《日》中“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句话的含义。

7.“月”带给作者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这种意境,让你想到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8.在《月》的结尾,作者引用了“姮娥奔月“的传说,说说你的理解。

9.《日》和《月》的创作仅一天之隔,而且两篇内容有一致之处: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联系两篇,说说你对主题的理解。

(二)

爱尔克的灯光(节选)

          巴  金

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但是它们的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依旧是十八年前的那些人把我送到门口,这里面少了几个,也多了几个。还是和那次一样,看不见我姐姐的影子,那次是我没有等待她,这次是我找不到她的坟墓。一个叔父和一个堂兄弟到车站送我,十八年前他们也送过我一段路程。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

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选自《语文报》)

10.“爱尔克的灯光”是西方经典传说,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个传说的大概。

11.你认为作者用“爱尔克的灯光”为题有何含义?

12.你怎样理解“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这句话的含义?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3.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盏像“爱尔克的灯光”一样为你守候的灯呢?

14.选文最后两段写道:“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 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说说你对这两段话的理解。

三、写作

15.“月”千百年来一直是诗人笔下的经典话题。“睹月思怀”,李白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也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连现代歌曲也唱“明月千里寄相思”“月亮代表我的心”。请你也以“月”为话题,谈谈你的赏月体验。

☆8*  短文两篇

一、1.yānɡ hénɡ hào jìn

2.答案举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3.果实推开秋天的门,瑞雪推开冬天的门。

4.参考答案:假如我是画家,我就要用一幅画卷,描绘她神奇秀丽、雄伟壮观的景色。(答案假设身份与后句表达内容相符即可)

二、(一)5.此文作于1942年,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寇蹂躏,光明被黑暗所代替。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这儿的“飞蛾”,寄寓了作者的理想,象征着追求光明勇于献身的美好人格。赞美“飞蛾”即是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6.参考答案:生命固然可贵,但与其苟且活在这“黑暗的寒冷世界”,不如顽强斗争,追求光明与希望。即使为此牺牲,也再所不惜。表达出作者赞美抗争精神,执著追求光明,“虽九死犹不悔”的爱国情怀。

7.月亮带给作者的最大感受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月光冷得很”等等。这种意境让人想起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苏轼的“高处不胜寒”;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诗句。

8. 姮娥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姮娥为了某种理想,为了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

9.其实两篇都表现了同样的主题: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盼望光明的到来。

(二)10.“爱尔克的灯光”是欧洲古老传说,说的是姐姐爱尔克用灯给航海的弟弟照路,每晚都亮在她的窗前,最后带着失望死去。

11.提示:表达对亡姐的思念和对光明的执著追求。

12.写出了此次回家作者的失望,还有痛心。

13.提示:比如为你点起希望之灯,守候你成长的父母。

14.这是希望之灯,信念之灯,象征作者的生活信念和追求的理想。

三、15.提示:学习巴金散文的写法,朴实自然,有感于生活而作。写出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赏月感受,能咏月抒怀即可。可写景,可抒情,可议论。可写月圆之景,亦可写月缺之情;可以“睹月思乡”,也可以“借月怀远”,由自己的生活体验而定。可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9 海燕

一、积累与运用

1.填空。

①《海燕》是____________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____________》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着“____________”之意。

②在____________的大海上,狂风____________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地飞翔。

2.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_ 笨____________ 翠____________ 蜿蜒____________

3.根据下面几句话的提示,组织适当的语句,填写在横线处。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世界的营养品”。我正是靠着读书才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当我____________时,我读到了《____________》,我变得____________了;当我____________时,我读到了《____________》,我变得____________了。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4.作者满怀激情,塑造了“海燕”这一形象,感情朗读,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海燕”的象征意义。

5.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试说说“暴风雨”“大海”“海鸥”“海鸭”“企鹅”的象征意义。

6.结合海燕的象征意义,具体说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的含义。

7.作者以海上自然情景的变化为背景,塑造了海燕这一战斗者的伟大形象。试问,文中几次描绘了这种情景?试用准确的语言概述。

8.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海鸥、海鸭和企鹅的?其目的是什么?

9.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含义理解。

(二)

海 燕

郑振铎

①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激伶激伶,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飔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地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地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却隽逸地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了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那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②“燕子归来寻旧垒。”

③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洽洽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命运的蹇劣呢。

④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吹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

⑤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⑥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⑦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⑧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⑨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⑩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11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12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13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14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10.读下面几个句子,揣摩加点词的含义。

①当春间二三月,轻飔(sī,凉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地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

②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洽洽呀!

③我没有见过这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11.本文是作者在旅欧途中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离乡几千里,在海轮上见到小燕子,勾起____________感情,于是,借托____________来抒发____________的深情。

12.文章开头部分用大量笔墨描写家乡的小燕子,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3.文中哪些地方是写海燕的?试找出精彩段落稍作赏析。

14.文章依靠哪些段落完成从“眼前看到的燕子”到“家乡的燕子”的自然过渡?

15.谈谈你对文章结尾一段的理解。

三、写作

16.高尔基的《海燕》中这样写道:“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请以“乌云与太阳”为话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9  海燕

一、1.①高尔基 春天的旋律 暴风雨的预言者 ②苍茫 卷集 黑色的闪电 高傲

2.qiè  chǔn fěi wān yán

3.提示:两个分句的第一个空格处可填“遇到挫折”“怯懦退缩”“空虚寂寞”“失去航向”等方面的内容,第三个空格处填写与之相反的内容。中间的书名(或文章名)只要符合前后语境即可。

二、(一)4.海燕,暴风雨的预言家,海上的勇敢者,无畏、坚强、乐观,充满战斗的豪情,象征俄国革命即将暴发时,勇猛刚强、大智大勇的革命先驱者。

5.“暴风雨”象征日益迫近的革命风暴;“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乌云、狂风、雷电”象征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反动势力;“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革命暴风雨来临前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俄国资产阶级各阶层的代表。

6.“黑色”写其色彩,“闪电”喻其敏捷,“高傲”表示海燕蔑视黑暗势力。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战斗者海燕的雄姿。

7.三次。即暴风雨正在孕育时的背景、暴风雨已经迫近时的背景和暴风雨即将来临时的背景。

8.通过声音(呻吟)、动作(躲藏)、外形(肥胖)、心理(恐惧)等方面,作者将海上群鸟害怕暴风雨的各种丑态揭露无遗。在这种对待暴风雨的不同态度中,突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

9.这是胜利的预言家海燕向人民发出的革命号召。它表达了无产阶级埋葬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显示了革命战士不畏强暴、顽强战斗的高贵品质。

(二)10.①“黄绿的眼”形容柳条上绽出的淡黄色的嫩芽。  ②“融融洽洽”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 ③“晶天”,光亮明净的天空。

11.缕缕思乡的  小燕子 思念祖国故乡的浓浓

12.提示:句子应在①~④段找;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家乡的小燕子,表现对家乡小燕子的喜爱,从而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3.⑧~⑩段,⑧段描写了大海和天空之美,交代海燕飞翔的环境;⑨、⑩段描绘了一幅海上飞燕图。(或说飞舞、休憩图)

14.⑤~⑦段,承上启下,把眼前看到的燕子与家乡的燕子联系起来,点明主题——游子思乡。

15.画龙点睛,将借托小燕子抒发的思乡之情再次重申,进一步抒发思乡的愁绪。

三、16.提示:生活本身丰富多彩,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太阳,也会有乌云;有正义,也会有邪恶;有光明,也会有黑暗。但是正义总会打败邪恶,光明终将战胜黑暗。这是文章立意上首先要考虑的。在写作方法上,运用象征手法,注意挖掘事物潜在的象征意义。拓宽视野,敢于创新。

10* 组歌(节选)

一、积累与运用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与沫》等。

2.依原文内容填空。

①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____________,帮助他将衷情____________;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____________,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____________。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____________;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____________。

②我是大海的____________,是天空的____________,是田野的____________。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____________的叹息,是____________的泪水,是____________的微笑。

3.仿写句子:(任选一题,不要求句式一致)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灿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①露:

②雪:

4.读一读,为下列拟物诗选择恰当的名称。

①只不过是水的化身/惹得天鹅痴心追求                   (  )

②把大自然的恩赐/一次次铭刻在心                       (  )

③狂风企图摧残你的生命/你却借此繁衍后代                (  )

④弯着腰/绝不是对人崇敬                              (  )

⑤满嘴胡须/并不能证明你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         (  )

A.年轮  B.虾 C.羊 D.蒲公英 E.云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浪之歌

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

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

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5.在这首散文诗里,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以第一人称手法,塑造了“海浪”这一形象。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一形象的认识?

6.潮涨潮落是海浪的自然物理特征,但在作者灵性的笔下,却呈现出一幅生动感人的爱情画卷:____________既合人之情,也入物之理,体现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7.黎巴嫩的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造成了诗人与故土的别离。长期的异国漂泊,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反而更加爱之深,思之切。诗人常在自己的诗作里表达这种情感。在这首诗里,他借助____________这对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____________。

8.“呜呼!彻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写出海浪对爱情的____________。让你联想中国古诗中类似意境的句子____________。

(二)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石,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9.反复吟诵此诗,叙述礁石与海浪的斗争情况。(从海浪的力量、目的、结果,礁石的力量、代价及结果来谈)

10.“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这句表面写海浪。海浪象征____________,“无休止”、“扑”说明____________。

11.“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石有着怎样的性格品质?由它的形象你想到了什么?

(三)

雨珠·露珠·泪珠

                 [伊朗]埃泰萨米

东方破晓,晨光熹微。黎明女神飘然下凡,从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近旁走过,看见花瓣上有三滴晶莹的水珠在向她招手,请她留步。

“熠熠闪光的水珠,你们有何贵干?”女神驻足问道。

“有劳大驾,请你为我们当裁判。”

“噢,什么事啊?”

“我们同属于水珠,可是来源出身各异。请问哪颗水珠更珍贵呢?”

女神指着其中一颗水珠说:“那你就先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雨珠听到要她先说,十分得意地晃了晃身子:“我呀,来自高空的云层,是大海的女儿,象征着波涛汹涌的海洋。”

“我是黎明之前凝成的露珠。”另一颗水珠急不可待地抢着说,“人们称赞我为五彩朝霞的伴娘,奇花异草的美容师。”

第三颗水珠迟迟不肯开口,黎明女神和颜悦色地问道:“那么你呢,我亲爱的小姑娘?”

“我算不得什么。”她忸怩地回答,“我来自一位姑娘的明眸。起初像是微笑,尔后又称友情,现在被叫作眼泪。”

头两颗水珠听她这么说,不约而同地撇撇嘴,露出轻蔑的笑容。黎明女神小心翼翼地将泪珠置于手中,连声称赞道:“还是你有自知之明,丝毫也不炫耀,显然比他们俩更纯洁,也更珍贵!”

“可我是大海的女儿呀!”雨珠急得叫起来。

“我是辽阔苍穹的女儿!”露珠很不服气。

“是的,一点不错。”黎明女神郑重地说,“而她呢,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而后凝结成夺眶而出的泪珠。”

言罢,女神吮吸了泪珠,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12.这首散文诗采用拟人手法,将雨珠、露珠、泪珠人格化,赋予她们以人的思想、感情、性格。根据对话,谈谈她们各自的思想、性格特征。

13.文章通过女神最后的裁判和对泪珠的称赞,表明作者怎样的情感立场?

三、写作

14.这两首散文诗,作者分别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艺术地描绘了“浪”和“雨”的生活,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一粒沙、一棵树、一片云都可能触动我们的情丝,引发我们的想象。不妨选取一具体事物,发挥你的想象创造能力,仿写一首散文诗。

☆10*  组歌(节选)

一、1.《泪与笑》 纪·哈·纪伯伦 《先知》 《泪与笑》

2.①长吁短叹  吐露 纹丝不动 面无笑容 死里逃生 馈赠 ②叹息 泪水 微笑 感情大海 思想天空 心灵田野

3.提示:联想或想象合乎自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语句前后贯通即可。4.①E云 ②A年轮  ③D蒲公英  ④B虾  ⑤C羊

二、(一)5.参考答案:海浪是一个执著的爱人形象,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并由对海岸的爱情上升到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个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

6.提示:可用原文语言,也可用自己的话描述。黎明,她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言;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人脚下。

7.海浪与海岸  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8.执著追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虽九死其犹未悔”等。

(二)9.海浪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无休止地扑向礁石,想淹没它,冲垮它,击碎它,但每一次都被礁石击得粉碎。礁石尽管伤痕累累,但它依然坚定,笑对恶浪。

10.一切旧势力  反动势力的强大及冷酷无情

11.礁石坚强不屈,笑对生命的苦难,是个硬汉子、大丈夫的形象。由礁石的坚强傲立、笑对苦难可以想到像礁石一样的大丈夫形象,如文天祥、林则徐、邓世昌……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如方志敏、江姐、刘胡兰……《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进而可以想到这象征一种精神,一种坚强不屈,傲视苦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12.雨珠“十分得意地晃了晃身子”,“我呀,来自高空的云层,是大海的女儿,象征着波涛汹涌的海洋”,表现出轻佻,骄矜自负的性格。露珠“急不可待地抢着说”“人们称赞我为五彩朝霞的伴娘,奇花异草的美容师”,争宠,自我炫耀。泪珠“迟迟不开口”,“忸怩地回答”,如实说出自己是“眼泪”,表现为谦逊、诚实、稳重的性格与品质。

13.文章通过女神最后的裁判和对泪珠的称赞,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对骄傲、自我炫耀、浅薄的否定,对谦逊、诚实、稳重品格的称赞,抒发了对人类具有“内心纯真感情”的高尚品格与情操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三、14.提示:想象丰富但也要合理,应符合其自然特征,可参考本文第一首二、四节,第二首第六节的写法。学习本文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