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第一学期阶段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对应表格内,每题1.5分,
计2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1.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
A. 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 B. 人能从事生产劳动
C. 人能使用自然界的物品获取生存资料,而动物不能
D. 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2. 下列标志生产力水平的是
A. 生产工具 B. 石器
C.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D. 社会化大生产
3. 下列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是
A. 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
B.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C. 资本主义生产是日益发达的商品生产
D. 铁制农具的使用和推广
4. 下列社会现象的出现符合历史顺序的是
A. 生产力的发展一国家一私有制一阶级
B. 阶级一生产力的发展一私有制一国家
C. 私有制一生产力的发展一国家一阶级
D. 生产力的发展一私有制一阶级一国家
5.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标志着
① 奴隶社会的形成 ②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
③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出现 ④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6.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A. 制造工具 B. 文字的出现
C.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D. 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
7. 中国唐代诗人李绅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C. 农民对地主阶级的人身依附关系 D. 封建土地所有制
8. 封建制度瓦解的根本动力是
A. 生产关系的发展 B.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统治和压迫
C. 封建土地所有制 D. 生产力的发展
9.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最著名的是
A. 李时珍的《本草纲木》
B. 祖冲之发现的圆周率和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C. “四大发明” D. 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
10.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大量的失去生产资料而又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
A. 通过对亚、非、拉的殖民掠夺得来
B. 通过圈地运动获得 C.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获得
D. 工业革命发生后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后形成
11. 日本生产电子计算机,其电子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在新加坡或印度尼西亚
组装,然后在日本的神户或横滨印上“日本制造”的牌子,远销全球。这反映了资本
主义生产是
A. 机器大工业为物质技术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
B. 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直接目的的生产 C. 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生产
D.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日益发达的商品生产
12.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 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13. 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所有者手里。”
这里“看不见的线”指的是
A. 资本家和工人订立的契约 B. 资本主义私有制
C. 资本主义剥削具有隐蔽性 D. 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14. 我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辛亥革命运动
D. 戊戌变法运动
15.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期的标志是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六大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
16. “一国两制”的方针
① 为解决存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家的统一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
② 为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持港、澳、台的繁荣与稳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③ 为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④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得到了全体中华儿女的衷心拥护和国际上的高度评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每题4分,计12分)
17. 根据生产力的要素谈谈,假如你是一名现代企业家,面对中国当今面临的机遇和
挑战,你首先抓好哪一方面工作?依据是什么?
18. 某校邀请国际关系专家王教授就“如何看待当今国际社会形势”举办了时政报告会。
王教授说:一方面要看到,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家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科技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合作,使得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不同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国家能够共处于同一
个地球;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当今世界并不安宁,新的动荡还在不断出现,
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各种挑战。特别是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
家紧抱冷战思维不放,分化、西化社会主义国家的野心不死,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
形态的斗争依然存在。当今国际社会,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在
共存中既有合作,又有斗争,为什么?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一基本事实?
19. 请说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领导者、革命的对象及胜利的标志。
三、材料分析题(第20题6分,第21题8分)
20.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
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针对统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李同学认为,
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武力的方式收回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王同学则认为,两岸
同胞都是中国人,大陆可以和台湾一样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
管理台湾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正当的,台独分子要独立我们也没有办法。试对两
个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1. 材料一:18世纪中叶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
新科技革命,它们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这个事实有力证明了“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然而,
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跟世界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
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决定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关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试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例分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分)
(3)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及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做好
怎样的准备呢?(2分)
(命题、校对:初三政治备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