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政治试卷 - 初中政治中考试卷 - 正文*

08中考政治热点训练

2014-5-11 0:25:16下载本试卷

08中考政治热点训练及其答案 —— 中考政治试题 二

在2008年新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31日在北京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

  下面是节选自其中贺词中的几段话,请你结合你所学过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知识来解答一些问题。

  (一)

  “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到这句话,你能想到我们国家有关重视科学发展观的哪一项战略?

(2)你能用世界史上的某一次科技革命来证明材料中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吗?

(3)材料中提到“着力加快改革开放”请你回答,我们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是在中共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之后?

(4)材料中提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前,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什么的比重在不断的上升?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你有何合理化的建议?

答:(1)“科教兴国”。(2)例如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3)十一届三中全会 (4)科技进步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例如努力优化投资结构,产品结构,努力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结构,在生产中增加科学技术的含量.缩短知识转化为物质财富的过程等.(言这成理即可)



  (二)

  “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扩大内地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坚定地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积极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请你回答“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是谁提出来的?提出的时间、出发点、含义和意义?

(2)“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都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实现的?请简要介绍一下实现的过程。

(3)材料中提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对台的方针的前提是什么?这个方针是谁提出来的?

(4)2005年12月2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在上海逝世。请参照下图,回答他在促进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有什么意义?
 
(5)请你针对台湾问题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三)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势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的相互依存和合作日益加深,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人类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中所述,总结一下,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分别指什么? 

(2)材料中提到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请你用学过的史实说明一下,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并简要分析一下造成这样的现象存在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说一说如何避免这种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




  (四)

  “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促进多边主义,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开放市场,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将尽己所能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这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4)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对待全球化呢?

(5)我们中国是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

参考答案:
(一)答:(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提出来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或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提出来的;出发点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是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道路,也为台湾回归祖国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2)“港人治港”是在1997年7月1日,“澳人治澳”是在1999年12月20日。1984年底,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澳门: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前提是和平统一祖国。邓小平提出的。
(4)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 坡举行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台湾问题一定能够解决。原因:海峡两岸中国人民都渴望统一,“台独”不得人心;邓小平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来解决台湾问题,港澳的回归为台湾回归树立了榜样;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综合国力增强,具有强大的向心力;中美关系将继续向前发展,这将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二)答:(1)机遇是指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势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的相互依存和合作日益加深。挑战是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突出。
(2)例如巴以冲突。原因有大国争夺是该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领土争端是阿以之间争夺的实质;对珍贵的水资源的争夺;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
(3)首先要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通过和平的解决地区的冲突以及宗教矛盾,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等。(言这成理即可)
(三)答:(1)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
(2)具体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3)发达国家:利大于弊,是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利弊共存。例如:利:海尔公司的发展;弊:1997年亚洲的金融危机。我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与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
(4)应当充分了解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兴利除弊,或将弊端努力减小到最低点,以较小的代价换来更大的发展。
(5)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 坡举行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台湾问题一定能够解决。原因:海峡两岸中国人民都渴望统一,“台独”不得人心;邓小平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来解决台湾问题,港澳的回归为台湾回归树立了榜样;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综合国力增强,具有强大的向心力;中美关系将继续向前发展,这将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二)答:(1)机遇是指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势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的相互依存和合作日益加深。挑战是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突出。
(2)例如巴以冲突。原因有大国争夺是该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领土争端是阿以之间争夺的实质;对珍贵的水资源的争夺;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
(3)首先要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通过和平的解决地区的冲突以及宗教矛盾,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等。(言这成理即可)
(三)答:(1)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
(2)具体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3)发达国家:利大于弊,是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利弊共存。例如:利:海尔公司的发展;弊:1997年亚洲的金融危机。我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与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
(4)应当充分了解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兴利除弊,或将弊端努力减小到最低点,以较小的代价换来更大的发展。
(5)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