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类型(A)
03-04年高考地理仿真试题(七)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2年11月4日,朱镕基总理出席了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六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朱总理和东盟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据此完成1~3题。
1.中国和东盟在农业领域可合作的项目是
A.东盟各国和中国都有季风气候,可进行水稻栽培技术的合作
B.中国昆明的花卉大量出口东盟
C.东盟的木材大量出口中国
D.东盟引种中国的小麦,以减少从美国的进口
2.中国与东盟
A.都有大量的天然橡胶出口到欧盟
B.都有纺织品出口到北美
C.已建成商品、人员、劳务均可在内部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
D.开发萨尔温江是近期合作的重点领域
3.历史上,郑和所代表的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文化交往,属于文化扩散中的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刺激扩散
D.迁移扩散
分析下表人口资料,回答4~5题。
地区 | 1994年 |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
① | 5.80 | 7.00 | —1.20 |
② | 17.46 | 6.70 | 10.76 |
③ | 11.43 | 6.84 | 4.59 |
④ | 20.82 | 6.84 | 13.98 |
匈牙利 | 11.3 | 14.4 | —3.1 |
韩国 | 16.0 | 6.0 | 10.0 |
印度 | 29.0 | 10.0 | 19.0 |
尼日利亚 | 45.0 | 15.0 | 30.0 |
4.表中的序号表示我国江苏省人口再生产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进入“现代型”的国家是
A.匈牙利 B.韩国
C.印度 D.尼日利亚
读海南岛水系分布示意图(图7—1),回答6~8题。
图7—1
6.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
A.中间高,四周低 B.四周高,中间低
C.北高南低 D.西高东低
7.图7—2是海口、三亚、琼中、东方四地气温和降水的月份分配图,其中是东方的是
图7—2
A.① B.② C.③ D.④
8.海南岛光热资源丰富,这里生长着众多的植物,但下列哪种植物不可在海南岛种植
A.甘蔗 B.荔枝 C.胡椒 D.甜菜
读图7—3,回答9~11题。
图7—3
9.图中阴影地区的商品粮基地是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成都平原 D.江淮地区
10.该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是因为具有
A.光热资源优势 B.交通优势
C.土地资源优势 D.劳动力优势
11.该地区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
A.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控制人口增长 D.改良土壤
读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分数图(图7—4),回答12~13题。
图7—4
12.标志土壤肥力高低的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3.有关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过多时,会造成土温下降 B.②过多时,植物会枯萎
C.②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D.②影响着土壤的形成和发展
读大气环流示意图(图7—5),回答14~16题。
图7—5
14.若③④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则图示的环流为
A.北半球低纬环流
B.北半球中纬环流
C.南半球中纬环流
D.南半球高纬环流
15.若③地为南半球极地高压中心,则③④间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6.①、②、③、④处的气压比较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读图7—6,回答17~20题。
图7—6
17.图7—6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气候特点适宜发展畜牧业,且乳畜产品商品率极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位于西半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关于四个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岛居民多信奉佛教
B.②岛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
C.③岛附近有寒流经过
D.④岛终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炎热干燥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读山西省工业投资比重(%)示意图(图7—7),回答21~23题。
图7—7
21.山西省的工业投资中
A.煤炭占工业总投资的47.20%,有色冶金占工业总投资的59.14%
B.煤炭占工业总投资的比重最高
C.黑色冶金与化肥占工业总投资的比重相差0.55个百分点
D.有色冶金与化肥所占工业总投资的比重大体相等
22.在有色冶金工业中,炼铝工业投资比重最大,其原因是山西省
A.煤炭资源充足 B.市场需求量大
C.铝土矿资源丰富 D.水资源丰富
23.下列大型煤矿位于山西省的是
A.开滦 B.大同 C.准格尔 D.阳泉
读图7—8,回答24~25题。
图7—8
24.图中海峡沿岸气候具有冬湿夏干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图中海峡是非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6.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古巴的甘蔗——炎热气候 B.中国河西走廊的糖粮——灌溉水源
C.中国黑龙江省的大豆——市场需求 D.中国珠江三角洲的鱼塘——国家政策
27.新兴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有
A.产品换代周期短 B.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C.劳动力素质高 D.销售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
28.当晨昏圈与经线圈的交角变小时
A.太阳直射点向赤道靠近 B.全球各地昼夜趋向等长
C.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29.图7—9表示大气运动正确的是
图7—9
A.① B.② C.③ D.④
30.图7—10中1、2、3、4可能代表的工业是
图7—10
A.1是电视机装配业 B.2是石油加工业
C.3是有色冶金工业 D.4是水产品加工工业
高考地理仿真试题(七)
第Ⅱ卷(综合题 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80分)
31.(18分)读图7—11,回答下列问题。
图7—11
(1)该城商务区位于A、B、C三处的 处,理由是 ____________。
(2)工业区位于A、B、C三处的____________处,理由是 ____________。
(3)高级住宅区位于A、B、C三处的 处,理由是 ____________。
32.(20分)读图7—12,回答下列问题。
图7—12
(1)欧盟现有15个成员国,请写出图中代号处的成员国名称:① ,② ,③ ,④ 。
(2)欧盟的总部设在比利时的 ,欧盟中央银行所在地是德国的 。
(3)欧盟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经济最强的国家是 。
(4)欧盟成员国中,大部分又是北约成员国,其中 、 、
、 不是北约成员国。
33.(20分)读我图农业区和生态农业模式图(图7—13),回答下列问题。
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图7—13
(1)与下列生态农业模式相对应的农业区是(填数字代号)
甲 ,乙 ,丙 ___,丁 。
(2)在农业区示意图中,属于我国农业低产区的是 和 (填数字代号)。这两个地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对此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
(3)下列地区中与图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是( )
A.美国中央大平原
B.澳大利亚大自流井盆地
C.巴西高原
D.尼罗河三角洲
(4)下列国家中,图中④地区重要的糖料作物也可以大量种植的是( )
A.加拿大
B.新西兰
C.乌兹别克斯坦
D.马达加斯加
34.(22分)读图7—14,完成下列问题。
图7—14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①全球气温升高 ②水分状况变化 ③地球冰川融化 ④农作物带向高纬移动 ⑤中纬农耕区退化为草原 ⑥热量条件变化 ⑦沿海低地被淹没
(2)简述防止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03-04年高考地理仿真试题(七)答案
仿真试题(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满分70分)
(一)1~20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答对一题给2分,共40分。
1.C 2.B 3.D 4.C 5.B 6.A 7.D 8.D 9.B 10.C 11.B 12.C 13.C 14.B 15.B 16.D 17.D 18.B 19.B 20.A
(二)21~30题为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两个是正确的。全选对者给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BC 22.AC 23.BD 24.AB 25.AC 26.AB 27.AC 28.AB 29.AB 30.B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题,共80分)
31.(1)A(2分) 地处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通过,交通的通达度高,有利于商务活动(4分)
(2)B(2分) 位于城市外缘,地处交通干线,并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既有利于工业生产,又可减少对城市的污染(4分)
(3)C(2分) 地处城市外缘,位于湖旁,环境优美(4分)
32.(1)丹麦(2分) 希腊(2分) 奥地利(2分) 比利时(2分)
(2)布鲁塞尔(2分) 法兰克福(2分)
(3)法国(2分) 德国(2分)
(4)爱尔兰(1分) 奥地利(1分) 芬兰(1分) 瑞典(1分)
33.(1)②(2分) ①(2分) ④(2分) ③(2分)
(2)②(2分) ③(2分) 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2分) 控制人口增长;植树种草;改良土壤(2分)
(3)A(2分) (4)D(2分)
34.(1)从左至右,自上而下:②或⑥、①、⑥或②、⑤、③、⑦、④(每空2分)
(2)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2分)控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2分)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2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