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六校”联考高二地理试卷

2014-5-11 0:34:42下载本试卷

番禺区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六校”联考

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卷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以下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B.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

C.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2—3题。

2.该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是因为

具有(  )

A.光热资源优势

B.交通优势

C.土地资源优势

D.劳动力优势

3.该地区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控制人口增长    D.改良土壤

4.我国的水能资源(  )

A.理论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B.总蕴藏量居世界第六位

C.集中在西北地区        D.具有稳定性和可供开发性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5—7题:


5.基塘生产是(  )

①商品谷物农业 ②大牧场放牧业 ③混合农业 ④生态农业 ⑤持续农业 ⑥无土栽培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6.基塘生产特色形成充分利用下列哪个区位因素(  )

A.水热丰富  B.地形低洼  C.市场  D.政策

7.拟在上图中A、B、C、三处建制糖厂、食品厂和造纸厂,其最佳方案是(  )

A.A—食品厂;B—造纸厂;C—制糖厂  B.A—造纸厂;B—食品厂;C—制糖厂

C.A—制糖厂;B—造纸厂;C—食品厂  D.A—制糖厂;B—食品厂;C—造纸厂

8.下列三种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A.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B.酸雨、光化学烟雾、杀伤性紫外线透入

C.寒潮、大风、盐碱化      D.森林大量被砍伐、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9、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少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10.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乔木,提高植被覆盖率

B.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C.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11.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12—14题。


12.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业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13.该产业部门属于(  )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劳动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14.导致该产业迁移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料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劳动力价格

15.我国以“黑土”著称的平原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宁夏平原

16.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

A.粮食商品率高             B.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

C.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       D.全球变暖

17.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B.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所占比重逐渐减少

C.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耗能量不断增多

D.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增多

18.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描述正确的是(  )

A.继续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其余产业起辅助作用

B.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

C.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

D.大量对煤炭工业投资,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

19.亚马孙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被称为“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      (  )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亚马孙河    D.亚马孙平原

20.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  )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陆地面积宽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21.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的系统是 (      )

A.智能专家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22.不适宜作为海南特色经济发展的是 (  )

A.油气化工和汽车制造      B.木材加工和有色冶金

C.热带水果花卉生产与加工    D.海洋生态和民族风情旅游

23.下列行为有利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    )

A.在草原地区退耕还牧     B.开垦草原,种植农作物

C.在草原上多放养牲畜      D.砍伐沙漠地区灌木用作燃料

24.对海南特色经济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有  (   )

A.位置偏,交通不便       B.热量丰富而光照不足

C.台风活动和低温天气     D.鱼类品种多,生长快和汛期长

我国西北的荒漠化是人为、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回答25题。

25.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26.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7.青藏高原地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  )

A.水能、风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生物能、核能   D.天然气、石油

28.南方低山丘陵之所以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原因是 ( C )

A、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受冬季风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  D、受海陆位置影响

29.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

 A.气候、地貌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30.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二、双项选择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选对一个得1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31、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选项中,主要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是(  )

A.泥石流      B.二氧化碳增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C.苏、锡、常地区出现大面积地面下沉  D.火山爆发

32、东北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顺序的是(  )

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平原: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C.森林类型:热带季雨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

D.土壤:黑土、黑钙土、红壤

读下图,回答33—35题。

          模块测试22—24题

33、以下工业部门中,最有可能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装配业  D.化学工业

34、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

A.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B.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35、以下不属于该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条件是(  )

A.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B.低廉的地价

C.先进的生产技术          D.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36、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正确叙述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东南部      B.是美国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

C.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北坡   D.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37、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冬季严寒漫长 

C.土地肥沃,土地资源丰富       D.农作物一年三熟

38、长江流域内中游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荆江河段流域面积广         B.荆江河段所处的气候特征

C.荆江河段支流多           D.长江上游的人类活动

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处回归沙漠带,但却呈现了一片生机的“绿洲”。据此回答21~23题

39.广东省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  (  )

A.虽属于干旱地区,但河流众多,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B.夏秋季节,常有台风雨缓解亚热带高压控制造成的旱情

C.濒临太平洋,深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

D.地处低纬度,信风可带来丰沛降水

40.关于广东省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地势平缓,地表受流水侵蚀切割较轻

第二卷(75分)

三、综合题

1.我国在建设新世纪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每空1分,本小题17分)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____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P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西部           ;东部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  __ __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5)四大工程中与山西能源基地关系最密切的是        。山西省的电力需从晋中绕道北面大同再输往京津唐地区的原因是             

2.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23分)


(1)在甲图中用实线按走向画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并标注名称。(3分)

(2)甲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乙为我国  

     地区。(3分)

(3)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6分)。

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

(4)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   

     ,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         。(2分)

请简要分析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形成商品粮基地(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分析)?

                                     

                                      

                                   (5分)

(5)甲地区降水和年平均气温怎样变化?

时间变化:                               (2分)

空间变化:                                (2分)

3.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16分,每空1分)

 

(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3分)

                                      

                                        

(2)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以下答题中如果是填城市的话填图中代号,省市填简称。)(每空1分,共8分)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以          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香港、     两个特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三角洲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     、         为核心,地跨    三省市,龙头城市上海市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该城市群目前特大城市有    ,不久这里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都市圈”。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3分)

                                       

                                        

(4)两个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2分)

                                      

                                      

4.下面的三幅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空一分)


(1)图中甲、乙两箭头,能正确表示出当地风向的是       

(2)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为            

(3)目前世界上许多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     

                                     

                                  (4分)。

(4)我国受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是              。为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我国正在建设的世界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5.读“塔里木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每空1分)

文本框:

(1)塔里木河主要依靠      补给,其流量随    的变化而变化。

(2)塔里木河流域内主要的新能源是     

(3)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的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以后,库区周边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到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公里。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造成河流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4)该流域发展农业的合理整治措施,应大力发展        农业。

(5)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引发的变化可能是(  )(3分)

A.库区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该水库的防洪能力丧失

C.地下水位上升          D.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第一学期“六校”联考 高二地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A

C

B

B

D

B

C

B

A

C

D

A

C

A

B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A

C

B

A

B

C

A

D

BC

AB

AC

BD

CD

AD

AC

BD

BC

BD

三 1.(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

(3)南部多,北部少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  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比较落后

(4)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改善 

(5)西电东送 东面有太行山阻挡

2.(1)图略  (2)东北 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3)甲: 黑土 旱田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乙:水稻土 水田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松嫩平原北部和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地连片大面积分布;土壤肥力高;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好,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人文条件: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不多,可提供较多的商品粮;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所需得各种农业机具,而大面积分布、地势平坦的耕地最适宜大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效率高。

(5)时间变化: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空间变化: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1)共同优势:两区都处于河流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三角洲地形平坦,水网密布,降水充沛,土壤比较肥沃,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

(2)a:A G F  b:⑤⑥⑧  沪 苏 浙   ⑤⑥③⑧①

(3)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靠近东南亚,毗邻香港、澳门,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廉;是著名的侨乡之一;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4)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建设。

4.(1)甲   (2)C  A  B 

(3)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且降水变率大;②多沙质土壤;③风力强盛,风蚀作用显著;④之辈条件差    人为原因:因人口压力造成的人类活动不当,如过度樵采、过渡放牧、过度开垦、过度利用水资源等 

(4)西北  华北  东北  “三北”防护林体系

5.(1)冰川融水 气温    (2)太阳能、风能    (3)大气温度增加,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    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  (4)节水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