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二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上学期选修期中考试

2014-5-11 0:34:43下载本试卷

高二地理选修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校对:封其汉

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所有答案填写于后面答题栏内,其余情况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对者得2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1.决定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再生产类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

C.人口政策和措施不同      D.人口数量和结构不同

读“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坐标”图,完成2—3题

2.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的国家是

A.③   B.②   C.①   D.④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可能属于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

4.读“各年龄段人口比重三角形坐标图”,据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5.对人口迁移经常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政治变革  B.婚姻家庭  

C.经济发展  D.气候差异

6.读“城市功能分区图”,根据工业布局原理,各工业区的布局相对合理的是

A.①微电子工业②纺织工业③食品工业④化学工业

B.①纺织工业②化学工业③食品工业④微电子工业

C.①食品工业②化学工业③微电子工业④纺织工业

D.①食品工业②纺织工业③化学工业④微电子工业

7.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

A.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B.各种活动的重要性 

C.各种活动得到政府支持的程度  

D.各种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

8.下面四图中,工业区布置错误的是

 

9.下列文化景观的指示意义正确的是

A.虫神庙——水旱灾害  B.龙王庙——蝗虫  

C.高脚楼——干热环境  D.清真寺——伊斯兰教文化

10.下列文化扩散中属于传染扩散的是

  A.日本“大化改新”时,一些贵族和学者向“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

B.8世纪中期,欧洲青年赴阿拉伯帝国学习天文、数学并将所学带回自己的国家

C.欧洲移民将欧洲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带到了澳大利亚

D.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11.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的乐山大佛,观赏要求是

  A.把握观赏时机       B.发挥想象,移情于景

  C.选择特定位置远眺     D.置身其间,求质求真

1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  B.各个区域经济集团设立贸易壁垒  

C.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D.一个国家努力发展自身经济

13.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南方国家的是

A.中国     B.澳大利亚     C.巴西   D.印度尼西亚

14.目前,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是

A. 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独联体经济联盟

B.加勒比共同体、中美洲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

C.海湾合作委员会、东南亚国家联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

15.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B.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国家政治位置的差异   D.二次世界大战

16.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17.从夏至日到冬至日的半年当中,太阳直射点通过下列纬度(①18°N ②21°S ③12°N ④3°S),这些纬度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A .①④③②  B.②④③①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18.下列四幅图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19.指出下列四幅日照图,属于同一日期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0.读右面“各纬度昼长变化图”下列四地中,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新加坡(约1°N)

B.广州(23°N)

C.悉尼(约33°S)

D.北京(约40°N)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美国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为什么

   A.水源  B.南方气候温暖  C.经济   D.东北部环境污染严重

22.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交通运输的通达度 C.人口密度的大小 D.地形条件

23.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有哪两个特点

A.不断向市区中心和街道两侧移动  B.不断向市区边缘移动  

C.不断向城市主导风向的上方移动  D.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4.下列各组景观中,都属于文化景观的有

   A.岩画、蒙古包、长城    B.窑洞、溶洞、云冈石窟

   C.三峡水库杭州西湖、滇池  D.大运河、都江堰、梯田

25.据调查,我国使用手机发短信是从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人群逐渐向其他人群扩散的。这种文化扩散属干

   A.等级扩散  B.迁移扩散  C.扩展扩散  D.刺激扩散

26. 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为丰富园林层次,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是

   A.借景法  B.隔景法  C.框景法  D.障景法

27. 江南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是为了

 A.显示圆主的荣华富贵       B.迎合圆主追求闲适宁静的需要

 C.与水乡风光、湿润气候融为一体D.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辉映

28.下列不属于综合国力的基本实体的是

A.国土面积  B.军事力量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经济力量

读右图,完成29-30题

29.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30.当太阳直射点移动至d—a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80

31.(11分)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___________率,细线表示人口___________率,阴影表示人口___________率。

(2)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_型,即处于图中阶段___________(字母),这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转变得力于长期大力开展的___________工作。

(3)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阶段是____(字母)。该阶段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B阶段的是___________

  A.尼日利亚 B.中国 C.美国 D韩国

(5)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C和E阶段的一组是___________

A.日本 加拿大 B.尼加拉瓜 匈牙利 C.法国 蒙古 D.巴西 埃及

32.(15分)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商业支付能力的曲线是_____;表示住宅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_____。

(2)图中A区为________区,该区位于市中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区内________支付地租的能力最高,因而成为_______________。

(4)C区内________支付地租的能力最高,因而成为________________。

(5)由上图可知,距离市中心远近对________的影响最大,对________的影响次之,对________的影响最小。

(6)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经济因素对土地租金和_____________的影响。

(7)2002年,上海南京路又相继扩建、改建、增建商厦多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7分)中国盛唐时期,中国文化通过“遣唐使”扩散到日本,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读日本“遣唐使”航海主要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描绘的中国文化通过“遣唐使”扩散到日本的大致路线。这种文化扩散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_____(长或短),属于_______________。

(2)一些日本贵族和学生积极向从大唐归来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使之迅速在日本扩散开来。这种文化扩散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_____(长或短),属于__________扩散中的______________扩散。

(3)在“大化改新”的过程中,当时的日本天皇下令仿效中国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国学,积极倡导吸收中国文化。这种文化扩散属于__________扩散和__________扩散。

34.(10分)读下图及资料,对黄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歙县:皖南山区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以产歙砚、徽墨著名。有不少唐、宋、明各朝的古迹。

黄山: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九华山:林竹幽香,山色奇秀,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资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群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域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场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通达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6分)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下图是南京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和可达机会(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可达机会最低的两个旅游景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感知程序最高的前4个旅游地及其主要旅游吸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游者的可达机会与距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7分)第四次“东盟10+3”首脑会议,于2000年11月25日闭幕。这次会议提出了新设东亚首脑会议的建议和整个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标志着“东盟10+3”地区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1)“东盟10+3”首脑会议中东盟是指“东南亚国家联盟”,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文莱、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等10国组成。3国指的是_________、日本和韩国,这三个国家在世界区域中都属于_________地区。

(2)东盟的总部在_________国的首都_________,该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该国人口一半以上集中在________岛上。

(3)东南亚的新加坡处于_________海峡的咽喉,利用位于世界海陆交通枢纽的位置,积极发展经济。同时发挥本区风光优美、交通方便、服务周到的优点迅速发展了_________业。

37.(14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示为_____半球图,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点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点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点是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点;这一天A、B、C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_______,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

(4)图中A在D的_______方向,B在D的_______方向;沿图中直线由A到D,实际方向是先向_______方向,后又转向_______方向。

(5)C到E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_公里。

38附加题:不计入总分,鼓励有能力同学在考试中或考试后进行思考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h为一已知量):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

(2)②表示的地点是________,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h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3)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_地,③地正午太阳高度H1____________。

(4)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高二地理选修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B

C

D

A

B

D

A

C

A

B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A

A

B

BD

AB

BD

BD

AC

BD

BC

BD

AD

AB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80分)

31.(11分)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阴影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

(2)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现代)型,即处于图中阶段(D)(字母),这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这种转变得力于长期大力开展的(计划生育)工作。

(3)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阶段是(F)(字母)。该阶段不利影响是(人口年龄呈老年型,会加重社会负担,导致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不足等问题)。

(4)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B阶段的是(A)

(5)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C和E阶段的一组是_(B)

32.(15分)

(1)图中表示商业支付能力的曲线是(D);表示住宅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B)。

(2)图中A区为(商业)区,该区位于市中心的原因是(距离市中心近,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B区内(住宅)支付地租的能力最高,因而成为(住宅区)。

(4)C区内(工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高,因而成为(工业区)。

(5)由上图可知,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商业)的影响最大,对(住宅)的影响次之,对(工业)的影响最小。

(6)该图反映的是(距离市中心远近)这一经济因素对土地租金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7)2002年,上海南京路又相继扩建、改建、增建商厦多座,其原因是(上海南京路是上海著名的商业街,知名度高);(它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便利,商业发达)。

33.(7分)

(1)在图中描绘的中国文化通过“遣唐使”扩散到日本的大致路线。这种文化扩散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长或短),属于(迁移扩散)。

(2)一些日本贵族和学生积极向从大唐归来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使之迅速在日本扩散开来。这种文化扩散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短)(长或短),属于(扩展)扩散中的(传染)扩散。

(3)在“大化改新”的过程中,当时的日本天皇下令仿效中国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国学,积极倡导吸收中国文化。这种文化扩散属于(刺激)扩散和(等级)扩散。

34.(10分)

资源质量(黄山具有非凡的秀美山景,有较好的资源质量);

集群状况(黄山与九华山、歙县等旅游景点相距不远,具有较好的集群状况);

地域组合(黄山附近没有雷同的景点,有较好的地域组合);

市场距离(黄山与沪宁杭经济发达地区相距不远,有较短的市场距离);

交通通达性(黄山及其附近景点所处的交通位置优越,有较好的通达性)。

35.(16分)

(1)图中可达机会最低的两个旅游景点是(敦煌)、(贡嘎山);其主要原因是(距离南京远,所需时间多,费用高)。

(2)写出感知程序最高的前4个旅游地及其主要旅游吸引物。(绍兴,鲁迅故居);(嵩山,少林寺);(岳阳,岳阳楼);(墩煌,莫高窟)。

(3)旅游者的可达机会与距离的关系是(距离增加,可达机会减少)。

36.(7分)

(1)“东盟10+3”首脑会议中东盟是指“东南亚国家联盟”,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文莱、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等10国组成。3国指的是(中国)_、日本和韩国,这三个国家在世界区域中都属于(东亚)地区。、

(2)东盟的总部在(印度尼西亚)国的首都(雅加达),该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该国人口一半以上集中在(爪哇)岛上。

(3)东南亚的新加坡处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利用位于世界海陆交通枢纽的位置,积极发展经济。同时发挥本区风光优美、交通方便、服务周到的优点迅速发展了(旅游)业。

37.(14分)

(1)图中所示为(北)半球图,其判断依据是(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2)图中A点经纬度是(0°, 90°E),B点经纬度是(66°34’N, 135°W)。

(3)图中B点是(6)月(22)日(9)点;这一天A、B、C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C),白昼最短的是(A)。

(4)图中A在D的(正东)方向,B在D的(西北)方向;沿图中直线由A到D,实际方向是先向(西北)方向,后又转向(西南)方向。

(5)C到E的距离约为(9990)公里。

38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h°N)。

(2)②表示的地点是(北极点),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h的变化范围是(0°≦h≦23°26’)。

(3)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②③)地,③地正午太阳高度H1(2h)。

(4)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