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模块3 中段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分)
1、地理环境包括( )
A、陆地环境和大气环境 B、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C、大气环境和水文环境 D、海洋环境和大气环境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一成不变的
B、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是一成不变的
C、目前,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粮食商品率较松嫩地区低
D、粮食生产在任何发展阶段都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3、GPS的全称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全球网络系统 D、地理卫星系统
4、目前,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是( )
A、西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
5、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降水量加快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可以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
C、气候异常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D、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加速了风沙活动
6、目前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是(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和亚热带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7、我国山西省煤炭资源具有良好的开采条件,其依据是( )
A、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B、埋藏比较深
C、埋藏浅,适于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D、多数煤田的煤层深厚
8、关于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源资源开发对于环境的影响很小
B、生态环境只能采用工程设施即可
C、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并结合土地的复垦,实现生态环境与提高经济效益兼顾 D、用生物方法是在能源基地改善生态环境的唯一措施
9、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 ( )
A、固定不变的 B、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随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0、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气候的变化 B、地形的变化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
11、在农业社会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粮食生产 B、科技水平 C、人口的增长 D、自然因素的改变
12、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发展的早期,人地关系基本是协调的
B、人地关系不协调是区域发展到成熟期才出现的
C、区域发展的早期,往往是由一种优越的自然条件就可以发展起来
D、区域发展到后期阶段,会出现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三江平原有“北大荒”之称,如今已被人们看成“北大仓”。据此判断第1-14题
13、下列关于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中温带湿润地区 B、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而成为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C、土壤因含丰富的矿物质而成为肥沃的土壤
D、夏季高温多雨,利于冬小麦、玉米种植
14、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的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原因是( )
A、我国已经加入WTO,可以从国际市场大量廉价进口粮食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发展多种经营,种植莲藕等水生生物
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的开发利用
15、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者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的邻区
B、区域内部不能进一步划分出低一级的区域
C、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并不存在差异
D、区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无法度量
16、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A、气候和植被 B、地形和气候 C、地形和植被 D、气候和土壤
17、下列区域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差异仅仅是区域内部的差异
B、自然区域差异的产生基本上不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C、研究区域差异的目的是为了区别区域发展的各种条件
D、我国的区域差异十分显著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回答下面的两题
三大自然区如图所示:
18、下列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19、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为基础
20、关于新疆和西藏两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疆和西藏的范围不同,级别不同 B、新疆和西藏的自然条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C、新疆和西藏的自然和经济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区域差异的表现
D、新疆和西藏是我国的两个经济区
右上图是依据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出的三个经济地带,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回答后面两题。
21、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重庆市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22、我国西部地带今后经济发展应注重的问题是( )
A、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
B、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C、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
D、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23、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2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表现为( )
A、贺兰山以东多为盆地和高原 B、降水从东到西逐渐减少,到新疆西北部降水有所增加
C、东部 降水在400mm以上,西部在400mm以下
D、植被从西到东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5、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存在比较突出的差别是( )
A、自然资源 B、社会发展水平 C、经济发展速度 D、产业结构的配置
26、下列地貌单元中,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是(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27、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是因为该季节( )
A、太阳高度大 B、受东亚地区暖流的影响
C、受湿润的西风的影响 D、受温暖的夏季风的影响
28、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植被主要为 (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
29、东部季风区的河流的补给方式是( )
A、以雨水为主 B、以冰雪融水为主 C、以湖泊水补给 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30、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人类对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的产物是( )
A、东北山区 B、华北地区的春旱天气
C、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31、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自然区是( )
A、东部季风区北部 B、青藏高原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东部季风区南部
32、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
A、平原广大 B、太阳辐射强 C、降水少 D、冬季风力强
33、傣家的竹楼反映了当地的( )
A、气候环境 B、地形条件 C、水文环境 D、植物特征
34、下列具体反映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南方人以米食为主 B、北方人说话婉转
C、南方方言较少 D、南方的重工业发达
35、关于青藏高原高寒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 B、青藏高原全部位于非季风区
C、区内陆上交通仅仅依靠公路 D、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的发源地
36、形成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耕作制度的条件是( )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B、平原广大,适用机耕
C、土壤比较肥沃 D、冬季风不能到达
37、我国东部地带各经济区中,区内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钢铁、化工、机械、轻纺等工业发达的是( )
A、环渤海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C、珠江三角洲经济基础 D、闽东南经济区
38、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 )
A、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及山地牧场 B、牧草质量好、载畜量高
C、位于季风区范围内降水均匀 D、牲畜种类多,畜种优良
39、西北地区形成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副热带气压带,常年以下沉气流为主 B、在400 N以北,纬度偏高
C、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D、山地高原地形,地势高
40、造成我国荒漠化的原因有( )
1、风蚀、水蚀和盐渍化 2、风蚀、水蚀和沼泽化
3、过度垦殖与过度放牧 4、常年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
A、14 B、134 C、13 D、34
二、双选题(每题仅有2项正确,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和少选则该题得0分)
41、某地观测到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是80 0 ,关于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的最小太阳高度角为33008’ B、该地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08’
C、该地可能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D、该不可能位于低纬度范围内
42、下面对于田纳西河整治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立了田纳西河管理局(TVA),加强了对整个流域的管理
B、重点是加固了下游的堤防工程,有效减少了洪水灾害的发生
C、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为核心,“以电养水”,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D、以冶金工业为重点,导致了严重的酸雨问题
43、下面关于热带雨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块热带雨林
B、亚马孙热带雨林可以为全世界提供所需的木材
C、热带雨林因其强大的保持水土和含蓄水源的功能而被称为“地球之肺”
D、热带雨林的土壤肥力较低
44、以下关于破坏雨林的活动的说法有( )
A、原始迁移农业对雨林造成了决定性的破坏
B、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等加速了雨林被破坏
C、商业性伐木,导致大片雨林被毁 D、为保护雨林,一切开发雨林的活动都应停止
45、关于新加坡的发展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东部出入口位置,海陆交通优势极其丰富明显
B、新加坡处在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的位置上
C、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并大力引入外资和技术,使新加坡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
D、新加坡地处热带雨林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46、对于区域发展阶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区域发展早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B、在区域发展后期,必须调整人类的各种行为方式,使人地关系趋于和谐
C、在城市发展成熟以后,城市人口将急剧增加,城市问题十分突出
D、当某地区从传统农业时期发展到现代农业时期后,表明人与环境的关系良好
47、关于鲁尔区的发展过程表叙正确的是( )
A、鲁尔区发展初期的能源基础是煤
B、鲁尔区工业布局的类型是近燃料型
C、鲁尔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靠近高技术集中的地区
D、鲁尔区煤炭资源的枯竭是导致其工业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
48、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B、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将使人类文明飞速发展,发展中地区应加速开发利用
C、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仅无损于人地关系,反而能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D、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等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49、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的产业布局类型( )
A、市场指向型工业 B、动力指向型工业
C、充分开发生态旅游业 D、大力开发林产品加工工业
若右图是影响服装厂、钢铁厂、面包厂、炼铝厂布局因素示意图,读图回答
50、面包厂和炼铝厂分别是( )
A、X B、Y C、Z D、W
三、综合题(共40分)
51、阅读所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国家发改委和山西省组织的煤炭可持续发展专题调研显示,生产一吨煤付出的代价算起来令人触目惊心——国有煤矿每采出1吨煤要平均实际动用2.5吨的煤炭储量,每挖1吨煤损耗2.48吨的水资源。“煤老大”山西每年挖5亿吨煤,使12亿立方米水资源受到破坏,这相当于山西整个引黄工程的总引水量。平均每生产1亿吨煤造成水土流失影响面积约245平方公里。20多年大规模煤炭开采,造成山西部分矿区土地塌陷、地表扰动、崩塌、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以2002年为基年进行测算,近年来山西煤炭开采每年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地表塌陷等损失折合人民币约300余亿元,即每生产1吨煤需要付出70多元的隐性代价。 摘自 ( 新华网太原2005年10月21日电 记者-王炤坤 )
(1)、材料反映出我国“煤都”山西省能源开发过程的问题有:
和 、
等方面。(6分)
(2)、给出你对山西省能源开发的合理建议。(6分)
(3)、右图是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6分)
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何特点:
;
;
这对山西省能源开发有何影响:
。
(4)、我国遭受酸雨危害的区域分布广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I(4分)
A、每年燃烧大量的煤炭是引起酸雨问题的主要原因
B、我国的酸雨区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C、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是我国酸雨的重灾区
D、我国酸雨的产生原因与田纳西河早期开发引起酸雨的原因是一致的
52、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姚润丰)
来自中央气象台的最新监测显示,目前冷空气前锋已南压到江南南部到贵州西部一带,并将继续向偏南方向移动。受其影响,未来两天,东北地区、黄淮将有4至6的摄氏度降温,其中东北地区中东部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8至10摄氏度,局部地区可达12摄氏度;淮河以南大部地区的气温也将下降3至6摄氏度,局部地区可达8摄氏度。
自29日起,东北的部分地区以及淮河以南大部地区大范围降水天气将逐渐停止,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迎来晴或多云天气。未来三天,西南地区维持阴雨雪天气,30日至31日,西南地区东部的大部地区、海南有小到中雨,其中云南西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
据预测,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频繁。11月3日前,大部分地区气温基本与常年同期持平或偏高。3日以后,冷暖空气均较活跃,我国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北方地区气温将呈逐渐下降趋势。另外,南海北部海面多大风天气。(完)
(1)、上述天气现象出现的时间多在 季节。(2分)
(2)、上述天气现象是 锋过境出现的。它产生的天气现象有: 、
该天所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天气是: 、 (5分)
(3)、下列符号能正确地反映上述天气的是( ) (2分)
(4)、在后面方框中画出冬季风的 季风环流图。(2分)
53、(1)、上世纪末,东莞市逐渐成为台湾商人进行电脑外围设备生产的热土。试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东莞区位优势?
(2)、从2003年起部分工厂迁往上海、杭州等长江三角洲地区。 请用相关原理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