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二地理同步测试(1)—《人口与环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
据右图回答1—3题。
1.下列国家或地区不属于已经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国家或 ( )
地区的是
A.韩国 B.新加坡
C.香港 D.印度
2.图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类似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据右图回答4—5题。
4.图中a所示国家可能是 ( )
A.印度 B.新加坡
C.美国 D.德国
5.图中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数量增多通过对资源的需求量加大,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B.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C.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D.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时期,由于人口数量不是很多,人口对环境没有破坏
7.关于生育率和出生率两个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育率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
B.出生率水平高,生育率水平也一定高
C.生育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育龄妇女的关系
D.出生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全体人口的关系
8.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很多。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的21世纪,人口身体素质的
高低,越来越取决于 ( )
①自然环境 ②社会制度 ③经济形式 ④文化传统 ⑤环境污染 ⑥科技知识 ⑦伦理道德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⑦ D.②③④⑥⑦
9.近年来,因爱滋病的传播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非洲有个别国家的平均年龄下降到37岁,
这主要反映了 ( )
A.自然灾害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B.科技知识和伦理道德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C.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D.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10.属于原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的是 ( )
①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有多种致病变物质 ②环境中碘异常,当地人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③某些地区环境中自然放射线较高,易造成胎儿畸形 ④高温多雨季节往往有疟疾的流行
A.①④ B.②③ C. ②④ D.①②③
11.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
12.下列关于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再生产类型中,“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C.美国人口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D.非洲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很低
13.下列关于人口素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
B.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C.人口的身体素质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关系可表示为
环境因素 人口身体素质
遗传因素
D.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越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越低
|
14.下列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20世纪初期,乙人人口增长最快
C.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趋势与甲国相似
D.目前老年人口的比率乙国高于甲国
15.关于当前两国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减少
B.乙国人口增长过快,原因是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C.乙国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缓
D.甲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本国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16.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始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的为了寻求新土地
B.农业为主体的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往往是毫无目的的“流浪”
C.人口迁移的高涨时期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
D.自然因素始终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17.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八达岭长城,这种现象属于人口迁移
B.20世纪末因战争而引起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国家如非洲的卢旺达、刚果地区
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有益无害
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有益无害
18.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空间环境的大小
B.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即为我国的合理容量
C.要使我国走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必须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D.在估计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时,主要依据的资源是土地资源
1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迁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人口开始于“安史之乱”
B.我国1954-1984年人口迁移主要是受国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
C.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最直接的原因是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
D.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为自发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务工和经商
|
20.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21.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22.目前发达国家人口从大城市迁向小城镇,主要原因是
A.环境因素 B.生活水平
C.交通条件 D.就业条件
23.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促使相应的改革措施是
A.城乡教育体制改 B.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C.乡村环境卫生改革 D.土地利用制度改革
24.以下现象呈负相关的是 ( )
A.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 B.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与人口迁移规模、范围
C.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 D.妇女受教育水平与生育的子女数
2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增加了人口迁移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反映当前的 ( )
A.人口出生率的状况 B.人口数量状况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综合题
26.读山西、内蒙古两省区局部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① ②
③ ④ 。
(2)按人口迁移地理范围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
段表示了 人口迁移。
(3)图中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 地区的人口
和 在 上的不平衡,地区的
环境有很大的差别。
(4)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从迁出地来看,加强了迁
出地与外界社会的 、 、
和 等的联系,有利于
的发展。
27.(10分)读中国的人口增长图,回答以下问题:
(1)据环境保护专家曲格平的著作,中国的最适宜人口数量大约为7亿左右,从图中分析,这个时期大约是在20世纪 年代。
|
|
27题图 28题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3)尽管采取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仍在1%左右,每
年出生人口达 万左右。要实现2010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还
有很长道路要走。
(4)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在1960年前后,曾有大幅度波动。这与当时环境因素有
什么相关性?
28.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见右上图)回答(1)(2)题:(26分)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看出, 、 、 、 四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0年—2000年期间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8分)
材料二:20世纪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与GDP占世界比重的变化表
区 域 | 人口占世界百分比 | GDP占世界百分比 | ||
1900年 | 2000年 | 1900年 | 2000年 | |
亚 洲 | 57.4 | 60.5 | 32.6 | 37.4 |
欧 洲 | 24.6 | 12 | 42.4 | 25.5 |
非 洲 | 8.1 | 13 | 3.4 | 3 |
北 美 | 5 | 5.5 | 16.6 | 24.6 |
拉丁美洲 | 4.5 | 8.5 | 4 | 8.1 |
大 洋 洲 | 0.4 | 0.5 | 1 | 1.4 |
(3)由上述表格中信息可知,20世纪人口贫困化越来越严重的大洲是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大洲人口贫困化越来越严重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D | B | A | D | A | B | D | B | B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C | B | D | C | D | C | B | C | C | D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C | A | B | D | C |
二、综合题(共50分)
26.(每空1分,共14分)
(1)①城市到城市 ②农村到农村 ③农村到城市 ④城市到农村
(2)国内 (3)不同 生活资料 数量 生存 (4)经济 科技 思想 文化 社会经济
27.(每空2分,共10分)
(1)60 (2)81, 12.95, (3)1 300
(4)1960年前后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大幅度波动,与当时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有关。
28(1)沪、苏、津、粤(4分)
原因:①计划生育,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比重下降(2分);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平均寿命延长(2分)
(2)变化趋势: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加剧(2分)
原因是: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3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经济活力强,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进行劳工和经商,造成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3分)。
(3)非洲(2分)
历史原因:长期的殖民统治,导致绝大部分国家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工业、农业生产落后(2分);
社会原因:旧的社会制度束缚经济的发展,社会政治不稳定,战争频繁,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2分);人口增长过快阻碍了经济的发展(2分);
自然原因:自然灾害频繁,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很低,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2分)(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