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八大热点最新预测题
一、世界能源问题
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1—4题。
1.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a所在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B.b所在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
C.c所在国利用其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
D.d所在国利用甘蔗做原料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
2.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3.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A.资金来源充足 B.石油资源丰富 C.海洋运输便利 D.科学技术先进
4.根据世界钢铁市场形势,c、d所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应该
A.从国外引进技术、资金、人才提高产量
B.从国外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提高质量
C.分散布局、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缩小规模、从而适应世界市场形势需求
下图为“各国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此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出
①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都在逐年下降
②1980年至1995年中国的能耗强度约下降了50%
③若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将达到美国的水平
④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仍比美国的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中国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
①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 ②使用廉价、清洁燃料
③加强管理、发展科技 ④关、停高能耗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1-6:DBCDCB
二、《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获通过
1.关于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B. 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C. 从全球来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D. 有些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2.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A. 气候变暖
B. 臭氧层破坏
C. 土地荒漠化
D. 酸雨危害
3.我国下列各区域对应的主要环境问题,不正确的一组是
A. 华北平原——旱涝、盐碱和风沙
B. 长江中上游地区——沙尘暴
C. 河套平原——土地盐碱化
D. 天山山麓——土地荒漠化
“十一五”期间,国务院继续把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而且是摆在首位的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据此回答4-5题。
4.在我国“十一五”期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防治环境污染
B.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 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D. 发展居第一位
5.下列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取缔一切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保护好饮用水源安全。
B. 划定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流域
C. 取缔一些有污水排放的工业。
D. 实行环境准入、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等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我国在环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的比重从1990年的76.2%降至2005年的69.1%。据此回答6-11题。
6.下列能源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 石油
B. 火电
C. 水能
D. 石油
7.下列关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控制难
B. 至2005年我国的已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 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在全球变暖问题中我国应负主要责任
D. 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的比重最大
8.我国的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 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部门
C. 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 工业布局不合理
9.中国最大的“煤变油”项目——神华集团煤液化项目落户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乌兰木伦镇,该地区发展该项目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 煤炭资源丰富
B. 科学技术发达
C. 劳动力资源丰富
D. 市场前景广阔
10.请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写出三条)。
松花江流域纳入“十一五”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松花江11·13事件发生后,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协调吉林、黑龙江两省进行事故的处理和水质的监测,使整个污染状况都在监控之下,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据此回答12-14题。
11.下列关于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流量较大,一年有一次汛期
B.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含沙量大
C. 结冰期较长,有凌汛现象
D. 春季形成春汛,该季节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12.简要分析松花江11·13事件发生时不利于污染物自净和处理的自然原因。
13.分析该事件可对我们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C
6.B
7.A
8.C
9.A
10.“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应采取主要措施:
①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环境准入。
②要坚持依法行政,完善监管体制,严格环境执法,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
③要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保工作。
④要加强部门、地方政府之间的组织协调,妥善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
⑤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
11.C
12.在该季节河流流域范围内降水较少,所以流量较小,表层水有结冰现象,不利于污染物自净和处理。
13.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关系生产生活的重点地区的检查和监测;合理布局对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工业区、水源区和居住区等重要区域的区位位置。
三、“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日24日(农历9月1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1—3题。
1.“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时,月球在图中公转的位置大致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嫦娥一号”卫星将直接执行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月壤厚度探测等项科学任务。该探测技术属于
A.地理信息技术 B.全球定位技术
C.遥感技术 D.导航技术
3.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是因为月球自转周期长
B.月岩中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3He
C.月相的变化说明了月球的形状也在变化
D.21世纪人类将第一次登上月球并直接取样观测
4.北京地区人们可观察到的月球升起和下落的状况是
A.全年东升西落
B.农历上半月东升西落.下半月西升东落
C.全年西升东落
D.春分日至秋分日东升西落,秋分日至春分日西升东落
5.当夜空出现一轮圆月,日、地、月大致成一线,三者相对位置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是
A.地球处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出现小潮
B.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出现大潮
C.地球处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出现大潮
D.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出现小潮
6.今天(2007年9月1日、农历七月二十日),月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应位于图中的
A.甲与乙之间 B.甲与丁之间
C.乙与丙之间 D.丙与丁之间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日24日18时05分,在西昌(102°E、28.2°N)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7—9题。
7.能正确表示“嫦娥一号”卫星探月卫星发射时,西昌昼夜(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情况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20世纪中叶人类开始的月球探测活动,进入21世纪后,新一轮探月热开始在全球蔓延,我国的“嫦娥一号”、小巧轻便的欧洲“智能一号”、装备精良的日本“月亮女神”、成本低廉的印度“月球初航一号”, 21世纪各国探月的主要目的是
A.争霸全球
B.提高综合国力
C.军事竞争
D.控制月球
9.火箭点火成功后,火箭升空后向偏东南方向飞行,主要原因是
A.可借助地球自转线速度,减少发射所需能量
B.使卫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
C.便于地面观测与控制
D.有利于卫星获得太阳辐射能
10.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农历九月十四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成功。
材料二 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等的,平均是27天7小时多;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低到-183℃。
材料三 日、地、月三的关系图。
(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B点时,北半球昼长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 。
(2)当地球由公转轨道的A点到B点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 。
(3)当月球在运动轨道位于C点时,地球上可能出现 现象(日食、月食),当月球在运动轨道位于D点时,地球上可能出现 现象(日食、月食);“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时,月球大致位于运动轨道的 点。
(4)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月球上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C 6、C 7、A 8、B 9、A
10、(1)较慢 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 (2)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冬至日后,逐渐增大。(3)日食 月食 D(4)月球上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的消弱作用,晚上没有保温作用;月球的自转周期比地球长得多,白天接收太阳辐射的时间比地球长得多,温度升得比地球高,夜间也比地球长得多,温度也比地球低得多;此外,地球上海洋、森林等热容量大,也使温差变化小。
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1.下列各组气体,全不属于温室气体的一组是
A. SO2、O2
B. CO2、O3
C.H2O、NO
D. 含氯氟烃、CH4
2.温室气体的增加会
A.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
B.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
C.使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
D.减弱大气逆辐射
3.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发生明显改变的热力作用过程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C.地面辐射
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
4.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A.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B.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C.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D.大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出现
5.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①极地地区的部分冰川融化
②海平面上升,岛国和沿海平原地区面临被淹的威胁
③大城市光化学烟雾的出现
④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⑤生物生命活动紊乱
⑥世界各地经济均受到严重打击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6.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一个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框架正日益明了。下列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框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工业化国家在减少排放量方面的带头作用
B.实行鼓励措施,促使发展中国家采取行动,同时又不损及经济增长
C.充分遵循共同没有区别责任的原则
D.大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调整适应提供的支助
7.在今年乙醇燃料和全球变暖成巴西狂欢节表演主题。下列国家最适合生产乙醇燃料的是
A.伊拉克
B.埃及
C.英国
D.美国
中国森林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年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据国内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了约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同期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
B.东北片区是全国森林资源分布最多的地方,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
C.西南片区位于横断山脉,海拔垂直高差大,森林种类多。
D.我国的三大林区主要是原始森林。
9.中国森林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该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很高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B.提高森林覆盖率可作为防治全球气候变化的首要措施。
C.我国可在防治全球气候变暖中起决定作用。
D.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巨大贡献。
10.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 A 2 B 3 D 4 C 5 A 6 C 7 D 8 D 9 D
10.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保护森林,植树造林:要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五、奥运旅游年
1、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的价值是针对旅游主体的作用而言的
B.旅游资源使用次数越多,其价值就因消耗而降低
C.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只与旅游资源的质量有关
D.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主要是指人文景观而言
2、下列自然风光有一个与其它三个形成原因是不同的,它是:
A.桂林山水 B.路南石林
C.长江三峡 D.五大连池
近年来,西部旅游已成假日出游的最大热点,尤其是“成都—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长沙—张家界—凤凰”“昆虫—大理—丽江”“贵阳—桂林”等微地貌旅游热线更是火爆。据此回答第3~4题(双选)。
3、旅游景点的线状组合,可以
A. 增大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
B. 提高旅游主体的消费水平
C. 增加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D. 提高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
4、四条旅游热线中,以观赏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主的是
A. 成都—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线
B. 长沙—张家界—凤凰线
C. 昆明—大理—丽江线
D. 贵阳—桂林线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的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就此回答5--6题。
5、对望夫石的观赏应注意
A.置身其中 B.特定位置观赏
C.至高点俯瞰 D.适当距离仰视
6、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旅游景观欣赏时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
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D.充分了解了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7、 既能满足游客挑战高原缺氧极限,又能满足游客体验沙漠缺水刺激的地方,应选择下图中的
“自由行”旅游,彰显个性“自由行”是最为时尚的旅游方式,它综合了组团出游的低花费和自助游的自由、随意性,因此自从面世以来日益受到现代旅游者的青睐。据此回答第8~9题。
8、“自由行”在我国迅速兴起的原因是
A. 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
B. 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衰落
C. 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增多
D. 新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多
9、“丽江自由行”“成都自由行”“西安自由行”等旅游深受旅友追捧的原因是
A. 旅游资源的集群性好
B. 地区接待能力强
C. 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
D. 旅游地的交通位置优越
10、某旅游团从北京出发,计划乘火车或轮船到有关地区参观游览,主要游览点包括:南京中山陵,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广州交易会,最后到香港(从苏州到杭州乘船),请写出一个合理的旅游路线(走近路,不走重复路线):
(1)从北京出发经 到 市游览 ,再经 到 市游览 ;
(2)又经 到 市游览 ,再经 到 市游览 ;
(3)然后经 到杭州游览西湖,再经 到广州市参观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最后经 到香港.
(4)上述景点中,属于自然景观又是全国十大旅游胜地的是
A,苏州拙政园 B,武汉黄鹤楼 C,庐山 D,杭州西湖
(5)从市场距离角度来看,北京故宫与拉萨布达拉宫相比,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更高的是 ,理由是 .
(6) “人文奥运”是2008年奥运主题之一,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请你为2008年参加奥运的外国运动员或游客介绍三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名胜古迹: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 AC 4.、CD 5、B 6、B 7、A 8.、C 9、A
10、 (1)京广线 武汉 黄鹤楼 长江 九江 庐山 (2)长江 南京 中山陵 京沪线 苏州 拙政园)(3)京杭大运河 浙赣线 京广线 广深线 (4)D (5)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接近北京及周围经济发达的旅游消费地,而拉萨及周围地区经济远不如北京及周围地区发达,离东部经济发达的旅游消费地远,故北京故宫开发价值更高 (6)长城 故宫 颐和园
六、奥运火炬传递
1.奥运火炬从北京向西挺进的路线,是中华民族先辈曾经走过的、象征“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具有历史意义的“ 之路”。
2.火炬传递从亚洲出发,依次途经 等大洲,最后回到亚洲。在火炬传递途中,位于太平洋东岸的城市是 ,位于西半球正值秋季的城市是 地处岛国的城市是 (填写2个),位于半岛上的城市是 (填写2个),唯一居于内陆国的城市是 ,地跨两大洲的城市是 。
3.在奥运火炬传递的路线中,从达累斯拉姆到马斯喀特沿途,出现的植被类型依次是 、 ,与同纬度非洲大陆西部植被南北更替状况相比,在 高原地区缺失了该纬度带应有的典型植被 。
4.2008 年4月1日火炬传递活动开始之是,下列各组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曼谷-马斯喀特-伦敦-堪培拉
B.堪培拉-曼谷-马斯喀特-伦敦
C.马斯喀特-曼谷-伦敦-堪掊拉
D.曼谷-马斯喀特-堪培拉-伦敦
5.2008 年5月3日火炬返回我国时,下列各组城市中,白昼长度从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达累斯萨拉姆-吉隆坡-首尔-平壤
B.圣彼得堡-伊斯兰堡-孟买-雅加达
C.布宜诺斯艾利斯-曼谷-长野-伦敦
D.胡志明市-旧金山-阿拉木图-巴黎
6.当2008年8月8日晚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时,世界各地的华侨与我国留学生也将在当地观看实况传播,在上图所列城市中,居住在 的华侨正淋浴着早晨的阳光,而学习、生活在 的我国留学生恰逢正午的钟声敲响。
参考答案:
1.丝绸(1分)2.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答全得1分) 旧金山(1分)布宜诺斯艾利斯(1分) 雅加达、伦敦、长野(任答两个得1分)孟买、马斯喀物、平壤、首尔、曼谷、吉隆坡、胡志明市(任答两个得1分)阿拉木图(1分) 伊斯坦布尔(1分)3.热带稀树草原(1分) 热带荒漠(1分) 东非(1分) 热带雨林(1分)4.D(1分)5.B(1分)6.布宜诺斯艾利斯(1分) 伦敦(1分)
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下图为我国南方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年来,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
⑴初期,市中心以 和 优势吸引了工业的自然集聚
⑵中期,工厂搬出市中心的区位考虑是什么?
⑶试分析b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
B地早期位于A城的远郊,在不同时期,B地土地的利用方式存在很大差异。试运用区位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⑷早期,B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的组成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 ;形成相应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
⑸中期,B地粮、棉需要从东北、苏北等地调入;蔬菜、花卉、瓜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有部分出口。 试分析这一阶段B地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
⑹目前,B地许多农民出租土地,或建成简易房出租;粮食基本上从外地调入,蔬菜花卉、瓜果和副食品也要外调一部分。 试分析这一阶段B地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
参考答案:
(1)市场和交通 。当时的城市地域狭小,功能区混杂
(2)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3)接近研究院分院,科技条件好;接近高速公路,便于快速运输;本身无污染,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
(4)水稻,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历史悠久。
(5)随着城市化推进,B地农业生产转向为城镇提供农副产品,市场需求起重要作用 ;
生产蔬菜、花卉、瓜果的利润高于粮、棉、油生产;
地处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农副产口的出口
。
(6)①B地逐步成为城区的一部分,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②出租房屋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③大量外来人口成为土地和房屋出租的对象。
八、南方雪灾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3题。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暴雪 ⑥地震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
A.暴雪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
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沿海防护林工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中国气象局的专家称:2008年1月份南方大范围、高强度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将一直持续到2月初。
|
材料三:北京时间2008年1月30日02时地面天气图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大约在( )
A.(15°S,60°W) B.(15°S,90°W)
C.(20°S,120°E) D.(20°S,150°W)
(2)此时下列城市风速最快的是( )
A.乌鲁木齐 B.武汉 C.兰州 D.上海
(3)图中陆上的高压中心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主要成因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我国南方地区雪灾产生原因可能有哪些?
(5)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我国湖南、江西、浙江等省未来几天天气状况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
【解析】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2.C
【解析】Ⅳ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一是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二是由于其地形、气候、植被等原因,成为我国泥石流的多发地区。
3.C
【解析】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加固长江、黄河大堤;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减轻或治理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也是为了保护沿海地区免遭台风、海浪等的影响。
4.(1)B
【解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速度约为23.5°/90天,大约为一个月移动8°。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23°S,因此1月30日太阳直射的纬度约在16°S;此时为北京时间2时,太阳直射的经度为地方时12时,据此推出地方时为12时的经度为90°W。
(2)C
【解析】四个城市比较,兰州的等压线比较密集,所以风力较大。
(3)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形成原因:①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温度较低。②冬季大陆上冷却速度快,十分寒冷,空气下沉,成为高压;③有利于空气堆积、停滞的地形影响;④此处纬度较高。
【解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为冬季世界上最强的冷高压,与太阳辐射、地形、海陆分布关系密切。
(4)造成近期大范围强雨雪天气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①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比往年强大。②今年入冬以来冷空气比较频繁,暖湿气流活跃。③大气环流的稳定,使这些地区的雨雪天气持续。④我国南方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一般在0度以上,人们对低温准备不足,对此次灾害性天气的巨大破坏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解析】回答此类问题,应该从“天灾、人祸”两个方面着手分析。
(5)未来几天几省的雨雪天气将持续,原因是由于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在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了准静止锋。
【解析】注意图中有一准静止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