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说明: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综合题。
2.答第I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将第I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案写在答卷上,并将答卷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嫦娥一号”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
|
2.“日凌”时,太阳、探测卫星和地面站的数据接收天线恰巧在一条直线上;月食时,月球及卫星将处在地球的阴影中。“日凌”、月食对“嫦娥一号”卫星的主要影响,正确的是 ( )
①日凌时,太阳产生的强大电磁波干扰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可能造成通讯中断
②日凌时,太阳色球层的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通讯设备
③月食时,卫星外温度会急剧下降,导致卫星温度很低
④月食时,卫星会因缺少阳光而能源不足
⑤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很高,月食时月球对卫星的引力会减小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委内瑞拉政府
3.调时后,当北京时间为
A.
C.
4.某日,图中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当该日北京时间为0点时,图中与M地(65°W,0°)太阳高度相等的点为 ( )
A.甲 B.乙 C.丙 D.丁
|
5.该地1月盛行偏北风,6月盛行偏南风,据图分析该地可能位于 ( )
A.华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地中海沿岸 D.印度半岛
6.读图,关于该地
A.降水多少与气温高低呈正相关
B.该日降水不可能是对流雨
C.12—13时气温降低是因为云层增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D.该日6:00左右地面辐射最强,损失热量最多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7—8题。
|
7.图中地质构造 ( )
A.只有甲处是背斜 B.只有乙处是向斜
C.乙处地表中部易被侵蚀 D.丙处岩层顶部受挤压,易形成断层
8.关于图中河流和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甲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比丙处小 ②丙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比甲处小
③该地区可能出现“碧莲玉笋”景观 ④该地区不会出现石钟乳景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博斯腾湖是咸水湖
②博斯腾湖是淡水湖
③图示区域的水循环主要为陆上内循环
④图示区域的水循环主要为海陆间循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A.交通便利 B.水域宽浅
C.腹地广阔 D.建港占用良田少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造成图中7、8、9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
12.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3自然带相一致的是( )
A.江南丘陵 B.伊朗高原
C.巴西高原 D.撒哈拉沙漠
13.关于图中9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 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
C.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 D.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4—15题。
14.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地下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 (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
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15.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沙漠化 B.泥石流
C.石漠化 D.滑坡
|
16.对甲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0%
B.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C国
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
D.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
17.分析乙图(①、②两国人口年龄构成图)可以看出 ( )
A.①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不足
B.②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就业压力大
C.①国与甲图中B国人口增长处于同一阶段
D.②国15—64岁人口比重大于①国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夏季空调冷负荷(达到某温度的致冷耗电量)进行测算,一组是根据该地气象站某日测得的气温,另一组是根据同一天在城市某住宅小区观测的气温数据,如下表。读表完成18—19题。
时间 | 5:00 | 9:00 | 13:00 | 17:00 |
据小区温度测算冷负荷(千瓦) | 760 | 790 | 910 | 990 |
据气象站温度测算冷负荷(千瓦) | 560 | 590 | 710 | 785 |
18.据表可推断该地气象站最有可能位于 ( )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城郊区
19.下列地理环境问题不是主要由城市化产生的是 ( )
A.城市洪水 B.“雾岛”效应 C.酸雨 D.咸湖
读我国某地农业调整示意图,完成20—22题。
|
20.读图A,属于该地所在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
A.机械化水平高 B.商品率高
C.科技水平高 D.单产高,劳动生产率低
21.读图B,①②③④处布局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饲料作物,下列安排合理的是( )
A.①大棚蔬菜 ②有机茶 ③饲料作物 ④花卉
B.①有机茶 ②花卉 ③大棚蔬菜 ④饲料作物
C.①饲料作物 ②大棚蔬菜 ③有机茶 ④花卉
D.①花卉 ②饲料作物 ③有机茶 ④大棚蔬菜
22.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B.交通的发展
C.技术水平的提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业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成23—24题。
23.下列工业符合甲工业类型的是 ( )
A.石油化工 B.服装加工
C.制糖 D.炼铜
24.若把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I为迅速发展阶段,II为产业升级阶段。两阶段主要工业类型分别是 ( )
A.I—甲,II—乙 B.I—乙,II—丙
C.I—丙,II—甲 D.I—丙,II—乙
在乌兹别克斯坦某一灌溉良好的绿洲上,土壤表面日平均温度比周围半沙漠地区低
|
25.下列备选答案填入上图中的方框内,合理的是 ( )
A.①土壤热容量增大 ②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③空气湿度增大 ④降水增多
B.①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②空气湿度增大 ③降水增多 ④土壤热容量增大
C.①空气湿度增大 ②降水增多 ③土壤热容量增大 ④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D.①降水增多 ②土壤热容量增大 ③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④空气湿度增大
26.关于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灌溉使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
B.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生长,可以减少沙漠化现象的发生
C.流水侵蚀作用增强,加重水土流失
D.可能会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产生土地盐渍化现象
27.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该区域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28.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 )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读下面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及其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29—30题。
|
29.比较甲、乙两区域地理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气温比乙地低,年降水量比乙地多
B.甲乙两区域内的河流都属于黄河流域
C.两地地形都比较平坦,但甲地海拔较高
D.甲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乙地为常绿阔叶林
30.对A、B、C、D四处采取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 )
①A—打坝淤地,拦泥蓄水 ②B—平整土地,建成农耕区
③C—修筑水平梯田,建林果基地 ④D—修建水库、蓄洪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
(1)简要说明左图图示区域夏季防洪压力大的自然原因。(3分)
(2)简述武汉城市圈建设与发展的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4分)
(3)长株潭城市群占优势的工业部门是什么?说出其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4分)
(4)中部地区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江汉平原的众多湖泊为主体的湿地较多,该区域湿地主要有哪些功能?(3分)
32.元旦假期,山东省某学校地理活动小组,到附近某地进行野外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同学们在上山考察后,结合资料绘出了该地的等高线图(单位:米)请你描述图中河流的流向_____________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同学们想在宿营地观看海上日出,早晨起床后却没有看到。当地居民说,本地冬季看不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需在夏季才能看到。请你结合上图推断同学们宿营处在图中甲、乙、丙、丁何地?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同学们在考察中发现①处的土层比②处的土层薄,请从地形、气候等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4)就如何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发表自己的意见。(4分)
|
(1)根据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多种运输方式,说明美国铁路运输网中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相对较小的原因。(3分)
(2)说明美国东、西部的工业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6分)
(3)下图是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增长速度示意图,请分析在第III阶段其经济衰退的原因。(3分)
(4)在右图第III阶段,美国出现人口向西部、南部迁移的现象,这种人口迁移对西部、南部地区的积极影响有哪些?(2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5 CDCBB 6—10 CBBCA 11—15 BCBCC 16—20 BDDDD 21—25 CDCDA
|
二、综合题(40分)
31.(14分)(1)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支流多,长江、汉江径流量大;该区域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变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泊萎缩,容易泛滥成灾(3分)
(2)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好;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前景广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集中,科技实力雄厚;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交通便利;武汉市经济辐射作用强;政策优势(4分,答对其中4条得4分)
(3)有色金属冶炼(1分) 锑矿、铅锌矿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水陆交通发达(3分)
(4)供水;防洪;航运;旅游;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和繁衍的场所;调节气候;水产养殖等(每答对两条得1分,共3分)
32.(12分)(1)上游由南流向北,下游由西南流向东北 大于等于
(2)乙地(1分) 冬季,日出方向为东南,夏季日出方向为东北,而乙地东南方有山地阻挡,东北方地势相对低平,面向海洋,视野开阔(3分)
(3)①处坡度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2分)
(4)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小水电;合理开矿,发展有色冶金;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引进人才,发展教育和科技(答对其中4条得4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33.(14分)(1)密西西比河河运发达;大陆东西两侧濒临海洋,海运便利;南部石油资源主要依靠管理运输(每条1分,共3分)
(2)东部以传统工业为主,西部以新兴工业为主(2分) 东部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发展了以煤炭、钢铁、机械等为主的传统工业;西部开发晚,环境清洁优美,科技发达(4分)
(3)Ⅲ时期,本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效益降低等现象,导致该区域经济衰退(3分)
(4)人才流入,增加了劳动力;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发展;活跃市场,带动消费(答对其中两条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