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三第一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

2014-5-11 0:34:55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一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读右边“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图分析,完成1—3题

1.目前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2.图中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B、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C、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D、人口政策的有力实施

3.下列国家或地区中,与我国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最接近的是

A、 韩国   B、 埃及    C、 北美    D、 非洲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

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1983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完成4-5题:

国家

巴基斯坦

尼泊尔

韩国

泰国

肯尼亚

哥伦比亚

菲律宾

委内瑞拉

指数

4.9

4.0

3.3

1.4

1.1

1.0

0.9

0.9

4.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仑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5.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阅读“PPE怪圈” 材料:“PPE怪圈” 是指贫困(Poverty) 、人口(Population) 和环境(Environment) 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左图。完成6-7题:

6.在图二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中,最有可能产生“PPE怪圈”的是 

   A.a      B.b     C.c      D.d        

7.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不存在“PPE怪圈” 的是           

A.中国     B.印度   C.加拿大    D.巴西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慢

左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10---13题

10.图3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11.关于图3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12.关于图3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熏蒸变化小

13、深秋季节,一旅游者从图3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

读农副产品循环利用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箭头

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B.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15.该图所示的农业属于

 A.原始农业   B.自给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

读下图,完成第16题。

16.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文本框: 停车率


17.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 、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 、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18.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19-22小题

 

19. 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为

A.能源资源 B.水资源 C. 矿产资源  D. 土地资源

20. 与右图中资源调出区制约其工业发展的因素不相符的是

A. 资金 B. 技术 C. 能源 D. 人才

21. 左图中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A. 荒漠化 B. 空气污染  C. 生态环境脆弱  D. 地面塌陷

2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A. 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

B. 促进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 资源调配的前提是调出区和调入区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D. 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前提是市场需求

下表是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读表回答23-25题。

23.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24.现代种植方式改变农作物熟制的主要途径是

A.发展灌溉    B.依托生物技术  C.改善温度    D.保持土壤水分

25.图示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黑土退化     C.土地盐碱化   D.泥石流

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它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其类型多样。据此回答26-27题。

26有关荒漠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土地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早和半干早区的特有生态问题

B.荒漠化土地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产生的

 C.目前世界和我国荒漠化总体扩张的趋势还在延续

D.沙漠化、耕地退化、石质荒漠、次生盐碱化都属于荒漠化

27防治荒漠化对策和措施有  (   ) 

 ①大面积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 ②推广农作物休闲轮作制度

 ③在农牧混合地带营造防护林带 ④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土地上全面实施植树造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回答28-29题。

28.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

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

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

29.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到2001年为止日本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打算把生产企业迁到国外。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本 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30-32题。

30.从区域分布来看,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

A.北美、亚洲       B.欧洲、亚洲

C.北美、其他地区    D.欧洲、其他地区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31.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   B.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C.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  D.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

32.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对日本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A.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  B.提高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C.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减弱  D.本国失业率有所上升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开放最早的地区发展非常迅速,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33.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A、产业基础处于劣势  B、劳动力资源不丰富

C、国内的市场腹地小  D、交通条件差

3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是

A、轻工业  B、重工业  C、旅游业  D、机械制造业

读下图 “我国东部某地区交通图和农产品分布图”,回答35-38题。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农业优势区位为:地势低平,热量条件好,复种指数高

B.该地区今后要退耕还牧,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C.该地区今后农业要发展大型农业机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该修建水利设施.调节灌溉用水的季节变化

36.该地区一直以来被喻为我国主要“粮仓”,近年来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

A.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生成大量土地荒芜   B.劳动力素质下降

C.人口增多,粮食商品率下降        D.建设用地增多,耕地减少

37.因地制宜解决图示区域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A.建设小水电站    B.开采小煤窑  C.发展沼气     D.砍伐小树林

28.图中分布的地形区特点

A.落差大    B . 峡多水急   C. 河宽水阔    D. 冲积平原广阔   

图中阴影表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读图回答39-40题。

39、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甲地区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

B.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

C.丙地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D.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源不足

 
40、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甲地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商品率高

B.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

C.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D.丁地区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产品主要出口英国

三、综合分析题

41根据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7分)

职业

构成(%)

生1男孩又生1孩构成(%)

专业技术人员

4.6

3.4

科以上干部

3.7

1.6

生产运输工人

10.7

7.2

办事人员

5.0

3.6

商饮服务人员

3.7

2.0

个体劳动者

3.7

4.0

农林牧渔者

47.8

70.2

其他劳动者

5.7

5.7

未在业

15.3

2.3

材料一:中国内地建国到现在共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以下人口均不包括港、澳、台及福建省的马祖、金门等岛屿的人口)

第一次  1953年   5.49亿

第二次  1964年   6.95亿

第三次  1982年   10.08亿

第四次  1990年   11.34亿

第五次  2000年   12.66亿

材料二:1996年全国(加权汇总)15岁以上男性职业和生男孩后又生1孩比例、

(1)从五次人口普查数字看,平均每年增长最快的是   (   )(1分)

A.1953~1964年间  B.1964~1982年间 C.1982~1990年间 D.1990~2000年间

(2)由材料一回答,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转变较快,现在接近( )(1分)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3)根据材料二回答,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大大下降,但是从表中仍可看到不符合生育政策的生育行为,集中在__________身上,原因是______              ___

_                     ,从表中也可以看出我国从事__________产业的占绝大多数,这种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5分)

42.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15分)

资料一:中国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土地面积约占

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目前 “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城市群,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沪——崇(明)——苏大通道三大工程的相继启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将得到加快。

资料二:苏南与普拉托工业结构图。

资料三: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及“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化信息图。

(1)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2分)

                                              

(2)长三角地区的产业构成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第    产业。该产业的增长将给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3分)

                                              

(3)比较普拉托与苏南工业结构,共同点是                    ,不同点是                            。(4分)

(4)苏南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崛起,试分析其原因(3分)

                                              

                                              

(5)简述发展乡镇企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43.(12分)下图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简述海港选址在P地而不在Q地的原因。 (2分)

                                         

                     

                              (2)该城市在规划中A、B、C、D为预留地。现在该市决定在上述四地中建设一化工小区,你认为选择什么地点适合,并说明理由。(6分)

                     

                     

                           (3)造成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因素是什么?(2分)

                     

                     

(4)据史料记载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请推测早期的城市形态。(2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资料一]:西北某区域资源矿产城市分布图

[资料二]:西北地区深处内陆,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六大地区中排列最后。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目前经济实力最弱,而自然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西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是西安,其次是兰州.乌鲁木齐。

 ⑴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形区名称:A_____、B_____、C_____。(3分)

⑵河流联系CA两地形区,但航运条件不理想,简析其原因。(4分)

                                              

⑶图中分析黄河上游城市带发展优势条件。(4分)

                                              ⑷简单说明该地区工业发展潜力大但酸雨少的原因。(2分)

                                              

4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下平衡:P×G=C×Y,[式中,P 为人口总量;G 为人均粮食年需求量;C为粮食播种面积;Y 为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

材料二 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下图)。

(1)在人口增长条件下,满足粮食需求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分)

(2)现实中,材料一显示的人地关系是难以达到平衡的(P×G≠C×Y),下面三种情况中,最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是    (填序号),原因是             。(3分)

① P×G-C×Y>0 

② P×G-C×Y=0 

③ P×G-C×Y<0

(3)材料二显示,人们主要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此可能分别带来的问题是                    

(4分)

(4)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请你帮助拟订要优化调整的具体内容。(3分)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C

A

B

C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B

D

A

D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B

C

C

A

D

C

B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B

AD

AC

BD

AD

CD

AC

AB

AD

CD

二、综合分析题

41、(1)B  (2)D

(3)农林牧渔者 这些人群文化素质较低,他们不是靠政府工资收入生活,政府对他们的约束力较弱,这群人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少 第一  不合理。

42.(1)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生活水平高

(2)二  耕地面积下降;环境污染加剧

(3)都以轻纺织工业为主    普拉托以毛纺织为主,苏南以棉纺织为主

(4)改革开放的政策;接近原料地和市场;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受上海资金、技术辐射的影响

(5)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43.(1)Q地主要是水域条件(海水较浅)受到限制,通航和停泊条件不理想;且航道淤塞。P地水域条件优越,海水深;且P地目前海港建设费用较低。(4分)

(2)D D地原料和产品运输方便;D地远离市中心区,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且对城市水源地没有影响。(4分)

(3)城市地租是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的,地租偏高,影响因素主要是交通运输。(2分)

(4)早期城市是沿河流分布,城市形态是条带式或放射状。(2分)

44.(13分)⑴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 (3分)

⑵河流流经高山峡谷地区(或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流急不利于航运(4分)

⑶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好:水能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矿产丰富、铁路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4分)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2分) 

⑷深处内陆,降水少(4分)

45、(共13分)

(1)扩大耕地面积   提高耕地生产率(4分)

(2)①(2分)  人口所需粮食总量大于目前耕地面积所能生产的粮食总量,被迫毁林毁草扩大耕地面积,草地和森林面积减小(4分)

(3)扩大灌溉面积  增施化肥   水资源更为紧张 土壤肥力下降(或土壤酸化、水体污染)(8分)

(4)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要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三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