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模拟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 本大题共25个小题,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填入题后括号内,多选、错选本小题均不得分。)
★读图一、图二、图三,完成1-—5题答案。
1.我国夏历中的节气,是地球在绕太阳公转一周时,在轨道上的位置变化(或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所引起的地面气候演变情况,分为24节气。图一中代表“惊蛰”节气的是哪个字母( )。
A.d B.e C.g D.b
2.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与历法家的杰作,对农业生产和生活都有重大意义。试问:“谷雨”节气对生产的指导意义是:( )
A.开始降雨之意。 B.天气晴明,草木复生之意。
C.表示此后降雨增多,利于五谷播种。 D.表示春雷始发,冬眠昆虫开始活动。
3.“处暑”和“白露”节气对生活的指导意义是:( )
A.表示此后暑热天气将来临。 B.表示开始下霜之意。
C.表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D.表示此后暑天将终止,天气渐凉.
4.图二中甲点的位置状况,判断图一中什么节气刚好与甲点相吻合?( )
A.冬至 B.b点 C.春分 D.夏至
5.当地球绕日公转运动到图三中乙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此日后,北半球开始进入冬半球。
C.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日后,太阳直射点正在北半球向南移。
▲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读完后完成6——7题。
6.判断图中甲地地形成因为 ( )
A.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发育陷落
D.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
7.图中乙丙丁三处可能存在化石的为 ( )
A.乙丙 B.乙丁 C.丙丁 D.都没有
▲阅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8—10题。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主要 灾害 种类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 酸雨 雪灾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 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
8.蝗灾出现频率最小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大洋洲 D.欧洲
9.欧洲2006年雪灾比往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草原面积大幅度增加
B.欧洲2006年气温较低,形成大量降雪
C.全球气候变暖,暧冬天气影响明显
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台风活动频繁
10.应对大洋洲的生物灾害可以采取的积极措施正确的是:( )
A.严禁外来物种进入 B.将部分生物迁移到其他国家
C.充分和合理利用外来物种,建立合理的食物链
D.对珍稀物种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让其迅速繁殖
★11.在不同的环境里生长和栽培不同的植物种类,下列各组植物中最适宜在高温、高湿气候环境下栽培的一组植物是:( )
A.可可和云杉 B.椰子和红松 C.咖啡和茶树 D.三叶橡胶和剑麻
12.土壤形成的实质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矛盾统一。其自然土壤剖面是在下列哪一组主要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
A.母质、气候、生物、地形 B.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C.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 D.母质、气候、地形、人类活动
▲读右上图,完成13――15题答案。
13.在图五中,世界上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14.下列地区中,有图五中①号气候类型分布的是:( )
A.马达加斯加岛西侧沿海。 B.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南端。
C.里约热内卢市西南沿岸。 D.西非几内亚湾沿岸。
15.在图五中,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② ④ B.③ ④ C.④ ⑤ D.②⑤
16 就全球而言,北半球冬季平均气温比南半球低,夏季平均气温比南半球高,其原因主要是:( )
A.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北半球陆地面积远大于南半球。 D.南半球西风带内西风较暖湿。
★读下图,完成17――19题答
17.根据图六材料,判断甲所示阶段的农业耕作制度是:( )
A.一年二熟。 B.两年五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18.据图六所示材料,这种农业耕作制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9.据图六所示农耕区,在我国面临国土整治、环境改造的艰巨任务。这项任务主要是:( )
A.修造水库 B.开展水土保持和旱涝盐碱综合治理
C.开挖入江入海水道 D.改造红壤等中低产田
★读下图,完成20――21题
20.图七生产消费模式反映的是:( )
A.1982年后北京大兴留民营农业生产模式。
B.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曾走过的弯路。
C.是一种以最小成本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生产模式。
D.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21.图八所反映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A.“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经济模式。
B.“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
C.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D.污染排放最大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读图九(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回答22—25题。
22.E地附近平原,地跨下列哪一组国家境内( )
A.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B.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
D.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
23.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丰富的石油和各种金属矿产资源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流动沙漠广布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种植业发达
24.图中Ⅰ河流历史上曾经水量丰富,但上世纪70—90年代,河流下游经常出现断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流的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年降水量减少
B.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管理,调整水价,节约用水
C.Ⅰ河上游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补给
D.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其下游因断流所造成的危害
25.Ⅰ河东侧有一被纳入世界遗产的宗教景观。该宗教文化从源地扩散到该地属于:( )
A.扩展扩散类型 B.迁移扩散类型 C.传染扩散类型 D.刺激扩散类型
二、综合题
★26.“能源之争”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当今能源充足国把能源当作盾牌,一个高度重视“能源战略”的新时代已经到来。读图十回答:(12分)
⑴ 图十中甲所在国是 ,今后该国石油、天然气运往其最大邻国的方式将主要是 ,这种运输方式是重要的特点是 。(3分)
⑵ 图中丙地区是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伊战后,美军管治伊拉克,世界油价居高不下,试分析其原因。(3分)
(3)图中丁所在国是美国的第五大石油供应国,该国是 ,该国的石油产区主要位于 。(2分)
(4)图中戊所在大洲的石油总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左右,该地石油主要出口到 。(1分)
(5)当今世界各大国在经济发展中都在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试问,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对世界大气环境有何严重的不良影响?
① 。(1分)
② 。(1分)
解决上述两种大气污染的办法有:①
。(1分)
② 。(1分)
▲27.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回答。(13分)
(1) 图中乙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由此形成 、
为主的景观特色。(3分)
(2)图中丙地区隆起,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板块碰撞,这两大板块发生碰撞的部位是在 (1分)
(3)在我国农牧业中,图中甲区土地资源优势是 。(1分)
(4)图中乙、丙区农牧业生产的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1分)
(5)丙区,冬小麦种植的海拔高度达到4000米,且病虫害少的原因是: 。 (1分)
(6)在我国甲、乙三大自然区中,较严重威胁的气象灾害是:
甲区 。(1分)
乙区 。(1分)
(7)在丙区内,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的说法,试说明这种说法所反映的该地气候上的 , 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4分)
★28.读下图回答,(13分)
人们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通过交通运输进行交流。试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格局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判断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我国大城市名称:① 市,③ 市,(2分)
(2).试判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经济带名称:
b 。c 。(2分)
(3).c、d沿线经济带交界处附近著名的人文旅游资源是: 。(1分)
(4).a经济带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的优越的区位条件是: (2分)
(5).b经济带中最大的重点工程建成后有哪些重要性?(3分)
(6).e铁路线建设的意义有哪些?(3分)
▲29.读下图回答:(12分)
(1).试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分)(2).西亚的石油带分布在 。(2分)
(3).图中甲国地形以 为主,农业中 业发达,该国传统的著名手工业产品是 。(2分)
(4).图中乙所在国是南亚的大国。该国棉花生长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分)
(5).试说明乙所在国的夏季风对南亚地区人们生活生产的主要影响:
。(2分)
(6).图中甲所在国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重要国家之一,在我国汉代时甲国当时称 ;在我国唐代时称叫 。(2分)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B 6.B 7.C 8.D 9.C 10.C 11.D 12.B 13.C 14.D 15.C 16.C 17.C 18.A 19.B 20.B21.B 22.A 23.C 24.B 25.B
二.综合题(50分)
26.(12分)(1)俄罗斯 管道运输 运量大,连续性强,并且比较安全。(3分)
(2)伊战后,美军管治伊拉克,伊拉克及周边国家的石油生产受到严重打击,石油产量明显下降,从而使世界油价居高不下。(3分)
(3)尼日利亚 尼日尔河三角洲 (2分) (4)美国 (1分)
(5)①排放大量CO2, 一方面加剧大气污染,一方面使气温升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②排放大量SO2等酸性气体,导致全球西北欧、北美、中国南方三大酸雨严重危害区。
① 节能降耗,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植树造林,增加赤林面积吸收CO2。
② 开发利用水能及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尽量减少化石燃料伎用量。(4分)
27.(13分)(1)干旱 草原 荒漠 (3分) (2)雅鲁藏布江谷地(1分)
(3)平原面积大,耕地比重大,土壤肥沃。(1分)
(4)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植物有机质积累。(1分)
(5)高原上紫外线辐射强,杀菌力强。(1分)
(6)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
干旱、风沙灾害、雪灾。(2分)
(7)气温年较差小 日较差大 地势高,夏季平均气温不高,冬季平均气温不太低,年较差小。但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增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气温的日较差大。(4分)
28.(13分)(1)上海 广州 (2分)
(2)沿长江经济带 京广线沿线经济带(2分)
(3) 龙门石窟 (1分) (4)面向大海、海运便利(2分)
(5)能起到防洪、灌溉、发电、养殖水产等综合效益;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3分)
(6)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保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3分)
29.(12分)(每小题2分)(1)位于“五海三洲”之地,交通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
(2)波斯湾为中心,向西北延伸到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向东南沿波斯湾抵阿曼境内。
(3)高原 畜牧 地毯 (4)夏季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德干高原西北部黑土区土壤肥沃
(5)西南季风来晚去早或风力太弱,雨水不足,易造成干旱。西南季风来早去晚或风力太强,雨水过多,易成水灾。
(6)安息 波斯
参考答案:
1.B 析:惊蛰节气位于春分节气之前-节气,故选B项
2.C 析:谷雨表示此后降雨增多,利于五谷播种
3.D 析:“处暑”和“白露”表示此后暑天将终止,天气渐凉.
4.C 析:甲点乃位于黄赤交角的升交点(春分点),此后太阳视运动在天赤道以北运行.
5.B 析:乙点位于黄赤交角的降交点(秋分点),此后太阳视运动在天赤道以南运行.
以上1――5题应在熟悉二十四节气名称和顺序及黄赤交角的实际含义基础上,才能正确选出答案。
6.B 析:甲处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7.C 析:化石应该存在于沉积岩中,而乙处岩石为岩浆岩。
8.D 析:蝗灾是伴随着干旱而出现的,欧洲干旱出现的频率最小。
9.C 析:暧冬天气导致欧洲降雪量增加。
10.C 析:对待生物灾害应该积极应对,建立合理的生物链。
11.D 析:高温,高湿的气候应是热带气候,与此气候相适应的热带植物有巴西三叶橡胶,椰子,剑麻等。
12.B 析:首先本题讲的是自然土壤剖面形成,不存在人为干预因素。再者,土壤的形成过程是随着时间的进展而不断加深,土壤的形成过程必须受到当地地质年龄的影响。故选B项。
13.C 析:世界上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温带季风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⑤和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区。故选C项
14.D 析:图中①号气候类型为热雨林气候,几内亚湾沿岸地区有这种气候类型分布。
15.C 析:图中④号为温带季风气候,⑤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16.C 析:气温高低直接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下垫面(海、陆面积)增温、降温快慢造成的。故选C项
17.C 析:根据图中作物生产的时间安排,可以确定当地的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
18.A 析:东北平原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为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为一年三熟。各地作物熟制不同是由于积温不同造成的。
19.B 析:图中所示农业耕作制度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区,为两年三熟制。该大区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单元,故国土整治的重点在水上保持和旱涝盐碱综合治理两大任务。
20.B 析:图示反映的是传统经济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发达国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21.B 析:循环经济要求生产和消费做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2.A 析:图兰平原上主要国家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
23.C 析:F地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24.B 析;I 河为黄河,其下游地区出现断流是:位于半湿润地区,降水量较少;全球变暖导致量增加;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使用水量增加。解决措施可以有通过节约用水,修建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等。
25.B 析:该世界遗产为云冈石窟,为佛教文化景观,佛教从古印度传播到中国是属于迁移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