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联考第一学期地理试题
地 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满分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哈佛大学〔42°N,71°W〕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时间2月15日23时截止,直接以网络(E一mail)传送。一位住在悉尼(34°S,151°E)的学生打算报名参加,假设当时网络传输没有任何故障,请问他最迟应在何时将作品发出
A.2月15日上午8时 B.2月16日下午2时
C.2月16日晚上8时 D.2月15日凌晨2时
2.当该同学在最后时间将作品发出时
A.堪培拉当日昼短夜长 B.悉尼正值一天中气温最高时
C.墨累一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D.珀斯处于温和多雨时期
3.哈佛大学约翰教授计划移民悉尼,想购买一座面向正北方的二层楼房。为了在房子后方的空地找出全年阳光都照不到的地方,以便规划栽植的内容,约翰先生应该选择在下列哪一个月份某日的正午时刻去参观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西昌(约28°N,102°E)、酒泉(约40°N,99°E)、太原(约38°N,112°E)是我国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据此判断4~6题:
4.三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①酒泉、西昌分别位于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②太原、酒泉分别位于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③西昌、太原分别位于横断山脉、黄土高原
④西昌、酒泉共同位于四川盆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三地的气候相比较
①西昌气温的年较差最小 ②酒泉的年降水量最少
③西昌的年雨日最少 ④太原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我国“神舟”号系列飞船的发射场和着落地分别位于
A.西昌、华北平原 B.太原、青藏高原
C.酒泉、内蒙古高原 D.西昌、塔里木盆地
“中部崛起”战略现在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崛起战略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据此
回答7-9题:
7
.中部地区农业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区地跨中温带、暖温带及亚热带
②有我国多个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③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油菜、水稻等
④本区域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连续几年粮价低迷,种粮难保本,弄不好就赔钱,成了大多数农民的心病。可是在洞庭湖区,却有几个种粮大户承包数千亩粮田,生产、加工一体化获得了极可观的经济效应。这些种粮大户在粮价低迷的情况下种粮食之所以能获得极可观的经济效应,主要是因为
①大规模生产活动能降低生产成本
②粮食加工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③他们生产的粮食价格低廉很容易销售
④他们生产的粮食品质优良因此价格比其他农户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9.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
A.政府增加对农民的财政补贴 B.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D.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回答10-12题。
10.以下城市可能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A.大庆、西安、玉门、克拉玛依 B.大庆、抚顺阜新、匹兹堡
C.多特蒙德、伊春、郑州、长沙 D.玉门、抚顺、郑州、西安
11.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12.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图1,单位:百帕),完成13-15题。
13.a、b、c、d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4.甲地比乙地
A.气压高 B.风力大
C.气温高 D.湿度大
15.下列关于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逆福射,丙地强于丁地 B.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
C.丙地,狂风暴雨 D.丁地,阴雨绵绵
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05年5月22日成功登顶。回答16-18题。
16.珠穆朗玛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A.白昼略长 B.黑夜略长
C.自转线速度略小 D.自转角速度略大
17.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北坡高的原因是
A.南坡相对高差大,地处阳坡和西南季风迎风坡,水分条件好
B.南坡坡度比较小,地处阴坡和东南季风迎风坡,热量条件好
C.南坡人口密度大,人口素质高,人工植树种草成活率高所致
D.南坡农业基础好,植被覆盖率高,植被形成了层状分布所致
18.登山队在登山过程中,发现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根据测量,冰塔林分布面积和高度都在减小。这一现象在今后几十年对我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A.长江下游水量会减少
B.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减少
C.对夏季长江口咸潮发生几率减小有一定帮助
D.夏季珠江口海域盐度减小
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我国的广东丹霞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黄山、庐山、嵩山、张家界、五大连池等八处为“世界地质公园”。回答19-20题。
19.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五大连池 B.石林 C.嵩山 D.庐山
20.其中离我国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较近且接待能力较强的是
A.五大连池 B.黄山 C.石林 D.庐山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读图2,回答21~22题。
21.对①处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有
A.飓风 B.寒流
C.泥石流 D.寒潮
22.假如③处发生大地震,其东侧沿海地区可能发生的相关灾害是
A.滑坡掩埋道路 B.火山灰压倒房屋
C.海啸夺走多人生命 D.土地严重荒漠化
读图3,回答23-24题。
23.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大板块碰撞地带
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都有明显的汛期
24.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最大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①国为发展中国家,②国为发达国家
C.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D.②地所在国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图4为某国交通运输部门结构图,回答25~27题。
25.该国周转量最多的货物可能是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木材
26.该国与中国比较,其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A.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广 B.是世界上石油供需平衡的国家
C.没有优良的海港 D.是一个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27.关于该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境内河流稀少,所以内河周转量很少 B.种植业发达,是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国
C.工业发展建立在本国丰富的资源基础上 D.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下表为某校兴趣小组对某条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河口剖面一年内的沉积物实地勘测后得到的数据。据此回答28~29题。
28.该河口可能位于
A.地中海沿岸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德干高原
29.可能发生在该河流域的地理现象或人类活动是
A.发展绿洲农业 B.跨流域调水 C.修建水库 D.北极星位于头顶
30.下列有关若干地区和国家近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商,进出口贸易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B.东亚、东南亚发展成为吸引直接对外投资较多的地区
C.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丰富,吸收对外直接较多
D.北非和西亚出口石油获得大量的资金,致使工业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第Ⅱ卷(综合题,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80分)
31.(12分)
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图5),分析回答: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2)下面的4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32.(18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十一五”纲要的重点,也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三大粮食主产区,试简要分析其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和各自突出的不利自然条件。
(2)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简述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
(3)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试从农业自身角度分析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33.(12分)
图8为我国南、北极科考路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处附近有一个小岛,该岛上的岩石以玄武岩为主。从海岛的成因类型来看,该岛可能为________ 岛,该小岛上的旗形树冠一般指向 方。
(2)科考归程中,在①、②、③三处顺流航行的有 ;①、②、④附近陆地河流的汛期往往出现在北半球夏季的有 。
(3)从上海到①处,沿岸的自然带分别是 、 、
(不考虑高山植物区及过渡类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
(4)南、北极科考队在分别向考察站前进过程中,说法可信的是
A.两队都途经有发达国家
B.两队都途经世界著名大渔场
C.两队都穿越了属于两大洲洲界的海峡
D.一队前进过程中昼长夜短,另一队前进过程中昼短夜长
34.(18分)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颁发《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指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各有关方面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统一认识,同心协力,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局面。结合“环渤海区域示意图”(如图),回答:
(1)假设你是滨海新区的负责人,请你说明该区域的区位优势有哪些?(5分)
(2)天津是我国主要的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生产基地,所用海盐主要产自我国最大的长芦盐场,试分析该盐场生产海盐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3)请对照地图分析并回答环渤海经济区中的辽中南、京津唐两地区在我国工业中的突出地位。(4分)
(4)近些年来,河北、山东两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等基地。请简要分析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两省农业对京津唐地区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4分)
35.(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及“珠江三角洲大早年、平水年咸潮影响范围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陆地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材料二:由于受天文、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005年12月27日(农历11月27)至2006年1月3日(农历12月初二)一连8天,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一次特大咸潮。
材料三:据广东天文学专家介绍,这次珠江三角洲特大咸潮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除正值天文大潮外,还有诸多不利因素。早在2005年9月26日,磨刀门水道的大涌口水闸,就观测到咸潮含氯度每升达3898毫克,强咸潮的来临比去年和前年的同期还要提早。其次,2005年12月15日,大涌口水闸观测到每升高达7500毫克的含氯度,为近年来的最高值。因此,这次特大咸潮来临的背景不凡。
(1)咸潮多发生在 地区、 季节,右图中A、B两线表示大旱年咸潮影响范围的是 。
(2)引发本次珠江三角洲咸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至少答三点)
(3)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危害?
(4)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两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B | D | B | A | C | C | A | C | B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D | C | B | A | A | A | C | B | D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D | AC | BD | BD | BD | AD | CD | AD | BC | AB |
二、综合题
31.(12分)
(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分) 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2分)
(2)④(1分) 气温年较差小(1分),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1分),具有海洋性特征(1分)。
(3)台风(1分)、飓风(1分) 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形成的(1分)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1分)
32.(18分)
(1)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为丰富;气候温湿,雨热同期(共4分)
不利条件:东北平原冬季低温;华北平原冬春干旱;长江中下游平原旱涝灾害较重(共3分)
(2)确保一定的粮食种植面积,保证粮食安全;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林牧渔业(共3分)
(3)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使农业增收;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适用技术,使农业增收;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使农民增加收入;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使农民增收;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共8分,答任四点给满分)
33.(12分)
(1)火山 东(东南、偏东)(2分)
(2)①②③(3分) ①②(2分)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热量(4分)
(4)A(1分)
34.(18分)
(1)①地理区位优越,位于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区,依托京津,背靠“三北”,面向东北亚;
②土地资源丰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宜耕种的盐碱地,建设用地空间大;
③交通设施完备,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航运中心,已基本形成了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是华北地区货物进出口的重要基地;
④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和冶金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制造业也居全国前列;
⑤科教实力较强,拥有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以及一大批掌握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经验的人才。
(2)沿海有平坦开阔的滩涂(沙质海滩);春季升温快,光照强,降水少,多风,蒸发旺盛。
(3)辽中南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区,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4)因市场需求的变化作用:提供给棉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原料,提供粮食和副食品。
35.(共20分)
(1)沿海(或河口) 冬半年 B (4分)
(2)珠江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南粤大地连年气候干旱;人类无序采沙;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地势地平,河汊纵横。 (任答至少三点,6分)
(3)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6分)
(4)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采取调水以淡压咸;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节约用水(答出两点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