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地理试卷 - 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 - 正文*

高三地理第一次调研测试

2014-5-11 0:34:58下载本试卷

高三地理第一次调研测试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某地岩层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是

A.背斜,山脊     B.向斜,山脊

C.背斜,山谷     D.向斜,山谷

2.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火山地震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图2为北半球冬季某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气压数值 ①<②<③<④。图3为该地区局部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3中的甲处,最有可能位于图2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与甲地天气状况最相近的描述是

A.温暖干燥   B.低温阴雨  

C.风和日丽   D.细雨连绵

读图4,完成5—6题。

5.甲、乙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甲向南流,增温增湿  B.乙向南流,降温减湿

C.甲向北流,降温减湿  D.乙向北流,增温增湿

6.a、b两地的气候特征是

A.a地冬雨夏干,冬寒夏热

B.b地夏雨冬干,冬暖夏凉 

C.a地全年多雨,四季如春

D.b地全年少雨,终年炎热

7.关于a、b两地气候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主要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B.b地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C.a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D.b地受盛行西风影响

图5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关系图,读图完成8—10题。

8.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能是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楔形模式       D.多核心模式

9.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10.R3区域主要属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绿化区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图6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11—13题。

11.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有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交通便利    D.劳力充足

12.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13.丙农业地域类型区若采用大水漫灌,则可能引起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土壤盐渍化

读图7,完成14—16题。

14.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和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如果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能源、市   

场等因素。下列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如果a、b、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

重, 则表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07年,我国旱涝并灾的情况明显。我国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省份如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南等地区,发生了罕见旱情,一些地区因旱出现临时饮水困难。与此同时,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西南、西北等地发生了山洪灾害。据此完成17—18题。

17.我国旱灾频发,主要原因是

A.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B.受副高控制范围广   

C.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大         D.多受大陆气团控制

18.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A.季风活动    B.地面状况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图8为两区域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关于甲、乙两地位置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南温带

B.乙地位于西半球

C.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D.甲、乙两地均位于流域分水岭

20.甲、乙两地相似的地理环境特征有

A.海拔高于四周        

B.气候较周边地区凉爽

C.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D.植被以草原为主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据此完成21—22题。

2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国情背景有

A.环境污染严重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人均资源不足      D.城市人口不断增多

22.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行为有

A.山区宜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B.宜林区应退耕还林,发展多种经营

C.宜牧区应建设人工牧场,提高载畜量

D.沼泽湿地宜排干积水,发展耕作业

图9为某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3.形成该自然景观分布状况的主导因素为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山坡朝向

24.该山地可能是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25-26题。

阶 段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3.8

3.2

0.6

3.8

2.4

1.4

2.9

1.7

1.2

1.3

1.0

0.3

25.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

点的阶段是

A. ①    B .②    C. ③    D..④

26.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A.国家政策         B.自然环境

C.社会福利         D.文化观念

二、综合题:第27-30题为必做题;第31-34题为选做题,请在4道选做题中任意选做两道题。

27.图10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日期为      日,判断依据是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

(2)若A处为60°E,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

(3)简述B、C两地共同的地理现象。

28.阅读甘肃省嘉峪关市农业发展的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1:       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变化情况

年份

2002年(%)

2003年(%)

其中

农业

79.80

78.54

林业

0.72

2.75

牧业 

18.95

18.31

渔业

0.53

0.40

材料2:      嘉峪关市200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情况

年份

2002年(万元)

2003年(万元)

现价合计

11816.44

13687.40

其中

农业

9430.29

9895.05

林业

85.24

377.75

牧业 

2238.96 

2506.17

渔业

 62.75 

59.38


(1)依据材料1,在图11中完成嘉峪关市2003年农业结构扇形图。

(2)与2002年相比,2003年产值减少的是    业。由此可推断当地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3)2003年产值增长最快的是   业。你认为,该产业的过快增长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29.图12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中,均有的

环节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人类活动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_环节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

(4)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项课题的研究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

30.图13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辐射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体系共有________级。简述该地区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以下为选做题。请在下列四小题中,选做两题。若做两题以上,只对前两题评阅判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填涂所选题代码的方格。


31.(海洋地理)图14为某海域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b、e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分别为                 。海底岩石的年龄,b______(<或>)e。

(2)图中字母c所对应的海底地形是  __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c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

(3)海底油气资源一般分布在    __(填字母)海域。简述开发利用海底油气资源过程中易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32.(旅游地理)图15为某城市平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城市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景观有   ,在该市旅游时宜采用优选欣赏角度去欣赏的景观是    

(2)发展旅游业对本区域有何意义?

(3)为发展旅游业,拟在图中新建一条公路。该公路的新建对旅游业发展有何影响?

(4)该地旅游资源开发应避免哪些问题?


33.(城市规划)图16为某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城市的空间形态为_________,该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态为_________。

(2)根据图中工业布局特点,可推断该市的主导风向为______和_______。

(3)该城市地价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影响该市地价变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

(4)A为该市大型钢铁企业,其布局对城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

34.(环境保护)图17为“成都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地级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标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最大的地区

    ,二氧化硫浓度最大的地区

   

(2)三地区中,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可能是  

判断理由是        

(3)三地区大气污染相同点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缓解太湖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的措施。

南通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2.A  3.C  4.B  5.B  6.D  7.C  8.B  9.C  10.C  11.  C  12.D  13.D  14.C  15.A  16.B  17.C  18.A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19.AC  20.CD  21.AC  22.BC  23.CD  24.AB  25.BC  26.CD

二、综合题

27.(12分)

(1)12  22  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逐渐加快(4分) (2)22时(2分)(3)自转速度相同;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相同;日出地方时相同;白昼时间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等。(答出其中三点,给6分)

28.(10分)

(1)图例(1分);作图正确(1分) (2)渔  气候变干,水域面积减少(3分) (3)林(1分) 伐木量增加过快,会导致森林对自然环境的屏障作用削弱,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林区多种经营发展迅速,既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4分)

29.(10分)

(1)蒸发 降水(2分) (2)地表径流 跨地区调水;修建水库等(3分) (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1分) (4)河水污染现状  河水自然净化的过程(河水的补给与排泄) 影响河水自然净化的因素  本地天气变化的规律与河水水位变化等(4分)(写对两点,给4分)

30.(8分)

(1)五(1分) 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多,辐射范围越广;等级越低,则反之。(4分) (2)沿河沿海分布(1分) 水运便利;取水方便;营造滨水景观(2分)

31.(10分)(海洋地理)

(1)大陆坡 海岭  >(3分) (2)海沟  板块挤压(2分) (3)a (1分) 石油污染  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海岸环境退化(4分)

32.(10分)()(旅游地理)

(1)古代园林、国家重点文物 河湖 (2分) (2)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区域文化繁荣 。(3分) (3)提高景区、景点通达度;可能破坏景区的环境。(2分) (4)避免破坏文物古迹、古代园林和森林资源;避免污染环境;避免干扰居民生活。(3分)

33.(10分)(城乡规划)

(1)集中式  环形放射式(2分) (2)东南风  西北风(2分) (3)由城市中心和主干道向外递减(2分) 距离市中心的距离;交通通达性(2分) (4)加重了城区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2分)

34.(10分)(环境保护)

(1)太湖平原 成都平原(2分) (2)成都平原 地形闭塞 二氧化硫浓度年日均值最高(3分) (3)主要污染物相同;可吸入颗粒物为主;SO2型酸雨危害严重(3分)(4)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