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a、b)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断1~4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刚好出现极昼地的纬度分别是( )
A.23°N、67°N B.23°26'N 、66°34'N
C.23°S 、67°S D.23°26'S、 66°34'S
2.该地的地理纬度为( )
A .20°S B. 20°N C. 66°34′S D. 70°N
3.该日所处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印度洋为顺时针洋流 B.索马里附近洋流为暖流性质
C.东北的丹顶鹤在盐城越冬 D.澳大利亚正处于冬小麦的收获季节
4.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为18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
A. 90°W B. 0° C.90°E D.180°
下图中各点是地球表面上不同的点,其中B点经度为0°,E点的经度为90°W,分析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年中每天B、E两点的昼长一样长,夜长也一样长
B.从A点一直向南走可到达C点
C.C、H两点的经度相同,C、E两点的经度不同
D.AF弧比CG弧约长34千米
6.从图中B点到D点,最短航程的走法是( )
A. 先向正北走,再转向正南走 B.先向正南走,再转向正北走
C .先向西北走,再转向东北走 D.一直往西南走
下图为某地小范围等高线示意图,M点坐标是(26°40′N,114°50′E),读图回答7~8题:
7.对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处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的是( )
A.①为阔叶林 B.②⑥为毛竹和经济林
C.③⑤为人工草地 D.④处有大片农田
8.对该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B. 该地的地带性土壤为水稻土,农业发达
C.可加快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 D. 宜推行猪—沼—果农业模式
材料:中国的“三大火炉”是指重庆、武汉、南京,2007年夏,各地高温频现 ,凤凰卫视气象节目评出了新“火炉”城市的前三名:福州、广州、杭州。截至7月30日,福州市已连续31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创下了自1880年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高温天数的最高记录。广州今年7月以来已有20天录得35℃以上的高温,还将2003年7月录得的17天的高温天数纪录抛在后面。读材料,回答9~10题。
9.下列因素,属于形成广州和福州持续高温的原因是:①副热带高压脊在上空盘踞时间长 ②前期台风活动偏弱,生成数量少,没有及时带来风雨③厄尔尼诺和太阳活动使太阳辐射增强。④城市的扩大、人口密集和工业的发展,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
10.武汉成为“三大火炉”的因素有:①此地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大量蒸发,水汽减慢了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②湿度大,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闷热难耐。③副热带高压脊控制。④北面山系阻挡冷气团进入 ( )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若该气压系统形成于3月初,则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暴风雪 B.沙尘暴 C.寒潮 D.暴雨
12.图示区域内风向较大的是( )
A.东北部 B.东部 C.南部 D.西北部
13.图中如果存在着降水现象,则可能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
A.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
C.甲地深居内陆,乙地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
D.甲地与乙地相比,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甲高于乙
15.2006年9月,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到“厄尔尼诺”的新信号。热带海洋大气已进入“厄尔尼诺”状况,据此判断2006年冬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 ( )
A.低温冻害增多 B.农作物虫害 C.暖冬 D.洪涝灾害增多
16.07今年第13号强台风“韦帕”于9月19日凌晨2:30在浙江苍南地区登陆,8时中心移至(119.8°E、 27.9°N)。此时10级风半径80千米,7级风半径360千米。以下关于甲地(120.5°E、27.9°N)乙地(120°E、 29°N)风力、风向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偏北风,风力8级 B.乙地偏西风,风力8级
C.甲地偏南风,风力10级 D.乙地偏东风,风力10级
17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古河床沉积剖面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流量、流速最大的时期是Ⅲ时期
B.Ⅳ时期出现岩浆活动,形成了致密的花岗岩
C.Ⅳ时期地层可能存在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
D.该河附近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兴盛
18.下列平原地形不主要由河流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波德平原(中欧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平原)
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下左图反映的是纵波(P)和横波(S)波速与传播深度的变化,根据此变化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右图是地壳中元素百分比扇形图,读图回答19~20题:
|
19 .关于纵、横波的说法,由图可知( )
A.P波和S波波速与传播深度呈正相关关系
B.P波传播速度比S波慢
C.在1000米处,P波速度为12米/秒,S波速度为8米/秒
D.P波和S波在约2900米深度:P波速度突然降低、S波消失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
B.地壳部分的厚度是不均匀的,青藏高原部分的地壳最薄
C.地球中的元素,氧最多、硅其次,二者共占七成多
D.地球内部圈层的厚度,地壳最薄,地核最厚,地幔居中
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发展到一定强度时称为台风;形成于南太平洋上,影响澳大利亚的强烈热带气旋,常称为热带风暴。下图为某台风移动过程中的地面等压线分布图(等压线的单位为百帕或hPa )。据图回答21~23题:
21.此时强台风的中心区域(L)气压不可能为:( )
A.988hPa B . 983hPa C. 991hPa D .986hPa
22.关于台风形成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纬度越低的洋面越容易形成台风 B.台风形成的关键条件是空气的湿度
C.气温达到26ºC以上的洋面都可以形成台风
D.低气压与高温、高湿条件是形成台风的必要条件
23.下图中,可以表示影响澳大利亚热带风暴的图是
A.①③④⑥⑦ B.③⑦ C.②⑤⑥ D. ③④⑤⑦
国民经济能耗强度就是每万元GDP的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国民经济电耗强度就是每万元GDP的综合电耗(千瓦时/万元),这两个指标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读某地区GDP与能源消费情况表。回答24~25题:
某地区GDP与能源消费情况表 | ||||||||
年份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GDP(亿元) | 4146 | 4638 | 4988 | 5365 | 6036 | 6748 | 7796 | 9395 |
能源消耗总量(万吨标煤) | 4570 | 4793 | 4912 | 5166 | 5616 | 6094 | 6699 | 7618 |
煤炭(万吨) | 4591 | 4767 | 4652 | 4773 | 5028 | 5527 | 6018 | 6626 |
电力(亿千瓦时) | 479 | 511 | 548 | 612 | 743 | 855 | 1016 | 1240 |
石油制品(万吨) | 731 | 786 | 855 | 857 | 919 | 1152 | 1216 | 1395 |
24.下列关于该地区国民经济能耗、电耗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民经济能耗强度从1999年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
B.国民经济能耗强度从2003年开始下降幅度比前五年明显增大
C.国民经济电耗强度从1999年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
D.国民经济电耗强度从2001年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
25.下列关于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拓宽能源消费的种类,开发新能源 B.控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II卷 非选择题(50分)
26.我国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常开展野外实践活动。为了测量学校跑道的方位和当地的经度,设计了如下方案:在跑道上选一点,垂直放一根木竿,以之为中心在地面上绘制若干同心圆(如图)。利用走时准确的电子表,测得木竿顶端的投影出现在A、B、C三点时的北京时间分别为11小时54分、12小时30分和13小时6分。
(1)请在地面上画出当地的子午线,并确定正南正北的方向(在图中相应位置绘制和填写)。
(2)按照以上方法和数据,测算出来的当地经度为 。
(3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还在很多,如利用钟表定向。假设该地此日昼长为16小时,则正确表示该地日落方向的是( )
27.读我国某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和部分地区内流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是 国家; B是 河流; C是 海;L线的数值为 。
(2)分析图中内流区形成的可能原因。
(3)比较图中甲、乙两地年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
28.海冰和海水的交界线称作“水冰界”;浮动的冰山到一定范围会因为海域升温和自身的消融而无法存在,这个范围较“水冰界”向外扩延,称为“浮冰界”。读世界局部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M是著名港口 。A所在陆地表现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地貌是 、 。
(2)在①②③三条曲线中,能分别代表水冰界、浮冰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② D.①③
(3)上题中曲线都有向西弯曲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曲线在P处与陆上曲线相接,其陆上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
(4)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在图B地附近,虽地处高纬,但其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许多地区,南极大陆有“世界寒极”之称,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在(80°22′S,77°21′E),造成两地不同气温特点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5)黄河站、南极冰穹、珠穆朗玛峰(86.9°E,27.9°N)三者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冰穹在珠穆朗玛峰东北方向
B.黄河站在南极冰穹西北方向
C.黄河站在珠穆朗玛峰东南方向
D.珠穆朗玛峰在南极冰穹西南方向
29.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 ,图示范围内该河流经的自然带有 、 。
(2)简要说明 M 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
(3)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10.3)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请将答案写在相应的题号下面 | 1 | 2 | 3 | 4 | 5 |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第II卷 非选择题(50分)
26.(8分) (1)(4分)
(2分)(2) 。(2分)(3) 。
27.(16分)(1)(每空1分)A ; B ; C ; L 。
(2)(6分)
(3)(6分)
28.(9分,每空1分)(1) 。 、 。
(2)( )
(3) , 。
(4) 、
(5)( )
29.(17分)(1) (每空1分) , 、 。
(2) (4分)
(3) (4分)
(4) (4分)
高三地理模拟试卷(10.3)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请将答案写在相应的题号下面 | 1 A | 2 D | 3 A | 4 C | 5 D | ||||
6 A | 7 C | 8 B | 9 D | 10 B | 11 D | 12 D | 13 C | 14 D | 15 C |
16 C | 17 C | 18 A | 19 D | 20 D | 21 B | 22 D | 23 B | 24 D | 25 A |
第II卷 非选择题(50分)
26.(8分)
(1)(4分)见图
(2)(2分)117°E
(3)(2分)B
27.(16分)(1)蒙古 乌苏里江 日本海 3000(每空1分)
(2)地势低洼,河水漫延成沼泽,地表水排泄不畅;无明显河道(2分);河流水量小,侵蚀能力微弱,河流下切弱(2分),河床宽浅;人类生产生活取水较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或断流(2分)。
(3)甲地年日照时数大于乙地。(2分)原因是:甲地处山地暖湿气流的背风坡,降水少,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所以年日照时数多,日照强(2分)。乙地处山地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所以年日照对数少,日照弱(2分)
28.(每空1分,9分)(1) 摩尔曼斯克 海浪侵蚀成的峡湾 、 冰蚀地貌(湖泊等) 。
(2)( C )
(3) 北大西洋暖流流向北冰洋 , 河流 。
(4)洋流 海拔、纬度
(5)( B )
29.(17分)(1)尼罗河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每空1分)
(2)受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和地形(高原山地迎风坡降水)因素影响(4分)
(3)20世纪60年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集中在8—10月。(2分)70年代河流流量变化小,各月流量相差不大。(2分)(阿斯旺)水坝建成后,流量得到人为调节所致。(2分)
(4)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降低(2分),上游来水量减少,海水入侵,不合理灌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