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I卷 选择题(计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计40分):
“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农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3题。
1.按农业的分类,“工厂化农业”应属于:
A.种植园农业 B.粗放农业
C.劳动密集农业 D.资金和技术密集农业
2.我国最适宜发展“工厂化农业”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3.根据我国国情,发展“工厂化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B.缓解了土地、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C.改变了农业地域类型 D.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国家环保总局把“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建在广西贵港市,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园正式启动,也预示着中国开始探寻21世纪的绿色工业文明之路。据此回答4~5题。
4.广西“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工业)建设示范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B.大面积肥沃黑土分布
C.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D.地处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
5.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①实现清洁生产,尽可能少排放废物 ②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③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④充分利用劳动力 ⑤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回答6~7题。
6.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7.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8~9题。
8.右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种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哪一个农业带:
A.B处 B.C处 C.E处 D.F处
9.上图中C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形平坦,十分有利于城市建设
B.气候温和湿润,十分有利于人类居住
C.工业化程度高,水陆交通便利
D.气候湿热,十分有利于农业发展
10.我国跨纬度范围最广的省区是:
A.琼 B.甘 C.川 D.新
11.下列北京工业发展方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着重发展耗能少、耗水少、耗用原料少的工业
B.着重发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少的工业和高科技产业
C.着重发展经济效益好的轻工业
D.着重发展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工业
12.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这是由于: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④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第11-13题。
13.该地的经度约为:
A. 120°E B.125°E C.115°E D.110°E
14.该日可能在: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
15.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 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
C.南美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下图中L线表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4-15题。
16.此日合德镇(约33°43′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A.26°17′ B.78° 17′ C.57°17′ D.66°34′
17.与图示状况所在季节相对应的地理现象是:
A.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小麦正值生长季节
B.从地中海驶往大西洋的船只逆风逆水
C.非洲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
D.非洲肯尼亚草原上的斑马正大规模向南迁徙
读经纬线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的日期,据此回答18~19题。
18.甲地时间为:
A.9时 B.12时
C.21时 D.15时
19.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1月7日4时 B.1月8日11时
C.7月7日11时 D.7月8日4时
20. 右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P点所在地区,最有可能是:
A.潘帕斯草原 B.长江三角洲
C.西欧平原 D.恒河三角洲
二、双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 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读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回答21-22题。
21.甲乙两个岛屿的共同点是:
A.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夏季均盛行西南季风
C.都分布在太平洋中
D.西侧都有盐场分布
22.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跨热量带较多 B.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C.东西降水差异大 D.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请回答23~24题。
23.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要素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A.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趋紧
B.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C.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大
D.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被迫下降
24.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A.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
B.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C.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D.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图为某国交通运输部门结构图,回答25~27题。
25、该国周转量最多的货物可能是: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木材
26、该国与中国比较,其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A.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广
B.是世界上石油供需平衡的国家
C.没有优良的海港
D.是一个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27、关于该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境内河流稀少,所以内河周转量很少
B.种植业发达,是世界重要的粮食谷物出口国
C.工业发展建立在本国丰富的资源基础上
D.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所谓“对称点”是指地球上过地心的一条直线与地面相交的两个点。回答28~29题。
28、下列关于对称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的对称点是纽约
B.对称点之间没有时差
C.北极和南极就是一对对称点
D.互为对称点的两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29、下列关于A地(900E,320S)的对称点B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地的气候特征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征相似
B.当B地昼长大于夜长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C.北半球冬至日A地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D.B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30、宁启铁路(南京~启东)上的扬州市未将火车站设置在城区边缘,而是设在离城区较远的西北郊,其目的是:
A.降低铁路建设和车站建设的成本
B.缩短扬州站到南京站的车程和运行时间
C.引导扬州城区沿南面的长江发展
D.为城市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第II卷 综合题(计80分)
三、综合题:
31、(2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微笑曲线”(如下图)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材料二: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划分为:优先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等四类主体功能区。这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
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而做出的决定。
(1)在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各环节中,__________ 环节利润最低,跨国公司总部最优先掌握的环节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江苏作为全国乃至世界有名的制造业发达地区,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请说明其转变的原因。
(3)一些专家建议将苏南地区列为限制开发地区,请分析苏南地区既要开发又要限制的原因和理由。
A、 限制开发的原因:
B、进一步开发的理由:
32、(20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花卉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_、B为_______、C为______、D为__ ___。
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甲与图乙,该城市的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发展到图乙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策。
(4)读图乙,环城公路对城市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33.读图19,回答有关问题:(18分)
(1)上海港优越的交通区位主要表现为: 、 。上海港所处地区的地貌对建港口有利的是 ;不利的是 。
(2)从岛屿位置看,大、小洋山岛属于我国 群岛的组成部分。该群岛所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已成为我国最大渔场,若要剖析其原因,需重点讨论的因素主要有 。
(3)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将使 及长江三角洲港口群有望成为东亚最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也将使“黄金水道” 更好地与世界连接。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穆朗玛峰的身高:8844.43米,并宣布停止使用我国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8848.13米。
材料三: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温度平均每10年升高0.16℃,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材料四:日前地质部门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所有勘探、报告等基础工作已经全面完成,1000米以内的浅钻调查工作也已告一段落。……羌塘地区100亿吨石油储备量相当于两个大庆油田,其重大意义可想而知!据悉,国家石油部门有望在2—3年内,对羌塘地区石油储备进行5000米深钻探测。几年后,这块西部荒原将有望“变身”为全国石油基地!
材料五:继东部“腾飞”、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一轮经济热潮之后,打造青藏高原经济带的构想,在两会期间正式提出。如果这一设想成为现实,青藏高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经济带。
(1)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2分)
(2)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可能产生什么影响。(3分)
(3)材料中有关珠穆朗玛峰身高数据减少3.7米的原因是:( )(2分)
A.珠穆朗玛峰的地壳下沉了
B.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了3.7米
C.现代测量手段和技术更接近真实高度
D.可能与气候变暖导致“岩升雪降”有关
(4)青藏高原地区的温度变化对该地区河流水源补给将产生怎样影响?(2分)
(5) 试分析青藏高原对亚洲局部地区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提示:可从气候、河流方面分析)(4分)
(6)分析青藏高原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区域农业发展的策略。(4分)
(7)从石油储存的角度看,羌塘地区的地质构造为 。试分析本区石油资源开发的意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