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考化学试题 - 正文*

高考化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卷

2014-5-11 0:30:27下载本试卷

高考化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7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毒韭菜到炸鸡翅、从速溶茶到儿童奶粉,关于食品质量的报道中不断有①“致癌农药”、②“苏丹红”、③“碘元素”、④“亚硝酸盐”等化学名词出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化学性污染正成为危急食品安全的一大“杀手”。上述化学名词所提到的物质中,在某食品添加剂中允许含有但符合限量时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只有③

2.如图是某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该分子中A、B两种元素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Cl6 

B.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C.该化合物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D.该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也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3.上世纪50年代日本西部的婴儿大批发生贫血、腹泻、呕吐等症状,经调查都是食用“森永”牌奶粉所致,化验发现奶粉中含As量极高,As的来源是由于加入奶粉中的稳定剂Na2HPO4中含As严重超标。所以,切勿忽视添加剂的规格及级别,决不能随便代用。A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四周期IVA族       B.第五周期IVA族

C.第四周期VA族        D.第五周期VA族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气体单质在标况下体积为22.4L,则含有2NA个原子

B.NA个C2H2 分子与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 NA

C.23克钠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在1L 1mol/L Na2S溶液中,含有NA个S2

5.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   2CO2(g);         △H=-566kJ·mol-1

  CH4(g)+2O2(g)   CO2(g)+2H2O(1);     △H=-890kJ·mol-1

又知由H2与O2反应生成液态H2O 比生成气态H2O 多放出44kJ/mol的热量。则CH4 气体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H4(g)+O2(g)  CO2(g)+CO(g)+4H2O(1) △H=-1214kJ·mol-1

B.2CH4(g)+O2(g)  CO2(g)+CO(g)+4H2O(g) △H=-1038kJ·mol-1

C.3CH4(g)+5O2(g)  CO2(g)+2CO(g)+6H2O(1) △H=-1538kJ·mol-1

D.3CH4(g)+5O2(g)  CO2(g)+2CO(g)+6H2O(g) △H=-1840kJ·mol-1

6 阻断病毒附着于敏感细胞的金刚乙胺,对于多种甲型流感病毒都具很好的抑制作用,金刚乙胺可由金刚烷制得。1-溴金刚烷的结构如图所示,若它与NaOH醇溶液反应后所得物质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只有一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二.选择题(包括10小题,第9—16题每小题4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如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足量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铁溶液中:H2S+Fe3+=Fe2++S↓+2H

B.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Fe+4H++NO3=Fe2++4H2O+NO↑

C.醋酸溶液与纯碱反应:CO32 +2H=+H2O+CO2

D.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aHSO4在溶液中反应:

Ba2++OH+H+SO42=BaSO4↓+H2O

8.下列各离子组,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大量共存的是

A.K+ Na+  HSO3 NO3    B.Mg2+ Al3+ SO42 OH

C.K+ Fe2+ Cl S2       D.K+ Ba2+  NO3  CO32

9.下列化学实验的的原理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溴水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B.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加入少量还原铁粉

C.用固体NaOH与NH4Cl混和,在玻璃试管中加热制NH3 

D.用Fe3+检验工业废水中是否含有苯酚

10.蔬菜腐烂变质或烹调时焖煮时间太长,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维生素E还原成亚硝酸盐,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右图是维生素E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E的化学式为:C29H50O2

B.维生素E的还原性主要是酚羟基表现出来, 若被酯化后就不具有抗氧化活性

C.维生素E易溶于水和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D.维生素E虽含有酚羟基,但不能与溴水反应

11.下列各组中的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浓硫酸与溴化钠强热制溴化氢气体

B.用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检验亚硫酸钠是否被氧化

C.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甲醇、甲醛和甲酸溶液

D.用溴水鉴别苯、苯酚和苯乙烯

12.如右图所示,一定条件下将1mol A2气体和3molB2气体充入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可滑动的活塞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恒温恒压下发生如下反应:A2+3B2 2AB3。当反应达到平

衡时,活塞位置如图2所示,则平衡时A的转化率是

A.20%    B.40%    C.60%    D.无法确定

13.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意外发现,将一定量的盐酸克仑特罗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明显促进动物生长,并增加瘦肉率。后来饲料生产及饲养行业干脆就称盐酸克仑特罗为“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盐酸克仑特罗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消耗2molH2

B.盐酸克仑特罗的化学式为 C12H18Cl2N20·HCl

C.盐酸克仑特罗中含有酚羟基,遇Fe3+显紫色

D.盐酸克仑特罗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所得的有机物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14.相同条件下,下列装置中指定电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同的是

 

A.①③⑤⑧⑨   B.②④⑥⑦⑩   C.②③④⑤⑥⑦⑩    D.①③⑤⑦⑨

15.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300mL 1mol/L的HCl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红色出现,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固体的质量减少了

A. 6.4g      B. 4.8g     C. 2.4g     D. 1.6g

  第Ⅱ卷 非选择题 76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6(11分)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差(t2-t1)℃

盐酸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5.1

24.9

25.0

31.6

6.6

2

25.1

25.1

25.1

31.8

6.7

3

25.1

25.1

25.1

31.9

6.8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和液的比热容 C=4.18J(g.·℃)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4)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的步骤,试分析此操作步骤对实验测定中和热的影响                   

17.(11分)中学教材高中化学第一册有如图3所示的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该实验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硫气体放出,污染室内空气,严重地损害师生健康.为此某课外小组对此实验进行如图4所示的改进,改进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并且几乎无二氧化硫气体泄漏。实验步骤如下:

①、首先按装置图安装仪器,安装仪器时,在支管胶塞的铁丝构上挂一片品红试纸。

  ②、向试管中加入约10毫升的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将铜片向上提起,铜片先不要伸入浓硫酸中),当加热至沸腾时,把铜片放下,使其完全浸入浓硫酸中,反应即刻发生。等不需要反应时停止加热并将铜片提起,离开浓硫酸,反应就停止了。

 

图3                   图4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4所示,铜片与沸腾的浓硫酸接触后可看到的现象有:          

(2)塑料袋作用是:                

(3)为了防止反应结束后留在试管中的气体和塑料袋中的气体污染环境,可 进 行 的 操 作是:                             

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8.(10分)物质A-H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有些产物没有列出)。其中,B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G是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

  试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Cu与H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3)用电子式表示A和B的形成过程:                   

(4)用惰性电极电解F的水溶液时,两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负极    

19(8分)有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已知: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E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D元素的单质常用于野外焊接铁轨,C元素是所在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一种。

(1)试写出A、B两种元素形成的不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2)试写出工业上用电解方法冶炼D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C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写出实验室制取单质E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0.(9分)A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6O2,它们都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A能发生银镜反应而B不能,A还能与溴水反应,1molA与足量溴水反应时消耗2mol Br2 ,B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由A转化为B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C     、D     

(2)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A与溴水的反应:            

  B与E在浓硫酸存在下的反应:           

(3)在A转化为B的过程中第④步反应若溴水足量,再进行第⑤步反应,则生成的产物中可能含有碳碳叁键,试写出其含有碳碳叁键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有几种写几种)          

21.(9分)甘油松香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松香酯,俗称酯胶,是由甘油与松香反应而得的。松香的结构简式如图5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松香的化学式:         

(2)若用R-COOH来表示松香的结构简式,试写出生成甘油三松香酯的反应方程式:                

(3)若1mol松香分子与1mol Br2反应,再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反应后,再酸化可得如图6所示的物质。试写出松香分子与Br2反应生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             

(4)若已知苯环侧链上的第一个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话,不论侧链有多长,都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羧基,则如图7所示的物质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2.(8分)将等物质的量的NaCl和CuSO4的溶解于水配成200mL混合溶液,通电电解到阴极刚有气体放出时停止电解,将阳极产生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与5.6L标况下的H2反应。试求原溶液中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23.(10分)某合金经分析知含有Fe、Al、Si三种单质,为测定合金的组成,某课外小组取一定量的合金与500mL稀H2SO4反应,生成aL标况下的H2,反应溶液经过滤后,向滤液中加适量的硝酸钾恰好使溶液中的Fe2+全部氧化(还原产物只有NO),再向其中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体积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另再取相同质量量的合金,与足量的NaOH反应,也产生aL标况下的H2

试求:(1)所加硝酸钾的物质的量

(2)合金中各种单质的质量分数

(3)所加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题述几种化学物质中,在加碘食盐中含有碘元素、腌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不会引起中毒。

2答案B 解析:将二聚分子变成单分子,得AB3化学式,根据两种元素都处于第三周期,可能是PCl3 或AlCl3,而在PCl3所有原子已达稳定结构,开成二聚分子的话不可能符合,故只可能是AlCl3。由于是二聚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故选B。

3答案D 解析:As是氮族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可知选D。

4答案C 解析:A中希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符合;B中含有碳碳叁键,故错,D中S2会水解,也错;只有C正确,故选C。

5答案D 解析:若2mol CH4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可放出热量 890kJ×2=1780kJ,扣出生成CO少放出的热量566kJ÷2=283kJ,此时△H=-(1780-283)kJ·mol-1=-1497kJ·mol-1,生成气态水再扣出44kJ×4=176kJ,此时△H=-(1497-176)kJ·mol-1=-1321kJ·mol-1;若3mol CH4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可放出热量 890kJ×3=2670kJ,扣出生成CO少放出的热量566kJ,此时△H=-(2670-566)kJ·mol-1=-2104kJ·mol-1,若生成气态水再扣出44kJ×6=264kJ,此时△H=-(2104-264)kJ·mol-1=-1840kJ·mol-1。故选D。

6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后的化学式为C10H14,可知含有苯环且只有一个取代基时,取代基为丁基,而丁基有四种,故选B。

7答案BD 解析:A中电荷不守恒,C中醋酸是弱酸,BD正确。

8答案A 解析:BCD是因为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中HSO3会发生部分电离而使溶液显酸性,又有NO3会氧化HSO3。故选A。

9答案C 解析:固体NaOH对玻璃有强腐蚀性,特别是在加强热条件下,故C不正确。

10答案C 解析:从结构简式可知A、B正确,酚羟基的邻、对位上没有氢原子,不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支链上烃基长,不可能易溶于水。故选C

11答案AB 解析:A中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制HBr,B中在酸性条件下NO3会氧化SO32;C中新制氢氧化铜不加热时在甲酸溶液中溶解,加热时会生成砖红色沉淀;D中苯酚与溴水会生成沉淀,苯乙烯会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选AB。

12答案B 解析:根据容器中含有4mol气体时活塞在5的位置,而平衡时在4的位置,故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4=3.2,既减少了0.8mol。A转化了0.4mol。A的转化率为:×100%=40%。故B。

13答案B 解析: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1mol该物质的分子能与3molH2反应,但不含酚羟基,苯还上的Cl在NaOH溶液中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但不能与NaHCO3反应,故选B。

14答案A 解析:在五个装置中,阳极都是Cl放电,故A正确。

15答案C 解析:本题可以根据盐酸中的氢与氧化铁中的氧结合的原则,HCl 为0.3mol,则结合的氧元素为0.15mol ,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元素的质量:0.15mol×16g/mol=2.4g 故选C。

16解析: 本题是源于教材的一个试题,题中所设问题(1)中因盐酸挥发,生成的水量小,放出的热量也就少,故中和热数值偏低;(4)洗涤温度计时,不论洗涤液怎么处理(废弃或转入小烧杯中)都会使中和热数值偏低,废弃会减少盐酸的量,转入小烧杯中增加水的量都会使测出的温度偏低;(2)△H=-0.418×6.7÷0.05kJ/mol=-56.01kJ/mol;(3)用醋酸代替盐酸,由于醋酸电离要吸收,造成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低。

答案:(1)偏低 (2分)  (2)△H=-56.01kJ/mol;(3分)

(3)偏低,用醋酸代替盐酸,由于醋酸电离要吸收,造成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低。(3分)

(4)洗涤温度计的操作会使中和热数值偏低;(本设问是开放型的,若考生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

 评注:本题考查的是中和热测定的实验及其误差分析,题是源于教材,但设问新颖,从盐酸的挥发到洗涤温度计问题,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上的一定的导向作用。解答洗涤温度计问题上有考生可能会说不用洗涤就直接测碱液的起始温度、用另一支温度计测量碱液的温度等,但不论怎么做,该实验的不足之一就在于温度计的使用上,这一点也是以前的考题中没有涉及过的新问题。命题意图就是要考查考生对实验可能引起的误差学会多角度分析。

17解析:当铜片接触热浓硫酸时,有大量的白雾产生(白雾是由于二氧化硫气体与水结合形成亚硫酸小液滴缘故)并沿支管口喷在品红试纸上,使品红试纸的红色开始褪色,而且原来无色硫酸溶液开始变绿,当品红试纸完全褪成白色后,把铜片向上提使其离开浓硫酸溶液,反应马上停止。

答案:(1)支管口有白雾,试管中出现绿色,品红试纸褪色,铜片部分溶解。(回答出一个给1分,满分3分);

     (2)收集多余的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3分)

(3)在反应后的试管中、塑料袋中加适量的碱吸收SO2气体  (2分)

SO2+2OH=H2O+SO32或SO2+OH=HSO3(3分)

评注:本题是考查实验装置的改进,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通过改进后,实验现象更明显,而且还符合环保,要求考生能了解各个装置图在实验中所取的作用,装置图读准确了,做题也就简单了。考纲明确提出出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18解析:根据B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且是A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可知B是HCl气体,再根据G是蓝色固体,可知G为Cu(OH)2 。C能与G反应,也能与Cu和NaNO3 反应生成E和F,C应该显酸性,故C只能为NaHSO4溶液。则D为NO气体。H为HNO3

答案:(1)Cu+4HNO3 Cu(NO3)2 +2NO2↑+2H2O

(2)Cu+4H+ +2NO3 Cu2++2NO2↑+2H2O

(3)

19解析:B元素若为第二周期,则是碳,若为第三周期则是硫,但原子序数比硫大的短周期元素只有氯,故不符合,只能是碳。在野外焊接铁轨用到的单质是Al,故D为铝,又因为A、E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 则A为氢、E为氯。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碱金属元素,故C为Na。

答案:(1)(2)2Al2O34Al+3O2

  

(3)2Na+O2 Na2O2 (4)MnO2 +4HCl MnCl2 +Cl2↑+2H2O

评注: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本题还考查了化学用语,如电子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等。综合性较强,是一道元素推断题中的好题。

20解析:根据题给信息,A中含有醛基,同时含有酚羟基,A加成H2后环上发生消去反应,根据双键的位置A可能有两种结构,但根据与溴水反应消耗溴的量可确定A只能为对羟基苯甲醛。B为苯甲酸,C的结构为D的结构为

答案:(1)(2分)

(2)(2 分)

  C6H5COOH+NaHCO3 →C6H5COONa+H2O +CO2↑(2 分)

(3)(3分)

评注:本题是有机信息题,涉及的知识点广泛,综合性强较强,有不饱和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的相关性质,同时介绍了形成苯环的反应过程,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给信息确定各步反应的产物。解题的关键是A的结构的判断,难点是形成碳碳叁键的产特结构判断。

21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图可得出物质的化学式为C20H30O2,酯化反应的方程式为:

根据图5和图6结构以及1:1与Br2反应可知,松香分子与Br2 发生共轭二烯烃的1,4加成。其结构如图8所示:

图7的物质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的产物为:

答案:见解析

评注:本题考的是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题中虽涉及共轭二烯烃的1,4加成问题,但考只要能根据反推方法,也可得出结论,这点是本题的一个难点,其它几个设问都相对简单,可作为提高区分度的一个好试题。本题是考查考生是否能将题给信息敏捷地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解析:本题可用H2 与Cl2和O2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于电解时转移的电子数来进行计算,又知NaCl与CuSO4 等物质的量,则Cl-完全电解后还有一半物质的量的Cu2+没有电解,剩余的Cu2+电解时,阳极产生物是O2 其物质的量等于Cl2的一半。再根据H2 与Cl2和O2 的反应可算出Cl2 的物质的量。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就可以算出。

解:设NaCl和CuSO4的物质的量为x mol。………………………0.5分

则有:2Cl--2e-=Cl2↑   4OH--4e-=2H2O+O2↑   Cu2++2e-=Cu  ………2分

x mol  0.5x mol             x mol x mol 

根据转移的电子数守恒可得n(O2)=(2x-x)mol÷4=0.25x mol………2分

又因为Cu2+电解是转移的电子数等于H2与Cl2和O2 转移的电子数可得

2x=×2

∴x=0.25mol……………………………………………………………2分

c(NaCl)= c(CuSO4)=0.25mol÷O.2L=1.25mol/L……………………1分

答: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5mol/L。……………………………0.5分

评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解题关键是分析出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与阳极产生的气体与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题目难度不大,但数据隐蔽性强,是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一道好题。

23解析:根据图中可知,溶解氢氧化铝沉淀用去40mL NaOH溶液。沉淀Fe3+和Al3+用去NaOH溶液100mL。由此可算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和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又因为合金与酸反应和与碱反应产生的H2体积相等,故硅的物质的量为铁的物质的量的一半。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知道就可计算第(1)、(2)两个问;第(3)问要求出与金属反应用去的酸和NO3存在下与Fe2+反应用去的H+及最后与NaOH反应的酸。

由图可知:n(Al)=0.04L×0.5mol/L=0.02mol…………………0.5分

n(Fe)=(0.180L-0.120L)×0.5÷3=0.01mol…………… ………0.5分

∵与酸、碱反应生成的H2体积相等

∴n(Si)=n(Fe)==0.005mol………………………………1分

Fe2+加KNO3 后发生如下反应:

3Fe2++NO3+4H=3Fe3++NO↑+2H2O

    3mol 1mol 4mol 

∴ n(KNO3)=mol ………………………………………1分

合金的总质量为:

n(Al)×M(Al)+n(Fe)×M(Fe)+n(Si)×M(Si)

 =0.02mol×27g/mol+0.01mol×56g/mol+0.005mol×28g/mol=1.24g……1分

∴Al%=×100%=43.5%…………………………1分

Fe%=×100%=45.2%…………………………1分

Si%=×100%=11.3%…………………………1分

与金属反应:n(H2SO4)=n(Fe)+n(Al)=0.01+0.03=0.04mol

H2SO4  与NO3、Fe2+反应:n(H2SO4)=n(Fe)=mol        2分

与NaOH反应:n(H2SO4)=0.04L×0.5mol/L÷2=0.04mol

∴所加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0.04mol+0.04mol)÷0.5L=mol/L

……………………………………………………………………1分

答案:见解析

评注:本题是综合计算题,重点考查考生读图能力,根据图分析得出所需是考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难点是硫酸溶液浓度的计算,因酸性条件下NO3氧化Fe2+时消耗了酸,考生易漏算。解本题的关键是从图中判断出氢氧化铝及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

命题报告

本套试题结合新考纲精神,既考虑到学科知识的整体考查,又突出今年社会生活知识的新亮点,从第1、3小题的食品污染到第8小题的甲型流感病毒、13小题的蔬菜腐烂变质、第16小题的“瘦肉精”等都是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设题结合实际,体现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化学科的常规考查中,命题也注重知识灵活运用,如第2小题中考查的是氯化铝的二聚分子结构,第4小题除杂方法考查了烯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平时复习中我们同学注意多的是会反应,但没有更多考虑反应后也会有CO2气体生成,这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复习中的一个盲点。第22小题中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但同时也融入了对化学用语电子式、离子健的形成过程、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等知识。第24小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题给信息超出中学内容,但设问都在考纲要求范围之内,主要考查考生接受新信息、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9和10题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若考生没有亲自动手做过实验,仅靠纸上讲实验是难以完成的。可以说整套试题考查知识点全面,考查方式灵活。是一套值得一用的好试题

测试总评与备考策略

本套试卷在命题中侧重双基知识和考生四个能力的考查,试题无偏题、怪题和情景非常复杂的难题,命题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没有超出高考考纲的说明。许多试题的情景都是考生似曾相识的,特别是两个实验题都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使学生看到试题没有陌生的感觉,但通过设问方式的改变,试题的重新组合和变换脸面,试题体现了考试大纲考查双基和四个能力的要求。本套试卷难度比06年江苏卷略偏高,总体体现的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知识,设问灵活,考查细致,达到了预期目的。本次测试反应了同学们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较好,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1)一些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如除杂质中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产物问题。(2)有些学生自学能力较差,遇到信息给予题不会从众多信息中提取有用知识,如第24题;建议同学们在复习中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强化训练,在解信息题时首先不要有惧怕心理,因为题给信息越多对解题越有帮助。(3)实验能力仍然较弱,部分学生实验动手设计能力和误差分析能力较差,在复习中应对教材中学生实验的原理、操作及可能引起的误差进行总结归纳,并掌握实验误差分析的基本要领。从06年的考试大纲来看,在第Ⅱ卷中对学生的四种能力的考查,这一点应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加强四种能力的训练,以免在考试中出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同学们在平时做模拟考试及练习中要注意应试策略的培养,在考试时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去获得最多的分数,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得分优势,下面就应试策略给同学们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1、考试时间分配

化学科选择题占74分,将近50%,学生在做这部分题的时间建议不要超过50分钟,因为这部分题不论你花了多少时间,每小题的对和错各占50%,阅卷教师不可能说你在这部分花了不少时间而多给你分。第II卷可用60分钟的时间来做,最后留有10分钟的时间看看有没有不会做的选择题,若有就随便选一个,得分概率是25%;若没有可看看第II卷,说不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现象。

2、选择题的做法 

 选择题最好按顺序做。速度不宜过快,对于没有把握的题随时标记,以后复查。审题要细,不论是你熟悉的题型还是不熟悉的题型,都要养成习惯,如题目要你选择的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一定要搞清楚,我们有些学生只知道看选项而不看题干;在做单项选择题时,要充分利用单选的特点,用好排除法和推理法。选择题做完后,对部分试题要进行复查。由于开考时心理因素的影响,前三题往往错误率较高,必须复查;其他加标记要复查的题,若没有充分理由说服自己,最好尊重第一印象。复查后及时涂卡。

2、提高第卷得分率

同学们做Ⅱ卷的非选择题最好采用按顺序做与先易后难相结合的方法。先把自己有把握的题尽量一次性做好,再逐一攻克难度较大的题。认真阅读时,要看清、看懂每一句话,关键的每一处提示,可做简单的勾画。仔细审题时,要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推理、综合,弄清试题的考查意图。书写要规范,表达要清楚。在做好会做的题的基础上,关键是处理好半会半不会的试题,尽量争取多拿分,哪怕只写一个方程式或公式。对于从来就不会的题(或某几个小问),果断舍去,要承认一套题你想得满分是不可能的。做推断题时一定要找准突破口,从容易点入手,一般每小题的最后一个设问稍难,若没有把握的话可放弃,在做实验题时要细心考虑设问的方向,答题不要出现答非所问;在做计算题时,一般化学计算中数据都不会难算,中间过程不要忙于算出具体数据,可代分式走,到最后时再算出结果,实在不好算的就用分式回答,这样可节省时间。尽量不在一题上耽搁过长时间。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尤其注意审题,在审题上多花些时间是值得的。最后: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试题就得有坡度,解析就应有层次。所以在试卷解析过程中应力求条理清晰,因果明了,有理有据有结果,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这一点是我们学生最缺乏的,往往把计算论述题做成了填空题、选择题,以为有结果就会有高分。从历年阅卷情况看从来都是,分点、分步、分层给分。因此,我们在做题时要做到得道多少就写多少,不要怕不正确而不敢写,有时恰好时你没有写出来的就是正确的。

总之,做题时,对容易题力求全对,中档题少丢或不丢分,五分钟找不到答题思路的难题可暂时放一放,不要耗费大量时间,以免影响去做其它题,要提高第II卷的得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