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看高考走向
浙江新昌知新中学(312580) 徐金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高考制度引起人们关注,事实上近些年来的高考改革基本上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改革目标。历史高考经历了从双基型向能力型转变,1998年提出四个方面十条能力要求,着重考查历史主干知识、历史分析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2000年开始的文综考试则在学科综合、加强试题的现实性、应用性方面进行了探索。根据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思路,近几年内高考必将在前述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努力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作为国家对国民在历史方面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所提出的要求,是历史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也必然影响历史高考命题的走向。
从历史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看高考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但长期以来历史教育的人文性得不到张扬,工具性取代了人文性。《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该注意“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一词,统观《历史课程标准》,对“人文素养”一词三致意焉,它应该是历史教育十分重要的目标,但在历史教学中却长期缺席。从《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的定位看,有三个方面影响命题走向的特点:
一、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历史性”
基础性就是要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并获得相关的历史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历史性”就是历史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事实上,几年来的历史高考已经体现了这一点,那就是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不仅体现在选择题,也体现在非选择题。
近三年文综卷中的历史部分选择题中,以前很热门的“最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本质上”等抽象分析题几乎没有,大部分题目根据基本史实解答。非选择题部分则是基于史实的具体分析,如03年第40题1943年到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重大进展(史事),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的原因(根据史实综合分析,答案也很具体);2004年第37题,根据图片解读全球化发展趋势,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影响,对全球化的评价三个设问。很好地区分不同题型的考查功能,以基本史实为依据,突出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是以后高考命题的方向。
针对这一特点,历史课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但史实掌握也不必太细,高考不太会考与主干知识无法联系的细碎的知识点,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应该精选主干知识,哪些是主干历史知识呢?要从内容标准和现实热点两个角度去把握。
二、历史学习的主体性
这里的主体性是指历史课程的实施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提出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历史课程标准》把“过程和方法”作为历史学习的三大目标之一,提出要在历史知识、能力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会学习,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对照《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在以前的考试中已多有反映,尤其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教育界一致强调的考查目标,这不仅表现在材料解释题得到大家的肯定,而且还体现在其他形式的命题中也往往强调用史实阐明结论,而不是空发议论。
“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目标评价要求反映学习过程的评价,很难在高考试卷中反映出来,但近几年来的上海卷对此作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如2001年第37题(关于老山汉墓)对收集历史证据的方法的考查、2002年上海卷28题对通过历史图片提取信息的考查、第37题(上海的历史和现在)通过世博会创意的设计考查历史知识的运用和创新、2003年第36题(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小论文)更是综合考查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这些题目探索了对探究性学习的考查,有些已为全国文综卷所借鉴(如历史图片的读取就出现于2003年全国文综卷,2004年高考卷中选择题公认最出彩的两个题目,事实上也考查了历史方法),有些在其他地区的试卷中尚没有出现,但可以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历史学习能力、学习过程的考查也将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体现。
三、历史课程的人文性
历史课程的人文性是《历史课程标准》中很强调的一点,这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必然选择。人文性首先指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要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近几年的高考历史题(包括文科综合卷中的历史试题)比较注重人文性,以2003年文综卷为例,文综卷的历史题共包括七个专题,其中土地问题的专题体现了对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的关注;民主与法制建设题反映了我国“以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等重大现实问题;长城题既联系了西部开发、民族团结繁荣等热点主题,又与发扬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题则体现了对当前世界战争危胁、国际协作等问题的关注;美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题,既联系了西部开发的现实,又联系了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建设的社会热点……2004年文综卷中科技进步、中俄关系、全球化、东北区域等也是一直关注的热点。
人文性也指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要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看似难于考查实际上却是历史高考一直试图体现的。如2001年上海历史卷中的日本教科书事件题、2002年全国文综卷中的旅大题、2002年上海历史卷中的上海近现代史题、2003年文综卷中的长城题、2003年上海历史卷中的中国近现代外交小论文题等都反映了这一意图,选择题中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有可见。
从以上分析看,新课程改革和《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近年历史高考命题中已有体现,既不能把新课程当作遥远将来的事,也不能把课程改革看作是与高考对立的事,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相辅相成,高考改革是课程的重要内容,必将在更深入的层面上体现新课程理念。
从课程内容标准看主干知识的整合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把历史课程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25个专题模块,选修部分包括六个主题。当前使用的高中教材(当前高考的依据)虽然还不能与这些课程内容相配套,但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历史课程内容的取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史学界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基本态度,总的来说,无处不体现学科内容的整合、史学观念更新,也必将影响高考命题角度的调整。课程内容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有:中国古代王朝兴衰更替、古代经济制度、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本身、近代国际关系(有现代国际关系)、近现代民族解放运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等内容。
针对新课程内容“通古今之变”的特点,高三复习理应把专题作为把握历史发展总体线索和基本规律的重要手段,一种方案就是对新课程内容的25个专题结合考试说明和现行教材作为专题复习的纲要,这是近些年来高考复习的常规方法,多数高考复习用书也是这样做的。事实上这些专题还可以再简约,如果把新课程内容和当前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大部分结合,并考虑当前历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的研究趋向,我觉得可从以下一些方面去设计专题:
一、从文明史角度整合古代史
物质文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高考要求掌握五个阶段,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为什么是这四个阶段?因为这四个阶段就基本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向,春秋战国是铁器时代的开始,此后两千多年中我国生产力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南北经济交融时期,有两个特点在我国历史长时段中有代表性,一是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互渗,一是江南经济的发展;隋唐是我国古代经济全面繁荣的一个代表;明清的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我认为可以从这些角度去把握古代物质文明成就的重点。此外,课程标准中没有涉及古代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包括十分重要的赋税制度,我觉得仍应引起必要重视,一个视角是作为特定时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另一个视角可能是三农问题。
制度文明:我国古代制度文明的重点当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外就是科举制度,监察制度等,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制度都是围绕这一制度而产生的。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封建制度问题,教材从封建制度的兴起、繁荣、发展、衰落角度去把握,而历史课程标准在古代史的内容中没有一处提到“封建社会”一词,只有在近代才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词,希望引起大家关注,我的理解是封建社会作为中国史学界一个特定名词,受到了多数史学的怀疑,从马克思对欧洲封建社会的界定看,中国自秦到清的历史显然不是封建社会,相反是集权社会,由于存在学术界的这些争议,涉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的理解分析的问题,就不应成为复习的对象,有些复习用书中要学生分析为什么说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为什么说明清是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这些问题显然失去了意义。此外,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不能从制度演进的角度去把握,而应该从现代化的不同模式的角度去把握。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些,如井田制,为什么考点中删去了?主要原因就在于学术界对井田制有不同看法。
精神文明:课程标准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因而儒家思想是古代思想的中心内容,课标未未涉及非主流思想,如王充、范缜等,提示我们对各时期的儒家思想应重新认识,包括儒家思想的产生、确立统治地位、发展、蜕变四个过程,也要注意儒家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精神文明的成就方面还有科学技术和文化,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方面各个朝代都有删去的内容,但科技文化方面没有一个时期的内容被删,值得关注。
二、从现代化角度整合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
何为“现代化”,主要是民主化和工业化。从中国史看,总的来看可以包括两个阶段,近代是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后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在现代化道路探索中,既有工业化的进展,主要是近代前期民族指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现代政治文明的探索,主要是从维新变法运动到新民主义革命,最后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有民主政治的建设,更有经济建设。现代化也包括思想现代化,在近代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在20世纪主要是三大思想成就。如果从这个中心去把握,那么有很多内容不太会在高考中出现,如十年对峙、皖南事变、解放战争等肯定不会作为考查重点。
从世界史看,现代化历程中除了工业化和民主化两个中心之外,还有市场化、全球化,科技革命贯穿于其间。与此无关的很多内容可以忽略,重大历史事件应从这一角度去把握,如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值得关注的是革命期间建立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而不是其他如阶级斗争等内容;再如殖民侵略,应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角度去把握、从加强世界联系去把握,殖民争夺等内容新教材已删去;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探索也可从它作为针对资本主义的问题而提出的现代化新模式,如苏联的经济体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一种纠正,事实上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计划经济的途径,一种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途径,后者坚持了经济市场化的原则。以近代现代世界政治民主化为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民主政治的理论奠基和实践探索(文艺复兴、启蒙思想、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扩展和完善;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的较量(德日俄专制国家和美英法民主国家的比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如全球化的主题,各个时期各有侧重点,近代侧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现代则着重在世界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
中国史从古代到现代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主干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三、从选修内容看热点问题的整合
如果说必修部分更多地体现对历史内容的整合,那么选修部分体现了对热点问题、现实问题的关注,六个专题: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民主思想和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前三个专题是史学界的热点问题,前两个专题也可以结合在必修部分的相应内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选修部分没有,但也是史学界的热门,既利于史地综合,又适合中外历史综合)。而“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两个专题则可能成为考试命题的切入口,如2003年文综考试中的“长城题”,近些年上海试卷和2003年、2004年全国文综卷中的以文物考古为试题载体,一般不考历史奥秘和文化遗产本身,而是通过它们考查相关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