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百所名校高考模拟试题
历史试题(二) 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 用
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顺利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我国的科技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回顾历史,中国科技走过了一个辉煌又曲折的历程。据此回答1——6题:
1、天文历法是中华民族征服利用自然的重大发明创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春秋时我国历法已经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B、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比欧洲早一千七百多年
C、沈括编成的《授时历》,同现行公历的一年周期相同
D、郭守敬主持了元朝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工作
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传播到欧洲
B、四大发明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阿拉伯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C、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D、四大文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3、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B、僧一行在世界上最早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C、李春建造的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
D、唐玄宗时编代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建国以后,我国科学技术成就显著,其原因有
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②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③我国第一艘“神舟”一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④同步实验通讯卫星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答6——8题
6、西汉时期,在赋税上实行编户制度,其最大特点是
A、以人丁作为主要的赋税标准B、实行赋税与行政管理一体化
C、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严密D、赋税简明易行
7、隋唐实行均田制、清初实行更名田,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①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② 遏止了土地买卖和兼并 ③ 巩固了封建制度 ④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8、通过改革赋税制度,简化税制,从而减轻封建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控制的政策是
①两税法 ②方田均税法 ③一条鞭法 ④地丁银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隋唐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较为发达的时期。据此回答9——10题
9、史书记载:盛唐时期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A、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B、邢窑白瓷生产规模较大、产量较多
C、邢窑制瓷技术推广全国 D、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10、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时有“扬一益二”之说。唐朝后期扬州更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促使扬州繁盛的原因有
①处于内外交通枢纽地位 ②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
③江南物产的主要集散地 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近代以来,我国对外关系经历了由屈辱到尊荣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11——14题:
11、《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B、开辟新的内河新航线
C、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2、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响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国提出这些原则的历史场合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亚非万隆会议
C、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建交谈判D、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会谈
1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和成就。这主要是指
①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②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佥权利
③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国和俄罗斯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包括
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②不结盟、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③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④坚持长期对外开放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于2004年10月26日在西安开幕,这是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在中国境内首次举办,大会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5——18题
15、“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条件
①西汉丝绸业的发展 ②反击匈奴的重大胜利
③张骞沟通与西域的联系 ④甘英对西域的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6、西汉时,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通商联系主要通过
A、经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直接遣使奉献贡 D、假道安息等国
17、汉朝和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
A、印度半岛南端和波斯湾 B、马来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C、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D、大秦和埃及
18、汉唐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中国文化和物产有
①佛教 ②丝绸 ③瓷器 ④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而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工作,据此回答19——21题
19、三湾改编在党建问题上的最大建树是
A、克服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放弃了党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的城市斗争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正确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
20、1942年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
A、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B、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
C、密切了干部与群众的联系 D、从思想上清除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21、中共八大的路线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中共八大
①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③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④坚持了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实现近代化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和行动。回答22——24题
22、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B、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C、有限地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D、对封建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
23、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后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三次政治民主化的机会,但均擦肩而过,其根本原因是
A、民主政治不适合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和习惯B、中国数千年封建劣根性影响深远
C、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D、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4、与欧洲相比,中国近代化探索初期的历程呈现以下特点
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向重工业发展 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③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 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回答25——28题
2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 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
26、以宗教为题材,乔托的《哀悼基督》、达·芬奇的《最后晚餐》成为人文主义名画,是因为
A、表现真实的人物和现实的世界B、揭露宗教的黑暗
C、反对信仰基督教 D、提倡宗教改革
27、法国启蒙思想反映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主要因为
A、是18世纪世界上最进步的思想,并影响了全世界
B、适应当时反封建特权,反宗教神学的要求
C、资产阶级实施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需要
D、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发展和争取政权的需要
28、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A、主张以民主、法制取代封建专制B、反对天主教的精神统治
C、推动了欧洲反封建斗争的发展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大战。大战与法西斯扩张有密切关系,同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回答29——30
29、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
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权力 ②建立法西斯政党的一党专政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 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战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0、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①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 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
③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 ④在美国资本扶植下恢复经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6年全国百所名校高考模拟试题
历史试题(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注意事项:
1、 第Ⅱ卷共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总分 |
得分 |
|
|
|
|
|
二、非选择题
得分 | 评卷人 |
|
|
31、2004年10月10日,陈水扁在讲话中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鼓吹“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这种赤裸裸的“台独”言论是对台湾和平与稳定的又一次严重挑衅。中华民族有着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传统,这是中国千百年来历经磨难而保持统一的强大力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党肩负的神圣使命”请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那么秦统一中国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统一的主要方式是什么?(4分)
(2)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祖国统一进行了哪些斗争?(9分)
(3) 历史上台湾曾有几次与祖国大陆分离?(3分)
(4) 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3分)
得分 | 评卷人 |
|
|
32、国务院2004年6月28日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指出,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请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 简述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和法制建设成就。(3分)
(2)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曾制定或颁布过哪些重要的法律文件(试举出性质不同的二部法律)?它们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建设民主政治进行过哪些努力?(4分)
得分 | 评卷人 |
|
|
3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第一次把“加强执政能力”的话题作为主题,但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就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成长壮大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3分)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曾面临哪三次困难?(3分)为克服这些困难,中共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从党对这些困难的克服,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得分 | 评卷人 |
|
|
34、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人类社会先后发生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及其相应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
(1)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影响的表现有哪些?(4分)
(2)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影响的表现又有哪些?。(4分)
(3)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2006年全国百所名校高考模拟试题
历史试题(二)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CADDD BCDBC DDCDA BADCB BCCAB ADDAA
31.(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那么秦统一中国的主观条件有哪些?统一的主要方式是什么?(4分)
主观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或(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1分)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1分)正确的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1分)
主要方式:兼并战争(1分)
(2)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祖国统一进行了哪些斗争?(9分)
斗争:①粉碎漠西蒙古准噶尔贵族对漠北和漠南蒙古的进犯;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③册封西藏黄教领袖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以“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④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⑤平息三藩之乱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⑥设置台湾府,巩固海防,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巩固了海防;⑦在雅克萨击败沙俄侵略军,划定中俄东段边界;⑧设置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⑨设置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每点1分)
(3)历史上台湾曾有几次与祖国大陆分离?(3分)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分)
1894年日本通过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分)1945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导致海峡两岸长期的隔绝、分离。(1分)
(4)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3分)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
形成: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当局的态度,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答出两点给2分)
32.(1)简述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和法制建设成就。(3分)
成就:
①战国时期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
②秦朝建立后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③明太祖统治期间,制定了《大明律》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④明末明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答出3点得满分)
(2)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曾制定或颁布过哪些重要的法律文件(试举出性质不同的二部法律)?它们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它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并成为革命派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的重要依据。(3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3分)
(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建设民主政治进行过哪些努力?(4分)
①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以法治国的思想;②早期维新派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③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变法法令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④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等革命派提出建设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提出“民主”口号,建设正直的民主共和国;⑤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成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领导人民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答出4个要点得满分)
33、面临困难:
抗日战争时期,40年代初(或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1分)
措施: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度过经济困难;(2分)
50年代初出现了物价暴涨、市场混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困难。(1分)
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通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结束了物价暴涨的局面;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得到恢复和发展。(2分)60年代初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严重困难。(1分)
措施:党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2分)
启示: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能克服困难;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经济建设要注意按比例协调发展,按经济规律办事。(2分)
34、 (1)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影响的表现有哪些?(4分)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①经济上: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巩固了世界经济霸权。法国、美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德意志、俄国等国随后也开展工业革命,经济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法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发生南北战争,德、意统一运动进入高潮,俄、日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资本主义统治在全球确立下来。同时,这些国家积极对外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
①
经济上:美国、德国。抓住机遇发展迅速,工业生产跃居世界前列,而英、尖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不重视推广采用新技术等原因而发展相对缓慢。资本主义各国发展越来越不平衡。②政治上:列强要求按照新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矛盾越来越尖锐。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列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
启示:科技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与时俱进,发展高新技术,可以实现国力的飞跃;经济格局变化必然引起政治格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