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考历史试题 - 正文*

高考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测试

2014-5-11 0:33:01下载本试卷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本节学习重点:

  1诸子百家的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影响(特别是孔子、墨子、韩非子);2、《诗经》和屈原;3、孟子散文的特点;4、庄子散文的特点和代表作;5、春秋战国时期艺术发展的主要表现和代表作;6、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的三大成就;7、《墨经》光学八条;8、扁鹊的医学成就;

一、特点:文化异常繁荣

 1、                                

 2、                                 

 3、                                

二、哲学思想

时期

学派

代表人物

时间

主  要  思  想

简  评

春秋

时期

①含有朴素的      思想。认为

②政治上主张

①大思想家:A、

B、

②大教育家:A、办学思想

B、意义

③晚年编订儒家五经:

①是

②是

③孔子的思想后来

 时 

 期

①兼爱:

②非攻:

③尚贤:

①是

②代表了

①主张

②主张

③主张

①发展了

②被封建统治者尊为

①认为

②主张

是中国古代的

①认为

②鄙视        ,痛恨

发展了      

同老子并称“老庄”。

①认为

②主张

③主张建立

        

         

   有积极意义。

三、文学

 1、《诗经》:①性  质:                 

②起讫时间:                           

③三个部分:A、风:                        

B、雅:                        

C、颂:                          

④评  价:                            

 

2、屈原:①评 价:                   

②成 就:                              

③代表作:                               

 3、诸子散文:①评价:                             

②孟子散文的特点:                        

③庄子的散文:A、特  点:                    

        B、代表作:                      

四、艺术

 1、绘画艺术:①特点:                      

②表现:A、许多贵族府第都有     

B、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                  

                             

 2、青铜艺术:①特  点:                             

②代表作:                    

 3、音乐艺术:湖北随州        出土的                  

五、科学技术

 1、天文学:①                                 

                                  

                                  

 2、物理学:①      里面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包括              

                                

       ②关于              等被现代科学家称为         

        反映了                    

 3、医学:名医扁鹊:①历史地位:         

②主要成就:采用         四诊法,成为        

基础网络

道家创始人,春秋晚期人。

 

辩证思想

 
①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

老 子

 
②对立双方相互依存并且不断相互变化。

政治主张:“无为”,反对严刑竣法

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晚期人。

核心部分

 

 
含义:孔子解释为“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评价:以爱人之心调谐人际关系。古典人文主义。

孔 子

 

学说

 
政治倾向:保守,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教育:“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的局面,平民子弟也可受教育。

典籍:编订和整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

影响: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原因:各学派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不同。

派别:儒、道、墨、法等、儒、墨最有实力,道家其次。

墨家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瞿。战国时期人。

代表平民利益

 

主张

 
兼爱:爱一切人,不分阶级差别同等地爱。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非攻:反对一切战争。特别是不义战争。

尚贤: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发展孔子学说

 

孟子

 
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②“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和“虐民”、“暴民”。

代表

 

儒家

 
③给农民一定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具有唯物思想

 

荀子

 
                 认识:自然有规律,“天有常道,地有常数。

主张:“制天命而用之”,造福人类。

道家

庄子

 
①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

②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不公平现象。

法家

韩非

 
认识:历史向前,今必胜古。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不必遵循古代传统。

主张:以法治国

 
特点:法治对象是臣民。国君以外,不论贵贱都要受法约束。

评价:有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

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内容:各诸侯国的民歌和西周宫廷乐曲歌辞、宗庙祭祀舞曲。西周至春秋中叶共305篇。

意义: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对后世影响大。

文学

 

屈原

 
①用楚国方言和南方民歌形式创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②写了许多优秀诗篇,《离骚》最有名、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

孟子

 
特点: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游扬雄肆。

诸子

散文

 
论例:用舍鱼取熊掌说明舍生取义道理。

庄子

 
特点:文字优美,想象丰富。

名篇:《秋水》、《逍遥游》等。

①绘画成独立艺术。长沙楚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艺术

 
②青铜器装饰由图案发展为完整画面。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刻画着多种场面。

③音乐水平很高。湖北随州出土了全套青铜编钟和其他乐器。

①《春秋》作了世界上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天文历法

 
②春秋时历法已成固定系统,基本确立19年7闰原则,比西方早160年。

③战国时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科技

 
物理:《墨经》有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得很系统,被称为“《墨经》光学八条”。

名医扁鹊:“脉学之宗”。用望、闻、问、切法诊断疾病,切脉是主要的。四诊法成为中医传统诊病法。

重点、难点、疑点问题

1、孔子“仁”和“礼”的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伦理准则。要求人们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认为“苛政猛于虎”,主张以德治民。

强调“礼”是孔子的另一个重要观点。“礼”实际上是“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在孔子心目中,周礼是最理想和完美的,可惜春秋社会的现实是“礼崩乐坏”,因此他主张“克己复礼”。这反映了儒家学派“厚古薄今”的历史观。

“仁”“以德治民”和“礼”之间内在联系:“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以德治民”是其政治思想,是“仁”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而“礼”则是“仁”的具体规定。

2、应如何评价韩非子的主张?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为封建制度所取代,同时诸侯争霸愈演愈烈,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已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韩非子的主张是这种时代要求的必然反映,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也对后来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法治”过度易导致暴政,使社会矛盾激化。

3、先秦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①文字成熟:甲骨文成为我们今天汉字的直接来源。

②思想基础: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派别都已出现,构成传统文化主体内容的儒家思想和作为补充来源的法家和道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各家争鸣中更是各露睁嵘。

③教育奠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源泉。

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文学传统形成,代表是屈原及其作品。

⑤史学奠基:以孔子编《春秋》为标志。

⑥科技奠基: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天文历法、医学、建筑三大领域。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界异常活跃的社会原因

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第三,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络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

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5、我国封建时代治国模式的形成认识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图: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双基金题

1、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A、频繁的兼并战争  B、井田制的瓦解  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D、社会大变革

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腐败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4、“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5、下列科学技术成就属于春秋时期的是①首次记录哈雷慧星 ②创立天干地支纪日法③基本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 ④《甘石星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6、战国时期墨家学说曾经显赫一时。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于         

 A、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深得人们拥护 B、墨子主张选举贤能之人深得人们的支持

 C、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队伍不断扩大  D、新兴地主阶级积极支持墨子主张

7、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

C、兼攻非爱,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8、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①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 ②各国的政治变革与互相竞争需要理论指导 ③思想家的个人性格和经历各有不同 ④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道家最受欢迎

10、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的突出贡献在于他

 A、提出了“学在官府”的办学思想 

B、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文化的垄断

 C、提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D、重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学态度

11、战国时期的墨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似之处是

 A、反对兼并战争              B、主张互爱互利

 C、主张中央集权              D、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12、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祟,是因为它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下列思想家,其政治主张体现了与时俱近的思想内容的①老子②孔子③墨翟④孟子⑤韩非子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

14、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用法律代替个人意志的统治

15、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艺术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绘画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B、《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壁画

  C、青铜装饰已由图案花纹发展成为完整画面

  D、湖北随州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说明音乐已达到很高水平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公孙鞅(商鞅)日: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指社会制度,下同)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定。臣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引自《商君书·更法》

材料2:殷因(沿袭)于夏礼,所损益(删减或增添)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周以后的王朝),虽百世可知也。           ——引自《论语·为政》

材料3: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十代之内少有不失败的);自大夫(诸侯的下属)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大夫的下属)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引自《论语·季氏》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评论孔子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政治局面的态度。

孔子持否定态度,认为是天下无道的表现,表明孔子反对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希望恢复西周奴隶制社会局面。

(2)结合上述材料比较法家和儒家社会历史观的不同,并分析两派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中的不同影响。

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强调社会制度的变化,承认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儒家认为历史发展以沿袭为主,不主张社会制度的变革。

法家的理论为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儒家思想对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起消极作用。

思考题:

1、 百家争鸣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分别是什么?

2、 请列出先秦时期的世界之最。

 3、请按本章内容绘制一幅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