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考历史试题 - 正文*

高考历史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测试

2014-5-11 0:33:02下载本试卷

第七节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本节学习重点:

1、两汉时期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发展的影响;2、朝鲜三韩与两汉的交往;3、日本与两汉的交往;4、中国传入越南的主要技术;5、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到达地区和意义;6、东汉与大秦往来的两件大事;7、两汉对外交往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一、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概况

 1、两汉时期对外关系发展的前提:        

 2、两汉时期的对外政策:        

 3、两汉时期对外关系发展的影响:①                        

                       

二、两汉与朝鲜的关系

 1、两汉与朝鲜的往来:①秦汉之际:                        

②两汉时期:A、三韩:                   

B、辰韩:                       

 2、中朝贸易的发展:①朝鲜:                 

②中国:                           

三、两汉同日本的交往

 1、西汉汉武帝时:                        

 2、东汉光武帝时:①使节交往:                            

②经济往来:                         

四、中越经济文化交流

 1、越南:                        

 2、中国:                        

五、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时间:           

           意义:①沟通了                 

②是                   

③促进了                       

A、传出:                     

B、传入:                     

 2、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①时间:         

②线路:                         

                             

③意义:                        

六、两汉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两汉与安息的往来:①地理位置:            

②陆上交往:             

③海上贸易:                       

 2、两汉与大秦的往来:

①地理位置:                   

②阻隔国家:      

③主要事件:A、公元97年,        出使    ,到达      

B、公元   年,         的使者到达    ,这是   

  中关于                       

基础网络

人员任来:秦汉之际,”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人”;三韩多次派人晋见武帝和光武帝。

朝鲜

 
文化交流:辰韩“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秦相似,被人称为”秦韩”。

贸易往来:檀弓、果子马等输入中国,中国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输至朝鲜。

西

 

日本

 
①人员往来:武帝时,有30多国通过朝鲜“使译通于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经”。

②贸易往来:中国铁器、铜器、丝帛传入日本。

越南:象牙、犀牛、珍珠输入中国,中国铁犁牛耕和水利工程技术在越南推广。

中亚、西亚、南亚

丝绸之路

 

陆路

 
①路线:出玉门关或阳关往西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地。

②意义: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铸铁、井渠、造纸等技术西传。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水路

 
①路线:从广东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各国,最远达印度半岛南端。

②意义:加强了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安息:西亚大国,利用丝绸之路与汉频繁交往,通过水上丝绸之路在汉与大秦间转手贸易。

①处于陆上丝绸之路的西端,直接交往受安息等国的阻隔。

大秦

 
②人员往来:97年,甘英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166年安敦使者到达东汉,《后汉书》中有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③贸易往来:大秦间接地从海上同中国展开丝绸贸易。

重点、难点、考点问题

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          

特征:

①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

②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

③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④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人欧洲。⑤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⑥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

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②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③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

④张骞沟通西域;

⑤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人;

⑥科技文化成就辉煌;

⑦阶级比较重视

基础金题

1、对长城正确而又全面的评价应当是①它保障了我国北方农业地区的安全生产②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③修筑长城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④长城起了隔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秦汉对匈奴的战争被看作是正义的和进步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对落后的战争           B、单纯防御性战争

  C、保护人民财产的反掠夺战争       D、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

3、下列关于匈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汉之际,匈奴形成强盛奴隶制国家   B、公元前3世纪时,匈奴已普遍使用铁器

  C、汉武帝时,汉政府与匈奴“和亲”    D、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4、汉武帝时西汉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是①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强盛②大一统使中央政权更加巩固③匈奴分裂,势力衰落④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军事才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排列下述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①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②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③西汉设置西域都护④班超经营西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6、一位古代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道:“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妄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作者肯定王昭君是因为昭君出塞

   A、是为了个人幸福 B、不畏艰难险阻 C、是为了国家安宁 D、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7、对张骞出使西域,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成了当时世界上几大文明的汇聚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贡献   D、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8、秦汉时期,以下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①云贵地区②河套地区③西域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9、西域都护的设置,其重要意义不包括

   A、加速了汉族与西域各族的融合      B、扩大了西汉的行政疆域

   C、促进了西域各族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中西贸易的发展

10、下列对汉朝政府与边疆地区各少数民族关系的说明,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两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进步的

  B、两汉对匈奴实行“和亲”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C、两汉设置西域都护,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D、两汉与西域、西南夷和百越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1、汉代民族关系的成就是①多次出使西域,加强西域与内地的关系②设置西域都护,中央正式管辖西域③两次出击匈奴,解除匈奴威胁 ④推行和亲政策,化解民族纷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2、汉朝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影响最远到达

   A、中亚      B、西亚  C、南亚      D、欧洲和非洲

13、下列关于两汉与日本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兴起了大规模移民日本的浪潮  B、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有了深刻了解

  C、汉武帝与光武帝先后赐予日本使者金印  D、铁器、铜器和丝帛传人日本

14、汉代输往朝鲜和日本的先进产品中,共有的是

  A、铜器和铁器    B、铜器和漆器   C、铁器和丝帛     D、漆器和丝帛

15、两汉时期,中国传人越南的生产技术是

  A、 凿井和冶铁技术 B、制漆和纺织技术 C、冶铁和铸铜技术  D、牛耕和水利技术

16、下列内容属于西汉和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的是①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②张骞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关系③西域都护的设置 ④甘英对西亚地理和风俗人情的了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17、河西走廊成为我国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里

  A、地势低平,道路平坦          B、人口稠密,城镇较多

  C、有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         D、有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下的绿洲

18、下列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从水陆上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②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③佛教由此路传入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9,两汉之际,佛教传人中国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中国与印度有了直接交往        B、中国与印度的文化往来频繁

  C、丝绸之路发挥了传递文化的功能     D、汉政府重视佛教

20、汉武帝后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达

   A、印度半岛南端   B、波斯湾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欧洲的大秦

25、要论证中国与欧洲很早就有直接往来,需查阅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22、两汉时期,从中国输往西亚和大秦的最重要的外贸商品是

   A、丝织品      B、茶叶      C、棉丝品      D、纸张

23、司马迁将张赛第一次出使西域称为“凿空”之行,“凿空”的含义是

   A、了解情况     B、开通道路    C、添补空白     D、开拓空间

24、公元前60年设置的西域都护

  A、是汉政府管理西域的最高机构      B、职责是沟通汉与西域的联系

   C、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使汉与西域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25、对张骞出使西域,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成了当时世界上几大文明的汇聚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贡献   D、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6、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张骞通西域②昭君出塞③西域都护设置④班超管辖西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27、我国中原地区的汉族以农业立国,蒙古草原上的民族以

   业立国。我国北部第一次出现农牧政权分立局面是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28、下列不属于“丝绸之路”形成历史条件的是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与西域的联系

   C、西汉统治者注重民族交往        D、甘英沟通与大秦的联系

29、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先后经过顺序是①河西走廊②今新疆境内③安息④西亚⑤大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④③⑤

30、汉武奇时我国与日本的联系主要通过 

  A、互派使者     B、朝鲜半岛     C、海上通航      D、汉人东渡

31、汉朝输入朝鲜和日本的共同产品是①铁器②铜器③漆器④纸张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中没有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

  C、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       D、班超经营西域

思考题:

 1、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2、两汉时期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有哪些?

 3、请绘制一幅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大事年表。

1、 汉朝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开始走向世界。结合典型史实说明上述结论,并简述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5、简评汉武帝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