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历史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高一历史组 审核人:庄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 )
A、夏朝 B、春秋 C、秦朝 D、汉代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 )
A.绝对的 B.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关系
C.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D.中央集权的基础
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据此回答3~5题。
3.秦始皇在全国实行郡县制,郡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的产生方式与分封制相比,不同点在于 ( )
A.贵族世袭 B.选举产生 C.朝廷任命 D.地方推荐
4.下列有关刺史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
A.刺史制度在东汉光武帝时开始设立 B.汉武帝时,刺史掌握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C.东汉末年,刺史掌管军政大权 D.汉武帝时,刺史级别很高
5.明太祖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B.有利于削弱相权
C.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D.通过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对地方加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秦汉都从前代吸取过经验或教训。据此回答6~7题。
6.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采取“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等政策措施的根本动机是 ( )
A.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华夏族同周边少数民族的融合
C.消除分裂割据势力的物质和文化基础 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7.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个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了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君主专制的加强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关注的措施。据此回答8~10题。
8.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析律令条文,通行天下。他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在封建社会里,“丞相”职位长期沿用主要是适应( )
A.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B.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
C.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的需要 D.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10.自秦以后至辛亥革命,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是 ( )
A.皇权 B.相权 C.军机处 D.厂卫机构
秦始皇在中央政府设立了宰相,明太祖时废除,这一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属于汉武帝加强皇权措施的是 ( )
①起用布衣为相 ②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③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④尚书令代替丞相掌握了行政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明统治者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反映了 ( )
①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 ②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③中央机构进一步完善
④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多次侵略中国,攻城掠地,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据此回答13—17题。
1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 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 )
A. 1840年 B.1843年 C.1858年 D.1860年
14.列强于哪次侵华战争中洗劫并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中日甲午战争
15.晚清时期,曾割占过我国领土的国家有 ( )
A.英国、日本、俄国 B.英国、法国、日本
C.日本、德国、英国 D.英国、法国、俄国
16.列强取得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是通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中最严重的是 ( )
A.使中国成为列强共同瓜分的殖民地 B.使中国完全丧失国家主权
C.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斗争精神更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据此回答1 2~1 4题。
18.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对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19.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
①创建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颁布《临时约法》 ④进行国共合作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D、新三民主义
“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进而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失此不图,将成大乱。”(《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据此回答21~22题
21.材料中“沪上风潮”指什么( )
A.北京的三罢斗争 B.上海为支援北京学生出现的罢工斗争
C.上海为支援北京学生出现的罢市斗争 D.上海为支援北京学生出现的三罢斗争
22.材料中“劳动工人同盟罢工”的深远的历史意义有 ( )
①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是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新民主主义方向 ④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在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为完成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中国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据此回答23~24题。
23.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最大的相同点是 ( )
A.建立了革命政权 B.提出了革命纲领
C.反侵略反封建的态度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24.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 )
①运动主力 ②群众基础 ③革命性质 ④反帝态度 ⑤领导阶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5.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 )
A、《原道醒世训》 B、《原道觉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26.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运动,说明( )
①中共是工人阶级的政党 ②中共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刻了解
③中共受俄国革命影响深 ④中共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
A.1922年中共二大的召开 B.1923年中共三大的召开
C.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适时调整革命策略,逐渐走向成熟。据此回答28~30题。
28.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以往的救国主张最大的区别是 ( )
A.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B.提出“打倒军阀”的口号
C.要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29.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美蒋勾结,发动内战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0.1937年7月15 日,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
A.不再照搬苏联的经验 B.转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改变斗争目标 D.以民族利益为重
31.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发动人民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对派 B.消灭地主阶级
C.减租减息政策已过时 D.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经济发展
32.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民主法制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直追求和重视的,中共为此进行了长期的摸索,一步步走向完善。据此回答33-35题。
33.新中国成立时,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
A.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B.中央人民政府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4.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是在 ( )
A.九届全国人大 B.一届全国人大 C.八届全国人大 D.四届全国人大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经济法
36.“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是 ( )
A.香港顺利回归 B.《中英联合声明》 C.《中葡联合声明》D.海峡两岸交流频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现了多种新型的政治民主制度。据此回答37~38题。
37.“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产生的时间和最积极的作用是 ( )
A.1953年;调动了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积极性
B.1956年;使民主党派演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党
C.1956年;调动了民主党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D.1949年;使中国演变为多党联合执政的国情
38.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取决于该国的综合国力,还要看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据此回答39~41题。
39.五四运动取得的最大的成果是 ( )
A.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B.免除曹、章、陆三人的职务
C.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
40.建国之初,下列事件发生在同一年的有 ( )
①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1.当今世界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的主要根源是 ( )
①资本主义 ②霸权主义 ③强权政治 ④不结盟政策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和法制的起源,为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据此回答42~43题。
42.一个雅典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 )
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能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C.他可以和他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43.对罗马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B.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统治
C.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资产阶级利益
D.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自1 7世纪后期起的两百年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法、美、德等国先后建立起来。据此回答44~47题。
44.1 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上述材料说明了 ( )
A.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C.在英国拥有实权的是上下两院 D.英国没有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
45.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首要目的是 ( )
A.加强中央权力 B.确立民主政治制度 C.建立法制社会 D.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4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47.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制不同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 )①宰相 ②皇帝 ③联邦议会 ④帝国议会
A、① B、①② C、③ D、③④
48.在《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是( )
A、结束沙皇专制统治 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将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49.巴黎公社革命体现的《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不包括( )
A、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以阶级斗争争取无产阶级自身解放
C、夺取资产阶级全部资本 D、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50.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俄国保留沙皇专职制度,所以是封建制社会
B、国民经济中农业仍占优势,所以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C、俄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D、国民经济相对落后,所以俄国无产阶级不够成熟
二、材料题(21分)
51、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清)
材料二:1、凡是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英)《权利法案》(1689年)
材料三: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发表告别词,表示坚决不再出任下届总统,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至多连任两届的先例。
材料四:这一年(1796年),中国的乾隆皇帝传位于嘉庆,自己整整做了61年皇帝。
(1) 材料一说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制度上出现了什么趋势?(1分)
(2)材料二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在这种体制之下英国国王的地位如何?(3分)
(3)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何本质不同?(2分)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以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总统与中国皇帝产生的方式有何不同?(2分)
(5)美国总统和中国皇帝的权力都很大,但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
5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矣。
材料二:(一)驱除鞑虏。……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二)恢复中华。……驱除鞑虏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三)创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选。(四)平均地权。……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1) 上述两则材料分别代表近代中国哪两个阶级的政治主张?(2分)
(2)材料一出自哪个文件?它的性质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能实现吗?为什么?(5分)
(3)材料二是何政治组织的政治纲领?它有何局限性?最后导致了什么结局?(4分)
53.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年,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全面抗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事实上19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人民已经开始了这场战争,那么是从哪个事件开始的?(2分)
(2)抗战中出现了两个战场和两条抗战路线,它们分别是什么?(4分)
(3)在抗战过程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 ,请列举两例。(2分)
(4)抗日战争最后是以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终的,请问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3分)
(5)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4分)
54.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现实的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它的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4分)
(2)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是什么?它的结果怎样?什么原因导致的?(3分)
(3)社会主义第一次成功实践是什么?它的成功有什么历史意义?(7分)
高一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答卷)
一、选择题(共50题,50分)
1、 [A] [B] [C] [D] 18、[A] [B] [C] [D] 35、[A] [B] [C] [D]
2、 [A] [B] [C] [D] 19、[A] [B] [C] [D] 36、[A] [B] [C] [D]
3、 [A] [B] [C] [D] 20、[A] [B] [C] [D] 37、[A] [B] [C] [D]
4、 [A] [B] [C] [D] 21、[A] [B] [C] [D] 38、[A] [B] [C] [D]
5、 [A] [B] [C] [D] 22、[A] [B] [C] [D] 39、[A] [B] [C] [D]
6、 [A] [B] [C] [D] 23、[A] [B] [C] [D] 40、[A] [B] [C] [D]
7、 [A] [B] [C] [D] 24、[A] [B] [C] [D] 41、[A] [B] [C] [D]
8、 [A] [B] [C] [D] 25、[A] [B] [C] [D] 42、[A] [B] [C] [D]
9、 [A] [B] [C] [D] 26、[A] [B] [C] [D] 43、[A] [B] [C] [D]
10、[A] [B] [C] [D] 27、[A] [B] [C] [D] 44、[A] [B] [C] [D]
11、[A] [B] [C] [D] 28、[A] [B] [C] [D] 45、[A] [B] [C] [D]
12、[A] [B] [C] [D] 29、[A] [B] [C] [D] 46、[A] [B] [C] [D]
13、[A] [B] [C] [D] 30、[A] [B] [C] [D] 47、[A] [B] [C] [D]
14、[A] [B] [C] [D] 31、[A] [B] [C] [D] 48、[A] [B] [C] [D]
15、[A] [B] [C] [D] 32、[A] [B] [C] [D] 49、[A] [B] [C] [D]
16、[A] [B] [C] [D] 33、[A] [B] [C] [D] 50、[A] [B] [C] [D]
17、[A] [B] [C] [D] 34、[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共2题,21分)
51、⑴
⑵
⑶
(4)
(5)
52、⑴
⑵
⑶
三、问答题:(共3题,30分)
53、⑴
⑵
⑶
⑷
(5)
54、(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