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一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一历史测试题

2014-5-11 0:33:41下载本试卷

高一历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严重的危机。据此回答1—5题:

1.边疆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国家大量在边疆地区倾销商品

  B.西方列强加紧争夺原料.市场和殖民地

  C.西方列强利用仆从国军队大举向中国进攻

  D.西方列强挑起少数民族贵族发动叛乱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我国西北地区进行侵略活动的西方国家有             (  )

A.英.法       B.英.德       C.英.俄       D.法.俄

3.19世纪70年代,派军侵略我国台湾,向清政府勒索50万两白银作为撤军条件的国家是

                                                                   A法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4.1875年,率清军收复新疆的人物是                                  (  )

  A.冯子材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刘永福

5.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1885年在台湾设行省,其共同目的是         (  )

A.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B.加强同内地的联系.巩固国防

C.防止其成为西方列强开埠通商的对象 D.闭关政策的需要

  镇南关战役是中法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据此回答6—7题:

6.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主要原因是                                  (  )

A.冯子材率清军奋勇杀敌,击溃敌军  B.清政府放弃了对法妥协的方针

C.清军据守了镇南关最有利的地势    D.清军利用了法军不善于近距离作战的弱点

7.镇南关战役之所以被认为是最著名的战役,主要是因为这次战役            (  )

A.是中法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B.粉碎了法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粉碎了法国侵略者进攻中国的狂妄计划

D.使法国侵略者的所有侵略计划落空

 从中法战争结果来看,“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据此做8—9题:

8.李鸿章说:“当借谅山一战之威,与缔和约,则法人必不再要求“其目的是     )

  A.激励清军将士英勇奋战,争取抗法胜利

B.在中法战争中以军事斗争来推动和谈

C.借谅山一仗的胜利,要求法国放弃不合理要求

D.乘胜收兵,求取妥协的和平

9.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军事上处于被动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         B.将领贪生怕死

C.清军武器落后            D.法军突然袭击

10.《中法新约》中,具有帝国主义色彩的条文是                          (  )

A.在中越边界开埠通商         B.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

C.承认云南两广为法国势力范围     D.允许法国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蓄谋已久,据此回答11—12题:

11.朝鲜东学党起义后,日本趁机派兵朝鲜,其直接目的是                  (  )

A.发动侵华战争,取得对朝鲜的控制地位 

B.全面落实其“大陆政策”

C.进一步对中国东北扩张势力      

D.帮助朝鲜稳定局势,以便集中力量侵华

12.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国力强盛             B.国内市场狭小

C.清政府日趋腐败          D.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13.英国之所以对日本侵华采取支持态度,其目的是                       (  )

A.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B.乘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

C.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D.巩固其在华利益

  《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此回答14—17题:

14.它的危害最全面的是                                            (  )

A.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C.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15.《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一项是                 (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等领土

D.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16.条约签订后,俄国带头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给中国,其目的是           (  )

A.限制日本势力的发展        B.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

C.树立自己主持正义的国际形象    D.把东北做为俄国的势力范围

17.《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  )

  A.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

  B.意味着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

  C.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

  D.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帝国主义列强争做中国的债主,具有很强的政治奴役性。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对“奴役性”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

  A.列强通过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强迫贷款

  B.它以摧残中国民族工业为根本目的

  C.列强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海关与财政

  D.列强以借款作为长期控制中国主权的重要手段

19.甲午战争后,列强竞相对清政府贷款是为了                           (  )

  ①攫取高额回扣利息          ②长期控制中国海关 

  ③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④帮助中国度过财政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在华投资设厂的目的是                         (  )

  ①掠夺中国资源  ②占领中国市场 ③资本输出   ④攫取更多利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世纪末,“瓜分中华帝国”一事,被提上议事日程。据此回答21—22题:

21.19世纪末,英俄换文协议:“不在中国长城以北为他自己或英国臣民或其他人谋求任何铁路让与权。”,“不在长江流域为他自己或俄国臣民或其他人谋求任何铁路让与权。”其真实目的是 (  )

  A.尊重中国主权  B.英俄相互妥协   .英.俄互相争夺  D.划分势力范围

22.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实质上是                             (  )

A.在中国的“国中之国”          B.帝国主义在中国修筑铁路的范围

C.帝国主义在华开矿设厂的地域     D.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门户开放”政策提出,标志着美国侵华新阶段到来,据此做23—25题:

2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含义是                                  (  )

  A.西方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

  B.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门户”

  C.清政府向西方国家“开放门户”

  D.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

2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这是因为           (  )

  A.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       B.得到了列强认可

  C.可使美国在华获得的权益居列强之首 D.美国成为侵华列强的盟主

25.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得以实施,主要是因为                         (  )

  A.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B.中国清政府完全无法抵御外国的侵略

  C.“门户开放”政策没有影响到列强的既得利益

  D.“门户开放”政策能协调瓜分狂潮中的矛盾

二、阅读与思考:(共2小题,25分)

26.19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列强大举侵略我国边疆地区,导致我国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边疆地区为什么会出现严重危机?(7分)

 (2)边疆危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分)

 27.甲午中日战争中和战后初期,爱国军民和台湾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爱国官兵进行了怎样的英勇斗争?为什么均告失败?(8分)  (2)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有何意义?(4分)

三、问答题:共25分。

28.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在对华侵略的方式与手段上,有哪些新变化?有什么严重危害?(12分)

 

29.比较清政府的“闭关自守”和帝国主义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说明他们本质上的不同。(13分)

答案

一、 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6A 7C  8D 9A 10D 11A 12D 13C 14B  15B  16D  17A  18B 19A  20A  21D  22D  23D  24A  25C

二、阅读与思考

 26(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中国成为它们争夺的主要目标。同时,中国清政府统治者对外奉行妥协投降政策,更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野心,中国边疆的严重危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7分)

  (2)中国边疆危机的主要表现有:①沙俄侵略我国西北边疆,最终占领了中国西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②英国先派兵进攻西藏南部边境,又迫使清政府划定边界、开放商埠;③日本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并向清政府勒索50万两白银。(6分)

27、(1)平壤战役中,清军回族将领左宝贵亲临城头指挥作战,中弹牺牲,黄海战役中邓世昌,林永升等指挥官兵英勇战斗,重创日军,最终与舰同沉;在辽东,清军将领聂士成率军抵抗;在威海卫之战中,北洋舰队爱国官兵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由于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慈禧太后大肆操办万寿庆典挪用军费,李鸿章拒发援兵、阻碍抵抗,使战场失去了主动;作战中,部分将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甚至投敌卖国,不仅削弱了清军的力量,而且严重动摇了军心。(8分)

(2)台湾保卫战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4分)

三、问答题:

28、侵略方式的新变化:①开展对华资本输出的竞争,方式与危害:A、逼迫清政府大借外债,争做中国债主,从而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扩大了在华政治势力。B、争相筑路、开矿、投资设厂。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掠夺,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②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分为“势力范围”,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纷纷仿效,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分享侵华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政策,使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2分)

 29、二者的本质决然不同。

 (1)历史背景不同:“闭关锁国”是清前期就实行的政策,当时封建社会正趋于衰落,对世界形势毫无所知,想以此政策维护统治。“门户开放”是在19世纪末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由美国提出并得到各帝国主义国家认可,是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为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对中国进行侵略的政策。

 (2)内容不同:“闭关自守”政策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门户开放”政策是在美国承认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他们既得到利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要求中国全境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的权利。

 (3)后果不同:“闭关自守”政策阻碍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西方列强面前日益落后,不断遭受到列强的侵略。“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有了独立侵华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行,使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由此可见二者的性质截然不同。“闭关自守”作茧自负,是消极的锁国政策;“门户开放”是帝国主义加在中国头上的侵略政策。(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