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考试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3章
(第Ⅰ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
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毛泽东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D.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人日军之手的直接原因是
A.日军兵力具有绝对优势 B.国际联盟未及时制裁日本
C.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D.国民党军队正全力“围剿”红军,日军趁虚而人
3.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
A.全力反共,为投降日本作好准备 B.先作好抗战准备,再投入抗战
C.反共与抗日并举 D.全力镇压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
4.为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八一宣言》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国共合作宣言 D.《抗日停战协定》
5.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在共产国际帮助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D.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重大问题
6.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党内部矛盾尖锐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7.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是
A.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 B.蔡廷锴、蒋光鼐
C.李济深、蔡廷锴、马占山 D.冯玉祥、吉鸿昌
8.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正确道路的论著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论持久战》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9.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著名抗日将领是
A.张自忠 B.蔡廷锴 C.冯玉祥 D.张治中
10.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遵义会议 B. 洛川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1.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首先大举进攻
A.东北解放区 B. 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陕北解放区
—1—
12.1937年,我国三十多万人遇害的日军大屠杀发生在
A.南京 B.济南 C.旅顺 D.皇姑屯
13.发动百团大战的是
A.新四军 B.八路军 C.人民解放军 D.工农革命军
14.蒋介石主动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 B.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C.尚未得到美国的明确支持 D.估计毛泽东不会赴重庆谈判
15.在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对中国沦陷区经济的总方针是
A.“善邻友好”、“经济提携” B.掠夺土地和劳动力
C.攫取资财,以战养战 D。把沦陷区的经济变成它的附庸经济
16.中共建立和领导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 晋绥抗日根据地
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D.苏南抗日根据地
17.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是在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B.百团大战后
C。皖南事变后 D.豫湘桂战役后
18.重庆谈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中日民族矛盾 B. 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C。中美民族矛盾 D.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19.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不包括
A.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B. 东北、华北与华东解放区连成一片
C.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D.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20.在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发生的三大战役,先后顺序正确的应是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C.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D.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二、选择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
C.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D.毛泽东未能掌握军事指挥权
22.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时定都于
A.瑞金 B.宁冈 C.延安 D.广州
2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瓦窑堡会议 ②西安事变 ③华北事变 ④遵义会议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24.促成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因素主要是
A.阶级利益的共同性 B.主要斗争对象的一致性
C.革命目的的共同性 D. 合作方式的灵活性
25.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①由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引起 ②从北京开始扩大到全国
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力量 ④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2—
26.1938年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建立伪国民政府的是
A.溥仪 B.汪精卫 C.何应钦 D.汤恩伯
27.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是
A.宣传封建道德和反共思想
B.鼓吹建立“大东亚新秩序”
C.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同化政策
D.‘宣扬“中日亲善”谬论,瓦解中国人民的反日斗志
28.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共中央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提出的三大
口号,不包括
A.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B.坚持和平,反对内战
C.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D.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29.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陈毅、粟裕率领华东解放军主力的主攻方向是
A.鄂豫皖地区 B.豫陕鄂地区 C.豫皖苏地区 D.胶东地区
30.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A.北平的和平解放 B.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C.解放军攻占南京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第 Ⅱ 卷,共60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2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6分)
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和利害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之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八一宣言》
请回答:
①《八一宣言》发表的背景怎样?(2分)
②材料中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什么?(2分)它说明了什么? (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1分)
八路军总部的战役预备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投降
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板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
请回答:
(1)上述的战役预备命令是在哪一战役之前发出的? (2分)
(2)概括材料中的“政治任务”。(3分)
(3)这一战役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巳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量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3—
材料二:“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特别注意确保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敢,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
——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声明是针对哪一事件而发表的? (2分)
(2)材料二中国民政府的作战方针有没有彻底贯彻? (1分)为什么? (2分)结果如何?
四.问答题(共36分)
34.西安事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6分)中共主张何种方式解决西安事变;(2分)它的解决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分)
35.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制定的政策、措施及其意义。(16分)
36.简述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8分)
—4—
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考试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3章
(第Ⅰ卷,共40分)
一、选择题(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C | D | B | D | C | A | B | A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A | B | B | D | C | C | B | D | A |
二、选择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C | A | D | B | A | B | C | B | C | C |
(第 Ⅱ 卷,共60分)
三.材料分析题(共24分)
31. [参考答案]
(1)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2分)
(2)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分)说明中共处置国家大事以中华民族利益、全国人民利益为重(2分)
32.[参考答案]
(1)百团大战(2分)
(2)指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的好转。(3分)
(3)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6分)
33.[参考答案]
(1)“八·一三事变” (2分)。
(2)没有。(1分)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无法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2分)国民政府组织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均以失利告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2分)
—1—
四.问答题(共36分)
34.[参考答案] (12分)
背景:①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2分)。
②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和全国抗日救亡潮流的推动,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2分)。
③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威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2
方式: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2分)。
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分)。
35.[参考答案] (16分)
①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2分)加强了各阶级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②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2分)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日。(2分)
③开展大生产运动,(2分)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分)
④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2分)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分)
36.[参考答案] (8分)
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报告,指出:
①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2分)
②把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和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答出任何一点给2分)
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2分)
意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