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一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情况调查测试

2014-5-11 0:33:42下载本试卷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情况调查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75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武王    

C.启          D.禹

2.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的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

A.周天子的亲属    B.功臣  

C.先代的贵族      D.归附的部落首领

3.西周王朝确立的王位继承制度是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幼子继承制      D.嫡长子继承制

4.中国文化特别看重祖宗,下列与此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

5.对于春秋时期发生的“楚王问鼎”事件,正确的认识是

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②春秋时期,周王的权威地位日益衰微

③春秋时期,分封制受到冲击,难以维系

④春秋时期,社会统治秩序发生动荡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

6.“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7.秦国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秦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B.秦国是七国中势力最强大的国家

C.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为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

D.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8.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作用是

A.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

B.避免国家分裂,有助于政局稳定

C.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助于长治久安

D.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

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牛耕得到推广    B.更多地使用铁农具

C.实行商鞅变法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0.秦朝“三公”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A.负责管理军事    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C.执掌群臣奏章    D.帮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

11.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二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是由于

A.郡国并行制的实行  B.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C.刺史监察权的加强  D.尚书台权力的扩大

12.元朝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台湾         B.河北、山东    

C.西藏         D.云南

13.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14.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  中书   门下

B.尚书  门下   中书

C.中书  门下   尚书      

D.门下  中书   尚书

15.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地区是

A.安徽         B.江苏

C.山东         D.海南

16.西汉实行的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是

A.刺史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察举制        D.三省制度

17.唐朝藩镇割据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 B.均田制遭到破坏

C.农民起义爆发    D.分裂割据局面出现

18.中国历史上省制开端于

A.秦汉         B.隋唐

C.北宋         D.元朝

19.“票拟”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中央政府行政运作的重要制度,该制度始自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宣帝        D.康熙帝

20.军机处的设立,表明专制皇权高度发展,这是因为

A.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B.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C.军机处能迅速处理政务

D.皇帝能直接指挥中央官员

21.我国丞相制度的起止朝代为

A.春秋、元朝      B.秦朝、清朝

C.西汉、明朝      D.秦朝、明朝

22.明朝初年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调整的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削弱丞相的权力,提高六部的权力

C.防止中央官吏与地方势力相勾结

D.加强皇帝与中央、地方的关系

23.丞相制度废除后,协助明朝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主要机构是

A.枢密院        B.内阁

C.三司使        D.军机处

24.清朝军机大臣的最基本职责是

A.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B.决定全国军国大事

C.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 D.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25.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统治阶级的权欲    B.封建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C.地主阶级的要求    D.法家思想的启示

二、材料题(本大题1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他们“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蕴含了哪些有关皇帝制度的信息?(8分)

(2)综合以上材料指出,我国封建社会皇帝制度的本质是什么?(2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15分)

27. 皇权至上,是我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据此,请回答:

(1)唐朝为维护皇权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2分)

该举措的三大部门的职权分别是什么?(3分)

(2)明朝为维护皇权,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进一步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4分)

(3)清朝为扩大皇权,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又进一步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4分)其中,雍正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的标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