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二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二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2014-5-11 0:33:46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据此回答1—6题。

1.十月革命胜利后,萝维埃政府采取的最能反映人民愿望的措施(  )

    A.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   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C.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      D.实行征兵制,组建红军

2.国内战争结束后,在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俄共找到的正确途径是(  )

    A.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的规律发展经济

B.利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发展生产

    C.全面推行国有化政策

    D.全国贯彻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要求或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而遭到苏联出兵干预的国家是(  )

    A.南斯拉夫      B.中国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4.最早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国家是(  )

    A.南斯拉夫      B.匈牙利        C.波兰          D.罗马尼亚

5.20世纪50年代东欧国家改革相继失败和受挫的客观原因是(  )

    A.苏共十二大的影响               B.美国“冷战”政策的影响

    C.国际反共势力的狮獗             D.苏共模式的影响

6.下列对“独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苏联的延续

    B.是一个国家的名称

    C.是原苏联部分加盟共和国组建的国家的联合组织

    D.是为了对付“欧盟”而组建起来的东欧国家联合组织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许多波折。据此回答7—12题。

7.与日本相比,德国法西斯上台方式的突出特点是(  )

    A.煸动复仇主义情绪,获得人民的盲目支持

    B.通过军事政变等恐怖事件,确立法西斯统治

    C.依靠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极权政治

    D.凭借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

8.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  )

    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D.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9.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措施的相似之处是  (  )

    A.加紧扩军备战   B.实行极权主义   C.加强国家干预   D.坚持自由放任

10.下列关于“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20世纪7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了一倍多

    B.1973年,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C.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处于滞胀阶段

    D.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主导产业

11.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讲中说:“朋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指的“他们”是(  )

    A.苏联等东欧国家 B.日本和西欧各国C.中国和东南亚地区D.德国和拉丁美洲

12.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不包括(  )

    A.欧共体                        B.欧洲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此回答13—18题。

13.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促使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     B.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缩小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D.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14.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  )

    A.各领域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成果      B.对生产力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D.奠定“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15.“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导道的;德国人研制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学技术是战争的导火线       B.科技是决定战胜胜负的惟一因素

    C.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D.“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

16.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70年代约为60%,80年代达到80%。上述材料集中说明了(  )

    A.科学技术加大了社会贫富差别      B.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C.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D.各国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投入

年份

国家

成     果

1957年

苏联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

苏联

第一艘载人飞船

1969年

美国

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1970年

中国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1年

苏联

第一空间站

17.世界大国普遍重视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

    上述事实表明了当时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②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 ③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奋起直追 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

    A.卡特尔、辛边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

    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一战”后至今,国际关系的格局在不断的演变之中。据此回答19—24题。

19.“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实际起到的作用是(  )

    A.维护凡尔赛体系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实施绥靖政策                  D.纵容德国法西斯崛起

20.国联成立后,实际上控制它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①英国           ②美国           ③法国           ④日本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决定“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雅尔塔体系确定的基本原则        B.美、苏两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C.联合国宪章的发表               D.意识形态的矛盾

22.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B.北约建立  C.华约建立  D.德国分裂

23.WTO是指(  )

    A.关贸总协定    B.欧盟          C.世贸组织      D.亚太经济组织

24.拒绝批准《全国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25.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相同政策是(  )

    A.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建立垄断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

26.在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政治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

C.法西斯集团的斯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27.下列战役,体现了反法西斯同盟在军事上相互支持的有(  )

    ①阿拉曼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诺曼底战役      ④柏林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八一九”事件策划者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B.维护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C.维护苏联地位                  D.推翻戈尔巴乔夫

29.苏联解体后,少数发达国家以“政治民主化”作为经济合作的条件,实质是(  )

    A.推动各国政治民主化             B.消除前苏联在世界上的影响

    C.扩大资本主义制度               D.干涉别国内政

30.以下各项,对于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表述正确的是(  )

    ①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           ②大国之间形成相互竞争和制约的关系

    ③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元化           ④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10分,32题10分,共2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后来的这若干年一直是生气勃勃的年代——是这个民主国家的人民获得丰收的年代。因为这些年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安全,而且我希望,也带来了更好的认识,即生活的理想是用物质以外的东西来衡量的。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而言,一个民主国家的这段经历是最重要的:它成功地度过了国内危机;它抛弃了许多邪恶的东西;它根据持久的路线建立了新的结构。而通过所有这些,它坚持了民主的实际。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材料二 世界各国人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面对着未来,他们既充满希望又满腹忧虑。在这忧虑的时刻,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期待着合众国的善意、力量以及明智的领导。

——杜鲁门总统就职演说(1949年1月20日)

请回答:                                                          

  (1)1933年美国开始了罗斯福新政。与传统的经济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新政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2分)

  (2)上述材料表明美国1941年和1949年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各是什么?(3分)运和所学知识,分别简要说明相关历史背景。(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斗争,许多亚非拉原料出口国还联合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尤其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崛起,大半个阿拉伯世界联合争取石油输出的卖方垄断价格,曾两度造成西方世界的石油危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1973—1975年、1979—1982年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触发因素之一,充分显示了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联合反殖反帝斗争的巨大威力。

  材料二 1973年10月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以石油为武器与以争列及其支持者展开斗争。他们一致行动,对那些技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逐月减少石油供应5%,此外,还采取了减产、禁运、提价、国有化等措施,结果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西方经济陷入混乱。……西欧、日本各国纷纷讨好阿拉伯国家,改变了态度。西方阵营日益分化……

——以上材料均引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到80年代后期,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分化瓦解,石油输出国组织出现裂痕。作为海湾首富的科威特由于和伊拉克等领国的诸多矛盾而率先背弃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同盟”,单方面与西方国家进行石油贸易。伊拉克在多方面交涉甚至发出各种威胁无效之后,加上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的扩张欲望,竟贸然出兵占领科威特,阿拉伯世界因此分裂为两大陈营。在苏联解体,美国急欲复圆“独霸梦”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组成“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使阿拉伯世界更加四分五裂。

                      ——引自《历史学科的创新教育》

(1)据材料一、二,指出石油输出国组织反帝、反殖斗争的特点和成因。(3分)

 

(2)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期石油输出国组织发生的变化及原因。(5分)

 

(3)据此,你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或组织想求得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33题6分,34题6分,35题8分,共20分)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A、B、C、D四个地点先后召开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请写出在A和B召开的会议的名称。

    A               

B               

    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

必须实施。请写出图中表示波茨坦地

理位置的英文字母:       

34.“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

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

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

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

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请回答:

  (1)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周年。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经验?

35.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据此回答:

(1)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4分)

 

(2)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经济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其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B 2.A 3.D 4.A 5.D 6.C 7.C 8.D 9.C 10.A

11.B 12.A 13.C 14.C 15.D 16.B 17.A 18.B 19.A 20.B

21.B 22.C 23.C 24.B 25.B 26.A 27.D 28.C 29.D 30.A

二、非选择题,本卷有5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0分,第33题6分,第34题6分,第35题8分,共40分

31.(1)特点: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2分)

    作用:新政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新政的实施还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2分)

  (2)基本点:1941年是反对法西斯的侵略;1949年是向全球扩张美国的势力。(3分)

    历史背景: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德日法西斯在欧亚的侵略频频得手,严重威胁着美国的安全和利益;二战后初期,在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的形势下,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国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3分)

32.(1)特点:以石油不武器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

    原因:西亚盛产石油,且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产油国大都控制了本国石油工业;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他们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3分)

  (2)变化:石油输出国组织内部分化,西方大国加强了对石油的控制。

    原因:西方国家的分化瓦解;科威特背弃价格同盟;伊拉克地区霸权政策;海湾战争的进行。(5分)

  (3)第三世界国家必须联合起来;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单纯的资源优势只能成为西方工业强国的附庸。(2分)

33.A.雅尔塔会议; B. 开罗会议; D(6分)

34.(1)60周年

  (2)联盟形成:英美声明援助苏联;《联合国家宣言》等。

联合反击: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中国战场的大反攻;苏联对日作战等。(6分)

35.(1)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4分)

  (2)知识经济。它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