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二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二历史上学期文科单元测试

2014-5-11 0:33:47下载本试卷

高二历史上学期文科单元测试

(历史必修Ⅲ第4—5单元)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世纪上半叶,世界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哪国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2、拜伦和雪莱的共同点是

A、都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判精神的诗篇  

B、都属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C、都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D、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战争

3、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说的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雨果   C、司汤达   D、哥德

4、下列不是19世纪中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的是

 A 、《战争与和平》      B、《安娜·卡列尼娜》

C、《复活》          D、《双城记》

5、下列对贝多芬的音乐评价正确的是:

①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        ②他是法国著名的音乐家

③开创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先河     ④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是

 ①注重形式  ②讲究谐调    ③风格高雅    ④乐观向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19世纪末以来,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

 A 、勋伯格   B、罗丹   C、凡·高   D、德彪西

8、20世纪立体派绘画最著名的代表是 

 A 、毕加索    B、米开朗基罗    C、拉斐尔    D、德彪西

9、下列作品中,最能证明毕加索是一位人道主义者的绘画作品是

A、《亚威农少女》       B、《格尔尼卡》  

C、《少女肖像》        D、《有藤椅的静物》

10、20世纪30年代,生活在英国国内的公民每天能享受

A、互联网服务         B、国家广播公司广播电视的娱乐   

C、移动电话通讯        D、参观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片基地

11、魏源的《海国图志》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是

A、使人们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      B、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

C、使人们开阔眼界,启迪人们了解世界   D、使人们认识到科技救国

12、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其本质意义在于

A、使中国人了解了世界的形势  

  B、在军事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抵抗外来侵略的实力

C、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开始重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13、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做法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最大的意义在于

A、一定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走“引进来”的道路

 B、光学别人的技术不行,一定要有自主开发的新技术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之前要有先引进西方制度

 D、引进技术要符合国情,进行配套改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4、洋务派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进行了洋务运动,其最成功、最有远见的重要活动是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创办近代新式海军       D、创办新式学堂,首开留学教育

15、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是
 A、要不要反对外来侵略   B、要不要维护清朝统治
 C、要不要师夷之长技    D、要不要镇压太平天国

1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中学为体”根本目的是

A、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的权威

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清朝的统治

C、维护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延续性

D、抵御外侮,谋求自强之路

17、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维新变法的思想主张与救亡图存的民族要求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

18、下列说法属于维新思想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末”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国者,斯民之公产也;至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D、“立国之道,尚礼仪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

19、康有为维新变法理论呈现的特点是

A、将西方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B、彻底地批判了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宣传维新思想

20、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21、维新思潮最终没能救国,但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在于

 A、使人们意识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B、使人们认识到资产阶级力量太弱小

 C、使人们受到近代民主思想的洗礼    D、使人们认识到西方殖民国家的先

22、在中国近代史上,对封建思想抨击最猛烈的一次是              

A、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C、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D、“问题”与“主义”之争

23、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传播马克思主义     

B、是一个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C、给专制主义和传统礼教空前沉重的打击   

D、促进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24、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民主和科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25、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D、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文化

26、之所以提出“打倒孔家店”,是因为

A、思想和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

B、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C、儒家思想已趋反动

D、资产阶级独立人格发展的需要

27、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

28、以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

②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发面的准备 

④有利于文化平民化思潮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30、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

 A、彻底否定土地封建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31、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不可,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纲领
 C、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辅相成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32、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暴力革命

33、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平均地权 ③反对民族压迫 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三民主义         D、邓小平理论

35、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革命的革命道路是

 A、以城市为中心,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B、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C、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D、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36、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标志

A、毛泽东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批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D、《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37、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38、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彻底性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经济形态决定了意识形态

3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回答了

 A、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解放生产力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如何保持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40、下列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涵盖政治系统的科学理论  B、核心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D、其历史地位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确立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中国被

迫走上了探索之路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并没有带来中国的富强

              

康有为:中国果真强大了吗?       孙中山:民主政体并没带来民主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深入人心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主要面临着什么状况?(2分)

民族危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如此状况,中国有哪些阶层作出了反应?(4分)

开明地主、农民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民主主义者、无产阶级。

(3)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各阶层所作出的应对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分)

拯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各阶层的应对主张分别是什么?(12分)

开明地主:提出“师以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

洋务派:“中体西用”,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改良;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民主政体;

激进民主主义者:再进一步提出要从思想领域全面反对封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采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迈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材料二:“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合意……”

——大总统誓词

材料三:“受西方民主平等等观念的影响,从属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社会习俗的变革,……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同时在一般礼仪中严格的‘等级’‘身份’的界限也开始趋于模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目的。(2分)

民族革命:推翻满清政府;

政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2)为“图谋民生幸福”,孙中山展开了哪些重大的革命实践?(4分)

重大革命实践: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②改组国民党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

(3)据材料三,晚清习俗中表现哪些新现象?分析出现这些新现象的原因。(5分)

新现象:妇女走向社会,追求男女平等,严格的“等级”“身份”界限开始模糊。

原因:①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

②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4)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实践的效果如何?(3分)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实践效果:①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但三民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根本不能完全实现。

3、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源。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中国近代的基本国情如何?(6分)

基本国情: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中国革命性质:必须经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其根本区别是前者由资产阶级领导,后者由无产阶级领导。(民主主义革命)

 (2)据材料二,毛泽东在文中说的“本本”指的是什么?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正反各举一例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本本”的不同态度及其结果。(6分)

“本本”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书籍。

举例:①正面: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结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反面:王明脱离实际,照搬教条,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损失惨重。

(3)材料一、二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1979年11月26日

 材料三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

(1)阅读材料一,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依据。(4分)

历史依据:①吸取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

②尤其是对“左”倾错误的深刻认识。

(2)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3分)

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据材料三回答: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怎样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5分)

 “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解决的重大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补充)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新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请回答: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分别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答:中共一大、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2)简述建国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并作简要评价。

答:历程:①1925冬至1927年春,毛泽东针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②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建立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和创建红色政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探索出了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政权的革命道路。

  ③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纲领,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④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中共八大上毛泽东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国内矛盾;1957年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评价: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的结果,它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②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毛泽东做出了主要贡献,党的其他领导人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3、简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答:①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中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它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

②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武器;

③“三个代表”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