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二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课堂小测

2014-5-11 0:33:48下载本试卷

必修二第三单元课堂小测

1、全国解放前夕,国统区经济濒于崩溃,原因有 ①多年战争的破坏  ②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③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④战争的长期破坏    ⑤物资奇缺,物价飞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对其原因的叙述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条件③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  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

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B.①②③④均正确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①②③④均错误

3.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在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成分包括

 ①国营经济  ②合作社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 论断  

 A.反映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基本解决的客观实际  

 B.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强调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7.“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8.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针对  

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问题 

C.“两个凡是”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  

9.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B、分配方式的转变 C、管理方式的转变 D、审批方式的转变

10.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讨论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各项重大问题

B.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C.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我国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是 A.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手段相结合

14、下列关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农产品全部有农民自行处理     B.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C.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D.有利于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15.“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16.下列不同形式的所有制经济中,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有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④中外合资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1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由政策性调整阶段发展到制度创新阶段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B.十二大以后    C.十三大以后   D.十四大以后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是①专业化 ②商品化③集体化 ④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下列有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    B、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     D、首先是从城市而后是到农村进行体制改革

20.从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改成农民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当时的目的在于

A、取消人民公社,纠正左倾错误      B、使农业生产进入市场经济轨道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摆脱贫困    D、揭示改革序幕,促进城市改革

21、“凤阳地多不打粮,女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新娘进凤阳。”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22、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深圳珠海的大发展  B.海南建省 C.上海浦东的开发 D.西部的开发

23.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对外开放“走出去”战略,对这一战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B.适应了加  WTO后的形势

C.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D.其基本含义是加强商品输出

24.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有  ①全方位 ②多层次 ③宽领域 ④成熟完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内地——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贸组织

27.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改革金融体制  ③改革企业所得税  ④改革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8、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

29、下列有关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②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③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向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0、在1993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发生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房地产价格越炒越高,开而不发,大批良田荒芜。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A、市场不是万能的          B、市场机制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甚至破坏性

C、我们不必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D、这是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弱点和缺陷的表现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B

C

C

B

B

C

B

D

B

A

A

C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A

B

A

D

A

A

B

B

D

C

D

C

A

C

D

题号

46

47

48

49

50

29、A 30/C

答案

B

B

C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