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二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二年级第六次考试历史试卷

2014-5-11 0:33:50下载本试卷

高二年级第六次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共

A、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B、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军的主力

C、在城市拥有强大的无产阶级    D、受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

2、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其中的“土地问题”是指

A、打土豪,分田地       B、变封建土地所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C、废除封建制剥削和封建债务  D、消灭地主阶级

3、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实质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先“安内”再“攘外”   

B、只“安内”不“攘外”

C、“攘外”为旗号,“安内”为实质 

D、以“安内”作掩护,推行对日妥协,对红军“围剿”的反动方针

4、遵义会议成为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是中共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问题的开始

5、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C、国民政府内部的分化    D、英美对日态度的变化

6、下列事件中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无关的是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D、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7、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推行“国策基准”的侵略方案  B、确保其在东亚大陆的地位

C、英美帝国主义的纵容政策       D、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8、抗战时期蒋介石集团与汪伪政府的矛盾实质上是

A、美英与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    B、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

C、抗战派与投降派的矛盾      D、爱国者与汉奸的矛盾

9、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D、必须将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10、中共1927年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而1937年又与国民党合作,这主要说明

A、国内斗争服从于国际斗争    B、民族矛盾从属于阶级矛盾

C、中共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   D、国共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

11、日本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和“清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殖民统治     B、实行特务统治

C、实行恐怖政策     D、肃清抗日力量

12、蒋介石集团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的标志是

A、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

B、制造皖南事变

C、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D、消极抗日

13、相持阶段,中共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其根本用意是

A、不准备与国民党继续合作

B、以斗争的方式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显示人民军队的强大反击力量

14、抗战困难时期,中共采取的巩固统一战线的措施有①建立“三三制”政权  ②开展大生产运动  ③进行整风运动  ④减租减息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最基本因素是

A、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的统治     B、中共坚持以斗争求团结

C、英美迫使国、共合作       D、当时中日矛盾始终是社会主要矛盾

16、1946年政协会议的决议受到普遍欢迎,主要是由于它

A、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B、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C、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D、能有效地避免内战的爆发

17、在内战初期严峻的形势下,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老虎”的著名论断,其意义在于

A、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B、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C、制订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D、增强了人民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18、1949年5月解放上海战斗结束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生活》杂志社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A、占领上海,国民政府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

C、解放军纪律严明是夺取胜利的保证

D、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19、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我们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主要是因为

A、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    B、党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

C、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    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

20、下列对三大战役历史作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C、使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联成一片

D、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基础

21、新中国诞生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严峻考验从根本上讲是

A、解放区的土改能否完成

B、帝国主义的威胁能否解除

C、新解放区的剿匪能否胜利

D、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

22、同过去相比,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A、限制打击富农经济        B、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C、限制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中农  D、保护民族工商业

23、1953年,中共提出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规定这两大任务

A、同时进行    B、先改造后工业化

C、同时完成    D、先工业化后改造

24、建国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农民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D、农业生产协作的客观需要

25、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

印度洋

中国战场

(不含东北)

东南亚

太平洋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多人

不到10.9万人

材料2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于太平洋,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受到欧洲战场的限制。法国二战史学者享利•米歇尔写道:“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唯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材料3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4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亡

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亡

死亡

3500万人

2000万人

620亿美元

5000亿美元

40.5万人

37.5万人

以上材料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回答:

(1)依据材料1、2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3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3、4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我全民族面临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立独立自主与富强的新中国。

中共中央《对于目前对时局的宣言》(1945.8.25)

材料2  在谈判中,国民党必定要求我方大大缩小解放区的土地和解放军的数量,并不许发行纸币,我方亦准备给予必要的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无所让步,不能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换得我党的合法地位和和平局面。但是让步是有限度的,以不伤害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原则。

《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1945.8.26)

材料3  谈判中争论最多的是解放区的军队和政权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尽管中共做了重大让步,主动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但由于国民党坚持“你交出军队,我给你民主”的一贯方针,未能达成协议。

根据以上材料,提出抗战胜利后国内的政治局势。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而在重庆谈判中的努力,并加以评价。

三、问答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8、概括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随着时局的重大变化所采取的重要政策和措施。

29、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结合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的有关史实说明我国如何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的?

高二年级第六次考试历史答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B

D

D

A

D

D

A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A

A

B

D

D

C

D

C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D

B

A

A

D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①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主力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使其在太平洋战争上的兵力不足。(3分)

②中国如果放弃抗战,日军腾出兵力与德国法西斯夹击配合,会使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恶化。未出现的原因是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坚持全民抗战;尤其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抗战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4分)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做出了巨大民族牺牲。(5分)

27、表述的内容应包括:

 局势:挤占胜利后,人民迫切要求和平民主,建立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但美蒋勾结阴谋发动内战。(4分)

  努力:一方面挫败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争取国际舆论和中间力量的同情,一方面在不伤害人民利益的前提下做出了较大让步。(5分)

  评价:中国共产党深明大义,高瞻远瞩,以人民利益为重,不愧为伟大的党。(3分)

三、问答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8、①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并转入农革,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3分)

  ②“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中共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并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去组织抗旧游击队。(2分)

  ③1933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红军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长征。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2分)

  ④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而临亡国灭种危机,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领导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3分)

  ⑤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赴西安参加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3分)

29、关系: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人民革命中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分)

  转化: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2分)

②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开展全国性的土地改革,肃清反革命分子和各种旧势力,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采取一系列措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4分)

③1953年,中共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规定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一路线的指导下,通过和平途径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