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高二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一)
专题一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方列强和日本对中国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这些战争和侵略活动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英国为实现其掠夺中国原料和开辟商品市场的目的,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为借口,于184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次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后清朝政府先后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他的五个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领海、司法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856年英法为了扩大在中国的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也参预了这场战争。战争仍以中国的失败而结束。
这次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战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其它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主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向半殖民地化转变;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中国的经济也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随着西方列强军事侵略的加深,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也逐步加深。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列强大力向中国输出商品,抢占中国市场,同时还向中国输出资本,向海外贩卖华工。
19世纪90年代已经完成明治维新的日本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蓄意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战火由朝鲜烧到中国。最终中国仍以失败告终。
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取得了巨额赔款,取得了在中国开办工厂的特权,这些都大大加强了日本的军事与经济力量,增强了日本的侵略实力改变了东亚的政治局势、。清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性更强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900年英法美德等八国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求和。
战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过这些侵略战争和侵略活动,清政府经过六十年的坚持、抵抗、退却,最终屈服于帝国主义,成为帝国主义手中的傀儡,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社会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专题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社会危机四伏的主要表现是
①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② 清朝政治日益腐败
③ 清朝军务废驰,纪律败坏 ④ 阶级矛盾尖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目的是
A 索取虎门销烟中英商的损失 B 保护鸦片走私,坚持鸦片贸易
C 打开英国商品在中国的市场 D 掠夺华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人力需求
3、在中英之间的贸易关系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人喜欢使用自己的产品 B 英国商品价格高
C 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4、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主要目的是
A 腐蚀清政府官员 B 削弱清军战斗力
C 打开清朝闭关的大门 D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5、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主要表现是
A 自然经济解体 B 封建制度更加腐朽落后
C 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D 清王朝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6、英国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在中国夺取的权益有
① 兵船在通商口岸自由航行 ② 协定关税
③ 条约实行12年后,可议定修改 ④ 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7、右图。1898年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强租的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③④
8、以下通商口岸开辟的先后顺序是
① 上海 ② 沙市
③ 天津 ④ 南京
A ①③④②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③②
9、中国关税主权和内河航运权遭破坏是通过
A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 《五口通商章程》《天津条约》
C 《虎门条约》《望厦条约》 D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10、19世纪50年代,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
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934.5便士,恰好是
中国的1246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人过于贫穷,拿不出钱购买日用品
B 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限制了中国人对英国货物有接触
C 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D 和中国货物相比,英国货物价格昂贵,且不耐用
1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A 英、法 B 法、俄 C 俄、美 D 英、俄
12、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的突出政治影响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清政府开始投靠西方列强,并与之相互勾结
C 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丧失
D 中国更多的沿海城市及长江沿岸城市被开为通商口岸或商埠
13、俄国通过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侵占的中国领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19世纪40——60年代,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A 向中国输出商品 B 在中国开办洋行
C 在中国开办轮船公司 D 在中国修筑铁路
15、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同之处有
① 侵略国都提出了赔款和输出资本的要求
② 清政府在战争中都执行了妥协退让的方针
③ 法日两国都强迫中国在新的地区开埠通商
④ 中国都是在战败的情况下屈辱求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
16、清朝任命的第一任台湾巡抚是
A 刘永福 B 冯子材 C 刘铭传 D 左宗棠
17、清朝曾经管理台湾的机构有
① 澎湖巡检司 ② 台湾府 ③ 台湾省 ④ 福建省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8、支持日本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并想由此分享利益的国家是
① 美国 ② 德国 ③ 俄国 ④ 英国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通过甲午战争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 利用小国牵制大国始终是英法德的最重要对外政策
B 从此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清朝保全自己国土的最佳选择
D 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富强
20、造成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有
A 清朝最高统治者主和避战 B 中国的武器装备差,许多武器不能发挥作用
C 一些将领临阵脱逃,荒于指挥 D 北洋海军缺乏完整的海防体系
21、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①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 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④ 使列强瓜分中国的矛盾缓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2、坚决反对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并与之斗争的有
① 台湾巡抚唐景崧 ② 徐骧、丘逢甲领导的台湾义军
③ 台湾广大人民 ④ 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3、以下对19世纪末,帝国主义抢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法国最先抢得铁路修筑权
B 帝国主义争夺最激烈的铁路权是卢汉、东清、粤汉等
C 帝国主义国家企图通过修筑铁路进一步掠夺中国
D 英国在中国投资兴建的铁路最长
24、以下关于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办厂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前者凭借雄厚的资金技术排挤后者
B 前者控制了中国的矿业和其他重工业,后者主要经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
C 前者的发展堵塞了后者发展的道路
D 后者对前者的依赖性逐渐加强,反抗性逐渐减弱
25、“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使美国获得的利益是
A 取得国际政治的领导地位 B 取得宰割中国军事同盟盟主的地位
C 与各列强分享即得利益 D 美国获得在中国特殊的权利
26、《辛丑条约》规定:“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
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一规定表明
A 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B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C 清政府改“招抚政策”为“镇压政策”
D 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已成为镇压人民革命的搭当
27、《辛丑条约》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帝国主义国家作出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① 保护外国商品 ② 保护外国铁路公司
③ 便于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④ 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8、近代先后打开中国东南、西南门户的国家是
A 英国 法国 B 英国 日本
C 法国 日本 D 英国 美国
29、规定在长江流域开辟通商口岸的条约有
① 《南京条约》 ② 《天津条约》 ③ 《中法新约》 ④ 《马关条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1.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
为可师,而不知改变。从前法人滋事,该督彷徨无策,幸而不北来,得以无事。当其时该督谓无海军。
以致不能出海,于是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之一。
引自余联沅1894年8月26日《疆臣贻误大局历陈危急情形折》
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
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1894年9月19日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
材料三: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够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
们不能够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有事做。他们答称:那些兵不能够打仗,中国军队
的目的不是作战,而只是威吓老百姓。我于是说:假若确信再战没有好处的话,应当议和。他们说:自
然他们希望议和,但是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他们怎能办到呢?我回答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
我们驻东京公使谭恩先生,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引自美国驻华公使论中日战争
请回答:
① 从材料一中看出,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前有哪些主要活动?作者在对日作战问题上态度如
何?他为什么指责李鸿章?其理由是否属实?
② 李鸿章为什么认为中国海军同日本相比“稍形见绌”?正确吗?为什么?李鸿章在对双方力量
对比后得出的结论上,表现出了一种什么作战倾向?
③ 材料三中,清政府总署官员对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
④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2、材料一、“毁灭性的战争,正在迅速地摧毁一个稳固政权的一切基础,也正在破坏商务的一切命
脉,大不列颠一国,或是在中国领海拥有舰队的三个列强联合起来,去制止这个毁灭性的战争,趁中国
皇帝还据有能缔结条约的地位时,向他取得这种干涉的报酬……无限制地进入沿海一切口岸,在北京建
立直接外交关系以及鸦片贸易合法化。”
引自《阿礼国上文翰机密报告》
材料二、这次危机(指咸丰帝在承德病故)的解决转向有利于我们在华利益的方面,实受我们执行
的路线的影响。我们在过去的一个中,造成了一个倾心同外国友好的派别,共同有效地帮助这一派掌了
权,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成绩……在不妨碍物质利益时,我们准备以朋友之谊对中国的困难与损伤予以
考虑。
引自《卜鲁斯致罗素》
材料三、皇帝的兄弟恭亲王现在北京,好象正在领导外交关系,外事表现很开明的看法,假如他肯
听卜鲁斯的话(他好象是听信的)……把他培养成一个人物,可以代表那毫无精力的皇帝代表……
引自《罗伯逊致敬阿斯登》
回答:
①阿礼国所说的“毁灭性战争”是指什么?根据阿礼国的报告所述,你认为这场“毁灭性战争”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②阿礼国认为应如何制止这场“毁灭性的战争”?他的目的是什么?中国皇帝是否答应了他们的要
求?后来“三个列强”采取了什么行动?
③卜鲁斯所说的“危机”是怎么解决的?
④根据材料三说明卜鲁斯所说的“倾心同外国友好的派别”是哪些人?列强是怎样“共同有效的帮
助这一派掌了权的?
问答题:
1、19世纪60年代,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声称:“从前中英为仇敌,今则我们与中国政府已有极友善
的关系。”试以鸦片战争前后20年来中英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加以评述。
2、《马关条约》是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这一条约对中日双方造成了什么影响?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高三年级专题复习
专题一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C 4 D 5C 6 A 7 D 8 B 9 D 10 C 11 D
12 B 13 A 14 D 15 B 16 C 17 C 18 A 19 D 20 A 21 C 22 A
23 B 24 D 25C 26 B 27 D 28 A 29 C
二、材料解析题
1.
① 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创办近代海军;在中法战争中妥协退让。
作者主张对日作战。因为李鸿章一味依赖外国,贻误战局,作者指责李鸿章。
其理由基本属实。
② 不正确。因为材料一中提到中国投入了大量军费,而且在创办洋务的30多年中,北洋海军的武装力量,军港水平都号称亚洲第一。
表现了李鸿章的消极防御、避战求和的思想。
③ 清朝的军队主要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工具。
④ 中国方面:清朝政府过分依靠外国,消极防御,实行妥协投降政策,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方面,长期充分地准备 。
2.
① 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政府封建统治的基础,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② 英、美、法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目的:强迫中国开放全部沿海,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和鸦片
贸易合法化。当时中国皇帝拒绝了这一要求。后来(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使以调
停为名,实际支持的态度,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③ 1861年那拉氏发动辛酉政变,处死肃顺等人,改组军机处,奕忻任议政大臣,那拉氏垂帘听政。
④ 洋务派。英法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洋务派取得了优势。
问答题
1、19世纪初,当清朝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就把矛头指向中国。向中国偷运鸦片,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军挑起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获得了大量权益,为保护并扩大这些权益,以便进一步控制中国,就必须保护清政府的统治。英国还在同太平天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了解到,太平天国不会承认这些特权,就决定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以那拉氏为首的清政府也决定向英法等国“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由此可见,鸦片战争前后“中英为仇敌”变为 “友善”的原因在于: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用枪炮、军舰打败了清政府,《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表现了清政府已经屈服于西方列强。②战争的失败,使一部分官僚认识到军事力量的弱小和军事水平的落后,他们提出“求强”口号,创办洋务运动。③英国的鸦片走私贸易和侵略战争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太平天国运动不仅反对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也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这就迫使中外反动势力求得妥协,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英关系演变为“极为友善”,就是建立在这个反革命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总之中英关系从“仇敌”到“友善”的转变,就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奴役压迫中国人民的开始。
2、马关条约是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这一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① 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竞相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了。
② 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举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 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 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从此,帝国主义开始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日本通过这一条款增强了实力。日本控制了朝鲜,强占了台湾,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取得了中国的巨额赔款,增强了他的军事与经济力量,迅速成为东方帝国主义强国。成为亚洲人民最危险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