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第八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4-5-11 0:34:06下载本试卷
第八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仨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
A.山东富有革命传统 B.清朝的腐朽统治
C.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山东 D.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2.揭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义和拳改为义和团 B.平原义和拳取得平原大捷
C.冠县义和拳攻打教堂 D.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3.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扶清”使义和团易放松对清朝统治者的警觉
②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③“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
④是阶级矛盾从属于民族矛盾的体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C.联合义和团抗击外国侵略
D.阴谋削弱义和团
5.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的工具的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6.《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拆毁北京至大沽之间炮台,外国列强的主要目的在于
A.削弱中国军队的力量
B.摧毁中国反帝行动
C.控制中国的京津地区
D.干涉中国内政外交
7.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E.农民自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C.农民自觉的反侵略运动
D.农民自觉的反封建的运动
8.帝国主义未能完全瓜分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
D.军事力量不足
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总理衙门的设立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
10.近代史上,下列城市中曾建立过殖民机构的有
①北京 ②天津 ③广州 ④南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1.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掀起________斗争,到90年代末,终于酿
成大规模的________运动。
12.______年清政府被迫同十一国签订丧权辱国的《_______》,中国的_______社会形成。
三、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2: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拳匪纪事》
材料3:义和团各团场,均门前树立大旗,上书“保清灭洋”等字,人皆耀武扬
威。
——《庚子纪事》
材料4: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
——黄曾源《义和团事实》
材料5: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
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回答
①材料1、2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②材料3、4反映义和团对待洋人的态度怎样?


③材料4反映了义和团的什么局限性?


④材料5说明义和团的作用是什么?


四、问答
14.对比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答案:

一、1、C 2、C 3、D 4、B 5、C 6、C 7、A 8、C 9、B 10、A

二、11、反洋教义和团12、1901年《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

三、13、①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清政府仍然奉行卖国政策,人民不堪忍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②“灭洋。”③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④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四、问答题:

14、相同点:①领导阶级、运动主体、斗争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②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③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④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组织及发展情况: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政权,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力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②主要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