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历史试卷 - 高中三年级历史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历史第三次调研测试

2014-5-11 0:34:06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历史第三次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的区域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本卷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1. C 通过嫡长子继承制,明确了家族内部的等级关系,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稳定了统治秩序。

2.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这表明

(  )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国家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消失

  C.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D.儒家学说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2. A 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在政治、哲学、道德伦理等诸方面有着很多独到的见解,对世界其他各国同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验证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观点。

3.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辖番禺等4县,任嚣为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故称尉不称守)。

下列对郡尉任嚣其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B.与西周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为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 B 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地方直接听命于中央,所以不可能像分封制那样还有封地。

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

B.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C.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D.男耕女织,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4. A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形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相对落后,很难有大的突破,所以不

可能出现分工越来越细的状况。

5.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

为贩宝翁。”诗中所述的从商原因主要有(  )

  ①商业利润丰厚  ②商人好逸恶劳  ③农民赋税沉重  ④政府取消了商业限制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5. D 材料中所述从商的原因是因为农民赋税沉重,不是好逸恶劳。商业自有其特点,“逐利西复东”

也是比较辛苦的,而且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6.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大

6. C 印数越多,越体现速度的优势,很显然体现了活字印刷术排版方面的优势。

7.17世纪时,荷兰所属东印度公司雇用著名的印刷业家族,为公司绘制航海地图。绘图人员受雇后,

必须在阿姆斯特丹市长的面前起誓,答应要保守秘密,不让图上的信息外流。此做法最主要是考虑到(  )

A.战争因素    B.文化因素   C.商业因素    D.外交因素

7. C 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凭借着航海方面的优势称霸17世纪,很显然航海地图的

保密可以维持其海上的优势,应该属于商业的因素。

8.下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

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的立意是(  )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力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C.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D.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8. C 工业革命完成的时代造成的污染极大地威胁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此图的用意恰恰在于提醒人们注意环境问题。

9.在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府权力交接仪式。这说明(  )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王室可以替代内阁和首相    D.英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9. D 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体制中,国王尽管“统而不治”,但他仍然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领袖,

甚至可以说是英国的象征。

10.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

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番话的意图是(  )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C.美国应该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D.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限制

10. B 材料的意思,完美的天使不需要政府,天使统治人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而问题恰恰是统治者并不是天使,这就需要对统治者进行约束和限制,最终达到民主的目的。

1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

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的选择是(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11. A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运动的先进理论,它是在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后弊端不断暴露、双方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出现的。

12.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

“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图片中属于“后来”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 C 从对材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后来”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符合这一要求的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汽车和电灯,故选C。

13.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C.新旧风俗互相交织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涉及各个方面

13. B 材料反映出的现象,传统的东西和先进的文明交汇在一起,是社会转型时期所特有的现象。

14.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

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A.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14. D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挽救民族危机,从西

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中国由传统的农耕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

15.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

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15. B 为了尊卑的问题而放弃先进的工业文明,说明了那个时代的守旧。不从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

很难推行近代化,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16.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关于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下述数据体现的趋势是(  )

时间

1969年前

1970—1979

1980—1989

1990年以后

数字

6个

6个

20个

69个

A.经济全球化  B.区域经济一体化  C.政治集团化  D.世界多极化

16. B 数据显示,20世纪末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体现了当今区域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征。

17.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

“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

A.表明了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喝牛奶  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

C.讽刺了苏联的日用物资短缺问题    D.赞扬了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17. C 题干的意思很清楚:食品店没有卖肉,牛奶店没有卖牛奶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联片面

发展重工业造成的恶果。

18.右图是1949年3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消息。报纸里头版头条的有关内容,作为直

接证据,可以用来研究(  )

A.新中国政治制度建立

B.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过程

C.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

D.大众传媒的历史作用

18. C 结合题干和图片可知,此次会议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它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获得胜利的时候召开的。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开始进入到城市领导农村,进行经济建设的时期,是党的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19.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

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

A.食品流通领域       B.空间技术领域 

C.农业科技领域       D.文化教育领域

19. C 此评语是评述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的,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农业科技领域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上。

20.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  )

A.“大跃进”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 A 漫画体现了“大跃进”时期左倾错误迅速发展,浮夸风盛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满分60分。共5小题,每小题12分。

21.下列材料是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的提问。

材料一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材料二 “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4分)

(2)材料二的观点有哪些具体表现?(4分)

(3)从材料一观点的角度,评价雅典民主政治。(4分)

21. 解析:本题材料比较简明,设问也比较精炼,考查的是民主政治的概念及理解。解题的关键是要真正理解材料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1.参考答案:

(1)民主制度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民主的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4分)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奴隶社会的民主制等。(4分)

(3)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模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创立民主政体,创造民主的运作方式,维护司法公正,重视公民的民主参与)(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

—一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材料三  2005年的欧洲形势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表达的共同观点是什么?有何重大事件与其相印证?(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代欧洲发展进程所呈现的趋势。(2分)

(3)简要分析这一趋势的影响。(6分)

22.解析:本题仍然承袭上一道题的特色,材料很简明,但中心意思比较清楚,命题是下了功夫的。题目考查的是欧洲联合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解题要注意答案组织的规范性。

22.参考答案:

(1)欧洲联合,欧洲共同体或者欧盟的成立(4分)

(2)政治经济一体化(2分)

(3)有利于推动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有利于欧洲的安全与稳定;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6分)

23.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作者观点的角度看,战国时出现了什么局面?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变化?(4分)

(2)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分)

(3)十四五世纪的欧洲与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23. 解析:

23.参考答案:

(1)百家争鸣,理学盛行禁锢了思想。(4分)

(2)西学影响扩大,不同政治主张出现(学习西方,维新变法,民主共和等)(4分)

(3)社会变革时期;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出现了一批思想家。(4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土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请回答:

(1)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什么相同点?(4分)

(2)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4分)

(3)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作用。(4分)

2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影响下出现的两次改革。这两次改革最终使俄、日两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大的时代特征,结合两国的具体国情,从对近代化的有利影响的方面入手,逐一分析完成题目。

24.参考答案:

(1)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自上而下(4分)

(2)俄国侧重于解决农奴的身份和土地问题;日本的改革涉及社会各个方面。(4分)

(3)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完成近代化;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4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材料二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悼词时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途。”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列举关键史实,证明材料一的观点。(4分)

(2)列举关键史实,证明材料二的观点。(4分)

(3)毛泽东和邓小平这两位伟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25.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两位伟人。题目比较简单,解题关键在于对两人的贡献进行高度的概括,要注意从大的方面入手,不要拘泥于某一个环节和方面。

25.参考答案:

(1)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遵义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新中国等。(4分)

(2)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理论。(4分)

(3)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都找到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或建设道路。(如答创新、与时俱进

等也给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