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本卷共21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遗传学家率先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水稻基因遗传图,为水稻基因组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水稻基因组计划至少要研究的DNA分子数为( )
A.12个 B.13个 C.24个 D.48个
2. 在某动物种群中,假如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Aa占50%,aa占25%。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强弱表现为:AA=Aa>aa。下图中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3.图甲表示A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A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下,光和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点与c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分别有什么变化
A.高、高 B.低、基本一致 C.低、高 D.高、基本一致
4. 如右图所示可用于表示相互之间有联系的a、b、c三项间的数量(相对值)变化。下列有关描述中,合理的是 ( )
选项 | 项 目 | a | b | c |
A |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 初级精母细胞 | 次级精母细胞 | 精细胞 |
B | 一食物链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 第一营养级 | 第二营养级 | 第三营养级 |
C | 对数期三个相邻时间段细菌种群数量 | 第3时间段 | 第2时间段 | 第1时间段 |
D |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有关数目 | 基因中核苷酸 | mRNA中的核苷酸 | 蛋白质中氨基酸 |
5. 对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生物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正确表示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植株自交1代后及自交2代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
B.由乙图可知,b点以后载体数量是限制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因素之一
C.由丙图可知,含DNA的黏稠物析出量不再增加时,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当于0.14 mol·L—1
D.丁图中若表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时,在a~b段该国老年人口数量比例较小
6.右图是一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
A.饱和一元醇 B.饱和一元醛 C.羧酸酯 D.羟基羧酸
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无论条件(如浓度、温度、溶剂等)怎样改变产物均相同的是( )
A NaHSO4和Ba(OH)2 B 铜和硝酸
C 溴乙烷和氢氧化钠 D 乙醇和浓硫酸
8.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9.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渗析的方法精制氢氧化铁胶体
B.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D.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1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l—,Na+,H2PO4—,PO43—,SO42—
②使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
③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中:
Cl—,HCO3—,NO3—,NH4+,S2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3+,MnO4—,NO3—,Na+,SO42—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S2—
A ①②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⑥ D ①②④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2与pH=1的硝酸中c(H+)之比为1:10
B.Na2CO3溶液中c( Na+)与c(CO32-)之比为2:1
C.0.2mol/L与0.1mol/L醋酸中c(H+)之比为2:1
D.NO2溶于水时,被氧化的n(NO2)与被还原的n(NO2)之比为3:1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铁片上电镀铜时,以铜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B 电解氯化铜溶液时,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 电解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硫酸铜作电解液
D 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越高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满分,选不全的得一半分数,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史实际的是( )
A.库仑提出了安培的分子环流假说
B.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C.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了其规律
D.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但后来是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5、在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避免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108 km/h,从踩下刹车到车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 )
A.400N B.600N C.800N D.1000N
1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则
A.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B.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C.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D.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7、关于热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自然条件下,热传递的过程是可逆的,只要不违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即可
B.热量是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的
C.在自然条件下,热量也可以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D.在自然条件下,热传递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波是—种概率波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
C.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改变
D.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
19、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下面涉及到对质能方程理解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物体的能量增大,则它的质量增大 B.若物体的能量增大,则它的质量减小
C.若核反应过程质量减小,则需吸收能量 D.若核反应过程质量增大,则会放出能量
20、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A.频率不变,振幅不变. B.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C.频率改变,振幅改变. 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21、某静电场沿x方向的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则( )
A.在0—x1之间不存在沿x方向的电场。
B.在0—x1之间存在着沿x方向的匀强电场。
C.在x1—x2之间存在着沿x方向的匀强电场。
D.在x1—x2之间存在着沿x方向的非匀强电场。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74分)
22、(18分)
(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BC=9.17cm. 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Hz,则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2)图中E为直流电源,R为已知电阻,为理想电压表,其量程略大于电源电动势,和为开关。现要利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E及内阻r,试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结果表达式。
23、(15分)
在加速行驶的火车上固定一斜面,斜面角是θ(见图).有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果火车加速度小于某一值a0,物体就会下滑.设物体和斜面间的静摩擦系数是μ,推导a0的表达式。
24、(19分)
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板长L=18cm,两板距离d=3cm,两板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6×10-2 T。两板上加有如图所示的周期性电压,且A板总带正电。当t=0,有一质量m=10-12kg的带电量q=+10 –6 C的粒子,以速度v=600m/s从距A板2.5cm处垂直于磁场方向水平射入两板之间。求:带电粒子从两板之间穿出所经时间。(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取π=3.0)
25、(20分)
如图1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角为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M、P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整套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可忽略。让ab杆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
(1)由b向a方向看到的装置如图2所示,请在此图中画出ab杆下滑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示意图;
(2)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ab杆的速度大小为v时,求此时ab杆中的电流及其加速度的大小;
(3)求在下滑过程中,ab杆可以达到的速度最大值。
26、(13分)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间化学反应关系的图示,其中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E、F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G为强酸性溶液,H为既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稀酸的白色固体。试回答: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F+H2O→G: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6分)
X、Y、Z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前20号元素之中。
已知:①加水生成和化合物D;
②X的氧化物加水也生成D;
③Y的氧化物有两种。
请填空:(1)X、Y、Z的元素符号为X_______,Y______,Z_______。
(2)的电子式是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1g完全燃烧恢复到常温时放出的热量为50kJ,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8.(15分)
如下图所示,A、B、C是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制取气体的装置,提供的药品有:大理石、浓盐酸、稀盐酸、锌粒、二氧化锰、氯化铵、熟石灰.现欲利用这些药品分别制
取NH3、Cl2、H2、CO2四种气体,试回答以下问题.
(1)选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
选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
通常选用C装置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
(2)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利用上述有关药品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若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三五氧化二磷
29.(16分)
(1)具有支链的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4H6O2,A可以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molA和1mol NaHCO3能完全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是 。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2)化合物B含有C、H、O三种元素,分子量为6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60%,氢的质量分数为13.33%。B在催化剂Cu的作用下被氧化成C,C能发生银镜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 。
(3)D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生成A的钠盐和B,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写出A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5)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1mol维生素P可以和 molH2, molBr2反应。
30.(22分)
酵母菌是生活中常用的菌种,在基因工程中也被广泛用到。请回答:
(1)酵母菌与大肠杆菌相比,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 ,基因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2)据研究发现,酵母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可进行有性生殖,那么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 。
(3)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的类型是 。家庭制造醪糟的过程通常是先将米煮熟,待冷却到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药酒(酵母菌菌种)与米混匀后置于一瓷坛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请问:
1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
2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4)生物工程中,酵母菌首先被导入外源基因成为 菌,然后应用于发酵工程获得代谢产品,酵母菌细胞主要的分裂方式是 。生产中为了缩短培养周期通常在 期选菌种,并设法延长 期以获得更多的代谢产品。
(5)根据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在下坐标图中画出它的增长率曲线图。
31.(20分)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其果皮中存在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能够氧化果皮中的一些无色物质,形成褐色物质。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原因之一。褐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荔枝的保鲜效果.果皮褐变面积的百分率,常作为荔枝保鲜效果的指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褐变的前提下,利用上述现象,以荔枝褐变面积百分率为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指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旨在探究温度对荔枝果皮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请依据上述材料补充下列实验设计中的空缺内容:
①设计温度梯度:5℃、10℃、15℃、20℃、25℃、30℃
②确定测量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择同一品种、____和成熟度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新
鲜荔枝,将其分成____组,每组数量____?装入保鲜袋并做好标签后,分别放入相应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经过5d后,取出荔枝果实,测定并记录褐变面积。
(2)根据上图分析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指出对荔枝具有较好保鲜效果所需的温度范围______。
(4)苹果和马铃薯细胞中也含有多酚氧化酶,削皮后的苹果和马铃薯容易发生褐变,请据此分析要选择无机械损伤的荔枝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完全无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过程。如果在此条件下,荔枝果皮不会发生褐变,可否在此条件下储存荔枝?____。为什么?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