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第二学期遗传与进化模块阶段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I卷)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3、高粱有红茎(R)和绿茎(r),如果一株高粱穗上的1000粒种子,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植株和240株绿茎植株,则此高粱的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4、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5、YyRr的个体与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时,子代的基因型有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6、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
A.AB B.ab C.Bb D.aB
8、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b B、Y与y C、E与E D、f与f
9、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体的是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10、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某种豌豆杂交,所得的种子中黄色圆粒有281粒,黄色皱粒有270粒,绿色圆粒有95粒,绿色皱粒有90粒,则该豌豆的基因型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11、两对遗传因子均杂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隐性纯合子异花传粉,得到的后代是
A.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B.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
C.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D.黄圆∶绿皱=3∶1
12、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
13、隐性性状是指
A、测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杂种F1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14、遗传因子为Aa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下列哪项最有可能
A、性状表现肯定是1:2:1 B、遗传因子组成肯定是1:2:1
C、性状表现肯定是2:1 D、遗传因子组成肯定是3:1
15、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是
A、F1形成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且他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
B、F1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
C、F2的各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
D、以上都是
16、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7、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花、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8、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体植株所结子粒的表现型是
A、全是灰种皮黄子叶
B、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C、全是白种皮黄子叶
D、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19、在研究杂合黄色圆粒(YyRr)豌豆的基因遗传时,若令其自交,后代基因型是Yyrr的概率是
A、1/2 B、1/4 C、1/8 D、1/6
20、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最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A、杂交、杂交 B、杂交、测交 C、自交、自交 D、自交、测交
21、下列各组基因型中,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22、某植物与隐性个体相交后得到后代的基因型是Rrbb和RrBb,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A、RRBb B、RrBb C、rrbb D、Rrbb
23、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是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是隐性,它们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A、3/4、1/4 B、1/2、1/8 C、1/4、1/4 D、1/4、1/8
24、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25、同源染色体是指
A、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2个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2个染色体
C、减数分裂中配对的2个染色体 D、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个染色体
26、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 32、16、64、64 B、 32、8、32、64
C、 16、8、32、32 D、 16、0、32、32
27、20个卵原细胞与8个精原细胞如果完成减数分裂并受精,理论上可产生多少个受精卵
A、8 B、20 C、32 D、28
2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29、下面各图象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数目变化的是(设体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为2个单位)
![]() |
30、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
A.杂种后代中性状自由组合 B.杂种后代性状比例9∶3∶3∶1
C.杂种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杂种产生的配子自由组合
3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联会时期 B、四分体时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2、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
A、24、12、12和48、24、12 B、24、24、12和24、12、12
C、48、24、12和24、24、12 D、24、12、12和24、12、12
33、如果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A、 AbC、Abc、abc、ABC B、 AbC、aBC、abc、abc
C、 aBc、AbC、aBc、AbC D、 abC、abc、aBc、ABC
34、区别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主要依据是
A、染色体是奇数还是偶数 B、是否有染色单体
C、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 D、染色体是否联会配对
35、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b与b和B与b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36、决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因素包括
A、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互换
D、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37、5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形成以下哪种结果
A、20个卵细胞 B、10个卵细胞和10个极体
C、5个卵细胞和5个极体 D、5个卵细胞和15个极体
38、下列各项中个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共有的特点的是
A、出现纺缍体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着丝点分裂 D、染色体缩短变粗
39、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40、在高等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图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含有2个四分体
B、乙图中含有4个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C、在丙图所示的时期,人的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体, 92个姐妹染色单体
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精巢
清流一中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遗传与进化》模块阶段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5分)A、B两图分别表示某种高等动物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⑴A图表示减数第 次分裂。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
是 。
⑵B图表示减数第 次分裂。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
是 。
⑶A图有DNA分子 个。
42、(9分)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
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图
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
的 期,图1 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
为 ,该细胞处于 分裂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43、(6分)右面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3)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 ,她是杂合子的机率是 。
(4)(2分)Ⅲ 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A、1/2 B、2/3 C、1/4 D、1/9
44、(5分)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果 | 黄果 | ||
1 | 红果×黄果 | 492 | 504 |
2 | 红果×黄果 | 997 | 0 |
3 | 红果×红果 | 1511 | 508 |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 ,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 得出。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45、(8分)豌豆的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进行四组杂交组合实验,结果如下: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 | |||
高茎圆粒 | 高茎皱粒 | 矮茎圆粒 | 矮茎皱粒 | |
①高茎圆粒×矮茎皱粒 | 66 | 70 | 73 | 69 |
②矮茎圆粒×高茎皱粒 | 123 | 0 | 0 | 0 |
③矮茎圆粒×高茎皱粒 | 84 | 80 | 0 | 0 |
④高茎皱粒×矮茎圆粒 | 99 | 104 | 104 | 96 |
请根据上表写出每组杂交组合亲本植株的基因型。
① ; ② ;
③ ; ④ 。
46、(7分)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类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和统计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
性状百分比
50
25
性状类型
黄 绿 圆 皱
色 色 粒 粒
(1)子代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是
。
(2)亲本中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和 。
(3)子代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
(4)子代中黄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若使子代
中的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2分)。
附加题:(不计入总分)
某学校的一个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实验,想通过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
律。该小组用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实验,选取了黄色圆粒(黄色与圆粒都是显性性
状)与某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并且F1的统计数据绘成了右侧的柱形图。请根
据实验结果讨论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F1黄色与绿色比、圆粒与皱粒比分别是多少?
(2)你能推测出某亲本豌豆的表现型与遗传因子吗?请写出
推测过程。
(3)此实验F1中的纯合子占总数的多少?请说出推测过程。
(4)有同学认为子代黄色与绿色比符合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但圆粒与皱粒比不符
合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你觉得该同学的想法有道理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你的想法吗?
(5)如果在市场上绿色圆粒豌豆销售形势很好,F1中的4种表现型相互杂交后代能够
产生绿色圆粒的组合有哪些?其中哪种组合产生的绿色圆粒豌豆概率最高?如何获得
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请你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程序。(要求:程序设计合理、简约)
清流一中高一生物模块2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D 5、B 6、C 7、C 8、B 9、D 10、D
11、A 12、B 13、D 14、B 15、D 16、C 17、A 18、B 19、C
20、D 21、B 22、A 23、B 24、D 25、C 26、A 27、B 28、C
29、B 30、C 31、D 32、A 33、C 34、C 35、B 36、D 37、D
38、B 39、A 40、D
二、非选择题
41、(5分)⑴ 一 次级精母细胞 ⑵ 二 卵细胞和极体 ⑶ 8
42、(9分) (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间 着丝点分裂
(2)乙,丙 甲。
(3)8 1﹕2 减数第一次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43、(6分)(1) 隐; (2)性状分离; (3)AA/Aa,2/3; (4) D
44、(5分)红果;2(或3)
Aa×aa; Aa×aa; Aa×Aa
45(8分)
(1)TtRr×ttrr; (2)ttRR×TTrr;
(3)ttRr×TTrr; (4)Ttrr×ttRr
46、(7分)
(1)1:1; (2)Yyrr; yyRr;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YyRr; 1/4
附加题
(1)黄色与绿色比为3:1,圆粒与皱粒比为1:1。
(2)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单独分析每一对基因的传递情况,子代分离比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Yy ×Yy;子代为l:1时,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这样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表现型则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
(3)1/4,,因为Yy×Yy的子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2,Rr×rr的子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2,两对基因同时分析时,子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2×1/2=1/4。
(4)没有道理,如果将F1的黄色圆粒自交,则后代的圆粒与皱粒比应该是3:1,符合孟德尔的分离比。
(5)黄圆×绿圆、黄圆×绿皱、绿圆×绿皱可以产生绿色圆粒,绿圆×绿皱产生绿圆的概率为1/2;将Fl的绿色圆粒豌豆自交,淘汰绿色皱粒豌豆,连续进行选择直到不发生分离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