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选修班)
考查范围:必修1的第6章和必修2的确1~5章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钟 命题人:侍东升
第I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52分)
1.下图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81
①甲一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②乙一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一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一乙的全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 D.④
2.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其中(97 )C
A.间期为染色体,分裂期为染色质 B.间期为染色体,分裂后期为染色质
C、间期为染色质,分裂期为染色体 D.分裂中期为染色体,后期为染色质
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68 )A
A.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B.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C.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4.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 ( 79 )C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成熟区的细胞,不能看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39 )C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没有形成染色体 D.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够
6、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差别甚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于 ( 88 )A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的影响
7、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UUA、UUG、CUU、CUA、CUG,当某基因片段中的GAC突变为AAC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生物的影响是 ( 89 )D
A.一定有害的 B.有害的概率大于有利的概率
C.一定有利的 D.既无利也无害
8、基因突变发生在 ( 92 )B
A.DNA→RNA的过程中 B.DNA→DNA的过程中
C.RNA→蛋白质的过程中 D.RNA→氨基酸的过程中
9、一段信使RNA分子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C有25个,那么转录RNA分子的.DNA分子中有C+T的个数共有多少个 ( 79 )C
A.25 B.40 C.60 D.80
10、蚕的丝腺细胞能产生大量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丝蛋白,这些细胞不产生血液中的
蛋白质,因此推测丝腺细胞 ( 97 )B
A.只有丝蛋白基因
B.有丝蛋白和血蛋白基因,只是血蛋白基因没有表达
C.血蛋白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不能表达了
D.由于细胞分化使丝腺细胞丢失了血蛋白的基因
11、某男患白化病,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正常,如果他妹妹与一白化病患者婚配,则生出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86 )B
A.1/4 B.1/6 C.1/2 D.2/3
12、一个有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 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74 )C
A.1/4 B.1/8 C.1/16 D.1/32
13、用TMV型和HRV型病毒分别感染烟草,都会使烟草得花叶病,并都能从染病的烟草叶中分离出各自的子代病毒。将TMV型病毒的蛋白质与HRV型病毒的RNA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型病毒,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子代病毒为 ( 81 )D
A、TM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B.TMV型RNA和HRV型蛋白质
C、TM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D.HR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1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97 )D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15、某多肽链有99个肽键,则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中的碱基种类最多有多少种 (78 )C
A.297 B.300 C.4 D.594
16、下表中决定丝氨酸的密码子是 ( 87 )D
A.TCG B.UCG C.AGC D.ACG
17.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91 )B
A.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基因,在每一胎生育中都会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且为1/4
C.单眼皮基因与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
D.基因不能自由组合,产生了突变
18.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比例应为 ( 92)C
A.1/8 B.1/16 C.1/32 D.1/64
19.一旦表现出就一定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 (69 )B
A.显性性状 B.隐性性状 C.优良性状 D.新的性状
20、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比,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是 ( 76 )A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C.男女发病率不同 D.男女发病率相同
21、父亲正常,女儿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是 ( 93 )A
A.0 B.1/4 C.1/8 D.100%
22、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确认同源染色体的准确依据是 ( 74 )B
A.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B.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
23、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97 )B
A、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
B、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性状
C、运用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
D、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研究遗传定律
24、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下列哪一组结构 ( 94 )D
25.病毒是用以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最合适生物,原因是( 89 )A
A.病毒只含蛋白质和核酸且在侵染宿主细胞时分离开
B.病毒能够侵染生物使生物表现出特定病症
C.病毒只含DNA和RNA
D.病毒是最低等的生物
26、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随机从两个小桶中抓取两个小球模拟的是 (93 )D
A.产生D和d两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
B.产生D和d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配子
C.产生D和d两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和雌配子
D.基因型各有两种(D和d)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2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18分)
27、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37)ACD
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D.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28、下列能引起实验鼠患败血症死亡的处理方法是 ( 65 )ABD
A.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给实验鼠
B.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给实验鼠
C.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给实验鼠
D.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给实验鼠
29、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74 )ABD
A. 3H B. 15N C. 35S D. 32P
30、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75 )ABD
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
B.GTA肯定不是密码子
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31、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91 )ABC
A、RNA分子没有碱基T B.遗传信息可以由RNA流向DNA
C.信使RNA是翻译时的模板 D、信使RNA是氨基酸的转运工具
32.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62 )ACD
A.分裂间期,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前期,因染色体的高度螺旋化而形成了染色单体
C.分裂后期,因着丝点的分裂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分裂末期,到达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又逐渐变成染色质形态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三、填空题。
33.(10分)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病,以下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受基因Pp控制),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I 3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IVl5的基因型是 ,是杂合子的几率是 。
(4)III11为纯合子的几率是 。
(5)III12和Ⅳ15,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 。
(6)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7)Ⅲ代中11与13是 ,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是 。
34.(7分)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正在进行的过程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是 过程。
(2)碱基①②③分别为 ,碱基④⑤⑥分别为 。
(3)图中②和⑤,③和⑥构成的核苷酸是否相同?说明理由。(2分)
(4)图示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的 内,该过程的进行除图中的内容外还需要的条件有 。
35.(6分)下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质中的 上。
(2)图中I是 ,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Ⅱ 内mRNA模板链区段所对应的DNA模板链碱基的排列顺序 。
(3)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36.(9分)如图是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细胞正在进行细
胞分裂(不考虑互换),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正在进行 分裂,判定理由 。
(2)该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有 条染色单体。 个四分体。
(3)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 种,比例为 。
(4)该生物测交,后代有 种表现型,其中与亲代不同的类型有 种。
37.(8分)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A、a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紫花 | 白花 | ||
一 | 紫花×白花 | 405 | 411 |
二 | 白花×白花 | 0 | 820 |
三 | 紫花×紫花 | 1240 | 413 |
(1)根据组合 可判出 花为显性性状,因为 。
(2)组合一中紫花基因型为 ,该组合交配方式为 。
(3)组合三中,F1中紫花基因型为 ,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称为 。
(4)组合一中,F1中的紫花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
38.(10分)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 、G1 、G2 。
(2)培养基中需加入ATP,说明 培养基中还需加入 。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 ,条带② 。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
(5)DNA能够准确复制原因: 。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选修班)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1-26每小题2分,27-32每小题3分,共7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C | A | C | C | A | D | B | C | B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C | D | D | C | D | B | B | B | A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
答案 | A | B | D | D | A | D | ||||
题号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
答案 | ACD | ABD | ABD | ACD | ABC | ACD |
33.(10分)
(1)隐 (2)Pp pp (3)PP或Pp 2/3
(4)0 (5)Pp (6)PP
(7)堂兄妹 1/4
34.(7分)
(1)转录 (2)UGC TGC
(3)不相同,②③中的五碳糖为核糖,而⑤⑥中的为脱氧核糖
(4)细胞核 能量、酶
35.(6分)
(1)翻译 核糖体 (2)tRNA 核糖体 TTCGAA
(3)C
36.(9分)
(1)减数 同源染色体联会 (2)2 8 2
(3)2 1:1 (4)2 2
37.(8分)
(1)三 紫 亲本均为紫色,F1中出现了白色 (2)Aa 侧交
(3)AA或Aa 性状分离 (4)1/2
38.(10分)
(1)A B D (2)DNA复制需要能量 酶
(3)31P 31P和32P (4)半保留复制
(5)DNA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模板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选修班)答题纸
33.(10分)
(1)
(2)
(3)
(4)
(5)
(6)
(7)
34.(7分)
(1)
(2)
(3)
(4)
35.(6分)
(1)
(2)
(3)
36.(9分)
(1)
(2)
(3)
(4)
37.(8分)
(1)
(2)
(3)
(4)
38.(10分)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