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一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一生物上学期学综合练习

2014-5-11 0:35:29下载本试卷

高一生物学期末练习一

(第1、2两章)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线粒体     D.核酸

2.肝脏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

A.胆汁         B.水       C.肝糖元     D.蛋白质

3.C、H、O 3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占73%左右,而这3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  )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本质相同            D.生物界具有独特的元素

4.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 (   )

A.n个         B.m个         C.(m+n)个      D.(m-n)个

5.丙氨酸的R基为—CH3,在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 

A.3,4         B.4,3        C.3,2         D.4,4

6.对于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  )

A.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水

7.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分别是                    (  )

①核酸  ②核糖核酸   ③脱氧核糖核酸   ④蛋白质   ⑤脂类   ⑥糖类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②④

8.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9.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运输营养物质                B.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运输代谢废物                 D.贮藏能量

10.胰岛素和雄性激素的化学成分分别是                         (  )

A.蛋白质、固醇类   B.蛋白质、糖类   C.脂类、糖类    D.固醇类、磷脂

11.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是                     (  )

A.2种       B.4种         C.5种        D.8种

12.一只耕牛突然发生肌肉抽搐,经检查发现它的血液中含量太低的是           (  )

A.钙盐          B.水         C.蛋白质       D.维生素

13.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各项生命活动的基本层次是         (  )

A.细胞        B.生物圈      C.分子       D.个体

14.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

  A.一座山上的树              B.校园操场边一排松树

  C.一块草地上的草             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

15.在低倍镜下观察有丝分裂切片,看到清晰的图像后,其它条件不变,换上高倍镜观察同一视野。此时,视野的亮度、观察到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数目分别比原来要:

  A.亮、大、多    B.暗、小、多    C.暗、大、少    D.亮、大、少

16.下列结构中,是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是                     (  )

17.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18.一个正在进行旺盛生命活动的细胞,假定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含水量不变,则温度对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的影响是                                   (   )

A.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B.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减少

C.温度降低,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D.温度降低,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变

19.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②               D.④⑤①②

20.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二、非选择题

1.下图表示细胞中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请分析回答:

(1)A是        ,E在动物体内是指       ,在植物体内主要指         

(2)F是          ,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                  等。

(3)C是        ,通式是            ,C形成G的反应叫         

(4)D是指        ,它是由一分子       、一分子       、一分子      组成;D是形成       的单体。对于SARS病毒而言,H为       ,组成H的单体       

2.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块腐木,在腐木上生活着一些细菌、蘑菇、苔藓、白蚁等生物,周围还有老鼠等。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生物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       构成的。

(2)在这里所有的白蚁组成一个         ,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          

这里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一个        


3.根据下图所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l) 该化合物中①示表示         ,⑦表示        

   (2)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失去      分子水而形成。 

(3) 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其编号是       

   (4) 该化合物称为       ,含      个肽键,编号是       

4.细胞中部分成份的鉴定试验,请完成表格:

物质名称

鉴定试剂

特证现象(颜色)

淀粉

碘液

蓝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蛋白质

紫色

脂肪

苏丹Ⅲ

DNA

RNA

红色


高一生物学期末练习二

(第3、4两章)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你认当时确定细胞膜存在的依据最可能是                             (  )

  A.动物细胞有明确的边界           B.植物细胞有明显的固定的形态

  C.细胞能够分裂               D.物质进出细胞受到控制

2.把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做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依据是      (  )

  A.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容易获取

  B.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物质

  C.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任何细胞器

  D.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有膜细胞器

3.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  ) 

  A.心肌细胞      B.团藻细胞     C.青菜叶肉细胞    D.洋葱根细胞

4.经研究发现,动物的唾液腺细胞中高尔基体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 

  A.高尔基体可加工和转运蛋白质       B.腺细胞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C.腺细胞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       D.高尔基体与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有关

5.某种毒素因妨碍细胞呼吸而影响生物体的生活,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的    (  ) 

  A.核糖体        B.细胞核      C.线粒体        D.细胞膜

6.在1958年,有人对蝾螈的染色体进行分析,发现用DNA酶才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即破坏染色体的完整性,使它成为碎片,若改用蛋白酶则不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                            

  A.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由蛋白质构成       B. 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由DNA构成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D. 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镶嵌排

7.植物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之所以具有选择性,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

A.外界环境中离子的浓度         B.植物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

C.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大小         D.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

8.下列与细胞膜有关的四个选择项中,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  ) 

A.选择性      B.主动运输      C.保护作用     D.胞吞和胞吐

9.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1-3,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  )

A.A﹥B>C      B.A<B<C    C.B>A>C   D.B<A<C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  )                           

A.进行能量转换            B.合成蛋白质 

C.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         D.储存能量物质

11.注射卡介苗后,经过免疫细胞的识别等过程,血液中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的产生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种功能                                (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         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排泄功能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与外界溶液的分界是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膜       D.核膜

13.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的是                     (  )

   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             B.氧进入肺泡细胞

   C.钾离子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细胞        D.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

14.下表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的变化,能说明的事实是  (  )       

 蔗糖溶液浓度(mol/L)       细胞变化

   0.45             发生质壁分离

0.40              无变化

 0.35              有胀大趋势

A.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B.细胞液的浓度为0.4 mol/L左右

C.细胞是否有生命            D.原生质层是否有选择透过性

15.在真核细胞中,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核糖体和中心体   C.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D.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16.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进浓盐水,过一段时间,结果是:  (  )

  A.萝卜变硬,凹槽中水分减少          B.萝卜变硬,凹槽中水分增多

  C.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减少          D.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

17.细胞核中易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

A.核膜      B.核仁       C.核液      D. 染色质

18.甲(〇)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19.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甘油进入细胞

20.胰岛细胞中和合成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

A.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B.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D.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二、非选择题

1.右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

(1)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

(2)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场所是[  ]       ,合成呼吸酶的场所是[  ]       

(3)若B为根毛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和[  ],因为进行此生理活动需前者提供      ,后者提供    

(4)若B是叶肉细胞,正处于光照下,则将CO2还原成糖类的部位是[  ]             ,完成此生理过程需光反应提供的              

(5)如果B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存在的细胞器是[  ]        和[  ]       。当它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时,[  ]        和[  ]       会消失,[12]       成为        ,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时,细胞壁的形成与[  ]       有关。

(6)若A为蛔虫细胞,则与其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细胞中不存在的细胞器是[ ]      ,从代谢方式来看,它属于       生物。

(7)若A 为甲状腺细胞,其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甲状腺细胞吸收碘是通过        的方式。决定甲状腺细胞具有这功能特点的是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

(8)若A为胰腺细胞,则其产生的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途径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9)若该A细胞为癌细胞,除细胞能无限增殖外,细胞结构[1]发生的变化是              ,导致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10)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A部分所示的各种细胞结构。其基本过程是:首先破坏细胞膜,形成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的匀浆;然后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此过程中破坏细胞膜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 

                                

2.下面为物质出入细胞的 3 种方式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内填序号 ):

(1)物质借助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     和[ ]      所示。

(2)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       所示。

(3)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      所示。

(4)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和[ ]所示。

(5)①、② 两种运输方式统称为        

3.下图中的甲和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玻片标本中植物细胞的两种状态,请根据图回答:

(1)乙图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叫做          ,这种生理状态发生的外界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

      (大于或小于)细胞液浓度,其结构基础是                   

(2)选择乙图细胞中适当的编号回答:

从整体细胞来看,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而         的结构是全透性。

(3)如果细胞没死亡,在实验中如何操作,细胞才能由乙图恢复成甲图的状态?

                                    

(4)就你已学过的知识,简单写出2项有关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4.法囊藻是一种海生绿藻,下图所示为经化学测定所得的法囊藻细胞及周围海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图中灰色部分表示法囊藻细胞液中离子的浓度,白色部分表示海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法囊藻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如K+和Cl-在细胞内含量高,而Ca2+和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这一事实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         

(2)法囊藻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是        ,判断依据是                

(3)法囊藻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这种吸收方式的实现,必须依赖的生理活动是          

(4)法囊藻细胞吸收的各种离子数量与海水中相应离子的数量不成正比例,这与法囊藻细胞       有关。

5.回答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19 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59 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 — 亮 — 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70 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高一生物学期末练习三

(第5章)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同之处是:                    (   )

①都在线粒体内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过丙酮酸 ⑤.都产生ATP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太阳光是                (   )

A.红光和绿光   B.黄光和紫光    C.红光和蓝紫光    D.青光和橙光

3.人体运动时,骨骼肌所需能量直接来自                  (   )

A.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B.肌糖元分解成葡萄糖释放的能量

C.肌糖元分解成乳酸供给的能量         D.ATP水解生成ADP时放出的能量

4. 人体内代谢终产物CO2的形成场所是                   (  )

A.肺泡     B.线粒体     C.血液    D.细胞质基质

5.下列各项是关于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④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④⑥

6.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                      (   )

A.脂肪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氨基酸或核苷酸

7.在其他条件不变而酶浓度增加时,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生成物量变化的是(图中虚线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  )

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

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9.如下图所示,若甲表示CO和HO,则:        (  )          

A.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呼吸作用

B.Ⅰ是光合作用,乙是呼吸作用,Ⅱ是糖类和氧气

C.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呼吸作用,Ⅱ是葡萄糖

D.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呼吸作用

10.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   )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11.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  )

A.1:6     B.1:3     C.1:2     D.1:1

12.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13.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的光照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藻体内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   )

A.光反应仍然进行,形成[H]和ATP  

B.光反应仍然进行,不能形成[H]和ATP

C.暗反应仍进行,CO2与五碳化合物继续形成三碳化合物

D.暗反应停止进行,没有[H]和ATP供应,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C6H12O6,而积累了许多三碳化合物

14.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相比,下列叙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  )

A.需酶参与             B.能释放CO2

C.是一个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D.能生成大量的ATP

15.右图所示的过程为过氧化氢分解率的曲线,说明酶具有 (  )

A.专一性               B.高效性  

C.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D.催化需要适宜的pH

16.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   (  )

A.光反应中     B.暗反应中     C.光反应和暗反应中     D.光反应或暗反应中

17.下图表示人气中O2浓度对植物组织产生CO2的影响,其中A曲线代表CO2释放总量,B曲线代表O2的消耗总量。贮藏水果时O2浓度应调节到             (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18.在分离叶绿体的色素实验中,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d

A.叶绿素a;胡萝卜素          B.叶绿素b;胡萝卜素

C.胡萝卜素;叶绿素a         D.胡萝卜素;叶绿素b

19.自养型生物和异养型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

A.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B.能否利用光能

C.能否利用化学能          D.能否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0.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        (  )

A.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

C.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D.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

21.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22.下列生物中,其呼吸作用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

A.变形虫      B.蚯蚓        C.小麦      D.乳酸菌

23.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不会产生ATP的过程是         (   )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光反应    D.暗反应

24.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        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不产生CO2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25.光合作用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     (  )

A.都用于还原CO2          B.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

C.都用于还原O2           D.前者还原CO2,后者还原O2

26.右图表示将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b点与a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变化情况是  (  )              

A.低、高        B.低、基本一致       C.高、高       D.高、基本一致

二、非选择题

1.同位素示踪法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利呼吸作用过程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请分析回答:

(1)如果用18O标记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在植物体周围的空气中,收集到含18O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产生它们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2)把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快速分离出细胞内的ATP,发现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说明磷酸已参与ATP的合成。请写出合成ATP的反应式:                

(3)如果某植物用18O标记的CO2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则合成了18O标记的葡萄糖。若在较强的光照下,测得呼吸作用产物中含18O标记的物质,其主要去向是图中的     途径;若在黑暗的环境中,其主要去向是图中的      途径。

2. 下图示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叶绿体中的色素

 


(1)写出图中空格所示化合物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2)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B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的产物CO2是在第________阶段形成的,产物水是在第___________阶段形成的。

3.在大棚中生产瓜类蔬菜时,引入蜜蜂不仅能使结实率提高,而且瓜果长势一致。请回答下列回答。

(1)蜜蜂的呼吸作用主要属于          类型。

(2)蜜蜂用口器取食花蜜。如果花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在蜜蜂的细胞内首先被分解成        并产生少量      ,继而在线粒体内,进一步分解为      并产生         ,最终        与氧气结合成         ,同时释放大量        

(4)植物通过       作用,不仅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             ,形成的花蜜还能够吸收昆虫等为动物为之传粉。所以,蜜蜂飞行时利用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4.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请据图说明:

(1)图中代表酶的是       ,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2)图中1和2可以反映酶具       性,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3)写出图中所示的反应(用字母表示)                   

(4)如果D代表果糖,那么E和F分别是              ,A是         

5.下图为光照条件下一个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在______上填名称):

(1)图中所示的细胞器A是         ,B是        

(2)图中物质a是       ,它是在[  ]          部位产生的。物质b是       ,它是在[  ]           中产生的。

(3)实验室中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植物,如果突然停止给予光照,那么在短时间内,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中,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6.下列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酶的活性”的探究实验:

  (一)实验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二)材料用具:小烧杯、试管、淀粉、碘液、水浴锅、冰箱、蒸馏水、清水。

  (三)实验步骤:

  ①用淀粉和蒸馏水,在烧杯中制备多于6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并在常温下冷却;

  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馏水适当稀释后备用;

  ③取3支试管,分别编为1号、2号、3号,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将l号、2号、3号试管分别放入37℃的温水、沸水、冰块的环境中lO分钟(水浴锅内加清水,然后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冰块可用清水放于冰箱中制备);

                                          

                                           

(1)请在上面的空白处,补全实验步骤。

(2)步骤④与步骤⑤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

                                              。

(3)l号、2号、3号三支试管加入的淀粉、唾液及保温时间均相同,这是为了         ,以便得出科学结论。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中,         起对照实验的作用。


高一生物学期末练习四

(第6章)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分别发生于:         (  )

  A.间期、末期    B.前期、中期     C.间期、后期   D.前期、后期

2.下列的细胞生理活动中,有可能表示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已经到了末期的是: (  )

  A.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活动加强        B.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

C.染色体螺旋化变粗,形成染色体     D.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

3.下列哪项叙述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  )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 ATP

  C.中心体周围发生许多星射线        D.高尔基体数目增多

4.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其间期的特点是:               (  )

  A.细胞没有变化            B.核膜解体

  C.染色体隐约可见          D.细胞内进行着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5.人在胚胎时期,要经历有尾阶段,后来尾部细胞自动死亡,尾才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  )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B.能够无限增殖

  C.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  D.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衰老细胞特征的是:                (  )

  A.细胞内色素积累             B.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物质减少

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不正确的叙述是:                 (  )

文本框:   A.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B.生物体内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分化是指相同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D.通过细胞分化,使细胞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

9.右图是一学生绘出的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  )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10.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分子三者的数量比为 1:2:2 时,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末期和前期

11.人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肝细胞内,全部 DNA 数目确切地说应为: (  )

A.大于 46               B.等于 92

C.等于 46               D.大于 92

12.在一个细胞周期内,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成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                          (  )

  ①分裂间期 ②分裂前期 ③分裂中期 ④分裂后期 ⑤分裂末期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⑤③②④

13.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理想材料是:                     (  )

  A.活的肝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发育着的受精卵           D.卵细胞

14.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步骤应是: (  )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15.下面是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②和③内染色体数目相等   B.④内有 8 条染色体

C.①内含有 8 条染色单体    D.③是观察、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16.在人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形成一个复杂的人,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起作用: (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成熟             D.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

17.细胞分化与增殖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产生的细胞:                 (  )

A.生理功能不同            B.形态,结构不同

C.数量少               D.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

A.皮肤和消化道上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

B.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

C.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的消失

D.人的红细胞在经历 120d 左右的寿命后死亡

19.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可能增加数量最多的是:                (  )  

A.中心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20.细胞癌变的机理是:                             (  )

A.自然形成的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C.细胞分化中特化出来的        D. 细胞衰老的必然结果

二、非选择题

1.下图中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期。该图中共有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___  ,该种类的生物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_______条。

(3)C图表示的是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    期,此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若干曲线变化图和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图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图中实线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线表示            ,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的C相当于曲线图中的_______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根据图形推测,上图中的4N应该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4]_____________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在[4]的周围____________(一种细胞器)的活动明显加强。

(4)上图中AB段曲线上升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此段相当于分裂图中_______(字母)时期;B→E的变化相当于分裂图中的___________(字母)。

(5)下图中的E细胞最大的特点是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图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不同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测定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文本框: 某物质含量

(1)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区段是       

(2)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开始形成的区段是        

(3)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所在区段是           

(4)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染色体数比原来的母细胞增加一倍的区段是    ,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等的区段是         

(7)若在a→b细胞中含有8对染色体,则在c→d段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d→e段染色体数将达到       条。

4.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解离洋葱根尖细胞用的试剂是15% HCl和95%C2H5OH 溶液,染色用的试剂是                  ,压片时应当               ,先放在    显微镜下观察,找到根尖的       细胞,其特点是              ,然后         ,用             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5.下图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A表示的是    过程,图B表示的是   过程。

(2)图中b、c、d、e它们具有相同的          

(3)若e能合成血红蛋白,则b、c、d都     (不能或能)合成,其主要原因是           

(4)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则说明d具有       性。

(5)若a、b、c、d、e这五个细胞相比,哪一个细胞的全能性是最大的?           

(6)若由相同的b或相同的c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        ,若由b、c、d、e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         


高一生物学期末练习一

一、选择题

1. D 2. B 3.B 4. D  5. C 6. B 7. A 8. A 9. D 10. A

11. D 12. A 13. A 14. D 15. C 16. D 17. C 18. A 19. C  20. A

二、非选择题

1.(1)葡萄糖,糖原,淀粉。 (2)脂肪,磷脂,固醇 (3)蛋白质,部水缩合。

(4)脱氧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DNA。RNA,核糖核苷酸。

2.(1)细胞。 (2)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l)氨基,羧基。(2)4 3。 (3)R基, 2、4、8、9。 (4)四肽, 3, 3、5、6。

4.细胞中部分成份的鉴定试验,请完成表格:

物质名称

鉴定试剂

特证现象(颜色)

砖红色

双缩脲试剂

橘黄色

甲基绿

绿色

吡罗红

高一生物学期末练习二

一、选择题

1. D  2. D 3. B 4. A 5. C 6. B 7. D 8. D 9. A 10. C

11. D 12. B 13. C 14. B 15. B 16. D 17. D 18. A  19. C 20. B

二、非选择题

1.

(1)低等植物。 (2) [ 3 ]细胞质基质, [11]核糖体。 (3) [9 ]  [11],(能量)ATP,载体。

(4) [ 4 ]叶绿体 基质, ATP  [H]。

(5) [4]叶绿体  [2]液泡。 [6]核仁  [14]核膜,]染色质 染色体, [5]高尔基体。

(6)异养厌氧。  (7)主动运输。 [1]细胞膜。 (8)8 →11→5→1。

(9)糖蛋白减少, (10)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让细胞吸水胀破。

2.

(1)[1]协助扩散 [3]主动运输。 (2)[3]主动运输。

(3)[3]主动运输。(4)[1] [2]。(5)被动运输。

3.

(1)质壁分离,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2)3、6、7。1。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2—3 次。

(4)作为良好的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4.(1)选择性。  (2)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由海水向细胞中运输。

(3)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呼吸作用。 (4)运载各种离子的载体数量。

5.(1)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脂质和蛋白质。 (3)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5)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流动镶嵌。

高一生物学期末练习三

一、选择题

1. D 2. A 3. D 4. B 5. D 6. D 7. C 8. D 9. D 10. B 11. B 12. C 13. C

14. D 15.B  16. A17. D  18. D 19. D 20. A  21. D 22. D 23. D  24.C  25. D26. A

二、非选择题

1.(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2)略(3)d; f。

2. (1)ATP、 [H]、C3、(CH2O)。 (2)光反应,暗反应,叶绿体基质。 (3)有氧呼吸,二,三。

3. (1)有氧呼吸。 (2)丙酮酸、[H] 能量 , CO2、[H] 能量, [H] 水,能量。(3)略

(4)光合作用,有机物 能量,太阳能。

4. (1)A,反就前后结构未发生改变 。(2)专一, A只对D起催化作用,而对B、C不起作用。

(3)略  (4)葡萄糖 果糖,蔗糖酶。

5. (1)叶绿体,线粒体。 (2)氧气, [3]叶绿体类囊体膜。二氧化碳, [7]线粒体基质。

(3)三碳化合物增加,五碳化合物减少。

6.(1)向3支试管中加等量的(1mI,)稀释的唾液,摇匀后放置5min;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l滴碘液,观察现象。

(2) 不能。因为调换顺序后,2号与3号试管中的淀粉也会被分解。

(3)避免因淀粉、唾液和保温时间的不同给实验结果造成误差,,加沸水和冰块的试管(或2号、3号试管)。

高一生物学期末练习四

一、选择题

1 C 2. D 3. C 4. D 5. D 6. C 7. D 8. D 9. C  10. A

11. D 12. B 13. C 14. A  15. D 16. D 17. D 18.B 19. C 20. B

二、非选择题

1.(1)植物细胞,该图具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 (2)后。12 、12、0, 6。

(3)动物后,是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使细胞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形态。

2.

(1)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DNA数目的变化,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EADCBF。

(2)12。 (3)细胞板 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高尔基体

(4)DNA复制, E; ADC。 (5)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1) f---l。 (2) bc或 hi。 (3)ab或 gh。 (4)cd或 ij。

(5)e或 jk,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6)df fg  jl。 (7)16, 32。

4. 1%龙胆紫溶液 醋酸洋红液,在盖玻片上再加上一片载玻片,随后用手指轻压载玻片,低倍,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    排列紧密,换上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

5. (1)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2)相同的遗传信息或染色体数。

(3)不能,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遗传信息处于关闭状态。

(4)全能。 (5)a。 (6)组织,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