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一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一年生物必修二第二阶段考试卷

2014-5-11 0:35:24下载本试卷

高一年生物必修二第二阶段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的DNA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1)ATP (2)DNA分子 (3)酶 (4)转运RNA (5)信使RNA (6)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7)适宜的酸碱度 (8)适宜的温度

A (1)(2)(3)(6)(7)(8)   B (1)(2)(3)(4)(5)(6)

C (1)(2)(3)(5)(7)(8)   D (2)(3)(4)(5)(6)(7)

2某DNA分子的S片段含900个碱基,问由该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多少种氨基酸  

A  150  B 450  C 600  D 20

3某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  300个  B 400个  C 600个  D 1200个

4在白菜与萝卜的DNA分子中,碱基比值不同的是

A  (A+C)/(T+G) B C / G  C (A+T)/(G+C)  D A / T

5假设一段信使RNA上有60个碱基,其中A15个,G25个,那么转录成该信使RNA的DNA分子片段中G和T的个数共有

A  15  B 25  C 40  D 60

6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的碱基摩尔比为A:C:G:T=1:1.5:2:2.5,则其互补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摩尔比为

A 5:4    B 4:3   C 3:2    D 5:2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其主要的原因是

A 染色体中的DNA的含量稳定         B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可进行复制

C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大部分存在于染色体    D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8下列哪项使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

A 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B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多糖,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C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D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9噬菌体内的S用35S标记,P用32P标记,用该噬菌体去侵染某细菌后,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噬菌体中35S和32P的分布规律是(细菌体内含有32S和 31P两种元素)

A 外壳内含有35S和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B外壳内只含有32S,核心只含有32P

C外壳内含有35S和32S,核心内含有32P和31P  D 外壳内只含有32S,核心内含有32P和31P

10一条双链DNA分子,G和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26%是A,20%是C,那么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单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A 28%和22%    B 30%和24%   C 26%和20%  D 24%和30%

11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用含有同位素14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有12C的脱氧核苷酸,经过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有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4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 2n:1      B (2n-2):n    C (2n-2):2    D (2n-1):1

12已知某转运RNA一端的3个碱基顺序为GAU,它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A、 GAT     B、 GAU        C、 CUG      D、 CTA

13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哪一过程中

A 复制       B 转录      C 翻译    D 复制和转录

14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具有的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为

A 4、8、4和4、8、4        B 4、5、4和4、5、4

C 4、5、4和4、8、4        D 4、8、4和4、5、4

15最近,科学家在一种生物体内发现了第22种氨基酸——吡酪赖氨酸,并弄清楚了它的密码子,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吡酷赖氨酸的密码子是

A 基因中的某三个脱氧核苷酸           B 转运RNA上的三个碱基

C DNA一条链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 信使RNA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16人的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A 有胰岛素基因和其它基因,但无血红蛋白基因    B 只有胰岛素基因

C 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它基因    D 比人受精卵的基因少

17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用于原核生物,是因为

A 原核生物无基因              B 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C 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     D 原核生物无细胞器

  18DNA在复制解旋时,下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A 鸟瞟呤与胸腺嘧啶  B 鸟膘呤与尿嘧啶  C 鸟瞟呤与胞嘧啶   D 腺瞟呤与鸟瞟呤

19以含(NH4235SO4、KH231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A

全部无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少数31P

C

少数有

全部31S

少数32P,多数32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多数31P

20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下列结果:

(A+T)/(G+C)=1,(A+G)/(T+C)=1根据此结果,该样品

A 无法被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  B 可被确定为双链DNA

C 无法被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链DNA   D可被确定为单链DNA

21在一个DNA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46%,其中一条链中腺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8%和22%,那么由它转录的RNA中腺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A  22%、28%  B 23%、27%  C 26%、24%  D 44%、6%

22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A.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B. 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C. 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23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基因与染色体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 基因与染色体毫无关系

C. 一个基因是由一条染色体构成的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4DNA分子复制与遗传信息转录的相同之处是

A. 利用的模板都相同        B. 利用的原料都相同

C. 所利用的酶都相同        D. 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5决定丝氨酸的密码子是

  

   DNA

  G

T

 

  G

信使RNA

转运RNA

  U

  氨基酸

      丝氨酸

 A. TCG      B. UCG      C. AGC      D. UGC

26下列哪项生理过程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无关(   )

A. 转运RNA与信使RNA相结合      B. 遗传信息的转录

C. 转运RNA与氨基酸相结合       D. 遗传信息的复制

27DNA与RNA的化学成分比较,RNA特有的是             

A.核糖、U         B.脱氧核糖、U   C.核糖、T     D.脱氧核糖、T

28关于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4个   B.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

C.GTA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 D.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大肠杆菌细胞中编码的氨基酸不同

29下面是几个同学对基因表达的理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在真核细胞中,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则在细胞质完成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

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多,所以转录成的mRNA多,从而翻译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D.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分子相同,但RNA和蛋白质是不同的

30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  说法,错误的是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不变,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NA→RNA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31中心法则包括下列遗传信息的转变过程,其中揭示生物遗传实质的是       

  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

  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从RNA→DNA的逆转录过程

  32豚鼠和马的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根本原因是     

  A.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C.DNA分子的数目不同        D.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3在下列细胞结构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34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                      

  A.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能发生        B.只在转录过程中

  C.只在翻译过程中              D.只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

   35下列生理功能与RNA功能无关的是                

  A.催化细胞内的某些生化反应         B.转运氨基酸

  C.作为模板,可逆转录形成DNA        D.携带着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36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 

  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DNA上决定氨基酸     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④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⑤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⑤①③       B.⑥②④      C.⑤①②      D.⑥③④

37、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原因不包括  

A.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组合方式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可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的性状

C.能产生新的基因         D.突变率低,但是普遍存在的

38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A.G≡C变为T = A                   B.A = T变为C≡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胸腺嘧啶变为腺嘌呤

39下列不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互换

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

C.精子与卵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的组合

D.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40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都是DNA     B.都是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2008春季高一年必修二第二阶段考试卷

______班    号 姓名     

二、非选择题:

1在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①信使RNA主要在            内转录形成。

②遗传密码在              链上。

③蛋白质合成在            中进行。

④多肽链上氨基酸排列顺序直接由              决定。 

⑤蛋白质的特异性最终由               分子的特异性决定。

⑥请写出中心法则及其重要补充:                        

2科学家艾弗里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遗传物质的问题。实验的材料:S型细菌、R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皿等。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①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②S型细菌荚膜中的多糖+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③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R型菌落+S型菌落

艾弗里等人发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①②③中的表达格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和结果: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肺炎双球菌具有的细胞器是         ;其控制性状的物质是        .。


3右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据图回答:

(1)①过程是           

发生的时间是           

②过程是            

③过程是            

发生的场所在          

(2)一对夫妇均正常,生了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女儿,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此病的女儿的概率为     


4 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个A与C有两重比例关系: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D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___________。D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
(6)遗传信息是D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列顺序。
(7)生物的性状遗传主要通过A上的C传递给子代,实际上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列顺序来传递信息。


5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均能感染烟叶而使之出现感染斑的RNA病毒,用石碳酸处理能使蛋白质外壳去掉而只留下RNA,由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能重组其RNA和蛋白质形成类似“杂种”的新品系病毒感染烟叶,如下图所示:(a为TMV的蛋白质感染,b为 TMV的RNA感染。c为HRV蛋白质感染,d为HRV的RNA感染,e为HRV的蛋白质与TMV的RNA杂交病毒感染 ,f为TMV的蛋白质与HRV的RNA杂交病毒感染)

(1)a与b,c与d的结果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d的结果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在繁殖子代病毒的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由_________________提供。 

 (4)f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繁殖出来的子代病毒具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的RNA和________________的蛋白质 。

6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GCC

ACA

CGA

GCU

ACG

CGG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并参考右表分析:[1]__________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这个氨基酸与前一个氨基酸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2008春季高一年必修二第二阶段考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D    6B  7C  8D  9D  10B

11D 12A  13D 14C 15D   16C 17C  18C 19D 20C

21C 22D  23D 24D 25C   26C 27A  28B 29C 30D

31A 32B  33D 34A 35D   36B 37A  38A 39C 40D

1、6分①  细胞核 ② mRNA  ③ 细胞质  ④ mRNA  ⑤  DNA RNA  蛋白质

2.5分④S型细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活细菌→ R型菌落

(1)    DNA是遗传物质

(2)    把DNA和蛋白质、多糖分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DNA的作用

(3)核糖体 DNA

3、6分(1)基因突变  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 转录   翻译   核糖体

(2)1/8

4.11分 ⑴蛋白质 碱基 脱氧核苷酸 ⑵1:1  1:2  ⑶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⑷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⑸E  A  ⑹E  ⑺ E

5.6分⑴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⑵不同RNA控制合成不同的病毒 

    ⑶TMV的RNA 烟叶细胞 ⑷HRV HRV

6.6分⑴翻译;[3]信使RNA  ⑵ACCCGATTTGGC ⑶转运RNA;丙氨酸;脱水缩合